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答題領紅包
本文來源: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部
12月7日,教育部發布《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之二》,其中明確要求:不再統一對博士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提出數量上的硬性指標要求,激勵博士生勇於挑戰前沿性、跨學科的研究課題,力爭取得原創性成果。
早在6月中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新制定的《研究生申請博士學位創新成果評價規定》中,關於博士學位的評價規定也有了改革突破,其中明確規定:發表論文數量不再作為申請博士學位的限制性條件。
近日(12月9日),華東師範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研究生教育大會,對博士生發表論文的要求也做出了最新規定,其中包含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促進按期畢業;強化按期畢業情況在院系、導師考核評估中的作用等。
大會同時部署改革任務,出臺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方案,發布以下九大行動計劃:
丨 堅持育人為本,創新招生培養模式
01
課程思政建設行動計劃
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雙輪驅動,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創造、思維提升、能力達成和精神養成的深度融合。構建以思維傳授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圍繞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等建設一流課程體系。
▲推進「課程思政」、強化科研育人,發揮研究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圖為今年春節期間,地理科學學院博士生黨員王丹赫遠在南極科考。
02
招生質量提升行動計劃
推進「走出去」的主動型招生,不拘一格發現卓越人才。落實「招生-培養-就業」聯動;落實按一級學科招生。擴大本科直博生比例;健全科研項目博士生招生培養制度。
▲研究生院組織多支宣傳隊伍赴長春、濟南、武漢、成都等地舉辦研究生招生專場宣講會。圖為同學與學院面對面交流、諮詢。
03
彈性學制改革行動計劃
打破修讀年限限制,鼓勵優秀博士生提前畢業;完善「碩轉博」制度,把學術碩士研究生作為博士生預備階段。
對接「強基計劃」,瞄準核心關鍵領域,有效貫通本研教育;明確準入條件 ,加強關鍵環節考核篩查,暢通分流選擇渠道。
丨 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優化規模結構
04
學位授權點建設行動計劃
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優化學位點布局,重點增設新興學科、交叉學科。
▲華東師大在培養智能教育高層次人才上邁出了堅實步伐:自主設置「智能教育」專業,2020年9月,首屆智能教育博士班開學。
強化學部、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在學位點規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引入第三方評估,建立學位點動態監測調整機制。
05
專業學位改革行動計劃
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遵循育人規律,發展專業學位,扶持跨類別、跨行業的專業學位;建立健全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推動引進行業企業夥伴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完善專業學位管理中心設置;試點實施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畢業初始年薪確定學費的制度。
點擊播放 GIF 1.8M
▲工商管理、軟體工程「雙專業學位」校友袁帥,創辦「上海遠周青少年發展指導中心」,從治理與預防兩方面解決未成年犯罪問題,帶領的「遠周」項目獲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
丨 強化全鏈條管理,提升培養質量
06
博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行動計劃
實施學位論文質量見證「123計劃」,建立「一項聲明」「二份決定」「三組籤名」公開制度,強化導師、導師指導小組、論文(預)答辯委員會等對學位論文的學術指導與質量把關責任,將關鍵環節與過程管理外顯化。
落實「破五唯」精神,學校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各院系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所需和卓越人才標準要求,合理制定符合本學科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創新科研成果要求。鼓勵支持博士生在交叉、冷門、獨學、絕學領域選擇重大原創性論文選題。
07
導師指導能力提升行動計劃
嚴格博導崗位管理,4年內無新立項項目或成果不達標的導師暫停招生;控制導師在讀博士生數量和年度招生數量,最高期望退休年限前4年停止招生;推進導師指導小組建設,實行副導師制度,支持導師跨學科、跨單位聯合培養指導。
08
按期畢業行動計劃
修訂完善博士生畢業的論文發表要求;全面提高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嚴格論文全過程管理。加強各管理服務部門聯動,促進按期畢業;強化按期畢業情況在院系、導師考核評估中的作用。
09
全流程管理信息化行動計劃
重新定義職能,重造管理流程,推進信息化建設。以研究生工作信息化為切入點,推動與財務、後勤、人事等部門的業務整合。用「數據」推進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
版權聲明
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成語接龍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