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渦振之謎破了!剛剛專家公布原因!

2020-12-07 山西晚報

5月5日14時許

廣東虎門大橋發生較為明顯的抖動

隨後雙向全封閉

虎門大橋渦振原因

5月11日

據中國交通報微博@交通發布 消息

虎門大橋渦振原因公布

據專家分析,水馬是虎門大橋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

科普

水馬 是一種用於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結構,上方有孔以注水增重(故稱水馬,註:不可充水的木質或鐵質可移動障礙物稱為拒馬)。

部分水馬還有橫向的通孔以便通過杆件連接以形成更長的阻擋鏈或阻擋牆。 一般用於道路交通設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天橋街道路口常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此前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曾通報稱▼

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8日消息

虎門大橋有關負責人介紹

五一之前橋梁維修時,他們已經限制了大貨車和大客車的行駛,根據施工的規範,必須進行硬隔離,才放入了水馬,的確沒有想到產生渦振的問題。

對此

同濟大學橋梁與結構抗風研究室

主任朱樂東表示

未來在制定橋梁維修養護方案時,儘量不去改變橋梁的外形,尤其是對大跨度橋梁的維修和養護。如不得不改變,則需事先諮詢風工程專家。

他還表示

近幾年我國鋼結構的橋多了

尤其是大跨度的鋼結構橋

基數大了

以後出現渦振現象的可能性會提高

虎門大橋吊索斷裂,主纜腐蝕?

5月10日開始

網絡開始傳播一則

「虎門大橋最新情況」的消息

該消息稱,此次虎門大橋的抖動事件,並非因設置水馬,而是吊索、主纜出了問題,如上遊側38號吊索鋼絲繩斷裂,發生於鋼箱梁內側錨頭處,舊索從內面發生鏽蝕;主纜開纜檢查發現中跨跨中位置附近頂、底面腐蝕嚴重。

5月11日上午

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回復

這些是以前的資料,「不是今年的」

隨該消息一同傳播的,還有一張照片,疑是檢測報告的截圖,內有兩張虎門大橋38號吊索腐蝕損壞的照片。

有網友指出

其中一張照片下方有註明拍攝時間

通過技術處理

可看出拍攝時間為2019年

虎門大橋何時通車?

至於大家關心的「何時能恢復通車」

5月8日

@廣東交警 發布消息稱

目前虎門大橋仍實行交通管制措施

5月9日

虎門大橋公司工作人員也表示

「還沒有最後確定」

來源:英國那些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虎門大橋晃動初步原因公布:橋梁渦振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虎門大橋產生波動之後,國內多名橋梁專家對橋梁進行了研判。5 月 6 日凌晨,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專家組初判,虎門大橋懸索橋振動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另外,廣東省交通集團還表示,根據現有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此次振動不會影響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為何振了近20小時? 專家解釋震動原因
    6日,虎門大橋繼續全封閉,管養單位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測振動的主要原因: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羊城晚報訊 記者王丹陽報導產生抖動的原因是什麼?能不能行車?5日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對虎門大橋是否存在風險進行了研判。6日凌晨2時,廣東省交通集團再次通報稱,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 官方解釋「虎門大橋上下起伏波浪式抖動」原因:系渦振現象 結構安全
    昨天,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廣東省交通集團今天官方回應稱,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官方通告中給出了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
  • 虎門大橋設計專家揭秘渦振內幕?1995年氣彈模型風洞試驗照片曝光
    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渦振小編的話:5月11日上午,「中國交通報」官方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據專家分析,水馬是虎門大橋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而對於5月10日近日網絡熱傳的虎門大橋「38號吊索鋼絲繩索斷裂」「主纜腐蝕嚴重」等說法和圖片資料等。5月11日上午,「虎門大橋」運營公司「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這些均為2019年「虎門大橋」維修時的資料,與此次渦振無關!
  • 剛剛| 廣東公布虎門大橋評估報告!
    剛剛 | 廣東公布虎門大橋評估報告!,5月10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組織召開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評估報告評審會,來自國內檢測、設計、科研、施工等方面的9位專家參加了會議。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18時36分左右廣東省高速公路集團通報,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基於安全考慮,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配合交警實施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集團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
  • 廣東虎門大橋恢復交通
    廣東虎門大橋恢復交通 新華網 | 2020-05-15 11:04:36 廣東省交通集團15日發布消息稱,15日9時,虎門大橋恢復交通。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明顯豎向彎曲振動現象,大橋管理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虎門大橋「上下起伏」 和風有關嗎?
    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這次的風劇烈影響呢?虎門大橋橋面異常抖動經過專家組初步判斷,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
  • 12專家會診解釋虎門大橋振動:水馬改變鋼箱梁氣動外形引起渦震...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最新地級市20強,專家公布虎門大橋渦振原因,中國...
    專家公布虎門大橋渦振原因:水馬是誘因,大橋結構安全據交通發布微博消息,據專家分析,虎門大橋異常抖動現象,水馬是渦振誘因,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據悉,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隨後雙向全封閉,當晚再次發生異常抖動。
  • 虎門大橋仍振動 網友調侃:橋動還是風動?是你心在動
    據新華社5月6日消息,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 網傳虎門大橋吊索鋼絲斷裂不實 網傳圖片與此次振動沒有關聯
    央視網消息:5月5號下午,位於廣東珠江口的虎門大橋出現渦振,相關路段隨後實行交通管制,大橋管理方隨即對大橋進行全面檢修。期間,有消息稱,虎門大橋第38號吊索鏽蝕斷裂,對此,虎門大橋管理方發布消息稱此傳言不實。
  • 5月5日虎門大橋劇烈震動,藉此來看看中西方建築史,古今之區別
    就在昨天「虎門大橋」劇烈震動,此事一出橋上立馬清場,振動頻率著實可怕,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虎門大橋」有如此高強度的「振動」。網友中有橋梁專業方面的高手,對此進行了一波分析。維修施工中橋面加了1.2米的擋牆(水馬),破壞了斷面流線型引發「渦振」。只要把這個「擋牆」拆除掉,那麼「振動」便會消失。目前「擋牆」正在拆除「虎門大橋」不日則又能正常運行。「虎門大橋」於1992年10月28日動工建設;於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於1999年4月20日通過竣工驗收。
  • 1.2m高的水馬撼動15km長的跨海大橋,原理和汽車空氣動力學有些相似
    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新聞頭條給了廣東的虎門大橋。從多家媒體報導及現場視頻得知,5.5下午虎門大橋發生了異常抖動,整段橋面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的在搖晃,現場一度看起來有些驚悚。點擊播放 GIF 3.6M而很快,關於大橋異常抖動的原因也出來了。
  • 虎門大橋全封閉交通管制時間延長!
    據虎門大橋管理方發布消息,由於受近日天氣狀況影響,原計劃從9月6日至12日每天21:00至次日7:00對莞佛高速虎門大橋相關路段的全封閉交通管制,時間將延長至9月15日。此次檢測試驗基於《公路橋涵養護規範》(JTG H11-2004)的相關要求,屬於虎門大橋例行養護工作,全封閉檢測試驗是為了確保檢測試驗結果的精度和準確性,科學準確評估鋼筋混凝土橋梁狀況。請行經車輛注意分流指引,服從沿線公安交警、路政人員指揮,可通過「廣東高速通app」或其他電子導航軟體及時掌握最新路況,注意選擇繞行路線。
  • 大跨度懸索橋的多階模態渦振與半主動控制技術
    圖2 寬高比為6的多點彈性支撐連續梁氣彈模型圖3 前4階模態的頻率響應函數基於該模型,測定了各階模態的渦振情況,圖4給出了特定工況下各階模態渦振的測試結果。從圖中可知,高階模態的渦振振幅基本相等;低階模態振幅偏小,主要原因是紊流強度大則渦振振幅減小。
  • 東莞虎門鎮,一個愛國教育基地,景觀有多處近代炮臺、虎門大橋等
    虎門是廣東東莞市的三大重鎮之一,位處虎門大橋東部,廣深珠高速公路樞紐的中心,南臨伶仃洋,就是在這個鎮的海灘.虎門值得去看看的地方有不少,如威遠炮臺、沙角炮臺、虎門海戰博物館、虎門大橋、虎門石洞森林公園 等。
  • 虎門大橋凌晨仍振動 橋梁施工動畫可進行研判
    據悉,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6日凌晨,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據虎門大橋橋梁專業人員介紹,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虎門大橋我們都知道傳統的橋梁施工方法,難以從平面、縱斷面和橫斷面展現項目規劃方案。
  • 虎門大橋上下起伏如波浪,如此大幅度起伏是否在設計範圍之內?
    5.5日,虎門大橋和往常一樣,車來車往。大橋是中國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獅子洋之上,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部聯絡線(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虎門大橋於1992年10月28日動工建設;於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於1999年4月20日通過竣工驗收,線路全長15.76千米,主橋全長4.6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千米/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