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運抵發射場

2020-12-03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0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截至2020年1月20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核心艙命名為「天和」,是中國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發射質量22.5噸,可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支持開展艙內外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是我國目前研製的最大的太空飛行器。

  (「天和」核心艙模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和後續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研製,全長8.8米,發射質量21.6噸,具備高安全、高可靠、適應多任務和模塊化設計特點,主要用於驗證氣動熱防護、再入控制和群傘減速回收等關鍵技術。

  (新一代載人飛船模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合練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進行。按計劃,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2月上旬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相關焦點

  • 核心艙「天和」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運抵發射場 中國空間站在軌...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昨日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同時,1月19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順利通過出廠評審。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官宣:中國空間站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登月已啟動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最新消息,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在全線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目前,空間站工程按計劃、按節點積極穩妥地推進,工程所需的關鍵技術已全面突破。
  • ...剛下飛船——中國航天員走進知乎與網友互動,透露正備戰空間站...
    4月24日,中國航天員走進知乎,與網友親密互動。王亞平透露說目前正在緊張備戰空間站任務。對王亞平而言,「人在太空,剛下飛船」雖是調侃,倒也有很多真實成分。這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的50周年紀念日。
  • 國產大火箭重裝上陣,中國人的空間站已是近在咫尺
    據報導,國產「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的箭身以及捆綁式助推器,已於2月5日安全運抵了位於海南的文昌清瀾港,並被順利轉運到了文昌航天發射中心。而此次擔負「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海上運輸任務的,也是「遠望22號」這個大家熟悉的老面孔。
  • 中國空間站最新進展,22噸核心艙今年發射,長徵五號B將迎來挑戰
    然而這些西方媒體並不知道,長徵五號只是我國航空事業「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基於長徵五號強大的運輸能力,中國航天將在今年進行一個令全球矚目的大動作!在今年,我國籌備27年的國際空間站項目將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個艙室將會進入太空,開啟屬於中國航天的新時代。
  •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長二F/長七/長五B火箭...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603698)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
  • 我國空間站建造完成時間已定,未來的中國空間站會是什麼樣?
    在5日晚召開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透露了上述消息。當晚,長徵五號B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 2020年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接著發射兩個實驗艙
    然而這絲毫沒能阻止中國實現航天夢的腳步,國人暗自下定決心:既然國際空間站不歡迎,那麼我們就打造屬於自己的空間站,再加上近年來中國航天科技快速發展,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了,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型空間站已經不成問題,不論是資金還是科技,都符合條件。
  • 揭秘中國空間站:長啥樣?怎麼建?
    2020年5月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軌道。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飛行任務,期盼已久的中國空間站建造大幕終於拉開。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談空間站:怎麼建?有何用?
    自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地球以來,中國已有近4年時間沒有執行過載人航天任務。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拉開了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帷幕,也讓外界對中國空間站建設和航天員選拔倍加期待。周建平告訴記者,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主要為了執行空間站任務,選拔工作預計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
  •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乘組選定:每組 3 人,任務周期 3 到 6 個月
    IT之家10月7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導,目前我國空間站各艙段研製進展順利,工程全線正在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 2022 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此次飛行任務每個乘組分為三人,其中將由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擔任指令長,目前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工作,單次空間站的任務周期為 3—6 個月。
  • 中國空間站「上天」又近一步!長五發射成功,可搭載22噸重核心艙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就在5月5日,長徵五號B重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揭開了我國航天新徵程的序幕。此次航天發射成功一掃此前長徵七號和長徵三號運載火箭連續兩次發射失敗的陰霾,將我國航天事業推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 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 核心艙將於2021年春季發射
    央視網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和發射它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的研製工作,測試工作正在最後階段,將在明年春天開始中國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工作。
  • 文昌發射場交出「超級2020」成績單
    5月5日,長徵五號B成功首飛,開啟空間站工程第三步序幕。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行星探測之旅。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圓滿完成採樣返回,完成我國首次地外採樣返回任務。  這是文昌發射場2020年高密度任務期提交的成績單,連續發射成功,也標誌著文昌發射場從能力形成期進入發展成熟期。
  • 未來中國的空間站將建成什麼樣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正式拉開。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對於中國載人航天來說,這是圓夢的過程,更是追夢的徵途。從仰望星空到遨遊星漢,中國航天人將一個又一個夢想變為現實,極大地推動了科技進步。
  •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文昌航天發射場:明年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階段發射任務 2020-12-22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
    伴隨著故障不斷的國際空間站接近服役末期,各國都開始考慮「後國際空間站」時代怎麼辦。俄羅斯近日提出建造新的國家軌道站計劃。根據構想,俄羅斯新一代空間站的內部空間將比「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都要大。俄新社7日稱,根據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公司提供的建造新軌道空間站構想文件,建設計劃將分為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