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劇透,請酌情閱讀
*配合音樂《brave heart》食用更佳
電影開場的時間是晚上 9:50,如果不是被樓下的保安截住登記信息和測量體溫,我大概率能在熄燈前之前就舒服地坐在放映廳裡,但好在我還是踩點趕在了片子正式放映的那一刻坐了下來,位置也很滿意,6 排 2 號座,正好在影廳的中間。
《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全程 95 分鐘,我記得很清楚,影片放到大概 5 分鐘的時候,鸚鵡獸和暴龍獸的對決畫面出現,配合熟悉的插曲《brave heart(勇敢的心)響起,坐在我前排的一個男生已經抬手擦了擦眼角;約莫到了 25 分鐘的時候,奧米加獸出現,我又清晰地聽到了同排座位上一個男生吸鼻子的聲音。在這之後,除了結尾的高潮大家似乎都有點沒繃住,期間時不時也都能聽到若隱若現的觀眾們發出的小動作聲。
坦白說,能讓我在電影院裡看完全片還直直坐在椅子上不願意離開的電影很少,《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應該是這兩年來為數不多的一部。
我經常會這樣想,衡量一張電影票有沒有值回票價的標準之一就是,當你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你願意在座位上自己思考點什麼而不是急急忙忙地走出放映室,轉過身就和身邊的人討論接下來該去哪吃飯了。
毫無疑問,《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給了我這樣的思考空間。
是時候往前走了,但也別忘了回頭
如果要給這部電影的主要受眾下一個定義,這大概是一部屬於被《數碼寶貝》陪伴著長大,而現在又正被迫著成長的那一群人的電影,也或許只有這一群人,才會在看完《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之後忍不住感同身受地哭得稀裡譁啦。
「會不會有中文配音?想帶孩子一起去看。」
在某平臺買電影票的時候,我不經意瞄到了提問區裡有觀眾問了上面這個問題,有意思的是這個問題底下的回覆,一個網友激動地回答道:「別帶孩子看了,給我們這些老叔叔阿姨們一個安靜的空間。」
和這個看起來有點霸道的回答一樣,問題底下還有另外 197 個回復,基本都在極力勸阻這位爸爸/媽媽不要帶孩子來觀看這個電影:「這部動漫電影不適合孩子看,這部電影是放給十幾年前那時候還是小孩子,看過《數碼寶貝》第一部的人的,現在他們長大了,這部電影是給我們一個結局。」
面對來勢洶湧的回覆提問者隨後也跟帖回應:「沒想到我就隨便問了一句就有這麼多回復!天!我家孩子是標準的數碼寶貝迷!第一、二、三部都看過!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像你們想的那樣!服了?」但這似乎並沒能止住大家激烈的討論。雖然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爭論得面紅耳赤的問題,但如果非要表明立場的話,我當然認為能帶小孩子去看這部電影,但同時我也認為,小孩子絕對無法體會我,作為一個 90 後,觀看這部電影時那種五味雜陳的感情。
電影開場,當我看到亞古獸、加布獸、主角團的其他隊員和他們的數碼寶貝時,我想到的是小學每天放學之後,跑著回家打開電視趴在那看到媽媽喊吃飯都不願去的一幕幕;當我看到電影裡太一和阿和那一擊掌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小時候總為他們老是吵架而擔心得直跺腳的自己;當我看到神聖計劃(數碼暴龍機)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小時候用一張高分試卷拽著哭著讓爸媽也給我買一個暴龍機的情景。
而到了影片後半段,當所有人突然意識到,隨著自己長大成人就不得不和數碼寶貝分離的事實的時候,我也發現自己早已不是從前那個孩子了。所以實際上,這個電影感動了我們的同時,也是曾經的我們感動了現在的自己。
△ 數碼暴龍機上的光環代表主角和數碼寶貝之間的羈絆
當然,每個人在看這部電影時的淚點都不會一樣,但究其原因,大抵都是因為它讓我們想起了自己以往的那段被《數碼寶貝》陪伴著的美好時光,雖然我知道這樣說真的很土。
「我覺得這個電影就是想讓我們」看完電影之後,一個朋友和我說,他覺得這片子是在告訴我們這一代的孩子該長大了,要向前走,這大概也是大部分人看完之後的感受。
但我想的正好和他們相反,我覺得這個電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在一直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曾經的那個你。」
我們依然是那個「被選中」的孩子
除去上面所說的那些感動,這部電影當然是有缺陷的,比如有人覺得戰鬥的場面不足:「唯一覺得遺憾的就是相較於以前的劇場版,打鬥的場面還是少了些。」;
有人覺得這一部的劇情過於生硬,一些臺詞的設計也讓人覺得有點中二:「有人覺得太一說出那句『總要有人負重前行』讓人感動,但我卻覺得這裡過於直白。」;
也有人覺得無法接受戛然而止的結尾劇情:「看到玄內說有無限可能的時候,我以為結局不會這樣,或許還能挽回,但是看到電影最後,連片尾曲都唱完了,我還是沒有看到我想要的結局。」
但無論如何,僅從情懷上說,它已經足以填補粉絲們的期待。
看完這部電影的那個晚上,走出電影院後我打開某音樂 app 將《數碼寶貝》中的歌曲《brave heart(勇敢的心)》又聽了一遍,不出我意料,劃到歌曲評論區的時候,不少「被選中」的孩子早已經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觀後感。
「這首歌把我直接聽進化了!」
「小時候覺得《數碼寶貝》只是動漫,現在看來《數碼寶貝》是我的童年,是青春。」
「成為大人的我們,在離別的時刻哭紅雙眼。」
「他們也是在一次次突如其來的戰鬥中一次又一次地進化,進化是伴隨著疼痛的,只有一次次疼痛才能變得更強,加油啊。」
「看完電影一路哭回來的,三十的人了。」
「他們不是孩子了,我們也不是了,加油陌生人!」
△ 阿和和加布獸的分離,似乎也讓人聯想到了與自己童年的告別
《數碼寶貝》陪伴了我們近 20 年的時光之後,似乎終於在這一次的電影中說了一句似有似無的「再見」,但可能正如大家對於 90 後的評價一樣,我不太願意順理成章地去接受「是時候長大成人」這樣的設定,我寧願選擇相信,數碼寶貝希望我們記得的是,「我們就是被選中的那些孩子」,是最特別的那一群孩子,即使現在在迷茫中被迫著長大站在了一個分叉口,也始終懷揣著那一顆勇敢的心和擁有創造無限可能的能力。
「衝刺吧,比疾風更快的速度,去追吧,比天空更遠的地方;一定可以邂逅嶄新的自己。 」《brave heart(勇敢的心)》裡這句單獨拎出來看特別中二的歌詞,如今卻簡單明了地點明了《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想告訴我們的事情。
像《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這樣的作品對於一個「大人」來說,真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它讓我記起了那個認為自己是「被選中的孩子」的自己,因此在我看來,「爺青回」比「爺青結」更適合用來總結這部電影帶給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
「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吧,即使我已經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