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黨曉培 賈雲巍 通訊員 李文雯
自2016年以來,玉溪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決策部署,「真金白銀」為實體經濟減負,累計降成本約249.15億元,實體經濟降本增效明顯增強。
降低企業綜合成本
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
春節前夕,位於紅塔區北城街道梅園社區的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裡一派繁忙景象。40餘公裡外,「雲南綠色鋼城」項目徵地拆遷、平整土地、搬遷安置等工作正穩步推進。
這是玉昆鋼鐵集團產能置換,實現綠色發展的一個大手筆,項目預計總投資212億元,建成後將形成年煉鐵456萬噸、煉鋼515萬噸的現代花園式企業,成為工業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安全環保行業領先、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
如此大手筆投入底氣何來?
「自減稅降費相關政策實施以來,玉昆鋼鐵集團每年可節約成本3000餘萬元,其中電力成本1500餘萬元、增值稅1000餘萬元、社保費用600餘萬元。減稅降費不僅從總量上降低了企業稅負,同時也使企業有更多資金用於研發和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形成良性循環。」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王洪春說,減稅降費紅利已成為企業轉型的動力。
翻開玉溪市2019年減稅降費「成績單」,一系列數據令人矚目:全市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91.3億元,累計減免優惠稅收65.9億元,其中:新增更大規模減稅28.45億元。取消、免徵、停徵、降低企業註冊登記費、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等60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1至12月降低企業和社會負擔7300萬元,減免森林植被恢復費188.7萬元。
減稅降費只是玉溪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的舉措之一。
自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任務以來,降成本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在此背景下,玉溪制定出臺了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的實施意見,落實中央精神,自覺對標雲南省降成本75條政策措施,多管齊下打出「組合拳」降低企業綜合成本,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
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內容。而想要降費平穩推進,就要找問題找得精準。
「執行減稅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收負擔;落實降費減負政策,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落實國家貸款利率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大援企穩崗,降低企業人工成本;推進電力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實行土地價款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加快綜合交通設施建設,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通過上述七大措施,切實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玉溪市發展改革委體改調節科科長普順華說。
能「減」也要會「增」
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實體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玉溪市不僅要減負,更要扶持,通過多種手段,搭手幫企業渡難關。
2019年11月14日,雲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軍參加全省優質糧食工程現場交流會,並在會上交流公司發展壯大的經驗。滇雪糧油公司是一家集油脂料生產、儲運、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15萬噸,倉儲能力達4萬噸,灌裝能力達30萬噸,產品近36個系列85支單品。全省市場佔有率由原來的不到1%到如今的28%。
技術創新是滇雪糧油公司發展壯大的主要驅動力。自2010年起,滇雪糧油公司先後投入1.6億元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2017年至2019年「優質糧食工程」項目實施期間,又投入8000餘萬元進行設備的更新技改和功能提升。
「糧油行業是典型的微利行業,本大利薄,資金積壓大回籠慢,要不是有政府的支持,我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滇雪糧油公司副董事長曾祥菊表示,2017年是公司最艱難的一年,公司融資十分困難。
「在危難之時,政府通過擔保和反擔保等形式為我們解決了融資難題,增強了公司發展壯大的後勁。」曾祥菊信心滿滿地表示。
降成本的最大目的是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由此,無論是發展政策還是改革舉措,都要著眼於讓企業提振信心、放開手腳、大膽創新,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這就要求政府做的不僅是「減」,更要幫著「增」。
在玉溪有89家門店的玉溪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批零兼營的醫藥企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社保降費對其影響尤為明顯。
「養老保險由20%下調到16%,工傷保險基準費率下調20%,失業保險總費率繼續執行1%。我們有460餘名員工參保,社保降費後2019年公司預計可少繳社保費145萬元。」這是玉溪醫藥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霍琳算的成本帳,「節約下來的成本可以用來改善員工薪酬福利待遇,還可以此為契機擴大規模,增加就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玉溪市社會保險局了解到,為了讓減稅降費政策儘快落地生根,玉溪市出臺《玉溪市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工作方案》,通過實施降低社保繳費費率和降低社保繳費基數「雙降」政策。2019年全年預計為全市參保單位降費減負71514萬元,1至10月已累計降費減負55894.56萬元,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累計減費額14480.92萬元、工傷保險累計減費額3460萬元、失業保險累計減費額11020.92萬元。
通過調整繳費基數,全市4.49萬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全年預計可減輕繳費負擔6601萬元,且通過調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口徑後,同等繳費基數檔次對應的月繳費金額都下降,每月最少可節省122元,最多可節省918元,選擇繳費檔次越高,節省越多。
降成本不止在減費
也在提升政府服務效率
玉溪實體經濟降成本的效果到底如何?一系列措施是否真正起到為企業保駕護航的作用?
除去企業自身的成本帳,玉溪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玉溪師範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對2018年玉溪市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情況開展了第三方評估。評估報告顯示,2018年實際定量指標完成額為59.5億元,定性評估為政策執行有力、工作落實到位。
在取得成效之時,該報告指出玉溪實體經濟降成本工作依然存在宏觀稅負水平總體偏高、部分納稅人對減稅降成本的獲得感不夠,中小微企業、農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在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鑑於此,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玉溪市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建議:進一步降低稅費,加強企業納稅籌劃,合理降低企業稅負,減輕企業負擔;多渠道充實金融機構資本金,各銀行機構積極與上級行溝通,爭取支持開展「銀稅互動」業務,並探索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信貸產品,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理順各職能部門間的信息互通互動,實現信息共享,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儘管玉溪實體經濟降成本工作依然有可提升的空間,但小微企業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這一系列政策釋放的紅利。
「月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同時所得稅稅率也有明顯降低,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利好。」玉溪領先未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峻源說。
作為一個辦公一站式電商採購平臺,客戶只需在網上下單,便可享受高效便捷的線下送貨服務。 「降成本不止在降費,也在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康峻源頗有感觸地說。2004年康峻源第一次註冊公司,驗資報告、場地證明、公司名稱審核等一系列流程走下來至少要7天。2018年再次註冊公司時,他在一天之內完成了全部手續。
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雖然難以一蹴而就,但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一些地方卻走在了前頭。
從過去的跑斷腿到現在的少跑腿,辦事方便的背後折射的是玉溪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決心和信心。通過不斷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等改革,玉溪已經有30個市級部門完成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承擔行政審批職能的科室由改革前的89個減少到35個,精簡60.6%。
全面推進「多證合一」登記改革,登記審批周期壓縮到1至3個工作日,45%的新登記企業享受「先照後證」便利服務,2019年1至12月發放「多證合一」營業執照9737戶,辦理1363戶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同時,積極推進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受理,提交材料減少一半,辦理時間縮短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