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愛,但如果給這份愛要求太多,就會成為孩子身上的枷鎖。」
12月15日,四川龍馬潭區某小區發生一起墜樓自殺事件。墜樓者是一名小學生。根據網傳圖片可以看到,一名身穿校服的小學生躺在單元樓道的門口處。當地救援人員很快就趕到現場,可初步判斷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這位小學生在跳樓之前,留下了一張小小紙條,透露了他當時的心態。
男孩留下的紙條上,歪歪扭扭寫著: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把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老師對我失望,同學們開玩笑般的話語,因為你們我早已經絕望,現在只希望自己能多睡一會兒。
不少人看到這個視頻都和這張小小的紙條都非常痛心,一個上小學的孩子,竟然能寫出如此絕望的文字,不知道他在生活和學習中到底承受了多少壓力。他無力承受,又無法面對。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多睡一會」。這是多麼叫人揪心的一句話。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很小,所以他用自己的目標規劃著孩子的一切,安排著孩子的一切,只覺得這是為他們好。但早已經超出了一個孩子的承受能力。
家長的要求和目標是壓在孩子身上的第一捆稻草。
從前的童年,男生是捕鳥抓魚玩泥巴,女生是跳繩踢毽過家家。雖然不盡都是如此。但大體都是無憂無慮的玩樂。而現在孩子的童年。被各種作業,興趣班,補課班佔據。
一個小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就寫作業,全部寫完基本就是九點左右。有些放學還要去參加補課班。
每天夜裡九十點鐘,我們總看見街上腳步匆匆才回家的學生,那都是剛補完課的孩子。
每個周末,假期,孩子們的時間也被安排得滿滿的。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少。
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因此而變得忙忙碌碌,本該天真活潑的孩子卻背負多。
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不能讓孩子負擔太多。在規劃孩子人生的時候也要尊重孩子的內心。且不可把自認為正確的意願,強行加到孩子身上。虎式教育有利有弊,並不適合所有孩子。
學校教育不太重視全面發展,缺少心理關懷。老師成績為王的教育是壓在孩子身上的又一捆稻草。
成績是考量學生的標準這沒有錯,但這不能作為唯一標準。特別是在中小學教育當中。
我們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我們又總是聽到孩子抱怨,體育課又被語文老師佔用了,音樂課又被數學老師佔用了。課外活動也被老師佔用了。
苦學苦教固然很重要但並不適用於所有孩子,尤其是小學孩子。教育部門倡導給學生減負。但有些老師為了成績簡單強制性的題海戰術卻又讓孩子不堪重負。
更有甚者,有些老師,用孩子的學習成績排班級座位。
許多學校都有心理輔導老師。但這基本是形同虛設。老師只偏重學習成績,對於孩子在學習中的心理問題,缺少重視還關懷。
小學孩子應該享受快樂教育,而不是強迫式教育。寓教於樂,快樂成長。不要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負重前行才是關鍵。
當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家長,老師不能夠積極理性對待,不能正確認識問題,依然用硬性標準要求孩子,是壓在孩子身上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心智尚不不成熟,在學習生活中面對壓力肯定會有牴觸,也會叛逆。
這時候作為家長,老師不應該武斷地認為,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他慢慢會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可是,假如孩子不能達到你的預期,給孩子一個臺階下,總比強迫孩子再上一個臺階有好處。一口吃不成胖子,循序漸進更為合適。
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就要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聆聽,和溝通。給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在孩子表現出自己的感受時,也要反思自己。且不可認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成才,為了孩子出人頭地,都是為了愛。如果這份愛,附加太多條件,就會變得沉重。孩子就會承受不起。
你對此有何看法請留言評論。敬請關注下編。一起探討人間百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