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藝考彈爛了的曲子!你彈過哪一首?

2021-01-19 橄欖鋼琴課堂


高考曲目大合集


視頻裡的曲目很戳心有沒有?

每位藝考生背後都有首日日夜夜在練習的曲子

高考倒計時2天

視頻裡14首曲子是什麼?

小編一首首給你扒

祝你們高考順利



No.1冬風(枯葉)練習曲Op.25 No.11

Op.25, 12 Études No.11 in A minor ("Winter Wind")

視頻時間:0:10''開始


「蕭邦」

在演奏中右手持續彈奏快速的高難度音群,左手走旋律,彪羅對此曲評介:「在你能想像的範圍內展現著最豐富的音。」有人覺得這些快速的音群像是冬天的狂風將枯葉捲起,而枯葉在空中舞動的景象,故命名為《冬風》,又名《枯葉》。屬於《蕭邦練習曲》中難度較大的。

在電影好萊塢上個世紀30年代拍攝的蕭邦傳記影片《一曲難忘》中有一幕,波蘭起義失敗,蕭邦在極度悲憤和抗爭的情緒下,選擇演奏這首練習曲來宣洩和爆發,可見蕭邦在這首練習曲中傾注感情之深





No.2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14 in ♯C minor

視頻時間:1'06''開始

「貝多芬」

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

1:Adagio sostenuto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2:Allegretto小快板,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

3:Presto agitato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此曲,1802年題獻給貝多芬的學生裘莉塔·圭齊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據說貝多芬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但,此曲獻給他學生並非他本意,因為在創作時沒有考慮到學生。





No.3貝多芬-c小調第8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視頻時間:1'50''開始「貝多芬」

此曲創作於1799年,是貝多芬最出色的鋼琴奏鳴曲之一,作品分三個樂章,第一、三樂章為C小調。第二樂章為降A大調。

據說貝多芬在創作完成該作品時,他的父母不幸去世。有人認為該作品是貝多芬前半生的寫照。反映了作曲家內心孤獨但又不向命運低頭執著的性格。但也有人將其與《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比較。認為這是對青春的詠嘆。實際上,這首奏鳴曲被變奏後常常成為戀愛影視的背景音樂。


*全曲三樂章為英國倫敦聖三一學院列為鋼琴初級演奏文憑(ATCL)選曲;亦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列為鋼琴初級演奏文憑(DipABRSM)選曲





No.4蕭邦-革命練習曲

Étude Op.10, No.12

視頻時間:2'27''開始

「蕭邦」

此曲開頭左手極快而有力地彈出一連串的十六分音符,一直延續至結尾,為此曲技巧上的挑戰。右手則是相對簡單的旋律,但有時亦與左手部分形成復節奏。最後雙手急速彈奏純八度音,並在C大調的和弦完結。這使人聯想起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它的第一樂章亦是C小調,結尾部分調性轉至C大調。

此曲於電影、電視、遊戲等中出現,如劇集新金剛戰士、假面騎士空我,遊戲信賴鈴音:蕭邦之夢以及G弦上的魔王等。




No.5蕭邦-詼諧曲

Chopin Scherzo Op.31 No.2

視頻時間:3'00開始

「蕭邦」

諧謔曲又稱詼諧曲,一種樂曲。其主要特點是速度輕快,節奏活躍而明確,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帶有舞曲性與戲劇性的特徵。它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現,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諧謔」是指用音樂來表現詼諧,幽默的情趣。

它具有一定它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戲劇性,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優美段落,因此,成為經常被演奏、最受歡迎的一首。




No.6D小調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Op.31, No.2

視頻時間:3'57''開始

「貝多芬」

此曲創作於1802年,是在貝多芬聽力嚴重衰退時所做的。該作品分為三個樂章,第一、三樂章為d小調,第二樂章為降B大調。

1.:D小調,最緩板到快板。奏鳴曲式。由一個和緩的最緩板開始,加上一個快速下降的動機,形成強烈對比。接著突然進入主題的「快板」,變得相當強烈,在起伏之後又突然寂靜。

2:降B大調,慢板。沒有發展部的奏鳴曲式。和第一樂章相同,由琶音開始。和第一樂章的強烈感不同,而是較為平靜的樂章。

3:d小調,稍快板。奏鳴曲式。全樂章由富有流動感的十六分音符組成,有傳聞說作曲家是在模仿馬車的行走聲。樂章最後停留在單音的D上,結束了整首曲子。




No.7:蕭邦-A大調作品40第一號波蘭舞曲

"Military" Polonaise in A, Op.40, No.1

視頻時間:5'30''開始

「蕭邦」

這首樂曲作於1838年,因《軍隊》而著名,這是由於曲中的第一、二兩主題的旋律,具有極為豪放、勇敢的軍隊性格之故。全曲必須以嚴格的速度來演奏。事實上,這是蕭邦所寫的最華麗、最燦爛的波蘭舞曲之一。

傳統的波蘭舞曲就是以風格雄渾、豪放而著稱的,顯示出波蘭這個民族的尚武精神。在這首波蘭舞曲中更是集中體現了這一點。欣賞這首波蘭舞曲時,我們仿佛看到了古代波蘭的勇士們,那強健的體魄、豁達的胸懷、深刻而動人的虔誠融為一體,閃爍著騎士精神。




No.8:李斯特的a小調練習曲

Liszt Paganini Etudes, No.6 in A minor

視頻時間:6'10''開始

「李斯特」

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作於1851年,呈獻給他的老師車爾尼,是充分展示他華麗的鋼琴演奏技巧的練習曲集。

比較單調,節奏激蕩但不快。這一曲是為整個練習曲進入高潮的鋪墊。中段音樂比較靈活,如果看現場,可以看到演奏者翻飛的手指,像幽靈在跳舞。後段越來越快,音調也越來越高。最後在最高處嘎然而止。  




No.9:李斯特的鐘

La campanella

視頻時間:6'50''開始

「李斯特」

《鍾》(義大利語:La campanella)是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創作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1851))6首中第3首的鋼琴獨奏曲。《鍾》是根據尼可羅·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協奏曲《b小調第2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鐘聲迴旋曲」改編而成,並對其曲調用手搖鈴進行了加強。

《鍾》為三段式結構,升G小調,6/8拍。其各段落多次變化因而有變奏曲和迴旋曲的特點。前奏由左右手交替演奏,兩個音之間相隔八至十六度,力度變化由P到漸弱,模仿被敲擊的鐘聲。整首樂曲速度較為輕快,運用了高難度及複雜的演奏技巧,包括了遠距離音程的敏捷跳躍、八度的快速重複音、單手同時旋律和顫音、快速的跑動音群等。




No.10:巴赫平均律第二首

Prelude & Fugue No. 2 in C minor, BWV 847: Prelude

視頻時間:7'20''開始

「巴赫」

《平均律鍵盤曲集》中的音樂風格非常多樣,比絕大多數音樂文獻都豐富。前奏曲的風格本身就是自由的。儘管其中一些有典型的巴洛克旋律線,並附帶了自由的擴展尾聲。(例如第一卷的c小調、D大調和降B大調前奏曲)。

這首樂曲採用了音型演化型的寫法,和C大調前奏曲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從它在中低音區的變化頻率極快的音響設計看來,這裡應有雄渾的氣勢,但又當使顆粒清楚。因此可在強拍處稍借一點踏板的幫助。最初練習時可以把兩手的五指都按住,這樣可以做出不同層次。它的開始也是和聲完全進行公式,但帶了一個持續音,四小節之後,也有了兩小節一組的和聲模進,當然也可以一強一弱的處理,但這裡的高聲部都有著二度的進行,不妨把它作為旋律突出,為此,這一線條的開端從第一小節就可開始了,雖然在那四小節鍾還沒有很明顯的線條感,而且還有增二度的進行。  




No.11: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

Hungarian Rhapsody No. 2 in C-sharp minor

視頻時間:7'53''開始

「李斯特」

第一部分:前奏及「拉桑」舞曲,升c小調,由緩板進入行板。旋律主要圍繞於中低音區域,並且加入大量的裝飾音:如長倚音、快速音階式的花音、琶音、分解和弦等,這部分再可分為主副旋律,主旋律較為連貫,但伴奏部分卻指出需要較為「沉重」。副旋律配上三度和弦的對答,及後出然一段以附點節奏和分解和弦為主的短小過場段,然後主副旋律再現,樂曲變得沉靜,最後在平行大調(升C大調)中安靜結束。整體氣氛帶有踏實、莊重的感覺。

第二部:分為「弗利斯卡」舞曲,升f小調,「弗利斯卡」本身帶有「活潑」的意思,因此這部分節奏相對明快,最初是採用第一段過場音樂的素材建立氣氛,慢慢推向至平行大調(升F大調)時,真正的弗利斯卡舞曲才正式開始。主要是採用了八度和三度的彈奏、分解和弦、起拍短倚音、單音重複、反方向雙八度等技巧;中段部分更夾雜大量的變化音,調性因而變得不明顯,在一段短小的華彩樂段後,最後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樂曲。


*這首樂曲在流行文化中亦被大量引用,當中包括動畫、電影、電視節目背景音樂,甚至是融入流行音樂當中。



No.12:拉赫瑪尼諾夫前奏曲

Prelude in G Minor,Op.23,No.5

視頻時間:8'37''開始

「拉赫瑪尼諾夫」

它是一首進行曲式的前奏曲,ABA式的格局。

A段:由和弦組合小跳音組成,進行曲速度。開頭較輕鬆靈巧,之後逐漸加強,進入超猛的逐漸上升的高潮和弦部分。

B段:是一段柔和但充滿感情的銜接,節奏非常自由。左手全部是琶音,但是很輕很朦朧,像營造了一串流水或者飄浮的雲;右手大和弦組成的旋律很美,音色很豐富,仿佛在撥開這一片雲。之後左手的琶音中也出現旋律線與右手的和弦旋律線連接起來,像一個低沉的聲音和一個優美的女聲在對話,這段比之前撥雲時更有感情的起伏,非常深厚,但卻又逐漸收住了,重新回到重複進行曲A段。

 重複A段:由很輕地開頭逐漸加重加速,重複高潮和弦部分;最後的結尾非常輕巧短促。




No.13:蕭邦激流F大調練習曲

Etude in F Major,Op.10,No.8

視頻時間:9'20''

「蕭邦」

此曲是1832-1836年間的作品,1837年出版。獻給李斯特,後來他的女兒科西瑪嫁給理查特·華格納。雖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時間寫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來更像音樂作品,而不是一些技術難題的攻破。

此曲是C大調,4/4拍,快板,右手流暢的練習曲,以左手支持爽朗、堅實的旋律,右手是以各式各樣明亮的裝飾音階結構。三段體,轉調頻繁,第一段為F大調轉C大調轉F大調;中段e小調起轉為降E大調,e小調再回到F大調;第三段F大調,降B大調,然後進入F大調尾聲。




No.14:蕭邦-黑鍵練習曲

12 Etudes, Op.10 - No.5 in G-Flat Major

「蕭邦」

這首曲子是蕭邦第一次嘗試性的、用有明確練習目的的手法,把旋律和主題交給左手,而讓右手持續地彈奏特定的練習音型(Etude-figure)好像是對主題進行註解。它給以後一些練習曲的發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此曲是快板,3段體:第一段從降G大調降至降D大調;中段降D大調至降G大調,有調性不明的經過性轉調;第三段和尾聲都為降G大調,最後雙手以八度彈出ff的下行音階。較難彈奏的作品之一,曾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的十級考試的練習曲考試曲目。



相關焦點

  • 「求求你們,藝考不要再彈這些曲子了,好嗎?」
    轉眼已是7月下旬,很多地方的藝考集訓班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明年藝考的粉絲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不過今天我們先來聽聽「這些年被彈爛的藝考曲目」,聽完這些曲子,有沒有一絲絲的回憶湧上心頭 01 《c小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第三樂章
  • 初學吉他指彈,學會這幾步,沒有彈不好的曲子,高手講的就是好
    今天就王哥講的彈好一首曲子的幾大步驟分享給愛吉他的朋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大家多多交流指教。彈好一首曲子步驟一:熟悉主旋律想要彈好一首獨奏曲,千萬不要上來就拿上譜來照著上面開始一個個的撥,那樣是彈不好的,一定要先熟悉整個曲子的主旋律,如今網絡這麼發達,可以在網上搜一上別人彈的曲子,或聽原唱或原曲,然後對著五線譜或簡譜把主旋律熟記於心,最好能學會唱下來。
  • 初學吉他的痛苦,你中了幾條,過了這幾關,彈起來很簡單
    吉他看似很簡單,越學越叫一個難,初學處處是難關,就看你能過幾關!今天就玫瑰美女總結的初學吉他的幾道難關與痛苦分享一下,看看愛吉他的你是否都中了,都過關沒,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多交流。解釋一下:初學吉他不要虎口握住整個琴頸,那樣,你的手指就會斜著按弦,就易產生雜音,後面大拇指要按在琴頸中間二分之一處最好,四個按弦的手指第一關節一定要垂直於指板按弦,避免指肚碰到上下弦產生雜音,按弦時不要離金屬品太遠,在品上2毫米處最佳,避免產生劈音,或按在金屬品上產生悶音。如果你掌握這幾點,雜音這關就輕鬆過了。
  • 五本初級琴童必彈的鋼琴曲集推薦,你彈過嗎?
    學鋼琴1~2年的小朋友一定會彈到哪些書呢?下面和大家分享這 5本鋼琴曲集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彈過的吧▼1《拜厄鋼琴基礎教程》拜厄的鋼琴基礎教程作為鋼琴學習過程中的基本教材,歷經了一百多年的考驗仍然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琴者的喜愛,這本教程裡選擇改編了大量簡單易懂、旋律優美、適合初學者的樂曲。
  • 那些年,我們一起排過的未爆彈(二)
    沒有險,哪來勇,沒有勇,又何談戰。對於排彈兵來說,訓即戰,戰必勝。不光排彈膽子大,其他時候也是一樣。在汶川抗震救災中,上士孫江威開著推土機正在進行道路清障,突然,坐在駕駛室裡的他感到車體大角度向右前方傾斜。右側就是懸崖,他下意識地掛倒擋,可車前輪打滑,車身不動。安全員看此情形,大聲呼喊:「裝備不要了,趕快跳車!」可他哪捨得他的「愛車」,沉著冷靜、果斷處置,將前鏟推到底,撐起車身,硬是將推土機給倒了出來。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走紅:已練琴10年,每天彈2小時
    「85後」的他從2010年陪女友學鋼琴開始接觸、喜歡鋼琴,不知不覺鋼琴已經陪伴了他整整10年。這10年裡他經歷了幾次職業轉變、結束了兩段感情、有了讓自己倍感自豪的兒子……琴聲始終伴隨著他,他感嘆歲月如梭、世事變遷,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他對鋼琴的熱愛與堅持,「送外賣是工作,彈鋼琴是我的夢想!」
  • 大部分學吉他的人,不知道拿到六線譜後,先這樣彈,漲知識!
    小美:徐哥,為什麼每次看你彈一首新曲子時,不對著六線譜彈,先彈單音啊?徐哥:呵呵,這個嗎?秘密!小美:快說說嗎?徐哥:行啊,今天就給你說說,為什麼我拿到六線譜後,不照著譜子上走!為什麼拿到六線譜後,先不按譜子一小節一小節往前彈呢?
  • 彈鋼琴的人最容易被人誤解的6個瞬間,你中了嗎?
    二 彈鋼琴的人到底多少級了? 很多鋼琴專業學生,或者是會彈鋼琴的業餘成人,一旦有人知道你會彈鋼琴,難免會被人問到,你鋼琴幾級了?你鋼琴十級過了嗎? 好像會彈鋼琴,就一定要考級,就一定和鋼琴十級有關係。 再次普及一個知識點,鋼琴十級的水平大概就是音樂附小3-5年級的鋼琴水平。 舉例子講就是:十級鋼琴水平的人如果一年不練習鋼琴仍然會彈奏不了幾首完整的曲子。
  • 康熙帝會彈鋼琴,他彈的曲子名叫《普奄咒》,目前已經沒人彈了
    他們仿佛兩個世界的「產物」,卻在歷史上有過神秘的碰撞。因為歷史記載表明,康熙帝竟然會彈鋼琴,他彈的曲子名叫《普奄咒》,目前已經沒有人怎麼彈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網上走紅
    「85後」的他從2010年陪女友學鋼琴開始接觸、喜歡鋼琴,不知不覺鋼琴已經陪伴了他整整10年。這10年裡他經歷了幾次職業轉變、結束了兩段感情、有了讓自己倍感自豪的兒子……琴聲始終伴隨著他,他感嘆歲月如梭、世事變遷,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他對鋼琴的熱愛與堅持,「送外賣是工作,彈鋼琴是我的夢想!」
  • 吉他初學入門,最適合練哪些曲子,高手是這樣說
    老楊看了看小王,擲地有聲的說出兩個字:沒有那有沒有快速提高彈一首曲子的能力,也讓我在朋友面前表現表現?老楊看了一眼小王,嗯,小夥子有志向,行,我給你介紹幾個經典的適合你這個初學階段的幾首歌,從彈唱到獨奏,你都可以適著彈,而且還能讓你露露臉。真的啊,哎呀,多謝了!
  • 學鋼琴彈練習曲為什麼那麼重要?
    關注 很多琴童可能會向家長提出這種疑問:為什麼學鋼琴要彈練習曲,我不可以直接彈奏我喜歡的曲子嗎? 對鋼琴了解不深的琴童以及家長會對此有疑問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向鋼琴老師詢問,就能解除這個困惑。接下來小編就告訴大家,為什麼學鋼琴彈練習曲那麼重要?
  • 藝考時要注意什麼事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藝考季,許多省份的統考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小編特地總結出那些考前的注意事項,給正在考試,或準備校考的學生一些建議供參考。做好考前攻略在考試前一定要先熟知考試大綱,招生簡章上的具體要求。
  • 彈鋼琴要按照譜面上的速度來演奏嗎?
    點擊關注Melody鋼琴百寶箱接到幾個家長相似的提問,練習的時候是不是必須要按照每首曲子規定的速度彈奏?總是跟不上!但是速度標記常規上來講,基本決定了一首樂曲的風格和音樂情緒,所以作曲家標出的速度標記相當於給了演奏者一個大致的範圍,其很多業餘學琴的小朋友,不至於茫然演奏。那小朋友在練習的時候是應該按照速度標記做嗎?
  • 彈好一首古箏樂曲的標準是什麼?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琴:譯文孔子向師襄子學琴,學了十天仍沒有學習新曲子,師襄子對他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孔子說:「我已經熟悉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方法。」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會彈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曲子的意境。」
  • 10首鋼琴炫技名曲,讓你彈琴彈到手抽筋!
    一說到鋼琴炫技,想必各位小夥伴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那些難度逆天的「練習曲」了。 想想也對,從車爾尼到蕭邦,「練習曲」都是能夠培養和提高演奏技巧的樂曲。
  • 為倒立少女而彈的奏鳴曲
    眼睛叔走到老舊的收音機問了男人一句,你喜歡音樂嗎?於是第一個短故事開始、故事的一開始,男主名叫黑木,是音樂學院的學生,熱愛喜歡彈鋼琴。而同校的女生吉野則天賦爆強,不管是什麼比賽都是第一。而她從來都是一臉高冷的樣子,覺得什麼都拿第一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一天,在黑木鬱悶地走在路上,心裡在想要不要放棄鋼琴。
  • 一曲成名:動漫裡的那些著名神曲!燃爆二次元(第二彈)
    核爆神曲歡迎繼續收看「動漫裡那些著名的神曲盤點」第二彈!今天要說的這首曲子,同樣是澤野大神作曲的。這首歌可以說十分經典,直接為原作動畫提升了好幾個level的燃度,爆紅至今。看了小標題,小編猜應該有不少人知道了吧?
  • 逐漸被人遺忘的老手藝——彈棉花
    提及彈棉花,很多人肯定會很自然地想到《巧奔妙逃》那段搞笑畫面,還有令人記憶尤深的歌曲:「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當然,那樣的畫面也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了,現在生活已經看不到彈棉郎背著弓、拿著榔頭去別人家裡彈棉花了。
  • 彈鋼琴的冷知識,知道這些你就是大神!
    1、卡農卡農是一種音樂手法、音樂現象,不是曲子哦!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復調音樂,原意為「規律」。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複同一段樂曲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一個聲部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一個小結,最後一個和弦,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