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新一輪行情呼之欲出
上周券商股一周20%+的漲幅點燃了市場做多的情緒,在過往任何一次大牛市唯一沒有缺席的就是券商股。
周五證監會降低券商在證金公司融資融券的保證金要求,方便向股票市場提供融資融券所需資金,而做大頭部券商以應對金融市場開放境外控股金融機構的挑戰儼然箭在弦上。
2005-2007年,股權分置改革,加上宏觀經濟景氣上升,帶來了一輪漲幅6倍的「改革牛」。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政府出臺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帶來了一倍漲幅的「水牛」。2014-2015年連續降息和提供流動性,加上有關部門積極做多的意願,也帶來了超過一倍漲幅的「國家牛」。
2015年股災五年後,新冠疫情帶來的流動性寬鬆類似2009年。 2019年上半年M2還在8%徘徊,而2020年5月,廣義貨幣M2增速為11.1%,為近3年來較高水平。如果貨幣流入實體經濟,則實體經濟能快速復甦,如果貨幣流入虛擬經濟,則股價房價或出現大漲。美國打壓我國科技企業,客觀上需要股市對科技企業做出新一輪貢獻。內憂外患之際,為配合註冊制的推進,有關部門似乎有意再次啟動一次「註冊牛」(大家密切關注最近股市輿論宣傳風向)。
去年至今,創業板上漲已超過一倍有餘。最近,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趨於活躍。一切都是2009年熟悉的味道。近日,國家主流媒體開始頻頻吹牛風,那是2014-2015年國家牛的味道。
從時間周期視角來看,股市新一輪行情呼之欲出,其背後邏輯可以從貨幣流動性的角度來分析。如果經濟能儘快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則牛市可期。
流動性分析框架:修正的費雪方程式
20世紀初,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歐文·費雪( Irving Fisher,1867-1947),提出了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也被稱為費雪方程式。這一方程式在貨幣需求理論研究的發展進程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梯。
費雪認為,假設以M為一定時期內流通貨幣的平均數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數;T為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則有:
MV = PT
費雪認為,在這三個經濟變量中,M是一個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決定的外生變量;V由於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內不變,因而可視為常數;交易量T對產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體穩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關係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別是取決於M數量的變化。也即「物價上漲(通脹)是貨幣現象」。
如果我們把M乘於V用M2來衡量,P乘於T用名義GDP來衡量。則費雪方程式表明貨幣全部流入了實體經濟。
但是很顯然,從實際經濟運行情況來看,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M2與名義GDP都不相等,有時差異還很大。
因此,我們可以用如下修正的費費雪方程式來解釋現實經濟情況,修正的費費雪方程式裡,增加了μ,也就是說,貨幣可能流入實體經濟(P乘於T即名義GDP),也可能流入虛擬經濟(μ,即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等)。
MV = PT*μ
如果貨幣流入實體經濟,則實體經濟能快速復甦,如果貨幣流入虛擬經濟,則股價房價或出現大漲。
2009年的經驗
2009年M2增速27.7%,CPI增速-0.7%,實際GDP增速9.2%,這就意味著M2同比增加8.5%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而M2同比增加19.2%的貨幣流入了虛擬經濟。得益於流動性充裕,資金「大水漫灌」,股價房價出現大幅上漲。2009年上證指數上漲79.98%,深圳成指上漲111.24%,是2008年至今年度漲幅最大的一年,典型的「水牛」。全國房價也在2009年4、5月份開始上漲,並延續到2011年初。
股市影響。從股市表現來看,上證指數在2008年10月18日1664點見底,而宏觀經濟在2009年的一季度見底回升,上證指數從1664點到上漲到2009年8月4日的最高3478點,走出了一波跨年的翻番行情。在大盤這一次的上漲行情中,區間最大漲幅包括有色金屬、採掘、建築材料、汽車以及房地產等基建和重資產類的行業,反映了本輪「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主要投向行業仍然集中在傳統的基建、房地產和受益於減稅補貼政策的汽車、家電等相關產業鏈。
房價影響。股市領先於房價約7個月開始上漲。從上海的局部地區來看,房價在2009年五一假期開始見底上漲,北上廣深各大城市住房也成交量急劇放大。到2009年下半年,雖然股市8月見到高點,隨後持續下跌。但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使各大城市房價開始快速上漲。
2010年M2增速回歸常態,股價也持續下跌,但房價上漲的勢頭卻絲毫不受影響。為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 2010年4月30日北京被迫在全國率先出臺住房限購政策,規定「每戶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隨後,上海、深圳、廣州等其他一線城市也紛紛跟進限購措施。2010年10月,「限購令」在一線城市全面限購後,而二三四線城市房價又大幅上漲,部分二三線城市由此也跟進了限購政策。為抑制房價,2011年1月28日上海試點房產稅,加上信貸政策的收緊,房價終於暫停了了上漲勢頭。這期間上海局部地區的房價上漲了約一倍。
時至今日,限購、限貸、二套房懲罰性利率等平抑房價的短期政策依然成為穩定大城市樓市不可或缺的長效機制,滬版房產稅試點試了快近10年。「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對房價可謂影響深遠。
未來已來,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