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這一期的內容呢要來說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大家都知道,早年間能夠玩到正版《星際爭霸》的玩家其實並不多,相信絕大多數玩的都是路邊5元一盤的盜版光碟。因為是盜版光碟的緣故,大家對於遊戲中那些奇奇怪怪的中文翻譯可能就習以為常了,畢竟這也不是官方出版物。然而事實上,很有可能各位所看到的那些蹩腳的翻譯就是出自官方之手,而今天大麥就要來給大家盤點星際爭霸中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方翻譯以及背後的故事。
星際爭霸與奧美電子
這裡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早年間關於星際爭霸在中國發行的情況。《星際爭霸》在中國發行是由奧美電子有限公司發行的,當初奧美成功從維旺迪手上獲得了《魔獸爭霸2》的中國發行權後在中國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之後的《星際爭霸》維旺迪也順理成章地交給了奧美電子。因此奧美電子毋庸置疑就成了《星際爭霸》遊戲在中國的官方代表。
當時的《星際爭霸》同其他的遊戲一樣,都是以盒裝進行銷售,最初版裡包含了一張光碟,一本星際爭霸遊戲手冊,一張兵種進化圖,一份軟盤。由於奧美在引進了《星際爭霸》之後不久暴雪就又推出了母巢之戰的資料片,所以初版《星際爭霸》盒裝中文版的存世量極其稀少,現如今如果擁有一套完整的盒裝光碟那將是非常珍貴的收藏!
而母巢之戰推出後,《星際爭霸》一躍成為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遊戲,因此《星際爭霸:母巢之戰》中文盒裝版在中國市面上數量較為龐大。而大麥我自己也珍藏這一份《星際爭霸:母巢之戰》並且至今還保留著當時盒裝中的那本遊戲手冊。現如今再翻開看其中的兵種介紹,既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地方也有令人難忘的回憶。
但是作為中國代理商的奧美電子在1996年才剛剛,實際上只是一家主營業務為軟體銷售的公司並沒有任何的遊戲開發經驗,甚至連遊戲翻譯的經驗都沒有,因此對《星際爭霸》進行漢化翻譯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然而被頂到槓頭了奧美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所以就出現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翻譯,接下來就來給大家盤點奧美所翻譯的《星際爭霸》中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方翻譯。
翻譯之:人族篇
浪人特倫斯人類翻開星際爭霸遊戲手冊,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浪漫主義情懷,或許是受到了臺灣方面對於傳統日式RPG遊戲翻譯的影響,奧美電子對於人族的翻譯是「浪人特倫斯人類」,特倫斯很明顯是音譯於「Terran」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沒什麼問題,無論是翻譯成「泰倫」還是「特倫斯」大家其實都是可以接受的,只不過特倫斯讓我想到了某品牌牛奶。然而奧美在翻譯上卻在上面額外加了一個「浪人」的定語,這一點就很有意思了,至少我們能肯定的是這不是機翻,奧美電子的員工的確在翻譯遊戲的時候也加入了自己對於星際爭霸的理解。
浪人在日語中的意思是到處流浪居無定所的窮困武士,而我們結合星際爭霸的背景故事,人族本就是從地球中被流放出來的一小撮人類,他們在太空中漂泊了數年之後才到達了科普盧星區進行定居,似乎使用浪人來稱呼他們也算是結合了遊戲的背景故事,只不過作為一款純美式遊戲,採用日式翻譯還是顯得有些奇怪。
錦衣作戰隊而接下來關於兵種的翻譯上奧美電子還有許多有趣的內容。槍兵Marine被翻譯成了海軍陸戰隊就不多說了很明顯的機翻。而噴火兵的翻譯卻非常有趣,奧美電子將其翻譯為了「錦衣作戰隊」,相信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明朝的錦衣衛吧,這頓時又將我們從日本明治時代給拉到了中國明朝。
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小科普在明朝一至四品的官職所穿著的朝服是以緋紅色為主色調,而錦衣衛的最高領導人指揮使,能達到正三品的官職,因此錦衣衛也的確有部分人所穿著的衣服會是紅色的。而在星際爭霸遊戲中噴火兵所穿著的CMC-660動能戰甲也是紅色,因此奧美就把「Firebat」火蝠給翻譯成了錦衣作戰隊卻也顯得合情合理,只不過給人感覺加戲太多。當然了錦衣也有華麗服裝的意思,或許他們覺得火蝠穿的紅色動力戰甲比較華麗吧。
巨人車玩過星際1玩家應該都知道有個歌利亞機器人這個兵種,而大家也習慣將其稱之為大腳。在《聖經》中記載歌利亞是傳說中一個著名的巨人,奧美沒有選擇音譯而是採用了巨人來替代歌利亞,這點倒是可以理解,畢竟對於中國玩家來講,《聖經》所記載的神話故事可能不太熟悉,因此並沒有選擇直接音譯。
而大家的疑惑點或許都是集中於,明明這就是一個兩足步行機器人,為什麼奧美要將其翻譯成「車」?其實這背後涉及到了另外一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經典遊戲《合金裝備》的翻譯故事。當初FC版本的《合金裝備》在臺灣被翻譯為了《燃燒戰車》,主要原因在於臺灣人將封面中的這個兩足機器人認為是某種作戰車輛,因此也就取了《燃燒戰車》這個名字。
而後來,《燃燒戰車》的翻譯流入中國,奧美也學這這種翻譯,將星際爭霸中的這個兩足機器人翻譯為「巨人車」,所以很大程度上,早期中國的遊戲翻譯其實是受到了臺灣遊戲翻譯深刻的影響。
魔鬼在經歷了前面幾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翻譯之後,奧美突然間又畫風一轉,來了一個哥德式的翻譯。在星際爭霸中有一個大家所熟知的兵種「幽靈」,其英文為「Ghost」本來翻譯成幽靈其實就可以了,但奧美還是決定將其翻譯成了「魔鬼」,或許在奧美翻譯員的眼中,幽靈和魔鬼是同一個感念吧。
翻譯之:神族篇
神秘使者波羅託斯族老規矩,在手冊中神族的歷史介紹奧美翻譯上來同樣是開幕雷擊。神秘使者波羅託斯族,奧美的臆想加音譯的翻譯手法展現得淋漓盡致,我一度懷疑這是魔幻遊戲而不是科幻遊戲。然而在歷史介紹的第一句話卻又印證了在奧美的眼中《星際爭霸》的確就是一款魔幻題材遊戲。
「神秘使者波羅託斯族,是銀河系中最古老和具有魔力的一個種族。」「一個波羅託斯族人通過學習能夠吸收精神形態方面的能量,然後使用這種魔力創造一個屋子變化效果,包括使用太空時間」
沒錯上面兩句話,就是星際爭霸遊戲手冊中的部分節選,看來在奧美的眼中神族人的靈能果然就是魔法啊。客觀來講我認為暴雪當初在設計《星際爭霸》的背景故事時候,應該或多或少也是參考了部分魔幻作品當中的設定。只是到了後來星際2為了統一整個遊戲的風格,就將神族的設定稍微修改得不那麼像神棍了。
突擊隊員初看到這個翻譯,我相信讀者們很難將神族的聖堂武士也就是狂熱者聯想起來吧。將「zealot」翻譯成了突擊隊員,這的確是顯得過於生硬了,雖然說在遊戲裡聖堂武士承擔的功能也是進行突擊作戰,但是取一個突擊隊員的名字和之前的神秘使者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就好像中世紀的騎士中混入了一個美國海豹突擊隊員一樣。
而在後來的星際2當中,網易對於zealot的翻譯並沒有選擇狂熱者這個選項,而是選擇了遵循遊戲背景故事而採用的聖堂武士。
Archon相信玩家一定對星際爭霸中神族的白球印象深刻把,畢竟這個單位血又厚,攻擊力又高。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曾經是不是很少聽說過白球的正確叫法到底是什麼?
這是整個星際爭霸中奧美電子少數幾個沒有進行翻譯的單位,因為這個詞本就不是英文而是希臘語,現如今玩家們在網絡上輸入Archon這個詞雖然能夠出現「執政官」的意思,但實際上大家仔細觀察後就會發現,這個詞義的來源幾乎都來自於遊戲當中。
也因此,早期星際爭霸的玩家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遊戲中執政官的正確中文叫法,所以大家就以他的外形統一取名叫做了白球。後來隨著中國遊戲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高素質的人才參與進來,才會出現了現如今不少信達雅的翻譯內容。
運輸艦把神族的航母翻譯成了運輸艦,這絕對是奧美所犯的一個較為明顯的錯誤,雖然遊戲中神族航母的英文叫做Carrier並且在英文釋義裡,carrier既有運輸艦同時也有航空母艦的意思,但是如果仔細玩過遊戲的話就不會選擇運輸艦來作為中文翻譯。
因為神族的航母在遊戲中的功能就如同航空母艦一樣,能夠艦載大量的小飛機來進行作戰,也可能奧美覺得這就叫運輸艦吧。當然了在你和朋友進行2v2隊長時,隊友請求支援,你這邊大喊一聲「我一隊的運輸艦馬上就到」,說不定會氣得他退出遊戲。
翻譯之:蟲族篇
夢幻者澤格爾族關於這個翻譯,我已經不知道如何評價才好了,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什麼當初的奧美電子會將蟲族和夢幻者這個詞聯繫起來。蟲族那可怕的外形和殘忍的性格,更適合去使用一些貶義詞,所以關於這一個翻譯奧美是做得比較失敗的。
Zergling蟲族的經典地面單位跳蟲,在星際1中也沒有被進行翻譯,因為zergling是暴雪自己創造的一個詞彙,zerg是異蟲的意思,而ling卻是鱈魚的意思,奧美方面也能知道,總不能將其翻譯成「鱈魚蟲」吧,因此同Archon一樣,既然無法進行合理的翻譯話就乾脆選擇不進行翻譯。
而在遊戲中,由於跳蟲在低像素的畫面下移動起來像一隻奔跑的狗,因此玩家們後來也就約定俗成地將其取了個外號叫做小狗。
多頭怪刺蛇被奧美翻譯成了多頭怪,這個問題同先前人族的歌利亞機器人一樣,刺蛇的英文譯名是「hydralisk」,而「hydra」本身就有神話傳說當中九頭蛇的意思,因此將其翻譯成多頭怪也屬於直譯。
但是有個問題,實際上在遊戲中刺蛇只有一個頭,暴雪之所以將其取名為hydralisk,是因為除了刺蛇本身外形和九頭蛇有點像以外,還有就是他本身超快的自我復原速度,就如同九頭蛇一樣,砍了一個頭還能夠繼續再生,而這背後,奧美就沒有體會到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奇怪的翻譯
總結起來,為什麼早期奧美對於《星際爭霸》的這些翻譯會令玩家們感到好笑,其實很大的原因在於當時國內遊戲行業還非常的原始,對遊戲進行漢化翻譯是在考驗翻譯團隊對於遊戲理解程度。在過去,國內有經驗的遊戲從業者非常稀少,再加上奧美和暴雪方面在遊戲上的溝通幾乎為零,其實暴雪方面也不知道奧美的翻譯水平如何。相信以暴雪對於遊戲近乎強迫症的追求下,如果有員工能看得懂中文的話肯定是無法忍受奧美製作的這些低質量翻譯的。
因此整個星際爭霸遊戲的官方翻譯給玩家們感覺就是:風格迥異,雖然後來民間也為遊戲製作了一些中文補丁,但實際上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現如今隨著中國遊戲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專業人才加入到了這個行業當中。因此到了星際2,網易為暴雪遊戲進行的本土化翻譯和過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前文所述的執政官,就是出自網易的漢化團隊之手。
回顧整個星際爭霸遊戲在中國的發展史,一步步從初期的稚嫩走向了成熟,如今拿起我手上的這本星際爭霸遊戲手冊以及前幾年新出的戰地手冊進行對比,不禁令人感慨中國的遊戲產業的日益成熟化。也希望未來,我們的遊戲翻譯工作者們能夠創造出越來越多優質的遊戲翻譯內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