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2020-12-18 化學高中

1.1.4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可用實驗的方法測定反應熱,本節課我們就以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為例來探究化學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板書〗三、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回顧)回顧必修2中中和熱的概念。

(總結)中和熱:在稀溶液中,酸跟鹼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 mol H2O時所釋放出的熱量。△H<0。在熱化學方程式中體現中和熱時,H2O的計量數應為1。

〖實驗〗按課本實驗步驟完成實驗操作。

〖板書〗1.實驗操作

2.實驗原理及數據處理

(1)先分別測出鹽酸和NaOH溶液的起始溫度,求其平均值(t1)為反應前混和液的起始溫度;

(2)將兩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後讀取混合液的最高溫度(t2)為終止溫度;

(3)將兩溶液密度都近似認為1g/cm3,則兩溶液質量都為50g,此時產生的熱量Q = cm△t=c(m1+m2)(t2—t1)= 0.418(t2—t1)kJ;

(4)由鹽酸(NaOH過量)的量計算出生成H2O的量為0.025mol,所以

△H=—

kJ/mol

3.注意事項

(1)保溫隔熱效果要好,熱量損失會使t2變小,即△H偏小;

(2)要使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先後測量酸、鹼及混合液的溫度時,測定一種溶液後必須用水衝洗乾淨並用濾紙擦乾(將溫度計上的鹽酸衝洗到小燒杯中)。溫度計的水銀球部分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穩定一段時間再記下讀數。

(3)實驗中所用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配好後要充分冷卻至室溫,才能測量其溫度。

(4)NaOH溶液稍稍過量目的使鹽酸完全反應。

(5)將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倒入小燒杯中,不能撒到外面。

(6)兩溶液的濃度要小。

(7)用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攪拌(或上下攪拌)溶液使其充分反應。

(8)操作時動作要快,儘量較少熱量的損失。

(9)反應物的量改變後,反應放出的熱量也改變,但所求的中和熱不變。

(教學評價)

1.(2020·廣州一模)將V1 mL 1.00 mol·L-1鹽酸和V2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後測量並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

A.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B.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為22 ℃

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00 mol·L-1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2.某化學學習小組同學擬用如圖L1-1-6所示裝置測定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圖L1-1-6

(1)實驗時玻璃攪拌器的運動方向是( )

a.上下運動 b.左右運動

c.順時針運動 d.逆時針運動

(2)該同學每次分別取0.50 mol·L-1 50 mL NaOH溶液和0.50 mol·L -1 30 mL硫酸進行實驗,通過多次實驗測定中和熱ΔH=-53.5 kJ·mol-1,與57.3 kJ·mol-1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後直接測定硫酸溶液的溫度

(3)在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玻璃攪拌器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減小實驗誤差

B.為了準確測定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應與小燒杯底部接觸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別與0.5 mol·L-1的鹽酸、醋酸溶液反應,如所取的溶液體積相等,則測得的中和熱數值相同

D.在測定中和熱實驗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天平、量筒、燒杯、滴定管、溫度計

(4)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答案:(1)a (2)b (3)A (4) 偏大

【作業設計】練習冊相關習題

【教學感悟】

相關焦點

  • 反應熱的計算-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例題1〗課本例1和例2〖板書〗2.利用蓋斯定律求反應熱:方法一是設計反應過程;方法二是方程式加合法〖例題2〗已知P4(s、白磷)+5O2(g)= P4O10(s) ΔH ═ —2983.2 kJ/molP(s、紅磷)+ 5/4O2(g)= 1/4 P4O10(s) ΔH ═ —738.5 kJ/mol試寫出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
  • 熱化學方程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板書〗二、熱化學方程式(閱讀)課本P3~P4內容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板書〗1.定義:表示參加反應物質的量和反應熱的關係的化學方程式。4.反應熱的幾點理解:(1)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數值只與物質的狀態和計量數有關;(2)△H是熱化學方程式中的一部分,兩者是一個整體;(3)△H的單位是kJ/mol,它並不是指1mol物質反應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多少千焦
  • 化學平衡的圖像-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2.3.4化學平衡的圖像〖教學流程〗講述圖像題的解法 → 分類突破 → 例題強化。〖板書〗一、化學平衡的圖象1.解題思路:(1)看圖像,一看面(橫、縱坐標)、二看線(線的走向和變化趨勢)、三看點(起點、折點、交點、終點)、四看輔助線(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五看量的變化;(2)想規律;(3)作判斷。
  • 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CH3COOH + OH―CH3COO― + H2O(總結)水解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的區別:兩者都有水的參與,去H+的反應為電離,結合H+的反應為水解。>加水稀釋H+濃度減小右促進水解溫 度升 溫H+濃度增大右吸 熱
  • 高中化學專題之中和反應熱題型總結
    答案解析:破壞1mol氫氣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即氫氫鍵鍵能為Q1kJ;破壞1mol氯氣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即氯氯鍵鍵能為Q2kJ;形成1mol氯化氫中的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即氫氯鍵鍵能為Q3kJ;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根據反應熱=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Q1+Q2)kJ-2Q3kJ,燃燒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熱<0,所以(Q1+Q2)-2Q3&
  • 課本秘籍:高中化學必修+選修全套人教版課後習題答案,人手一份
    高中化學讀課本對複習有幫助嗎?許多同學覺得課本習題沒有用處,所以在做課後題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寫完就ok,但事實上,課本才是所有應該學習的精華。有一個好的課本複習計劃對成績太有幫助了,一定要把課本熟悉熟悉。
  •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閱讀)P6了解鹼金屬單質和氧氣、水的反應。(1)滷素單質與氫氣反應單質反應條件及程度方程式氫化物穩定性F2反應條件漸苛刻劇烈程度依次減弱(3)實驗內容(請把表中與實驗方案對應的實驗現象的標號和化學方程式補寫完整):實驗方案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①DCl2+2NaBr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人教版必修2化學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導入)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工具。元素性質、原子結構和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有著密切的關係。〖板書〗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1.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係(1)同一周期,從左至右,各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 什麼是中和反應呢?
    在上一節中,我們所說的當酸和鹼相遇時,酸的氫離子和鹼的氫氧根離子相遇後生成水的反應,我們稱之為中和反應。那是不是只要酸和鹼發生的反應,都可以稱作中和反應呢?其實不然,發生中和反應的前提條件就是兩者的量必須為嚴格的一比一,即酸的氫離子的量與鹼的氫氧根離子的量要相同,這樣最後的產物就是中性的水。如果酸比鹼多,就形成酸,反之,則形成鹼。當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水後,酸和鹼原來各自的伴兒去哪裡了呢,比如鹽酸中陰離子氯離子,氫氧化鈉中的陽離子鈉離子,它們又變成怎樣了呢?既然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已經生成了水,那麼它們原來的伴兒會不會彼此結合成一種新的物質呢?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化學能與熱能
    吸熱反應的△H>0例如:2.熱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就是表示反應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1)註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標況下可不註明)(2)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具體表示方式為:固態(s),液態(l),氣態(s)。
  • ...2021春季人教PEP版英語3-6年級下冊課件教案反思資源包(全套)
    二、因篇幅有限,僅展示部分內容,如需電子列印版請拉至文末獲取領取方式。三、為了方便教師、學生和家長查閱、使用中小學教輔資料,小編花費大量的時間收集、整理、發布這一系列的電子教輔,真心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 初中化學四大基本反應類型!
    想要獲得原版資料的同學請看文末~ 初中化學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複分解反應 一、化合反應 1.概念 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 三步走,讓你徹底弄會初中化學:中和反應pH變化的圖像類題型
    【解答】解:氫氧化鈉溶液顯鹼性,鹼性溶液的pH大於7;向NaOH溶液中不斷滴加鹽酸溶液時,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生成的氯化鈉溶液呈中性,由於氫氧化鈉減少,所以溶液的pH不斷減小,中和至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等於7;再滴加稀鹽酸,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溶液的pH小於7。
  • 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氧化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方程式:氧化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2Al2O3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生成。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2H2O高能燃料   現象:(1)產生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燒杯內壁出現水霧。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氧化反應方程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氧化反應方程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2Al2O3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生成。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2H2O高能燃料   現象:(1)產生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燒杯內壁出現水霧。
  • 人教版:高中化學氧化反應專題鞏固,針對複習+練習,快拾遺補缺
    氧化還原反應是學好高中化學的基礎,涉及的計算題也比較多,考查也是必考內容,如果沒有學好到後面學到硝酸以及其他非金屬元素會顯得很吃力,就導致化學成績出現日益下滑的趨勢。那麼,學好該專題,首先要掌握好強弱定律和守恆定律,要明白氧化反應的本質,掌握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性質強弱判斷,熟練掌握計和懂得如何去配平,這些都是基本。
  • 電位調控等離激元熱電子誘導脫溴的光電協同反應動力學研究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田中群院士團隊吳德印教授、周劍章副教授在等離激元介導的光電化學反應(PMCR)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Plasmonic Hot Electron-Mediated Hydrodehalogenation Kinetics on Nanostructured Ag Electrodes」於近日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 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精品講義
    :正確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②拆:把易溶於水且易電離的物質(如:強酸、強鹼和大多數可溶性的鹽)拆寫成離子的形式,難溶的物質、氣體和水等仍用化學式表示:2Na++SO4(2-)+Ba2++2Cl-===BaSO4
  • 難點突破,高中化學方程式的歸類與比較
    在中學階段規定,無機反應方程式一律用等號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有機反應方程式一律用箭頭來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可逆反應一律用雙向箭頭即可逆號表示,但不一定要註明物質的聚集狀態。二、熱化學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是表示化學反應熱效應的化學方程式。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定義:化合物在溶液裡或者是熔融狀態下,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叫做離子反應。其實質就是離子之間的相互反應。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1)生成沉澱,如硫酸鋇、碳酸鈣等。(2)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弱酸、弱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