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大量APP未經允許盜竊信息!我們要怎樣保護個人隱私?

2020-12-25 ZEALER

前幾天315在曝光一些企業惡行,提到了"個人信息"相關的內容。原來在我們的手機中,是存在一些插件(軟體)能夠未經允許就能夠讀取手機中的信息,包括簡訊、電話號碼、通訊錄等。

該情況被315曝光後,網友們都非常的氣憤,個人信息還有隱私可言嗎?但不得不說,在現如今網絡時代,很多時候都無法掌握主動權。所以,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保護好個人隱私,做到信息不外露。

1、 微信權限

微信作為擁有十幾億用戶的社交平臺,很多人都喜歡把生活發在朋友圈分享。所以在使用微信時,這幾個地方需要著重注意。

1、"加好友權限",相信每個人的微信號都至少有200+的好友。可真正認識,聊過天的只佔極少數,大多數都是連交流都沒有的"殭屍"好友。所以在加好友上面要設立一個門檻,儘可能地少添加一些"無用"好友。

具體操作:打開微信,依次點擊【我】-【設置】-【隱私】,開啟"加我為好友時需要驗證"。然後點擊【添加我的方式】,關閉"通過微信號搜索到我"、"通過手機號搜索到我"等。

2、陌生人查看照片權限,既然是陌生人,那就是非微信好友,最好不要輕易允許。

具體操作:打開微信,點擊【我】-【設置】-【隱私】,找到"允許陌生人查看十條朋友圈"進行關閉即可。

3、 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是能夠定位到使用者的位置,如果不想被陌生人打擾,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關閉。

打開微信,依次點擊【設置】-【通用】-【發現頁管理】,點擊"附近的人"進行關閉。

以上這些關閉的功能,後續當有需要時再打開就好了,操作起來並不會很麻煩。

2、 陌生號碼/信息攔截

現在的手機都自帶陌生號碼識別功能,能夠自動地為你過濾掉有潛在危害的號碼。就算是有陌生號打過來,也有"騷擾電話""廣告推銷"之類的標誌出現,很大程度上為我們避免了風險。

具體操作:打開手機設置,找到【應用】-【撥號服務】-【陌生號碼識別】,點擊開啟即可。

除了陌生號碼之外,垃圾簡訊也非常的讓人討厭。

跟上述操作一致:點擊【應用】-【信息】,把三個開關打開就可以了。

3、 小心測試題

相信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有參加過網上出現的一些"測試題",如"測測心理年齡""測測前世是誰"之類的。這樣的測試,在早幾年經常看到,教授就有很多朋友參加過,甚至覺得很好玩。畢竟每個人都有好奇的心理,對於未知的自然是很感興趣。

但其實,在測試題當中,有很多是需要輸入姓名、生日、電話號碼等信息的,像這類的信息輸入是會被存入後臺,相當於自己把信息給了陌生人。所以,當遇到測試題要求輸入真實的信息時,就要保持警惕,立馬退出了。

你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保護信息的方法呢?遇到過哪些懷疑被洩露隱私的事嗎?

相關焦點

  • 315晚會曝50多款軟體偷竊用戶隱私 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每一個問題的曝光不僅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問題更是讓人瞠目結舌。特別在隱私安全方面,315晚會曝光了50多款應用有竊取用戶個人隱私的問題,引發熱議,用戶隱私安全再一次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隱私洩露?下面幾個使用手機軟體時的習慣務必要注意。
  • 315曝光!這些App偷看並上傳你的隱私,千萬不要用
    於是小雷想到315投訴熱線,為了那300塊巨額,果斷撥打過去,熱線的工作人員記錄好事件經過和小雷的身份信息後,開始處理這件事。所以說,12315熱線是咱們公民最可靠的消費維權渠道,如果在消費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被坑了,一定要及時撥打12315處理。借著今天這篇文章,小雷也給沒看晚會的小夥伴,分享這次3·15晚會曝光的一些關於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問題。
  • 「315」曝美的空調遙控器APP竊取隱私,美的:APP系山寨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些手機應用中存在第三方SDK插件,竊取用戶信息的情況。被曝光的應用中有一款名為「美的空調遙控器APP」,@美的空調官方微博 隨後發布聲明表示這不是官方應用,目前成立了調查組追查開發者。
  • 蘋果新隱私功能上線,180萬APP被影響,再不能濫用我們的信息了!
    尤其是當我們打開每一個APP,都要點擊並同意一大堆用戶協議,不然就無法使用時,更加真切的體會到,想要保護個人隱私,是多麼的讓人絕望。「我已閱讀並同意用戶使用協議」,或許是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謊言。而一旦同意,我們在手機上存儲的所有信息,包括住址、電話、通訊錄、照片、簡訊等等,都會被各種APP隨意採集。更讓人不安的是,我們根本無法得知,自己的信息到底被用在了何處,未知才最讓人恐懼。不過,對於現在的蘋果用戶來說,終於可以安心一點點了。
  • 大數據時代,我們的個人信息要如何保護?
    雖然我們很反感隱私洩露,但每天我們的私人信息卻時常在我們沒注意的地方不斷暴露著。躺了沒多久,又一通電話打了進來,我直呼好傢夥,這些銷售到底是疊了多厚的復活甲,簡直比牛皮癬還頑強。「喂?雖然他那比我們「海普」還不標準的普通話大概是騙不了幾個人,但是他精確的掌握著我們的個人信息,難免會有人上當,如果是對電信詐騙抵抗能力差的老年人接到這通電話,後果根本無法設想。茫茫網際網路,騙子到底是從哪拿到我的個人信息的?
  • 蘋果發布APP隱私保護說明:適用於所有iOS應用程式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不管是蘋果用戶還是安卓用戶,都深受隱私洩露的困擾。現在,蘋果公司決心要改變這一局面了。
  • |民法典普法系列之當我們在談個人信息保護時,我們在談什麼?
    洩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民法典(2021)第1226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洩露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蘋果隱私的重點更新在於App Store?
    而這樣冗長的用戶協議,配合極為快速的「閱讀並同意」點擊,意味著你的個人隱私信息在瞬間就轉移了歸屬權。 為什麼保護隱私這件事情雖然看上去絕望,但是又特別重要。 很多人都看過三體,裡面有個黑暗森林理論編得不錯。對於三體人來說,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謊言,那與之相對應的,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就是隱私。而隱私需求,其實是人類刻在基因中的。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最後是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蘋果在隱私方面所做的一切的根基,不管是硬體、軟體還是服務,蘋果都遵循這一原則。 我們可以看到,App Store 中加入了 app 隱私信息摘要標籤,正是遵循了蘋果一直以來的透明和控制原則。
  • 蘋果App Store新增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圖片]第三個是透明和控制原則,蘋果一直認為 app 應該尊重用戶的隱私,因而在作業系統中做了很多保護,從而讓客戶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哪些數據被收集到,對自己的信息有更多的掌控。最後是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蘋果在隱私方面所做的一切的根基,不管是硬體、軟體還是服務,蘋果都遵循這一原則。
  • 蘋果更新App 隱私保護說明 下載前可充分了解隱私權限
    12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對開發者頁面中關於App 隱私保護的詳細說明進行了更新,正式要求開發者提交更新或有新版本時,每個 AppStore 裡所有的 app 都要求提交新的隱私慣例信息,包括蘋果自己開發的APP,該要求覆蓋iOS、iPadOS、macOS、watchOS 和 tvOS。
  • 隱私被賣,APP真的在監視我們嗎?
    一般做法是這些數據會進行脫敏處理,確保採集到的數據不會反推到個人。不過很多APP的隱私條例中,都會有這麼一條免責條款:至於軟體有沒有留有後門,這個你們細品。另外,APP有權監控我們的剪切板,有些敏感信息就這樣被洩露掉了。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我們應該為了使用便利而讓渡個人隱私嗎?
    《我們應該為了使用便利   而讓渡個人隱私嗎?》2020年315晚會曝光了SDK軟體包過度竊取用戶手機隱私的事件,令人奇怪的是被曝光的其他企業隨後都引起了輿論強烈的反映,可是該竊取用戶隱私的"SDK事件"卻並沒有在輿論場激起多少浪花。10月26日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發消息稱,國家網信辦即日起對手機瀏覽器進行專項集中整治。
  • 防止app偷資料,iOS14系統中六個實用的「保護隱私」小技巧分享
    iOS14系統除了可以讓用戶方便地管理桌面之外,博士發現其在「隱私」設定上也新添了不少實用的功能。我們知道:如今市場上許多程序應用都在偷偷地竊取用戶的個人資料。而iOS系統與安卓系統相比,顯得不是那麼開放、比較封閉。「封閉」環境下,最大的好處就是用戶隱私的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博士帶大家來看看iOS14系統中六個非常實用的隱私功能或設定。
  • 315曝光「美的空調遙控器」APP 美的官方火速回應非官網應用!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美的「美的空調遙控器」的應用軟體涉嫌通過「竊賊插件」竊取用戶隱私,針對315晚會曝光,。美的集團官方渠道當晚立即回應稱:這款應用軟體非美的空調和美的美居所開發的官方應用軟體,並已成立專項打假小組,追究其法律責任。
  • 【公告】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的公告
    App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大量存在,違法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十分突出,廣大網民對此反應強烈。 (三)App檢查治理(12月15日至30日)市委網信辦將聯合相關部門和機構對用戶數量大、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網民舉報較多的APP的隱私政策和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情況進行檢測,對存在問題的責令其運營者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情節嚴重的,依法採取約談運營者、公開曝光、通知下架、行政處罰等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 央視曝光,工信部曬名單!個人信息成商品,App 越界成常態
    另外,報導還指出了一些不合理的信息授權行為、以及利用手機驗證碼方式獲取個人信息等問題。在央視曝光之後,網友們紛紛表示同感——「早就有這種感受了」、「有隱私太難了「、」這個問題是很嚴重了「、「遇到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沒有秘密的世界」·······
  • 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網上購物需要強大的物流體系,時至今日快遞行業給我們帶來不少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不少問題。關於快遞信息需要填寫的個人信息和地址等,一旦被洩露,後果則不堪設想。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報導了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引發了全民的熱切關注。有多名圓通公司內鬼利用員工系統盜取個人信息,然後販賣給不法分子!今年8月。
  • 鏈信如何保護你的個人隱私
    在這個資訊時代,我們的隱私很多時候很難保證。稍不留意我們的隱私,就可能被洩露,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來換取利益,夸克鏈信選擇保護你的隱私,絕不出賣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自從夸克鏈信創立以來,一隻吉利與保護每一個鏈信用戶的個人隱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