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長生的天師道天師結局如何?據說前4代全成仙,5至26代全長壽

2020-12-15 騰訊網

張道陵,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

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

張道陵於漢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豐縣阿房村,出生前,其母夢見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出生時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來嘆息道:「這些書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啊!」於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

張道陵

張道陵創建天師道的背景: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而這些祀奉鬼的法教巫師聚眾斂財,無惡不作。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天師道:

天師道正一教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為最高信仰,符籙齋醮為傳播方式,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從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正一教派至今,天師道在中國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正一道在自身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

龍虎山

天師道的傳承:

張道陵天師為天師派第一代張天師,其繼承者為第二代張天師張衡(非科學家張衡)張道陵,在道教中被尊為祖天師,由於是第一代,所以又稱祖天師。天師職位的繼承採用世襲嗣教制度,祖天師化去後,由兒子張衡接任,史稱嗣天師。衡化去後,又由子張魯接任,是為系天師。到了第四代孫張盛時,回歸遷居江西鷹潭龍虎山,子孫世傳其業,一般稱第幾代天師。統稱張天師。民國初期,已傳至六十三代張恩薄。到六十三代以後由於歷史原因無法認證下一代天師,使得張天師職位停傳。自明清以來天師一脈竟是自傳,無帝王詔書認定,時至今日更無法傳承天師之位,從六十三代之後的延續情況來看,歷代天師血脈駁雜不輕可見一斑。

龍虎山正一觀

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的天師道正一教張道陵和他的子孫天師們結局如何?

第一、二、三、四代天師得太上老君道法親授全部成仙。

第五代張昭成119歲

第六代張樹100餘歲

第七代 張回

第八代 張 迥 90歲

第九代 張 符 93歲

第十代 張子祥 120歲

龍虎山道士

十一代 張通 97歲

十二代 張 恆 98歲

十三代張光104歲

十四代張慈正100餘歲

十五代張高93歲

十六代張應韶 不明

十七代張頤87歲

十八代張士元92歲

十九代張修85歲

二十代張諶100餘歲

老道士

二十一代張秉一92歲

二十二代張善87歲

二十三代張季文87歲

二十四代張正隨87歲

二十五代張乾曜85歲

二十六代張嗣宗81歲

二十七代張象中 不明

據說,「第1代天師張道陵是跟太上老君學道,得天獨厚,道法高強。歷代天師所學,當然比不上第1代天師。」而且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到了宋代道家養生功法改革,宋朝之前道教所修功法多是從黃老列莊等道家諸子書中所體悟與發展,按教法編書說這是太上法脈嫡傳。

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的天師道張道陵和他的子孫天師們結局如何?據傳前4代全部成仙,5至26代全部長壽。對此,你怎麼看?

老道士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由張道陵天師所創立的「正一盟威之道」,由張道陵天師的世代子孫,世襲傳承,繩繩繼繼歷六十多代1800餘年,至今仍是中國道教的主流門派之一,並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和影響。而此期由張陵所創立的「正一盟威之道」(即「五鬥米道)」已傳至張衡、張魯凡三代近百年。特別是張魯據漢中,實行政教合一,垂三十年,漢夷之民皆樂為之治。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取漢中,張魯降曹,結束了五鬥米道在巴蜀的統治。魏晉南北朝時,由張道陵天師創立的「正一盟威之道」(五鬥米道)開始分化。
  • 63代天師張恩溥前往臺灣後,傳承岌岌可危,被民謠預測中了?
    在臨終前,他將象徵法器的丹藥、斬邪二劍、玉印等器物傳給了長子張衡,並立下遺囑,道教掌門人必須由張家宗親子孫繼承。「張天師」世代相傳就這樣,張道陵仙去後,其長子張衡繼承其衣缽,張衡帶領下的天師道平平無奇沒有太大的波瀾,於是順理成章將道教傳給了第三代,也就是張道陵的孫子張魯。
  • 道教四大天師都是道士升格成仙,西遊記的說法卻和民間大不相同
    民間傳統說法中,道教有「四大天師」,為天庭通明宮的四位尊神。四大天師是張天師、葛天師、薩天師、許天師,分別是歷史上四位道士,即張道陵、葛玄、薩守堅、許旌陽,都是道教中開宗立派的重要人物。
  • 《一人之下》中的道教秘辛:龍虎山「天師道」源流
    《一人之下》海報現實中,龍虎山「天師道」確有其事:五鬥米道創立於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42年)。創教者張陵為沛國(今徐州)豐縣人,曾修煉於蜀地青城山。又因張陵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假借其命為「天師」,故又稱為「天師道」。
  • 《一人之下》天師度
    天師度最早的創始人是張道陵,同時也是道教的創始人又叫正一真人張天師,據說張道陵最後被玉帝招上去了。正一教的前身叫「五鬥米教」起因是當初張道陵創立後主要在農民中傳播,入教需交五鬥米,因此而得名,後在東漢末年由第三代天師張魯歸降曹操後,隨之來到內地進行大範圍的傳播,也由此改為「天師道」。
  • 西漢開國功臣張良之後被封「天師」,其家族世襲,可以比肩孔子
    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費盡心思地謀求「子孫帝王萬世之業」,卻求來二世而亡的悲劇。而另一些人,卻是機智過人、無心插柳,後來卻蔭被天下,為後世敬仰。這樣的智者首推孔子,可以和孔子比肩者,張天師算得上一個人物了,他的世襲家族延續兩千多年,雖然低調,卻也算得上引領風騷的人物。
  • 一人之下:天師世襲只傳宗親,張懷義不姓張如何有繼承天師資格?
    菜鳥之前給大家講過,道教的天師是世襲罔替,非宗親不傳,並且從道教現實的歷史背景來看,從來沒有將天師傳承給沒有血緣的外姓人來接任。那麼張懷義的本姓不姓張,賜姓為何可以成為鄭子布判斷他有繼承天師資格的依據呢?所以菜鳥想請教天師道的白山正之後再來分析,老白給我的回答也是:「現實裡必須是血緣」!
  • 為什麼重陽節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機?為何眾多尊神選擇在這天飛升
    《西京雜記》中記載,西漢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太清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採菊花與獲芬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個習俗,其實是受古代道士採集藥物修煉追求長生的影響。
  • 一人之下:「天師度」只傳下任天師,中途若無傳承弟子,會斷絕嗎
    而八奇技的源頭,便是歷任天師傳承下來的「天師度」。2天師度讓人「長生」第二個猜想,就是天師度可以讓天師們長生,只要是天師度在天師的身上,天師就不會去世。天師度讓老天師長生,所以老天師才有大把的時間去尋找可以繼承天師度的人選,即便是挑選一個不行,那就再去找一個新的弟子來傳承自己的衣缽。根據就是張楚嵐感知到的天師度存在「禁制」,這種禁制或許就是繼承天師度的人不會死去的秘密。長生不死,或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可是卻也是一種詛咒,畢竟跟自己一輩的老人都不在了,自己也會感到孤獨。
  • 張宇初天師主祭顯神通
    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1361一1410),字子璇,又字信甫,號耆山,又號無為子,江西貴溪人,明代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據明張國祥續補《漢天師世家》載:其目雙瞳,面交二鬥。讀書過目成誦,資識高明,學問深造,善書畫,時王公縉紳,莫不仰重。
  • 一人之下:天師下山,下一位天師會是誰呢
    在《一人之下》中,龍虎山是異人世界裡大名鼎鼎的地方,因為這裡有著第65代天師,還身為「一絕頂、兩豪傑」中的「一絕頂」的張之維。沒有人能夠說自己可以勝過老天師,就連同為十佬之一的陸瑾,都無法接下老天師的一拳。
  • 《西遊記》中道家四大天師,誰最厲害?四大天師不比孫悟空弱
    傳說玉皇大帝身邊有四位天師輔佐,他們分別是張道陵張天師、葛玄葛天 師、許遜許天師、薩守堅薩天師。張天師早年曾為官,後棄官人山修道,在四川鶴鳴山、青城山都有他的仙跡,後創立五鬥米道,是道教的實際創立者。薩守堅羽化成仙 後,被玉皇大帝封為天樞領位真人。四大天師中最厲害的當屬張天師。四大天師實力很強?在小說當中,孫悟空多次上天,每次進入南天門後,前往求見玉帝,必定會先見到四大天師。那麼,四大天師是不是就像古時候的太監一樣,本身地位低下,僅僅是負責向玉帝通傳消息呢?應該不是。我們看觀音對四大天師的態度,非常客氣。「煩為轉奏」中一「煩」字,足見觀音菩薩對四大天師的尊重。
  • 四大天師究竟是何方神聖?地位不及三清四御,曾和如來佛分庭抗禮
    西遊中的道家還是很正宗的,因為從始至終我們都能看到道家的代表人物四大天師。分析上可以看出來,龍虎山的正一教即天師道的首位天師張道陵在四大天師中應該排在首位。正一教得名於道家四輔經中的《正一經》,勢力範圍有龍虎山、青城山等。素有「青城山下白素貞」說法,看來白娘子的修道地就是青城山,那麼她會的應該就是道家法術了。
  • 龍虎山天師府,已傳承1900多年,為何如今逐漸沒落?
    在臨終前,他將象徵法器的丹藥、斬邪二劍、玉印等器物傳給了長子張衡,並立下遺囑,道教掌門人必須由張家宗親子孫繼承。「張天師」世代相傳就這樣,張道陵仙去後,其長子張衡繼承其衣缽,張衡帶領下的天師道平平無奇沒有太大的波瀾,於是順理成章將道教傳給了第三代,也就是張道陵的孫子張魯。
  • 除了四大天師外,道教還有哪幾位天師?
    昨天咱們一起聊過道教四大天師,今天小道士我再為朋友們整理下道教還有哪幾位高道也被稱為天師。關於天師的定義,前面推文中已經解釋,就不再囉嗦,進入正題。除四大天師外,漫長的道教歷史上還有幾位也被稱為天師的高道,分別有寇謙之寇天師、陸修靜陸天師、葉法善葉天師和杜光庭杜天師等。
  • 《崆峒問答》,天師親自撰寫,正一入門必讀!
    四問:當日如何修煉成仙?答曰:老天師生有仙骨,得子房公家傳鈐記,言西蜀青城山,洛陽二酉有所藏三皇秘典,故踰淮自洛入蜀至青城盡得其秘。吾祖天師以符印治邪,其道大行,求者甚眾。每用印,累紙千張,不一而足,非敢言可透千張。七十五問:俗聞傳七十二代之說何也?答曰:鄙山巽水流乾水口,歸戊戌為墓庫,有七十二水口故,堪輿家附會其說,此大謬也。
  • 道教四大天師之葛玄葛天師
    大家知道張道陵、葛玄、許旌陽、薩守堅是道教的四大天師,是玉皇大帝通明宮的四位尊神。既然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已經介紹完畢,今天給大家介紹四大天師之一的葛玄葛天師。葛玄出生在三國時期丹陽句容,也就是現如今的江蘇省。
  • 農曆九月二十三,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聖誕
    今天是道歷4716年,農曆九月二十三,為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的聖誕之日。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天師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的意思。最初這個稱呼是道教始的祖黃帝對岐伯的一種尊稱。岐伯精通醫術,黃帝向其學習,《莊子·徐無鬼》:「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 道教四大天師 代表道教四大流派 降妖除魔行符敕鬼無所不能
    影視劇中四大天師四大天師1、張道陵(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漢人,道家,漢國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創始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張道陵「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
  • 這是一門足以匹敵天師度的神技!
    ‖因為《天師度》很神秘也很強大,以至於網友們在經過了大量的討論之後得出了一個大家都比較認可的結論,《天師度》就是一部蘊含著六十多代龍虎山天師修為的本源功法,更有小夥伴打了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天師度》就像是一個遊戲帳號,而這個帳號已經先後被不間斷地練了六十多代,故而張之維這個龍虎山第65代老天師一上來就繼承了已經修煉了64代之久的帳號,所以張之維能夠無敵是有他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