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你有什麼想說的?
我們可能有過哭泣、有過恐慌也有過開心。2020年已經過去的前十一個月,在不少人的內心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回憶起來滿是瘡痍,但是面對生活,又不得不高喊著「奧利給」做一個勤勤懇懇的「打工人」。12月4日,伴隨著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的出爐,其中幾個詞讓我也不禁想起自己的2020年,或許是時候總結一下自己的2020了,回味過後,將其塵封,算是一個告別。感恩2020,擁抱2021。
逆行者
作為一個北漂的打工人,每年春節回家與家人團聚是最開心的時刻,2020年也不例外。1月22日的時候,公司開始放假,我也提前做好了回家的打算。那個時候新冠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只是傳言有疫情,所以當晚我就在樓下超市買了兩包N95口罩(早知道它的嚴重程度,我就多買幾包了)。第二天我便戴著口罩踏上了回家的火車,三個小時的車程往年可能睡一覺就到了,但是今年顯得格外漫長,車上沒有那麼多人了,也沒有花生、瓜子、礦泉水的叫賣聲了,大家都戴著口罩人人自危,只盼能夠早點下車。
李蘭娟院士
下了火車走出車站,我發現家鄉並沒有幾個人戴口罩,一切如常,這讓我既熟悉又擔憂,在打車回家的路上,和司機師傅交談發現,大家對這次疫情其實並不在意,而且不少人認為「小地方一般不會有這種問題」。回到家後,村裡人依舊在熱熱鬧鬧的準備過春節,看到我戴口罩就像是出現了一個異類,紛紛避而遠之。在家待的幾天時間,沒有了往年的快樂,更多的擔心還在北京的對象和她的家人,每天不斷的發信息互道平安,互相囑託不要出門。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正式封城,這一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九,也是我回家的第二天。在看到這個消息之後,對象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她開始和我商量要不要提前返京,如果晚了北京可能也會封城。經過和家人的一番協商,最終我決定大年初二趕回北京,這次的車票很好買,甚至座位都可以隨便挑,這也是我在京張高鐵開通後第一次坐。
第一次戴口罩的我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過年必看的春晚成了一場英雄的讚歌,與抗擊疫情相關的內容,致敬了奮戰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與全體武漢市民,春晚之外,武漢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之後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開始馳援武漢,最美逆行者成為了大家對這些人的統一稱呼。那段時間我們在屏幕上最常看到的身影就是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他們就是最可愛的人。
回家的火車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短暫的春節假期也就結束了,早上我背起行囊戴上口罩再次出發,臨走前,我給父母留了一包口罩,再三囑託他們儘量待在家不要出門。踏上高鐵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也像是一個逆行者,行走在千萬人中,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不給任何一個人添麻煩,這也便是不是醫務工作者的我所能做的。
雲監工
當高鐵駛入清河站的時候,我發現此刻的北京是如此安靜,準備出站的時候,我發現已經有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站在出站口測量體溫,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如此陣仗,內心不由一緊。雖然我也經歷了2003年非典,不過當時自己還小,而且村裡並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並未經歷這些。匆匆忙忙中叫了一輛車,北京的司機師傅已經戴上了口罩,而且車裡也進行了消毒,我上車那一刻,內心突然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
下車到家,對象趕緊用酒精給我進行了全身消毒,並且換洗了衣服,雖然短短四天未見,但是在如此背景下,真是如隔三秋,久懸著的心也終於可以放下了。在剩下的幾天假期裡,我每天都在刷著新聞,每天會看新聞發布會,了解最新動態。在這其間,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成功引起了我的關注,兩座醫院的火速建成再一次展現了基建狂魔的實力。有趣的是,也正是在醫院建設的過程中,官方還開了直播,吸引了數千萬網友的關注,這也便是雲監工的由來。
雲監工
網友們給畫面中的每一輛車、每一棵樹都起了一個溫暖而幽默的名字。比如體型嬌小的叉車統一叫「叉醬」,藍色挖掘機叫「小藍」或者「藍忘機」,混泥土攪拌車叫「漚泥醬」,黃色挖掘機叫小黃,綠色的渣土車叫小綠,運送水泥的工程車叫送灰宗,起重機叫送高宗,壓路機叫多爾袞、直播的攝像頭叫攝政王等,甚至地面鋪的薄膜也有伏地魔的名號。
後來,慢直播開始流行開來,以四川觀察為首的官方號開始對所在城市進行24小時的慢直播,雖然畫面是固定的,但是直播間仍舊會成為萬千漂泊遊子的聚集地。全國各地的觀察號紛紛出現,也開始進行慢直播,如果你是一個漂泊的遊子,累了倦了的時候,不妨也看看自己家鄉的慢直播,或許能夠找到歸鄉的感覺。
帶貨
2020年,面對疫情,有不少線下實體店倒閉了,即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大牌企業,也是各種虧損。在這樣的背景下,直播帶貨便成為了新的風口。對我來說比較熟悉的就是,這一年數碼圈熟悉的羅永浩開啟了帶貨之路,並且演繹了自己的「真還傳」,陳赫等一眾明星也開始直播帶貨。在這些巨大流量的推動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直播帶貨當中,雖然說產品可能參差不齊,但氣勢十足。
羅永浩首次直播
於我而言,之前很少在直播間買東西,不過今年倒成了例外,在老羅直播間我買過各種小零食,在陳赫直播間買過智能馬桶蓋,在李佳琦直播間給對象買過口紅,不過消費大頭仍舊在線下。顯然,線上的這種消費形式已經開始融入我的生活,相信這也是不少人在2020年的真實寫照。在面對各式各樣的直播帶貨時,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直播間買東西要謹慎,並不能因為直播帶貨的人是自己的偶像或者喜歡的主播,就開始瘋狂買買買,打破原有的消費計劃。而且直播帶貨品質也參差不齊,坐擁千萬粉絲的辛巴所售賣的燕窩都能出問題,更何況其他一些小主播。所以,購物要謹慎。
奧利給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方面的保守派,其實我平時並不願意去接受那些快消的網絡用語,它們就如過眼雲煙,經不起推敲。但是在2020年,「奧利給」成功吸引了我的關注,搭配主播魔性的表情包和語氣,會讓你感覺正能量滿滿。就好比「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雖然只是幾句非常樸素的話,但卻道出了消除恐懼的真諦,那就是面對恐懼。
奧利給
回望2020年,這一年給了太多人恐懼、恐慌等負面的感覺,比如武漢封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超千萬人口的城市採取的最嚴厲的防疫措施、新冠肺炎恐怖的傳播速度、醫院排不上病床的絕望等等。在這之外,美國著名籃球運動員科比、中國著名演員杜雨露、詠春拳宗師葉問次子葉正、澳門賭王何鴻燊、中國著名喜劇演員謝園、黑豹扮演者查德維·博斯曼、足球名將馬拉度納等一批名人去世,2020年變得那麼的冷酷無情。
當無數網友呼喚「重啟2020」、「給2020按下暫停鍵」、「2020,請對我好一點」的時候,2020年也就這樣梨花帶雨裹挾著絲絲悲涼過去了。即將到來的2021雖然充滿了未知,可能會好起來,也可能會更糟糕,但是在每一個奧利給人的心裡,那都是美好的象徵。面對百般滋味的生活,我們需要有奧利給的心態、奧利給的勇氣,縱使有千般不順,也要勇敢面對,克服恐懼,撥開烏雲,總能看到萬丈光明。
寫在最後
現在眼看著就要進入2020年,多少人臉上的口罩已經戴了快一年的時間,而我們戴過的每一個口罩都是對2020年最好的見證。不摘口罩,是我們面對困難的方法,是面對生活的態度。一年下來,我們可能口罩已經換了幾百個,但是有了口罩,是不是感冒次數少了?鼻炎、咽炎發病概率低了?在魔幻的2020年,口罩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安全感。
如果要說2020年給了我什麼,我想大概就是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