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鼓勵博士生提前畢業!打破讀博年限、不對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

2020-12-22 騰訊網

趣味答題領紅包

本文來源: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部

12月7日,教育部發布《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之二》,其中明確要求:不再統一對博士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提出數量上的硬性指標要求,激勵博士生勇於挑戰前沿性、跨學科的研究課題,力爭取得原創性成果。

早在6月中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新制定的《研究生申請博士學位創新成果評價規定》中,關於博士學位的評價規定也有了改革突破,其中明確規定:發表論文數量不再作為申請博士學位的限制性條件。

近日(12月9日),華東師範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研究生教育大會,對博士生發表論文的要求也做出了最新規定,其中包含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促進按期畢業;強化按期畢業情況在院系、導師考核評估中的作用等。

大會同時部署改革任務,出臺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方案,發布以下九大行動計劃:

丨 堅持育人為本,創新招生培養模式

01

課程思政建設行動計劃

推進「思政課程」「課程思政」雙輪驅動,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創造、思維提升、能力達成和精神養成的深度融合。構建以思維傳授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圍繞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等建設一流課程體系。

▲推進「課程思政」、強化科研育人,發揮研究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圖為今年春節期間,地理科學學院博士生黨員王丹赫遠在南極科考。

02

招生質量提升行動計劃

推進「走出去」的主動型招生,不拘一格發現卓越人才。落實「招生-培養-就業」聯動;落實按一級學科招生。擴大本科直博生比例;健全科研項目博士生招生培養制度。

▲研究生院組織多支宣傳隊伍赴長春、濟南、武漢、成都等地舉辦研究生招生專場宣講會。圖為同學與學院面對面交流、諮詢。

03

彈性學制改革行動計劃

打破修讀年限限制,鼓勵優秀博士生提前畢業;完善「碩轉博」制度,把學術碩士研究生作為博士生預備階段。

對接「強基計劃」,瞄準核心關鍵領域,有效貫通本研教育;明確準入條件 ,加強關鍵環節考核篩查,暢通分流選擇渠道。

丨 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優化規模結構

04

學位授權點建設行動計劃

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優化學位點布局,重點增設新興學科、交叉學科。

▲華東師大在培養智能教育高層次人才上邁出了堅實步伐:自主設置「智能教育」專業,2020年9月,首屆智能教育博士班開學。

強化學部、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在學位點規劃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引入第三方評估,建立學位點動態監測調整機制。

05

專業學位改革行動計劃

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遵循育人規律,發展專業學位,扶持跨類別、跨行業的專業學位;建立健全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推動引進行業企業夥伴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完善專業學位管理中心設置;試點實施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畢業初始年薪確定學費的制度

點擊播放 GIF 1.8M

▲工商管理、軟體工程「雙專業學位」校友袁帥,創辦「上海遠周青少年發展指導中心」,從治理與預防兩方面解決未成年犯罪問題,帶領的「遠周」項目獲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

丨 強化全鏈條管理,提升培養質量

06

博士學位論文質量提升行動計劃

實施學位論文質量見證「123計劃」,建立「一項聲明」「二份決定」「三組籤名」公開制度,強化導師、導師指導小組、論文(預)答辯委員會等對學位論文的學術指導與質量把關責任,將關鍵環節與過程管理外顯化。

落實「破五唯」精神,學校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各院系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所需和卓越人才標準要求,合理制定符合本學科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創新科研成果要求。鼓勵支持博士生在交叉、冷門、獨學、絕學領域選擇重大原創性論文選題。

07

導師指導能力提升行動計劃

嚴格博導崗位管理,4年內無新立項項目或成果不達標的導師暫停招生;控制導師在讀博士生數量和年度招生數量,最高期望退休年限前4年停止招生;推進導師指導小組建設,實行副導師制度,支持導師跨學科、跨單位聯合培養指導。

08

按期畢業行動計劃

修訂完善博士生畢業的論文發表要求;全面提高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嚴格論文全過程管理。加強各管理服務部門聯動,促進按期畢業;強化按期畢業情況在院系、導師考核評估中的作用。

09

全流程管理信息化行動計劃

重新定義職能,重造管理流程,推進信息化建設。以研究生工作信息化為切入點,推動與財務、後勤、人事等部門的業務整合。用「數據」推進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

版權聲明

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成語接龍休息一下

相關焦點

  • 博士按期畢業,對論文不作統一要求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召開了研究生教育大會,對於研究生培養,特別是博士的培養制定了新方案,比如擴大本科生直博的比例、鼓勵博士提前畢業,促進按期畢業、學校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等。2、彈性學制改革行動計劃方面,指出打破修讀年限限制,鼓勵優秀博士生提前畢業,此外把學術碩士研究生作為博士生預備階段。
  • 這所985高校出臺研究生培養新方案,鼓勵碩士提前攻博
    計劃中明確了以下幾點重要內容:擴大直博生比例,完善科研項目博士的培養制度;打破修讀年限,鼓勵博士提前畢業和碩士提前攻博;增設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扶持跨類別,跨行業的專業學位;試點實施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畢業初始年薪確定學費的制度;嚴格把關博士學位論文質量,促進博士生按期畢業;嚴格貫徹教育部意見,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做統一要求;嚴格博導的監督和管理
  • 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博士學制改為四年制,讀博生涯如何規劃?
    此後開始越來越多的學校,把學制改為四年,比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除了這些985高校之外,也有211院校開始博士四年制,如南京農業大學等。  一、博士原來的三年學制的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體現在修業年限短,可以早點拿到學位和畢業證,早點就業,博士畢業年齡一般在28-30歲左右。
  • 我國40%的博士都不能按時畢業,博士生學制改革刻不容緩
    我國的博生生學制從1981年剛開始時是兩年多的時間,1986年國家教委調整為3年,1998年教育部出臺了《關於修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全日制博士的攻讀時間一般為3到4年,碩博連讀年限一般為5到6年,而且可以允許研究生根據實際情況提前或延期畢業。
  • 過了30歲,還在讀博的博士生還有前途嗎?
    D:好多老師不太願意招在職的。A:我不報在職的。我工作企業兩年了,但是準備辭職申請全日制,將來想有機會去高校工作。D:很多高校進人一般限制年齡35歲,畢業超齡也很尷尬。B:所以你要三年博士畢業,做兩年博後,35歲的時候上副教授,剛好趕上末班車。C:3年博士畢業不太可能。很多985都4年起步了。E:@C,我是三年畢業。現在我們專業,3、4年為主,3年的也不少。
  • 去美國讀研究生可以提前畢業,為什麼90%的留學生做不到?
    很多人在申請去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不知道要上多長時間,有一年制的,兩年制或三年制的,博士生也許更長。 但其實在美國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選課、實習和論文寫作等各個環節都會折合成相應學分加以量化。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都沒有嚴格設定的學習年限,學生只要修滿學分即可畢業。
  • 讀博有前途嗎,博士畢業留校的難度有多大?要提前準備、勤奮科研
    讀博士,雖然只比工科碩士多兩年學習時間,但實際壓力卻要大很多。  想要博士畢業,不但要寫論文,還要有影響因子要求,不但要做自己課題,還要鞍前馬後地幫導師做雜活、帶徒弟。每年春節回家,還要面對親戚朋友的「靈魂拷問」,學業、生活和思想壓力,那可是全方位、防不勝防的。  但是,如果你要問「讀博」有沒有前途,那答案是肯定的。
  • 超期博士生不能僅「一清了之」,治標更要治本才是正道!
    所列名單顯示,其中有人早在2002年就已入學,讀博期限最長或已達到18年!眾所周之,博士生培養是事關整個國家發展的大事,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將博士生培養成具有學術道德、擁有學術理想和潛質,並且適合和樂於從事學術研究的高層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
  • 「中傳延長博士生學制」背後:專家稱較多博士3年無法完成學業成...
    其中,自2021級起,將博士生基本學制由3年改為4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由8年改為6年;專碩生基本學制統一為2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統一為4年。同時,此次改革還要求,中傳博士研究生招生將全面實施並完善「申請-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堅持能力素質與知識考核並重。
  • 985高校招聘教師,都需要哪些條件?一般博士無法進入
    雖然985、211高校的稱號,已經過去。但在社會上仍然有很多人這樣稱號。他們不相信雙一流院校,只認985、211大學的牌子。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院校的影響力是多麼地強大,所以能夠進入985、211大學讀書是多麼的光榮,那麼要是能進去這些院校工作,那更是幸福的事情。
  • 讀博5年,論文0發表,何去何從?
    那麼,問題來了,她原本的就業目標是進高校做老師,可是她沒有拿得出手的小論文,這條路基本無望,因為現在絕大多數高校都對新進文科類博士教師有論文的要求:讀博期間至少發表兩篇C刊論文或SSCI論文。眼看著路越走越窄,不知路在何方的表妹向我哭訴:表姐,我該咋辦?我還能找到工作嗎?
  • 26歲「土博」成最年輕985副教授,想進高校,海外經歷還重要嗎?
    按照以往高校對於人才引進或者招聘的需求,「土博」的入場機會非常渺茫,尤其是國內一流的高校,比如985高校,211高校,以及現在的雙一流高校,對於人才需求,經常會加上「海外經歷」的要求。26歲「土博」成最年輕985副教授,想進高校,海外經歷還重要嗎?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名單)
    此次擬退學處理的52名博士研究生均超過「在校最長年限」。其中,最早入學的一位是在2002年,意味著截至當前,其學習年限已達18年。此外,2003年入學,「讀博」17年的還有2人。多所高校已發布碩博清退通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名單,涉及超1300名碩博研究生,清退原因包括「已超最長學習年限」「休學逾期未復學」「申請退學」等。
  • 被扎推「清退」的研究生:有人「讀博」18年
    近日,瀋陽農業大學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及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紅船編輯部了解到,被清退的研究生多數為在職研究生,清退原因大多為在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未完成學業,如沒有完成畢業論文、論文不合格、學分未達到標準等。
  • 讀博18年難畢業!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 網友:工科生太難了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10月20日,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官網發布了一則《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擬對部分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現將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 2020年10月20日至2020年10月30日。
  • 博士3年畢業有多難?
    無獨有偶,不少高校在學制改革前也面臨著博士生準時畢業率低的難題。上海某高校2004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該校博士生能在3年內畢業的僅為10%,近九成學生延畢。事實證明,三年的學習時間已明顯不適合博士生培養,延長學制將成為國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 985高校招聘教師,都需要哪些條件?普通博士都沒有機會!
    因為從簡歷的篩選情況來看,985高校的招聘並沒有看重應聘者的學習成績,更看重的可能是學術方面的成就。在我國的39所985高校裡面,招聘的條件也會非常的苛刻,特別是那些頂尖的大學,更是有著諸多的要求。下面我們就來大概看一下。
  • 又是牛人,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是如何做到的?
    正常的碩士研究生年齡都要在20歲以上,18歲讀博似乎是很難實現的目標,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孩子從小就已經被父母納入了天才培養計劃,並且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心血。 二、18歲讀博是如何做到的?
  • 高校教師全員要求博士是大勢所趨,小碩入職高校已然不易
    博士學位就像吃飯的碗碩士教師的地位是十分尷尬的,屬於學校「拿不出手」,但是「棄之可惜」的那一群人。他們大多身處高校教學一線,教學和科研雙肩挑,還有著各種繁雜的事情要處理,無時無刻不有一種憂慮感。例如,在高校制定職稱晉升或者榮譽等方面的取得都有著很多的門檻或者要求,學校的博士比例是學校排名、更名、申請碩博點、學科評估等的依據,因此,學校會不斷地向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進行資源傾斜,以鼓勵更多人擁有博士學位。沒有博士學歷做後盾,晉升幾乎無緣。想在職業發展上再進一步的碩士教師們,讀博的願望逐漸高漲。
  • 讀《博士畢業論文致謝及博士生的女朋友回應的話》有感
    又一個周末的早上,打開辦公室的電腦,習慣性翻看下科學網和小木蟲論壇上的文章,看到這篇《博士畢業論文致謝及博士生的女朋友回應的話》,深有感觸,忍不住潸然淚下,可能有太多的共鳴吧!我們姑且不考證文章素材的真實性與否,或者文章主人翁讀博的畢業時間問題(畢竟現在高校博士的補助至少應當大於文中提及的數字),僅僅只從文字本身所傳遞給我的那種觸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