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貓爪杯的第n個理由:揭秘星巴克真正的底層邏輯

2021-01-09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曹升/文2月26日,星巴克推出春季版「2019星巴克櫻花杯」。其中,一款「貓爪杯」迅速走紅,成為爆品。從某種意義上說,星巴克的貓爪杯,是整個新零售領域今年春天最吸引眼球的一大營銷案例。

貓爪杯營銷的底層邏輯

首先,我們要使用一個內容營銷框架,方便理解貓爪杯營銷事件的底層邏輯。內容營銷框架的邏輯分為4層:給商業注入產品基因;給產品注入內容基因;給內容注入社交基因;給社交注入商業基因。

1、給商業注入產品基因:周邊產品矩陣與季節產品矩陣

每個企業都希望業績高速增長,但大多數企業對產品的認知格局有缺陷,往往把產品概念限定在主營產品本身,更不懂得如何建設一個有機的周邊產品矩陣和季節產品矩陣,以實現低成本的流量拉新和用戶促活。

作為營銷高手,星巴克就把商業注入了產品基因。在季節產品矩陣,每年不同季節,星巴克都會專門開發應季食品進行營銷造勢,比如端午節的「星冰粽」、中秋節的「女神月餅」等。在周邊產品矩陣,星巴克還長年堅持做外圍的引流型產品——各種限量款或聯名款的杯子。

2019年,星巴克一口氣推出了粉粉嫩嫩豬豬杯、春日限定櫻花杯兩大系列近70款杯子。這些杯子保持了日常的營銷溫度,事先誰也沒想到「貓爪杯」會大火。

2、給產品注入內容基因:貓爪杯大火的偶然與必然

貓爪杯是星巴克眾多杯子中的一個。它的大火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

必然性在於,貓爪杯巧妙地將星巴克品牌與「她經濟」、「單身經濟」、「寵物經濟」融合起來。星巴克的周邊產品矩陣定位是18-25歲年輕女性;中國15歲以上的單身青年高達2.4億人;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約1700億員,養寵物的人超過5600萬人。

貓爪杯和3D人臉列印咖啡一樣,具有以下幾個內容基因:

與我相關。咖啡還是那個咖啡,水杯還是那個水杯,產品功能沒發生任何變化。但是,用戶認知發生了變化,這是一款與「我」高度相關的產品。

3D人臉列印咖啡是分享型消費。年輕人都願意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轉發一下,小小秀一下「自己的咖啡臉」。

貓爪杯介入「單身」+「希望受寵」+「我就是萌萌的它」。借假修真、借物抒情,是一種觸發年輕女性「求關愛、求表達、求獨享」的情緒型消費。

3、給內容注入社交基因:情緒消費的社交自傳播基因

什麼樣的內容在網際網路上容易自傳播?有三種:喜聞樂見,屬於情緒消費。感同身受,屬於情感消費。對我有用,屬於功利消費。顯然,貓爪杯注入了情緒消費的社交自傳播基因。

2月19日,正式開賣前的7天,網友自發上傳貓爪杯視頻到抖音,短時間內引爆關注。新媒體跟進報導,在社交網絡擴散開來。這應該是一個店員自發上傳的偶然事件,大概率不是星巴克官方的安排,卻意外火爆社交網絡。

貓爪杯之所以大火,必須要提到抖音與小紅書這類在年輕人中影響力巨大的帶貨神器。比如抖音裡的花式海底撈網紅吃法,幾乎每一條都是百萬量級的傳播,大大降低了海底撈的營銷成本,擴大了影響力。

4、給社交注入商業基因:內容營銷提升商業轉化率

與百雀羚等品牌在微信、微博上,以影響力為策略的社會化傳播不同,抖音、小紅書上的社會化傳播,是以轉化率為主要策略。

站在網際網路的視角:觸點即終端,文案即門店。經過精心設計的內容營銷,商業轉化率非常高。知名品牌限量款成了一觸即發的「消費理由」。後續又引發了一系列「搶杯子」的各種劇情和故事,又加重了商業轉化率。

總結到這裡,貓爪杯如何做到「四輪驅動」,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的底層邏輯就比較清楚了。

從貓爪杯營銷事件的底層邏輯中,我們可以直觀感知到主力消費人群消費偏好已發生變化。顯然,星巴克也在主動調整,積極適應這種變化。

中國咖啡市場格局

如果我們把格局縮小到中國咖啡市場,差不多能發現這麼幾股力量在博弈:以星巴克、中信書店為代表的門店咖啡,肯德基、麥當勞為代表的快餐咖啡,以7-11、全家為代表的便利店咖啡,以雀巢、航空餐為代表的速溶咖啡,以香奈兒、迪奧為代表的美妝咖啡。

還有幾股新興力量:以瑞幸咖啡、連咖啡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以一坐一忘、避風塘為代表的茶餐廳,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新茶飲,以江小白、谷小酒為代表的新酒飲,以海底撈鮮小菌、湊湊火鍋茶米茶為代表的火鍋伴飲。

咖啡市場比較複雜,我們就不展開細細解讀了。這裡只高度提煉其中最大的一個趨勢:餐飲零售化、零售餐飲化。

麥當勞開有甜品店,通常佔門店1.5-3%面積,但是能創造10%門店銷售收入。所以,在傳統餐飲中,飲品是一個重要的輔餐。

現在形勢不同了,飲品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地位。2019年2月,肯德基殺進零售領域,開設了50平米獨立風格獨立空間的茶飲店。同時,星巴克在上海也開了餐廳,主賣酒飲和意式簡餐、輕食。

中國咖啡市場競爭,不僅是咖啡廳間的競爭,更是餐飲外賣市場、食品零售市場間的融合與競爭。

新飲餐時代的商業邏輯

傳統餐飲中,飲品都是正餐的輔助與補充。獨立品牌的飲品,通常不在餐飲業態,而在零售業態中。而新飲餐,是以飲品為流量入口,反向拉動食品銷售,以在特色下午茶為競爭高地的新一輪消費升級。我們來看一看,新飲餐時代的商業邏輯:

1、代際更替的消費升級:高知名度低認知度的窘境

貓爪杯就是普通茶杯的消費升級。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傳統老品牌,紛紛遭遇消費主力人群的代際更替。

為什麼像星巴克這樣的大品牌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會出現高知名度低認知度的窘境呢?

這是因為90後有獨特的亞文化、注意力偏好和消費偏好。老品牌儘管知名度高,但產品一旦沒有進入90後消費者的注意力偏好,就很難進入他們的消費偏好。這次貓爪杯就是在線上激活了年輕女性的注意力偏好,導致線下門店被一搶而空。

2、生活圈消費:第二代電商的時代紅利

傳統的第一代電商,孕育了類似三隻松鼠這樣的網際網路食品品牌,它們依託第一代電商平臺(淘寶、天貓、京東),以產品消費為主,以長周期物流(可以次日或多日送達)為主。

現在,我們進入了第二代電商。食品餐飲商家依託美團點評、口碑餓了麼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以服務消費和30分鐘生活圈物流配送為主。

第二代電商的「人場貨」基本邏輯都發生質的變化。星巴克、肯德基等知名大品牌都在面臨「第二代電商」的激烈挑戰與痛苦轉型。

我們注意到,2017年,美國達美樂披薩(80%是外賣)實現銷售收入122億美元,首次超過必勝客的銷售收入(120億美元)。這是全球第一個外賣品牌的銷售收入成為餐飲品類第一。

3、場景化消費:新飲餐爆發式增長的窗口期

場景化消費有幾個比較有趣的數據:

傳統購物中心,大約30-40%是餐飲業態。現在一個非常明顯趨勢,就是新飲餐品牌商家,在傳統購物中心已經佔據了約10%份額。90後年輕人正餐的消費金額下降約30%。這部分消費去哪兒呢?去下午茶和宵夜了。

這一輪場景化消費,以特色下午茶為競爭高地,直接把烘焙食品推送上高速增長的窗口期;同時改變了午餐客單價相對較低的被動局面,普遍拉升了消費者的支付意願度,加強客戶消磨時間的粘性。

4、產品+服務:線下門店流量攔截的大殺器

傳統餐飲,餐為主飲為輔。產品為主,服務為輔。新飲餐正好相反,以特色食品為基石,以特色服務為靈魂。它是一個線上線下重塑用戶體驗的服務型經濟。

因為「零售餐飲化、餐飲零售化」雙向融合,以外賣為代表的本地生活配送服務,導致線上流量對線下門店流量攔截力度加大。

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門店咖啡(星巴克)遭遇到網際網路咖啡(瑞幸咖啡、連咖啡)的激烈挑戰。網際網路咖啡可以捕捉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的注意力。所以,門店咖啡的流量被網際網路咖啡大量攔截。

但是,網際網路咖啡也有自身的痛點,即以大額補貼獲取的網際網路流量,最終能否找到新的商業附加值;究竟是數據變現、場景變現,還是客戶終身價值長周期變現?

新飲餐時代來了。在了解新飲餐的商業邏輯後,大家迫切想知道:哪裡是星巴克新的收入增長點,誰又是星巴克的新對手?

標準答案只有一個:舊地圖找不到新世界。

相關焦點

  • 星巴克貓爪杯用法大全
    星巴克的貓爪杯,一經推出,鬧的那可以說是滿城風雨,曾經一度賣出了上千元的高價,萌化了眾人,不免得讓人產生質疑,星巴克難道不是賣咖啡的,而是賣杯子的嗎?回過頭來看看這些年來星巴克推出的各種類型的杯子,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沒有一款售價是便宜的。
  • 還記得去年讓人搶破頭的星巴克貓爪杯嗎?
    還記得去年讓人搶破頭的星巴克貓爪杯嗎?沒錯,就是那個讓顧客在店裡大打出手的杯子!它!又!來!了!一個紫櫻貓爪,一個叫貓尾,售價都是199元。看著廣告圖,確實和去年一樣,挺可愛,挺吸引人的。貓尾杯萌趣十足,新款貓爪加上了五彩斑斕的炫光,還有櫻花圖案,非常好看。
  • 星巴克貓爪杯火了,爆款產品如何打造?
    星巴克貓爪杯大火了一把,遭遇網友瘋搶,甚至有人為了能擁有這樣一個杯子,通宵排隊、大打出手。導致原價199元的貓爪杯在閒魚上竟然翻了好幾番,出現一杯難求的奇景。網友紛紛轉發:這不是杯子啊,這是聖杯戰爭,是敗者的鮮血,是勝者的獎盃。
  • 瘋搶星巴克貓爪杯 有名男子還與一名拿著杯子的女子吵了起來……
    根據網傳的視頻,北青報記者看到,這隻杯子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杯子的內壁被做成了貓爪子的樣子,當帶有顏色的飲料注入杯子後,貓爪會隨著飲料「實體化」變的更加清晰。因「貓爪杯「造型的獨特,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搶購,有的網友為了買到杯子在星巴克開門前幾個小時就前往排隊,甚至還有網友搭起帳篷徹夜排杯。
  • 還記得前兩天爆火的星巴克貓爪杯嗎?看看怎麼做的,你就不想買了
    星巴克每年都會推出一個系列的主題杯子,今年的櫻花系列裡最火爆的肯定要數貓爪杯了,官方售價199的杯子能被黃牛炒到2000塊錢,緊接著某寶就借勢19塊錢、29塊錢包郵的仿品,也許你幾百塊錢買的就是呢!好好地星巴克,不專心做咖啡,非要做什麼杯子,簡直像雜貨鋪一樣。
  • 從星巴克的杯子之路,到喜茶吸管杯的杯子經濟
    事實上,在星巴克的官方宣傳稿或海報中,這款粉色貓爪款雙層玻璃杯一開始甚至不是主推產品,姑且不論顏值如何,起碼貓爪形狀的內層設計,在星巴克一眾循規蹈矩的櫻花杯中算得上是別出心裁,注入牛奶後顯現出的可愛貓爪更是戳中了不少人的萌點
  • 3000隻貓爪杯瞬間售罄 「真貓爪」杯VS貓爪杯 你想要哪個?
    風靡各大社交網絡,被各大博主瘋狂種草的貓爪杯,最後3000隻在星巴克天貓旗艦店上新後,瞬間售罄,星巴克表示不再補貨。3月1日,星巴克發布微博稱,於今天下午3點在星巴克天貓官方旗艦店一次性發售。星巴克天貓旗艦店對貓爪杯介紹中提到,今日發售的貓爪杯是最後3000隻,每個ID限購一個,消費者須在拍下商品後十五分鐘內付款,否則系統會自動關閉交易。為了這隻「貓爪杯」不少人通宵排隊,甚至大打出手。黃牛也趁亂哄抬價格,星巴克官方售價199元的貓爪杯,被炒到近千元。但不得不說,自貓爪杯發售以來,備受網友喜愛關注,因其軟萌造型,實在是戳中了網友的「少女心」。
  • 繼貓爪杯後,星巴克又推出「分享杯」:你到底是賣杯子還是咖啡?
    推薦語:最近和星巴克有關的熱門就是一個為了貓爪杯大打出手的新聞了。貓爪杯的新聞熱度還沒有消散,他們又來了一個分享杯來了。下文轉載自作者:老張分析美食說起星巴克,我們應該對它是非常的了解吧,這是我們許多學生黨和上班人員最喜歡去的地方,在那裡有著各式各樣的咖啡,只要我們想喝的人家就沒有你所喝不到的,而且星巴克在我們全世界也是佔著很重要的位置,而且裡面不僅有好喝的咖啡,而且讓人比較喜歡的是他們獨特的創意杯,讓很多少女心的女生為了喜歡,有時候都想把這個杯子帶回家,因為是在是太好看了,不知道你們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 擼貓時代 星巴克的杯子戰爭
    記者雖然沒有看到貓爪杯,但至少有幾十款今季櫻花寵萌系列星杯。今年的星巴克杯子頗不尋常,一隻萌寵貓爪被封印在雙層玻璃中,倒入咖啡或牛奶,胖嘟嘟貓爪便現出原形。   呆萌到犯規   因杯子造型獨特呆萌,引發不少人徹夜搭帳篷排隊,還有黃牛把原價199元的杯子抬高至上千元進行售賣,甚至還有人大打出手,引發一場「杯」劇。
  • 「揭秘」網友:星巴克現在主業賣杯子,副業賣咖啡…「貓爪杯」為啥...
    被稱為「主業賣杯子,副業賣咖啡」的星巴克,又雙叒來了。2019年2月26日,星巴克「貓爪杯」走紅網絡,誰能想到,這個小巧的、粉粉嫩嫩的杯子,竟引發了一次「搶杯大戰」。售價199元的「貓爪杯」近期被炒到1500元,還有人為了買它徹夜排隊。
  • 星巴克貓爪杯被瘋搶:是智商稅,還是經典的營銷推廣?
    去年,星巴克櫻花杯開售,30多款限定杯,其中有一款「貓爪杯」成為爆款。發售被搶售一空,有人在店內為了搶到這款杯子大打出手;更有人支起帳篷徹夜排隊,就為買個「貓爪杯」,厲害了,辛苦了,各位!這場面堪比幾年前蘋果首發售現場了!
  • 買幾杯星巴克,才能讓星享卡花得值?
    >情景1 – 不買卡每次現金支付可以看到,顧客在第16次消費,使用9顆星星換中杯,才可以享受到94折的優惠。情景2 – 不買卡每次消費都使用預存的現金由於星巴克鼓勵儲值,所以儲值消費的顧客,可以在第13次消費的時候,免費獲得一杯中杯的咖啡,因此累計消費到13次時,使用9顆星星換中杯,享受的折扣率是93%——要比情景1更早享受到優惠,但折扣率差不多。那麼出錢買了98元券包的顧客呢?
  • 星巴克:「做咖啡是副業,做杯子我們是認真的!」
    剛剛進入2020年的第一周,星巴克就開始了他們新年的第一項業務——賣杯子。鼠年限定杯著實好看,外觀造型上的美式設計風格加上背後中國鼠年新年的內涵,僅僅是預售爆照,就已經在各大媒體網絡引起了相當的熱議。其實我從來不懷疑這條從美國來的海妖,在設計各種杯子上下的功夫會比研發咖啡少。
  • 承認吧星巴克,你就是個賣杯子的
    ▲圖片來自網絡事實上,在星巴克的官方宣傳稿或海報中,這款粉色貓爪款雙層玻璃杯一開始甚至不是主推產品,但姑且不論顏值如何,起碼貓爪形狀的內層設計在星巴克一眾循規蹈矩的櫻花杯中顯算得上是別出心裁,注入牛奶後顯現出的可愛貓爪更是戳中了不少人的萌點,於是還未開售就已在抖音、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走紅,2 月 26 日發售當天,更有人連夜排隊搶購,隨後還曝出多家門店出現消費者為爭搶杯子動手的現象
  • 星巴克再推貓爪杯,還會搶手嗎?
    線上限量、線下預約今年貓爪杯依舊一杯難求外層有櫻花點綴,內層為一隻紫色的貓爪,注入飲料後,這隻貓爪會顯得更加肉乎乎、萌萌噠,讓人直呼可愛。與2019年版不同的是,今年的星巴克貓爪杯不僅改變了顏色,還帶來了它的好夥伴「貓尾杯」,一樣圈住了不少粉絲的心。記者注意到,自今日零點天貓發售後,貓爪杯在一小時內就銷售一空,截止0點55分,銷量達到了2438個,而貓尾杯則為2419個。
  • 優衣庫+KAWS=星巴克+貓爪杯
    鑑於上次寫了個《豬豬女孩有多蠢,貓爪杯就有多火》,被無數女生噴為「直男癌」、「歧視女性」。這次我為了自我正名,來寫個《豬豬男孩有多傻,KAWS就有多火》吧。男生照樣進來挨打!在我眼裡,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優衣庫和KAWS的聯名款衣服和貓爪杯幾乎毫無區別,都是通過消費符號馴化非理智消費者的典型案例。
  • 一個貓爪玻璃杯炒到1500元?貓爪杯vs貓肉墊,你覺得哪個更戳萌點
    2月底的時候,星巴克推出了一個貓爪杯,外表長得粉嫩,兩層玻璃結構,只有中間的貓爪部分可以用來裝飲料。貓爪杯標價199元,門店第一天開售,杯子就迅速售空。網友為此創作了一個新詞語解釋「喵嗚=秒無」,而現在某寶上一個星巴克貓爪杯炒到1500元。
  • 羅永浩在星巴克「自打耳光」,為何買一杯「小杯」咖啡這麼難?
    在前幾年的微電影《幸福59釐米之小馬》中有這麼一段劇情,羅永浩想在星巴克點一杯「小杯」的咖啡,但遭到了女服務員面帶微笑地拒絕,反覆用星巴克自己的標準,來教羅永浩識別中杯、大杯和特大杯的區別。羅永浩與其在爭執了數個來回後,無法說服最小的杯不是「中杯」而是「小杯」,內心非常不爽,最後用「自打耳光」的方式收場,表現得特別的無奈。
  • 星巴克「中杯」究竟隱含了哪些秘密?
    相信不少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服務員問你要什麼杯時,如果你看著櫃檯上三個紙杯裡最小的那個表示「我要小杯」,服務員會面帶微笑地告訴你,「這是中杯」。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大小咖啡的利潤率:日本經濟學家吉本佳生在《在星巴克要買大杯》一書中,就以日本的星巴克小杯(Short)和大杯(Grande)為例做了成本分析。
  • 3個底層邏輯,藏著你的命運
    那麼,做選擇時,有沒有什麼方法或底層邏輯能讓我們去遵循,從而減少決策難度呢?當然有。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就給大家推薦三個做選擇的底層邏輯。底層邏輯二:心理帳戶與人生走向現在,正值「雙十一」,我知道很多人每天忙於思考和奔波的就是「買什麼」。我很納悶,明明是花錢,可為什麼你的感覺就像是賺錢一樣?相反,有些事情,比如,投資自己,分明是賺錢,可為什麼你的感覺卻像是花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