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澳洲以盛產「別具一格」的動物而聞名,這些動物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蠢萌。
比如說,可達鴨的原型鴨嘴獸,已經在澳洲生活了上億萬年。
還有那隻神奇動物——鴨嘴獸嗅嗅。
澳大利亞知名繪本作家夫婦菲利普·班丁和蘿拉·班丁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萌趣動物世界,愛cosplay的小貓頭鷹、喜歡嘎嘎大笑的笑翠鳥、有一天突然不愛吃桉樹葉的考拉……大朋友和小朋友們,想要和它們一起玩嗎?
01. 一起來認識新的動物朋友吧!
先從一隻呆萌小鳥開始:
作者菲利普·班丁( Philip Bunting),澳大利亞作家和插畫家,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菲利普·班丁( Philip Bunting),澳大利亞知名藝術家、繪本作家。在藝術設計領域深耕十多年,也為雜誌、書籍、網頁與應用程式擔任藝術設計。自第一本繪本《笨笨鳥》出版後,相繼創作了以澳洲動物為主角的萌趣繪本,不僅榮獲多項大獎,更是在25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他認為親子共讀提供了大人和孩子之間少有的可以一對一互相專注的時光。而好的繪本就是這樣一個可以進行有愛的親子交流的平臺,它可以很好的激發「對話式閱讀」。
所謂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簡單的說就是:與孩子讀書,而不是給孩子讀(read with,not to),他建議可以嘗試做到以下5點:
1、讓孩子選擇想讀的書;
2、選擇舒適的地方,減少外界幹擾,專心陪伴;
3、戲精上身;
4、在閱讀中引導孩子發散思維,將故事與自己周圍的世界相連;
5、讀後一起隨意且愉快的進行討論。
Philip的繪本也確實以此為初衷。字不多,畫面極為簡潔。
以《笨笨鳥》為例,這本書本身就很好地搭建了「對話式閱讀」的平臺,每頁無論是句式或畫面變化都不大,但使孩子和大人接受到的信息卻遠不止這些,讀後更是歡樂不斷,回味無窮。
笨笨鳥(Mopoke)是澳大利亞最小和最常見的貓頭鷹。笨笨鳥以喜好清靜,以及它們的叫聲「Mo——poke」聞名。
這是一隻時髦的、熱愛cosplay的笨笨鳥:
這是一隻小小小小的笨笨鳥:
這是一隻大大大大的笨笨鳥,它在出場時會喊:「Fee-fi-fo-fum!」就是童話《傑克和魔豆》中巨人出場時說的標誌性一句。
袋熊亂入:
袋熊(wombat)也是澳洲獨有的一種生物,順帶提一下,小袋熊是2019年澳洲抗山火的小英雄。
因為小袋熊習性打洞,自己又是胖嘟嘟的,所以他的家很大,在山火來臨的時候,很多小動物逃到他的家裡,躲過山火而獲救。因為袋熊性格非常溫順,沒有趕走莫名而來逃難的小動物們,都在他的家劫後餘生了。
這本簡單的繪本也給小朋友們科普了許多小知識。比如這隻留著八字鬍的笨笨鳥:
澳洲發起了著名的「Movember」(十一鬍子月)活動,由澳洲發起現已發展至全球,即是號召男人在11月留起有型的小鬍子,旨為呼籲大家關注男性健康。
這是一隻留著非洲髮型的笨笨鳥,這種蓬蓬頭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非裔美國人中十分流行。
而另一本《考拉吃桉樹葉》,由菲利普·班丁和妻子蘿拉·班丁 (Laura Bunting) 共同創作完成。
蘿拉·班丁 (Laura Bunting)
不少爸爸媽媽看完驚呼:你怎麼看到了我的生活!班丁夫婦畫到了多少爸爸媽媽的心坎上。
畫風一如既往地呆萌,配合著簡潔的故事,用幽默的語言向孩子們傳達一個吃東西的原則——我們要好好吃飯喔,零食只是解個饞!
考拉只吃桉樹葉,每天每天都吃。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沒有例外……
大多數考拉都不介意,只有這只不一樣。它吃夠葉子了,要找點新鮮的更好吃的東西換換口味:
考拉吃冰淇淋,驚喜得手舞足蹈,它真是太愛冰淇淋了!
於是,這隻考拉只吃冰淇淋了,每天每天都吃。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沒有例外,直到有一天它吃不下了……(癱)
所以,大多數時候,考拉都吃桉樹葉,這隻也不例外。(來試試找不同)
另一本是《笑翠鳥》。這種鳥的叫聲最有特點,不像別的小鳥叫聲如唱歌一般,它的叫聲像是人類在放聲大笑,非常可愛。它們的日常就是耍活寶:
可偏偏有一隻笑翠鳥就是可以憋住不笑:
接下來,不愛笑的笑翠鳥打算去找嚴肅的朋友,到最後,它竟然又返回笑翠鳥中,想逗它們笑。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大家可以去繪本裡找答案!
02. 除了看書,還可以表演和玩耍!
班丁夫婦為了鼓勵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更親近地讀書玩耍,還畫了一些剪貼素材,大家可以剪下來,和孩子們一起表演!
簡單有趣的插畫,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完成:
03. 還有更多小夥伴!
0-3歲的小朋友,正是感官高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對明顯的顏色和形狀都非常敏感。而這些簡單又帶點魔性的插畫正促進了孩子們視覺、觀察能力等的能力發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短暫,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對讀書有興趣,形式一定要有趣。
就像班丁夫婦畫的小動物,十分可愛,故事也不缺想像力豐富的起承轉合,作品所傳遞出來的情緒也積極向上。
最後,希望2020年一切災難都儘快過去,讓小動物和人之間都重新建立起更深的尊重、愛護關係,快樂、和平地在這個星球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