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軍護衛艦艦隊超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 期間舉行工作訪問

2021-01-20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1月15日訊 老馬 1月14日,北方艦隊的一支由新的「卡薩託諾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和「尼古拉奇克爾」號救援拖船組成的艦隊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

「卡薩託諾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早些時候,「卡薩託諾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船員在比斯開灣進行了搜索潛艇演練並進行了保衛艦隊免受假想敵空襲的演習。

該護衛艦將在地中海執行一系列軍事外交任務,並與俄羅斯船隻配合行動。計劃對地中海區域的港口開展一系列工作訪問。

該護衛艦於去年年底開始進行首次遠航。全體船員在挪威海迎接了新年。

在遠航開始之前,所有船員都接種了俄羅斯「衛星V」新冠病毒疫苗。

「卡薩託諾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在兩個星期內航行了約3500海裡。

相關焦點

  • 如果直布羅陀海峽被封閉了,對於地中海及周邊地區會有什麼影響?
    地中海通過西部的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直布羅陀海峽位於北部的特拉法加爾角(歐洲)與南部的斯帕特爾角(非洲)之間,全長約為90千米,海峽西部最寬約為43千米,其中最窄處寬度僅為13千米,平均水深約為375米。
  • 美軍闖過海峽,俄軍發射多枚飛彈示威:美軍上將稱美軍已做好準備
    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正在對闖入海峽進入黑海的美國海軍波特號宙斯盾級驅逐艦進行跟蹤監控。從4月13日下午6點30分,黑海艦隊開始持續追蹤美軍軍艦,而且到了深夜行動還在繼續。4月14日,美國歐洲戰區海軍第6艦隊宣布增援歐洲,特德·史蒂文斯號宙斯盾級驅逐艦增援黑海,另外1艘宙斯盾級戰艦增援波羅的海,還有1個P-8A反潛巡邏機中隊增援地中海區域。《軍事維基》報導,在同一時間,俄羅斯黑海艦隊在克裡米亞舉行了飛彈實彈射擊演練。
  • 打造可靠的核飛彈「盾」與「劍」 俄北方艦隊強化戰力應對北約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據俄媒文章介紹,俄海軍北方艦隊將在北方對抗北約部隊。儘管略顯低調,但它也在強化戰力,包括增加潛艇數量、升級改造水面艦艇以及列裝新型飛彈等。俄羅斯《消息報》網站5月31日發表了德米特裡·博爾堅科夫的題為《冰盾:俄羅斯北方艦隊是如何加強戰力的》的文章,相關內容編譯如下:波羅的海、黑海和地中海被認為是俄羅斯與北約對抗的焦點地區。幾乎每周都有北約軍艦和軍機靠近俄羅斯的消息傳來。但北約部隊在北方的表現也咄咄逼人。比如,由美國驅逐艦和英國護衛艦組成的北約艦艇群5月駛入巴倫支海。
  • 古典時期,直布羅陀海峽兩大要塞,今天歸屬哪國?
    直布羅陀海峽的直布羅陀和休達,由於存在領土爭議,名氣很大。其實在古代,另兩座城市加的斯和丹吉爾,是更早的兵家必爭之地。 腓尼基從南北兩條線控制地中海,北線是賽普勒斯島、小亞細亞半島、克裡特島、愛琴海、亞平寧半島、熱那亞灣、利翁灣,南線是尼羅河三角洲、阿特拉斯山脈、直布羅陀海峽、伊比利亞半島。 腓尼基人在直布羅陀海峽有兩個據點,北邊是今西班牙的加的斯,南邊是今摩洛哥的丹吉爾。加的斯與丹吉爾,雙鬼拍門,死死地鎖住了地中海的出海口。
  • 俄北方艦隊擴充實力應對北約威脅
    原標題:俄北方艦隊擴充實力應對北約威脅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預備役海軍上校、全俄艦隊支持運動主席米哈伊爾·涅納舍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戰略角度看,美海軍是俄海軍潛在的競爭對手,俄海軍北方艦隊是專門對付美海軍的海上作戰力量。
  • 俄羅斯艦隊穿越宮古海峽,向日本傳達出了什麼信號?
    「瓦良格」號飛彈巡洋艦、「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驅逐艦、「佩琴加」號補給艦,那麼此次俄羅斯艦隊穿越宮古海峽,向日本傳達出了什麼信號?,在宮古海峽舉行航行活動,就是想藉此機會警告美日,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不要惹事,否則畢竟奉陪到底,另外也可能是再表達,未來與中國的合作將更密切。
  • 第六艦隊 海上憲兵
    在整個二戰期間,地中海海域的海戰主旋律,是英國艦隊和義大利艦隊間的對抗,將很大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戰場的美國艦隊,並未進入直布羅陀海峽以東。  1946年2月1日,美國將原本駐紮在北非的海軍分艦隊一分為二,一部分移駐英國,另一部分進入東地中海,駐紮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兩部分統由倫敦總部指揮,並在那不勒斯設置前進指揮所,全面負責東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海上防務。
  • 號稱世界第三,讓小日本吊打,俄國海軍對馬海峽慘敗,艦隊被全殲
    在去年的11月27日,俄羅斯海軍司令葉夫梅諾夫訪問日本,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參謀長在東鄉平八郎的畫像前合影!照片發布以後,俄羅斯公眾才想起來,原來東鄉平八郎是日俄戰爭期間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他在116年前的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聯合艦隊擊敗了遠道而來的俄國海軍。
  • 俄舉行閱艦式慶海軍日,新護衛艦火力比肩「阿利伯克」
    俄舉行閱艦式慶海軍日,新護衛艦火力比肩「阿利伯克」 澎湃新聞記者 汪倫宇 2018-07-29 17:27 來源:澎湃新聞
  • 「瓦良格」穿越宮古海峽,自衛隊艦機緊急出擊,白宮:破壞了規則
    從今年8月起,俄軍太平洋艦隊的活動變得異常頻繁,不僅多次進出西太平洋,還曾派轟炸機「繞島巡航」,此舉引發美日高度緊張。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於28日發布消息說,當地時間12月25日,有3艘俄羅斯軍艦穿越宮古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立即出動艦機予以跟蹤監視。
  • 英吉利海峽警報聲不斷響起,俄軍戰艦一再出現,把英軍戰艦坑慘了
    在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緊張的背景之下,北約戰艦經常跑到俄羅斯的門口去耀武揚威,這似乎有的步步緊逼之意,但是不意味著俄羅斯不會進行報復,在2020年12月份的時候,英國媒體紛紛抱怨,俄軍艦跑到英倫三島刷存在感。
  • 美國第六艦隊,為何能隨時卡歐盟的脖子?
    咱們看地中海地圖,面積約251萬平方公裡的地中海,只有西部的直布羅陀海峽和東南部的蘇伊士運河這兩個極狹窄的出海口與外海相連。地中海是世界上瀕臨國家最多的海域之一,包括英國控制的直布羅陀、西班牙、法國、摩納哥、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約20公里海岸線)、黑山、阿爾巴尼亞、希臘、馬爾他,以上國家屬於歐洲,位於地中海北岸。
  • 觀察|俄在蘇丹建軍事基地,「北極熊」全球基地布局逐步復甦
    而地中海對於俄羅斯同樣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地中海地處歐洲、亞洲和非洲三大洲的結合處,自遠古以來就是進行廣泛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的舞臺。俄羅斯幾百年來對於地中海都有著濃厚的情結,由於黑海是一個近乎於封閉的海區,僅有一條黑海海峽和地中海聯通,戰時極易遭到他國封鎖,沙皇時期就希望能獲得海峽附近的陸地,以保障通道的安全。
  • 17世紀,法國開鑿240公裏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
    英吉利海峽是連通大西洋與歐洲陸間海的重要通道,比如德國,丹麥等國進入大西洋,都要從這裡經過。所以法國扼守這條戰略通道,無疑提高了法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這就導致法國比斯開灣和地中海的交往,必須經過伊比利亞半島與非洲大陸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曾經屬於西班牙,後來又被英國佔據,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歐洲各國聯繫日益緊密,法國的船隻可以隨意通過直布羅陀,但在殖民時代,直布羅陀海峽對法國造成了很大的制約。
  • 50艘軍艦70架戰機,兩大艦隊傾巢出動,美軍退讓:不可力敵
    為了反擊美國及其盟友的挑釁,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4日報導,當地時間3日,俄羅斯海軍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傾巢出動,俄軍方證實,波羅的海艦隊50多艘各型軍艦駛出港口,與此同時70多架戰機也飛出國境線,展開大規模實彈演習,這種強硬的姿態也成功迫使美軍退讓,根據五角大樓的報告,俄軍在歐洲地區掌握著不對稱作戰優勢,因此「不可力敵」,必須要部署包括中程飛彈在內的大批新式武器,才能扭轉俄軍在部分地區的作戰優勢
  • 俄北方艦隊將裝備「匕首」飛彈 提升北極軍力反制北約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2月15日發表了題為《冷「匕首」:北方艦隊將獲得戰略武器》的報導稱,俄軍做出了為俄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配備「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系統的原則性決定。俄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明年將開始培訓負責維護和操作「匕首」系統的人員,並準備相關基礎設施。
  • 俄媒:俄軍首次北極試射「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俄媒:俄軍首次北極試射「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2020年08月13日 16:14 來源:參考軍事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軍費太少買不起新護衛艦,老「現代」延壽一下,再為俄軍徵戰十年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俄羅斯《消息報》援引俄國防部消息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決定對北方艦隊主力艦艇「現代」級驅逐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以延長這艘軍艦的服役壽命。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2018年在戰備執勤期間出現嚴重技術問題,曾考慮將這艘驅逐艦除役。現如今,計劃翻新艦艇發動機、主要部件和機械裝置並更換部分電子設備。
  • 美軍驅逐艦進入黑海後,俄最強戰艦拔錨啟程,可搭載高超音速飛彈
    圖為22350型護衛艦日前,據媒體報導,在美軍驅逐艦進入黑海後,俄軍也不甘示弱,派出22350型護衛艦這款最強戰艦拔錨啟程前往黑海,該型艦艇是俄羅斯目前最新型的水面艦艇,最多可搭載24枚高超音速飛彈,可以有效幫助俄海軍提升在黑海的艦隊實力,據傳在得知消息後,知難而退的美軍驅逐艦選擇了掉頭離開。
  • 俄軍光榮級艦改進型曝光,模仿中國055,搖身一變成「亞太最強」
    進入21世紀後,俄軍現役艦艇面臨老舊落後的現狀,與新時代海軍又拉開了差距。雖然在北方造船廠的努力下,誕生出了搭載先進系統、綜合作戰能力較強的22350護衛艦,但同其他國家服役的艦艇相比22350噸位過小,所裝備的先進系統其他國家早就開始使用,無法承擔起恢復往日紅海軍榮耀的偉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