鄭板橋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從應試的角度來講,作文題目不僅本身佔分,而且直接關係到作文的質量。
要知道,「標題」是一篇作文中閱卷教師第一眼看到的部分,很多考生憑藉有文採、有內涵的標題贏得了閱卷教師的青睞。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人民日報》時評文中,值得我們借鑑的好標題,一起來看看吧!
標題·01
建畫裡鄉村,留夢裡鄉愁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對偶手法,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憶、傳誦。尤其是「畫裡鄉村」和「夢裡鄉愁」含蓄雋永,給人以詩情畫意之感。
標題·02
農民吃上「文化飯」,繪畫成了「拿手活」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比喻對偶手法,使用「吃上『文化飯』」「成了『拿手活』」這樣的口語,很接地氣,給人以生動活潑之感。
標題·03
鐵肩擔民生幸福,妙手著脫貧文章
借鑑點:
巧妙化用李大釗撰寫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名聯,賦予其以時代特徵,別具一格,很有新意。
標題·04
脫下「舊黑衣」, 披上「新綠裝」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對偶與擬人手法,生動地表述了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效,而且「舊黑衣」與「新綠裝」產生了強烈的反差,更具有衝擊力和說服力。
標題·05
山貨「乘雲」出山門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想像、擬人手法,將「山貨」比作人,生動描述了網絡營銷的情景,特別是一個「乘」字、一個「出」字,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使人如臨其境。
標題·06
「疫考」過關,「汛考」加試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比喻手法,將疫情防控和防汛搶險比作一場考試,「過關」「加試」兩個口語詞的使用,增添了生活氣息,使人更加容易理解。
標題·07
從「篩子」到「梳子」,再到「篦子」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比喻手法,通過「篩子」「梳子」「篦子」這幾個生活用具,形象地描述了某地扶貧工作事事清零的做法和經驗。
標題·08
「小蜜蜂」釀造「甜蜜」大產業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拈連和對比手法,「小蜜蜂」與「甜蜜」 拈連,與「大產業」形成對比,「釀造」一詞也契合蜜蜂釀蜜的情境,短短一句話很見作者的鍊字鍊句功力。
標題·09
夢裡常聞紡車響,桃花依舊傲春風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化用、嵌入手法,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同時將全國勞動模範趙夢桃的名字巧妙嵌入句中,貼切穩妥,富有新意,非高手之莫為。
標題·10
金銀花開「金銀」來
借鑑點:
這個標題運用互文手法,「金銀」喻指經濟收入,與句首的「金銀花」相映成趣,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寓意含蓄,使人過目難忘。
乾貨分享
精彩標題的擬寫都有哪些規律和技巧呢?
一個好的議論文的標題,往往能讓人直接了解到文章的立意和中心。
當然,亮麗搶眼的標題絕不僅是外形上的「花枝招展」,不能為了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實質,不能「以辭害意」。要達到「傳情」的目的,除了杜絕上面所說的「華而不實」,還要切忌「大而空洞」,如類似於「談人生觀」「談挫折」「漫談寬容」這樣的標題。
要想起到「傳情」的作用,議論文的標題就要做到「小而精」,生動而具體,儘量讓論點中的關鍵詞在標題中出現。
當然,議論文的標題要讓人耳目一新,運用技巧增強美感也是必需的。
一、引用——標題別有韻味
「引用」,算是擬寫標題時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技巧,它可以分為直接引用和化用。
如「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便是直接引用海子的詩歌名句,闡述對「幸福」的理解。
如果不能直接引用,我們可以巧換中心詞,採用化用的方法,這會讓標題顯得匠心獨運,別有一番韻味。
二、修辭——標題生動傳神
巧用恰當的修辭手法來修飾議論文的標題,也是高考優秀作文中常見的擬題技巧。平時非常熟悉的比喻、比擬、借代、雙關、對偶、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都適用於議論文擬題。
如「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喧囂不走,亦堪優雅獨舞」便是運用比擬手法的典型例子;「語言是溝通的鑰匙」「掬一捧幸福的陽光」則運用比喻,生動形象……恰當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是一種能讓議論文標題「靚麗動人」的不容忽視的技巧。
三、鍊字——讓標題亮起來
鍊字,這是我們在古詩詞中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春風又綠江南岸」「僧敲月下門」都因用詞的精煉而成為了千古美談。
其實,我們在給議論文擬題時也可以借鑑這一技巧,雖然無須像古人那樣「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但在標題中善用一些精心錘鍊的動詞、形容詞,也是議論文標題亮麗搶眼的訣竅。
例如「何必驚擾美麗」「讓夢想在現實中起舞」「青春永不褪色」這些標題中動詞的運用,都讓標題亮了起來、活了起來。
注意:
規律和技巧都是錦上添花,議論文標題的擬寫更重要的是其表意的準確、鮮明。
牛刀小試
每年的「雙十一」,購物網站總能成功地掀起了一場全民購物狂歡活動,然而狂歡之後,很多消費者發現買了一大堆商品,但真正能用到的卻少之又少。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推崇物質「極簡」,提倡不買不需要的物品;對確有必要的物品,買最好的,充分使用它。有人認為,購物有時也是舒緩我們生活壓力的方式之一,如果保持物質極簡的生活狀態,反而會失去很多生活趣味。
也有人認為,物質極簡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經濟環保而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
這兩種看法,你更支持哪一種?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下列議論文標題中,最不適合的兩項是( )
A
《得到與失去》
B
《瘋狂購物》
C
《適度消費,理性購物》
D
《消費誠可貴,理性價更高》
E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參考答案】A B
【解析】A項注意到了「有人認為」的觀點,但沒有給出具體看法,比較籠統;B項沒有明確的觀點,沒有比較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