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關心教育創新的人來到P8,他們會做些什麼?

2020-12-14 湖南演展信息網

不久前,我們舉辦了第一期樂蒲態教育沙龍,50個關注教育創新的人來到P8星球,觀看來自群島大學的教育創新紀錄片《把一座城市變成一所學校》,並在放映結束後一同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共創。

活動橫幅

為什麼要辦這期沙龍?「在通往教育創新的路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位創變者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見,每一次走向自由的探索都值得被記錄。」這是群島教育觀影會的理念,也是我們的期待。

長沙從不缺乏致力於推動教育創新的人,但是長久以來,長沙的教育創新者們「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大家在不同的領域各自為戰。我們希望借著沙龍來聚攏這些教育者們,實現彼此的聯結,並由此推動長沙教育生態的變革。

在P8,影片還沒開始,聯結已開始萌芽。籤到臺旁擺著一張大大的長沙地圖,參與沙龍的夥伴可以領取一張小卡片,寫下自己和機構的名字,然後釘在相應的位置。不少人在這張地圖前意外發現了自己的鄰居:「哎呀,原來我們附近就有同行!」

籤到臺秒變《找到你》演播廳

「找鄰居」的驚喜延續到了破冰。到場的50位小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當中有學校的老師,有教育創變者,也有一些對教育創新感興趣的家長或年輕人。隨著他們自我介紹時用雷射筆在地圖上點出自己的位置,打招呼的聲音在觀眾席裡此起彼伏,一場新朋友們間的初次介紹,看起來更像是一次重逢。

教育團隊負責人SIRI為大家介紹活動

我們希望每個參加沙龍的人都不是置身事外的,他們將向身邊的人介紹自己,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而不是像普通的分享會那樣只是坐著,然後被動地接受講者的信息。對於創新來說,這種角色的轉變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創新需要每一個個體的創意與力量。

沙龍的第一個環節是放映。影片中,24位關注教育創新的人來到陌生的城市,以學習者的身份在當地開展了一次社會化的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如何實現確定目標、如何與其他學習者協作、如何處理團隊中的張力……這部電影收穫了大家的點讚,有的人受到了鼓舞,有的人找到了的靈感,也有的人在電影中的學習者身上找看到了自己。

放映現場

而在熒幕之外,沙龍的參與者們也開始了自己的共創。在這個環節,我們使用了「開放空間」的流程。在開放空間,每個人都可以拋出自己關注的問題,在討論中把相似的話題匯總。這樣,一些受到關注較多的話題就會像雪球一樣在討論中越滾越大,最後大家終於找到了最受關注的幾個問題:

如何平衡張力與夥伴的關係?如何促進長沙教育者創新者的整合?影片中的個性化教育有可能實現規模化嗎?……

熱鬧的討論現場

這些問題被分配了圓桌,大家可以在不同圓桌間遊走,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圓桌旁,人們的討論越來越激烈,討論的焦點也越來越細緻。例如在對張力的討論中,「張力與團隊關係」的問題慢慢細化到了「為什麼孩童與成人之間的張力更容易得到解決?」、「如何激發張力?」等,讓宏觀的問題變得更容易切入。

在半個小時的討論結束後,圓桌代表和大家分享了本話題的討論成果,並和影片中的學習者們一樣復盤了整個討論過程——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能讓人受益。教育創新也是如此。

各話題代表分享討論結果和討論過程

這是樂蒲態沙龍的第一期。未來,我們還將舉辦更多這樣的沙龍活動,讓長沙乃至全國的教育創新者聚集在一起,讓一個個教育創新的小島聯結在一起,從而形成「教育的新大陸」。

感謝所有參與的、對P8和教育創新給予信任和建議的夥伴。

【來源:P8星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做安利的都是些什麼人?原來他才是背後的「大佬」
    隨著了解安利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發出這樣的疑問:做安利的都是些什麼人?接下來就跟隨我來到安利(中國)研發中心,來看一下做安利的都是些什麼人。在安利(中國)研發中心,有一批科研人員每天都在為打開營養學新世界的大門而不斷努力。在他們眼裡,自身的研究領域雖然不像科幻電影裡那樣震撼,但一樣需要新鮮大腦。
  • 《公主連接》50級-90級該做些什麼 50級-90級介紹
    導 讀 在公主連接手遊中小夥伴們到達50級-90級之後究竟該該做些什麼比較好呢?
  • 關心一下「關心」
    顧影自憐,突發奇想,此時此刻有誰在關心我在做什麼嗎?首先想到我的親人和朋友肯定會有人想起來了我,而且還有人在想,他心情可好?他在幹嘛?但轉念一想,發現現實絕對不是這樣,關心我的人更多的是親人和朋友的另一面,他們應該會更加關心我,甚至於也在想,我正在做什麼?是不是很快樂?過得是不是比他好?這另一面還真不知道怎麼稱呼?
  • 人閒下來會做些什麼?草莓去籽我忍了,看到最後:是個狠人
    宅在家裡的你,每天做喜歡做什麼?最近的情況比較特殊,部分地區的人還得宅在家裡不能出門,大家也都明白,不出門就是最大的貢獻了。但人一閒下來就會無聊,手機、電腦、遊戲也會玩膩,於是一些吃貨網友們就開始出來「作妖」了。
  • 李亦菲:人工智慧時代的職業格局與生涯教育|創新人才培養課堂
    需要關心和與人溝通能力,如醫生、護士、教師、心理諮詢師。這些工作雖然不一定需要很大的創意創新,但是對情感的投入、同理心有要求。李開復也曾預測到,未來五到十五年,重複性的工作、常規的工作、可優化的工作將逐步被人工智慧取代,而複雜的、創造性的工作相對安全,很難被替代。
  • 1983年中國首次嚴打:唐山市菜刀隊50餘人被槍決,他們到底做了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唐山便曾經有過一個臭名昭著的「菜刀隊」,最終,他們在1983年的中國首次嚴打中被剿滅,其中50餘人被槍決,而這個菜刀隊究竟做了什麼呢?「華北第一霸主」唐山菜刀隊在各路黑道上有個諢名——「華北第一霸主」,而此諢名的由來,亦是其成員逞兇鬥狠的「勝利果實」。首先需要介紹菜刀隊的各路成員,他們多數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各種無業青年。
  • 教育科技領域的Makers and Shakers:13個改變世界的教育創新項目
    教育科技領域的Makers and Shakers:13個改變世界的教育創新項目 作者:阿槑 發布時間: 2016-06-05 14:44
  • 【GET2020】科大訊飛劉浩: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
    作者|芥末堆 阿宅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 11月24日,在芥末堆主辦的主題為「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劉浩發表了《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的主題演講。
  • 第一天進公司,該做些什麼,讓人覺得你不是個新人?
    還記得你作為職場新人進公司的時候,有什麼經歷嗎?那麼在正常的入職情況下,新人做些什麼,才能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態?1.明確崗位工作內容。在崗位的職責範圍內,提前做些準備工作。比如助理的崗位就先做好對上級的了解,然後做相應的安排。2.和同事建立聯繫。
  • Google員工感慨:阿里35歲P8跳槽,谷歌只給T4,當大頭兵也來?
    35歲被很多人戲稱為職場人的「更年期」,因為這個年齡的職場人面臨太多的壓力和恐懼。比如:很多企業公開將35歲列為招聘的年齡上限;這個年齡如果還沒坐上管理崗位就意味著「高不成低不就」,職場前景堪憂;除了職場的壓力,還有來自家庭平衡、角色分配的牽制,所以很多人這時考慮跳槽或轉行往往患得患失,當然,即使坐上高管就一定會「高成」嗎?這不,就有職場人發帖開始吐槽了,一起來看看。
  • 辰希資訊|創新時代下的STEAM教育
    1983年美國國家優質教育協會出版《面臨危機的國家》報告;2006年公布《美國競爭力計劃》,正式提出STEAM教育;2013年重金投入STEAM教育的發展,每年把白宮開放,由全國比較優秀的中小學用STEAM教育的項目來做展示,招募很多學校來參與這個活動。為什麼要大力做創新教育?
  • 唐柏青:紮根校外教育 打造創新樂園
    唐柏青:紮根校外教育,打造創新樂園 。2020年3月,唐柏青榮獲第一屆湖南省青少年宮系統「最美青宮人」稱號。唐柏青現場輔導學生,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創造、動手、實踐能力。綏寧新聞網訊 綏寧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副主任唐柏青紮根校外教育,以中心為家,全力打造創新樂園,注重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創造、動手、實踐能力,13年來成果不斷。2020年3月,唐柏青因為驕人的成績榮獲第一屆湖南省青少年宮系統「最美青宮人」稱號,鮮紅的榮譽證書見證了一位校外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 宜家的秘密智囊團成立2年了,他們平時都在忙些什麼?
    在這群科學家、廚師、設計師和數字分析師的未來設想中,司空見慣的k ttbullar可以是海藻、甜菜葉甚至蟲子做的,它還可以根據食客所需的營養成分、審美偏好和文化背景,完全投其所好地「列印」出來。這是Space 10關心的典型議題。顯然,他們要解決的問題,在時間軸上不那麼近,也不那麼遠,Space 10的視域通常聚焦在未來10-20年內。因此,實際的生產和製造,並不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 動漫人物來到現代都會做些什麼?佐助當街噴火,哆啦A夢做起微商
    我們知道,動漫中的主角個個都有自己的特殊能力,正是在這些能力的幫助下,他們才能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次次打敗敵人度過難關。相信很多人也曾經想過,如果自己能擁有他們的能力,那該有多好啊,肯定在現實世界中是無敵的存在。
  • 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話,他們會做些什麼?
    (註:金髮女孩和三隻熊講述了一個金髮小女孩來到棕熊一家偷偷喝粥偷偷享受家具的故事,其中,熊爸爸和熊媽媽的東西都不適合小女孩,只有熊寶寶的東西適合她,最後被棕熊一家發現睡在熊寶寶的床上後便逃走了,自此以後原本淘氣的小女孩不再淘氣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其他同類恆星一樣,自形成以來的45億年中,我們的太陽變得更亮。
  • 楊斌: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徵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
    與企業創新相比,大學創新有低功利性、弱層級性、高公益性、科學理性、強人文性這五個特徵。對於創新創業教育,楊校長也提出了期望,創新創業教育的初心是培育對學生一生有重要影響的價值觀和品格品性。相比瞬間的「賽果」,學生們在「賽程」中所接受的指導和挑戰更重要。我們要不忘初心,關注育人。
  • 鍾南山院士和19個外籍人士座談,解答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一進會場,鍾南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來自非洲等地的外籍人士一一握手,握手持續了三分鐘時間。19名外國代表向鍾南山介紹了自己在廣州的所見所聞,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因為我們不知道每個人的「背景」。如果我去非洲,我會和當地政府人員認真討論這個問題。鍾南山:4到16度適合病毒存活,南半球降溫需留意問:疫情發生後,我在廣州買了500個口罩給澳大利亞的父母,但是他們不願意戴,如何勸我爸媽戴口罩?澳大利亞馬上冬天了,他們不戴口罩的風險會不會變大?
  • STEM教育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STEM教育?好多人都在後臺問卡卡。到底什麼是STEM教育啊?今天,我就用簡單的方式給大家講解一下哦!具體來說,STEM教育不僅僅是提倡學習這五個學科知識,更提倡的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並且和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我們經歷的傳統學校教育,主要是「講座式」的教育。
  • 如果給日本流浪漢100萬,一天內隨便用,他會做些什麼?
    還給他出了些點子,比如去更新個駕照或者是買些黃金之類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老人把他們叫了過去把錢還給了他們,並說道:剩下的錢不知道要做什麼,這些就足夠了,就這樣吧。很多日本人曾相信,日本人都是中產階級,但是當他們看到日本的貧困率高達15.7%,他們都很震驚。但更令他們吃驚地是,政府隱藏1998年以來的貧困統計數據,否認貧困問題。
  • 吸毒的人為什麼要吸?吸毒後他們心裡都會想些什麼?
    原標題:吸毒的人為什麼要吸?吸毒後他們心裡都會想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是接觸不到吸毒者的,即便你接觸過吸毒者,你也未必能明白他們的心理活動。經過研究發現,很多的吸毒者內心世界都充滿著和常人不一樣的情緒。而這種情緒更多是因為吸毒成癮才表現的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