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舉辦了第一期樂蒲態教育沙龍,50個關注教育創新的人來到P8星球,觀看來自群島大學的教育創新紀錄片《把一座城市變成一所學校》,並在放映結束後一同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共創。
活動橫幅
為什麼要辦這期沙龍?「在通往教育創新的路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一位創變者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見,每一次走向自由的探索都值得被記錄。」這是群島教育觀影會的理念,也是我們的期待。
長沙從不缺乏致力於推動教育創新的人,但是長久以來,長沙的教育創新者們「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大家在不同的領域各自為戰。我們希望借著沙龍來聚攏這些教育者們,實現彼此的聯結,並由此推動長沙教育生態的變革。
在P8,影片還沒開始,聯結已開始萌芽。籤到臺旁擺著一張大大的長沙地圖,參與沙龍的夥伴可以領取一張小卡片,寫下自己和機構的名字,然後釘在相應的位置。不少人在這張地圖前意外發現了自己的鄰居:「哎呀,原來我們附近就有同行!」
籤到臺秒變《找到你》演播廳
「找鄰居」的驚喜延續到了破冰。到場的50位小夥伴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當中有學校的老師,有教育創變者,也有一些對教育創新感興趣的家長或年輕人。隨著他們自我介紹時用雷射筆在地圖上點出自己的位置,打招呼的聲音在觀眾席裡此起彼伏,一場新朋友們間的初次介紹,看起來更像是一次重逢。
教育團隊負責人SIRI為大家介紹活動
我們希望每個參加沙龍的人都不是置身事外的,他們將向身邊的人介紹自己,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而不是像普通的分享會那樣只是坐著,然後被動地接受講者的信息。對於創新來說,這種角色的轉變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創新需要每一個個體的創意與力量。
沙龍的第一個環節是放映。影片中,24位關注教育創新的人來到陌生的城市,以學習者的身份在當地開展了一次社會化的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如何實現確定目標、如何與其他學習者協作、如何處理團隊中的張力……這部電影收穫了大家的點讚,有的人受到了鼓舞,有的人找到了的靈感,也有的人在電影中的學習者身上找看到了自己。
放映現場
而在熒幕之外,沙龍的參與者們也開始了自己的共創。在這個環節,我們使用了「開放空間」的流程。在開放空間,每個人都可以拋出自己關注的問題,在討論中把相似的話題匯總。這樣,一些受到關注較多的話題就會像雪球一樣在討論中越滾越大,最後大家終於找到了最受關注的幾個問題:
如何平衡張力與夥伴的關係?如何促進長沙教育者創新者的整合?影片中的個性化教育有可能實現規模化嗎?……
熱鬧的討論現場
這些問題被分配了圓桌,大家可以在不同圓桌間遊走,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圓桌旁,人們的討論越來越激烈,討論的焦點也越來越細緻。例如在對張力的討論中,「張力與團隊關係」的問題慢慢細化到了「為什麼孩童與成人之間的張力更容易得到解決?」、「如何激發張力?」等,讓宏觀的問題變得更容易切入。
在半個小時的討論結束後,圓桌代表和大家分享了本話題的討論成果,並和影片中的學習者們一樣復盤了整個討論過程——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能讓人受益。教育創新也是如此。
各話題代表分享討論結果和討論過程
這是樂蒲態沙龍的第一期。未來,我們還將舉辦更多這樣的沙龍活動,讓長沙乃至全國的教育創新者聚集在一起,讓一個個教育創新的小島聯結在一起,從而形成「教育的新大陸」。
感謝所有參與的、對P8和教育創新給予信任和建議的夥伴。
【來源:P8星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