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的一生:世人皆知感情事,不曾知我是茶神

2020-12-14 一縷陽光茶業

「淚濺龍床請北徵」的陸遊

一次一次「南望王師又一年」

後來的他只能「鐵馬冰河入夢來」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日子恍然如昨

垂暮過著「草草半盂飯,悠悠一碗茶」的簡樸日子

建寧府裡,曾有一幫弄藝術的大人物,常常邀著去武夷山裡的某個溪岸邊,煮煮茶水,聊聊閒話,興致高昂時便大手一揮,在旁邊的石頭上留幾個藝術字,流傳百世之後,被後人稱之為「摩崖石刻;有時卻沉默了,無言兒呆過半天,聽聽鳥鳴溪水潺潺就把時間打發過去了。

但差不多十天半月,便又要去一番走動呢。

01

有個叫放翁的老先生,對這碧水丹山的武夷盛景魂牽夢縈多時。

放翁先生是個文人騷客,文壇上頗有名望,這幫人中,屬他為佼佼者。

但他總是顛簸,還沒安定個幾日,又被調任,因為他還是個朝廷中人。

鬱鬱寡歡之時忽得了一紙詔令:被提舉為武夷山衝佑觀主持。

這是一個讓陸遊十分滿意的閒職,於是就興衝衝地去了,坐著小木舟溯流而上,入崇陽溪後,就到了他慕名已久的武夷山下。可是,天不作美,下起了春雨,於是陸遊只好在快到武夷山下的黃亭驛(即興田驛)歇息過夜。

火急火燎心癢難耐地等了一夜,雨才停了。興奮不已地衝到武夷,面對著崢嶸的武夷群峰,立即口佔一首《初入武夷》。

詩中寫道: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黃亭一夜風吹雨,似與遊人洗俗塵。

02

聽聞有幾位友人也在此地,於是就廣發了個朋友圈,眾朋友就相邀著去山水間品茶。

正是三月天,天顯得極高,也極清。田野酥軟軟的,草發得十分嫩,其中有了蒲公英,一點一點地淡黃,使人心神兒幾分蕩漾了。遠遠看著楊柳,綠得有了煙霧,暈得如夢一般,禁不住近去看時,枝梢卻並沒葉片,皮下的脈絡是楚楚地流動著綠。

路上行人很多,有的坐著車,或是謀事;有的挑著擔,或是買賣。

春光悄悄兒走來,只有他們這般兒悠閒,燻燻然,也只有他們深得這春之妙味了。

幾人隨後划著船,在這塊丹崖環拱,碧水瀠繞的磐石上,就石作灶,就溪汲泉,置壺煮茗,促膝環坐,把盞論談。

在九曲溪岸,又守著這山澗泉水,這茶吃得講究,也是「人生以此足也」。

眾人靜靜坐著,慢慢飲來,君子相交一杯茶,這么喝著,談著,時光就不知不覺消磨去,誰也不知道說了多少話,說了什麼話,茶一壺一壺添上來,小廝在旁邊已經是第五次燒火了。

不知什麼時候,話題轉到國事,茶席上不免又一番高談闊論,或談詩論詞,辨理窮經,或傷時感世,憂君憂民,或評攻辯守,拔劍問天…… 且飲且談間,不覺日薄西山。飲茶離開之際,忽瓣翁發問:座下磐石何名?才情浪漫的放翁說:莫非就叫「茶灶石」?早有為此景取名而不得的晦翁撫掌大悅,於是親筆題寫「茶灶」二字鐫刻巨石。

眾人哈哈一笑,站起身來,說時間不早了,該回家去了,在岸邊站了會,又說了幾句,就各自散了。

03

放翁和晦翁初識於武夷山中,後結為莫逆之交。

陸遊在年屆花甲時,被貶官在家賦閒。

這時朱熹在武夷山興修的「武夷精舍」竣工,前往賀喜的高朋雲集武夷山中。

陸遊得悉後,意欲親來祝賀,但因路遠體衰,只得遙寄賀詩,其中一首《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寫道:蟬蛻巖間果是無?世人妄想可憐渠。有方為子換凡骨,來讀晦庵新著書。

朱熹曾以武夷茶壯鬥品——白雲佛共茶為禮品饋送,他接茶後寫下《喜得建茶》詩云:玉食何由到草萊,重奩初喜坼封開。雪霏庾嶺紅絲磑,乳泛閩溪綠地材。舌本常留甘盡日,鼻端無復鼾如雷。故應不負朋遊意,手挈風爐竹下來。

得到好友送來的武夷茶,高興地打開茶盒,立即用珍貴的紅絲碾碎後到竹林下烹飲,覺得舌本留甘,覺都不想睡了。

可見愛得深沉。

04

放翁先生與武夷結緣之時,已有五旬,當了十年茶官,對北苑茶、武夷茶、壑源茶以及峨嵋、顧渚等地的名山僧院的新茶、清泉多次品嘗,讚賞極多,如「思酒過野店,念茶叩僧扉」,不勝枚舉。

隆興元年獲賜「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的北苑龍團鳳餅茶,在《飯店碾茶戲作》詩云:江風吹雨喑衡門,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餅龍團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

是年冬天,提刑王彥光訪陸遊並送建茶,他在答謝詩中有「遙想解醒須底物,隆興第一壑源春。」

註:壑源春乃建州名茶,宋子安《東溪試茶錄》說:建安壑源官私諸焙千三百三十六耳,唯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產者味佳。

54歲那年赴建州任職,建寧府同僚設宴接風,正值是雪花飛舞的冬天,怨即席賦《適閩》詩云:「春殘猶看少城花,雪裡來嘗北苑茶。未恨光陰疾駒隙,但驚世界等流沙。功名塞外心空壯,詩酒樽發已華。官柳弄黃梅放白,不堪倦馬又天涯。」

面對雪景吟詠建茶,他把欲「脫」(朝廷的腐敗)欲「得」(繼承乃祖遺風)的心境,揉進了這首詩裡。

05

朝廷是腐敗的,但他當這個茶官還是當的很樂意的。當茶官免不了要試茶,新茶出焙要呈茶官品試。

「北窗高臥鼾如雷,誰遣茶香挽夢回。綠地毫甌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閩來。」

他正在熟睡之際,茶事司的吏役把茶煎好,正準備請他試茶,而茶的香味卻已把他從夢中燻醒,足見建茶香味之烈。

另一首《晝臥聞碾茶》把建茶破睡之功說得活靈活現,詩云:「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雲腴。玉川七碗何須爾,銅碾聲中睡已無」。

碾茶時茶葉散發出的香味,使作者聞到茶香,因而振奮起來。

還有:「小龍團與長鷹爪,桑薴玉川俱未知。自置風爐北窗下,勒回睡思賦新詩。」

還有:「香浮鼻觀煎茶熟,喜動眉間鍊句成」。

06

與茶事有關的一項有趣的活動,叫作茗戰,因「北苑將期獻天子」而有「林下雄豪先鬥美」。

淳熙六年,放翁先生提舉福建路常平茶事時,北苑龍焙為徵集龍鳳茶的精製原料,在武夷山「競臺」開展一次鬥茶競賽,放翁也蒞臨武夷鬥茶現場,當時,靈峰白雲庵住持慈覺和尚的「供佛茶」下場鬥試,贏得「鬥品充官司茶」。陸遊在《建安雪》中寫道:「建溪官司茶天下絕,香味欲全須小雪。雪飛一片茶不憂,何況蔽空如舞鷗。銀瓶銅碾春風裡,不枉年來行萬裡。從渠荔子腴玉膚,自古難兼熊掌魚。」

因鬥茶風衍生出的還有一種「分茶」的遊藝,分茶手運用團餅茶末,以沸水衝點攪動,使茶乳變幻出各種花鳥蟲魚的圖紋,甚至能幻顯出文字,這種分茶遊藝亦稱「茶百戲」。

是達官司顯貴,文人閒士及僧侶羽道玩鬥茶的演變,放翁在建州也曾學過「分茶」之藝。後來在《臨安春雨初霽》詩有「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07

辭官在家後,老先生依舊對閩中春茶念念不忘。

建州茶司有例:凡在北苑當過茶官離任者,例送貢餘茶三年。

放翁在《初夏》詩中描述了「閩中貢餘茶初至」的心情。詩云:淡靄輕颸入夏初,一窗新綠鳥相呼。出門易倦常歸臥,著句難工但自娛。花徑蝶閒無墮蕊,酒樓人散有空壚。閩川茶籠猶沾及,肺渴朝來頓欲蘇。又在《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領衝佑鄰裡來賀謝以長句》詩中說:便掛朝冠亦良易,金銅茶籠本相忘。詩下自註:「往昔嘗使閩者例饋茶三年,今不講已久,餘蓋未沾及也。」

放翁早年嗜酒,詩作頗多,「孤村薄暮誰從我,惟是詩囊與酒壺。」

入閩為茶官以後,「寧可舍酒取茶」;直至晚年「畢生長物掃除盡,猶帶筆床茶灶來」。

他不以酒神杜康自況,卻以茶神自比,「桑薴家風君莫笑,他年猶得作茶神。」

自稱生砰有四嗜:詩、客、茶、酒。

以詩會友,以茶待客。

陸遊一生坎坷重重,雄圖難展。

年青時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一片報國赤忱之心,卻在坎坷的仕途中輾轉磨平,憾嘆自己「報國欲死無戰場」,落得個「身如林下僧」,最後是「一紙除書到海邊,紫皇賜號武夷仙」。

拓展小歷史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相關焦點

  • 陳情令之忘羨:世人只知含光君,何人留意魏公子?藍湛留意魏公子
    世人皆知,姑蘇藍氏二公子,明月清輝含光君,雅正端方最為知禮,是世人景仰的光。而雲夢江氏魏家子,痞賴之極毫無規矩,年少輕狂修詭道,是世人唾棄的塵。 邪魔歪道從不為世所容,昔日魏公子淪為夷陵老祖魏無羨,終遭眾伐,身死不夜天。 十六年後,魏無羨被獻舍歸來,重生莫家莊。
  • 他的油畫世人皆知,素描卻不知也是大師級別,天生的藝術家
    一個人會因為一件事改變人們對他的認知,藝術家更是如此,提起梵谷相比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的畫作和人生事跡早已家喻戶曉,而梵谷也是人們心目中的落魄藝術家的代表,至今延續。梵谷於1880年給自己的弟弟提奧的一封信中,他寫道:我現在要做的事是學習如何畫素描,以成為一個大師,不論是我用我 的鉛筆,用我的炭筆,還是用我的筆刷。我沒辦法告訴你(雖然新的挑戰每天都會出現,未來也會繼續出現)我有多開心我又開始畫素描了。
  • 魔道祖師:世人皆知藍忘機問靈十三載,無人知江澄藏笛十三年!
    世人皆知藍忘機問靈十三載,無人知江澄藏笛十三年這個梗,在原著中正好相反。百家皆知鬼笛陳情是被他當做戰利品拿走的,還有金家收走了隨便,反而汪嘰的心思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所以應該是世人皆知江澄收笛十三年,無人知汪嘰問靈十三載。
  • 世人皆嘆《釵頭鳳》,深情卻是趙士程
    宋太宗五世孫,歷任武當軍承宣使,外宗正司士事,且在死後被宋朝皇室追贈永嘉恭惠王。如果不是因了陸遊和唐婉的悲情故事,即便趙士程有再多的頭銜,也早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那麼今天要說的就是陸遊、唐婉和趙士程之間的故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 甜文:世人皆知,冷情攝政王把一個小娃娃當童養媳養,寵翻了天!
    小仙童小仙女們,大家好,我是明龍說書,今天給大家推薦甜文:世人皆知,冷情攝政王把一個小娃娃當童養媳養,寵翻了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吧!1. 《重生小俏娘:攝政王,寵不停!》作者:燕小陌內容摘要:全文1對1,古言甜文。
  • 馬青虹:《熊貓茶神》,非武俠小說的技術革新
    很長一段時間,當我看到無數次的影視翻拍,那些讓我們不忍心感覺到的、再無新意的愛恨情仇和江湖恩怨,我都沉浸在這種悲涼當中。好在,前幾天王若我送給我的《熊貓茶神》,讓我有了一絲慰藉。 出版社說這是中國首部茶道武俠長篇小說。
  • 距都江堰約60公裡的李冰陵墓,世人皆知都江堰,少有人知李冰陵
    世人皆知都江堰,但少有人知李冰陵,這兩者相距不過60公裡,為何李冰死後會葬在這僻靜的洛水章山呢?原來在2270多年前秦昭王時期,李冰為秦國蜀郡太守,在主持興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後,又來到了什邡治理洛水,並主持修建了「朱、李、火」三堰,後病歿在什邡洛水石亭江治水工地,並葬於洛水章山。
  • 陸遊人生的五個夢想都是什麼?
    陸遊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詔入朝,由水路進京,於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遊。陸遊的一生是壓抑與苦悶的一生,其一生都鍾情於做夢、記夢。《陸遊全集》 記夢詩共99首, 而直接以「記夢」為題的就有20餘首,如此愛做夢的詩人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陸遊都做的是什麼夢?抗金英雄夢。陸遊最多的夢莫過於馳騁沙場, 上陣殺敵, 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強烈的願望。
  • 陸遊和唐婉的千古虐戀
    你還記得陸遊嗎?那個寫下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世人皆知陸遊愛國,為狼煙四起的國家操勞終生。可誰知,他也曾終其一生為了心頭摯愛而牽腸掛肚,愛而不得,抱憾終生。陸遊的愛情源於一個叫唐婉的女子。唐婉是陸遊的表妹,兩人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唐婉三歲能讀詩,五歲便識曲,待到八九歲已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公元1144年,20歲的陸遊娶了15歲的唐婉為妻。
  • 愛國詩人陸遊,用一生譜寫愛國主義壯歌,欣賞十首雄壯豪邁的詩吧
    宋金之爭催生兩位偉大詩人,其一是辛棄疾,另外一個則是陸遊。後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存世之作9000餘首,絕大部分詩詞均是愛國題材,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合成中興四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陸遊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詩,首首都能流露出詩人的愛國情懷與遠大抱負,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
  • 酒仙榜|酒放 · 陸遊
    權臣秦檜聽說自己的孫子秦壎位居陸遊名下,勃然大怒,意欲降罪主考官。次年,陸遊參加禮部考試,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心胸狹隘的秦檜竟然強逼主考官不得錄取陸遊,由此陸遊落榜,仕途也不順暢。後來直到秦檜病死,宋孝宗即位,賜陸遊進士出身,並開始其仕宦生涯。陸遊性格耿介直率,又執著於北伐恢復中原,屢遭貶謫調遣,一生所任官職竟有近三十個之多,七十九歲時致仕。耄耋之年的陸放翁依舊關心北伐,渴望親眼見到國家收復失地。
  • 陸遊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寫出了人生最大的遺憾!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世上少有一帆風順的人或事。然而我國詩歌史上的文人,他們的名篇佳作,往往就是在人生不如意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它出自宋代詩人陸遊之手,是陸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眾所周知,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年少時就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立下恢復國家統一的遠大志向,可惜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一生都不如意。但陸遊始終沒有動搖恢復國家統一的志向,而是把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詩詞之中。
  • 被陸遊放棄的女人,最終有沒有收穫愛情
    他叫趙士程,初見唐琬時便為之傾情,可是那時的唐琬還是陸遊的妻子,他把對唐琬的愛深埋心底。直到唐琬與陸游離婚,趙士程走到唐琬身邊說:「琬兒,來我身邊吧,我願意照顧你一生一世。」趙士程知道唐琬的心裡還有陸遊,也知道想讓唐琬忘了陸遊需要時間,但趙士程願意等。
  • 陸遊至死不忘唐婉,卻與後妻生7個兒女,為妻寫的詩更是令人動容
    與表妹唐婉的遺憾,讓陸放翁念了大半輩子,也讓世人跟著他們傷心。梁啓超先生曾用「亙古男兒一放翁」來形容陸遊,當然梁先生指的是陸遊的大丈夫情懷,但這句話若是用在感情裡,其實也是合適的。畢竟文壇中,確實難再找到如此痴情的文人。
  • 大江安瀾|陸遊的風骨
    這天,一大早宋孝宗就在皇宮裡召見了陸遊(1125—1210),向他宣布了任職嚴州(梅城為嚴州府所在地)知州的命令。這一年,是淳熙十三年(1186),也是62歲的陸遊在家賦閒十餘年後重新入仕。對於宋孝宗的這一決定,陸遊沒有絲毫興奮,因為他知道自己幾十年為抗金奔走吶喊,已經成為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是漸漸政治邊緣化的人物了。不過,這次嚴州赴任,去追尋高祖陸軫的遺風,倒也是一件快意之事。
  • 陸遊十大經典名句,堪稱亙古男兒一放翁
    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餘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記》6卷,詞2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
  • 感悟陸遊詞《詠梅》
    「寂寞開無主」這一句,陸遊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孑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悽涼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與上句的「寂寞」相呼應。
  • 陸遊為何被贊為「愛國主義詩人」?
    憂國憂民的基調無論是在傳統知識分子的視野裡,還是在當下學術語境中,「愛國主義詩人」都是陸遊的不二標識和主要標配。作為中國古代詩詞留存最多的詩人,陸遊一生留下近萬首詩作詞作,其中近一半作品是抒寫和吟詠家國情懷的。正如《唐宋詩醇》所言:「其感激悲憤、忠君愛國之誠,一寓於詩,酒酣耳熱,跌宕淋漓。
  • 每天一首古詩詞|陸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宋寧宗五年,詩人陸遊在冬寒料峭的一個晚上,沉醉書房,樂此不疲地讀書。望著窗外的北風呼嘯,他的內心卻充溢著讀書的快樂,不由得寫下了這首哲理詩送給自己的兒子子聿,希望他也能在讀書中找到一生的樂趣。
  • 寫在春天裡,陸遊《沁園春·粉破梅梢》賞析
    東風裡,有灞橋煙柳,知我歸心。2、譯文與評說沁園春·粉破梅梢譯文梅枝上粉紅的花苞綻放,綠地上萱草的嫩葉拱動,啊,春天來了。意指象我這樣不求個人利祿,一心只想收復河山的人,卻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只落得萬裡悽涼流落異鄉,這份心裡的痛能與誰說,真讓人想不通。陸遊是個很執著的人,他的一生只想著抗擊金兵和收復失地,雖因此遭排擠,受打擊,但這個信念始終沒有消減。一直到離世前給兒子寫的遺囑裡還念念不忘《示兒》,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