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2020年:沒有疫情肆虐,人類已經登陸火星

2020-12-19 騰訊網

2020年6月10日,美國太空人盧克·格雷厄姆將和來自歐洲的太空人,搭乘宇宙飛船前往火星,他們經過6個月時間後會抵達目的地。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按照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人類登陸火星最樂觀也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實現,馬特·達蒙的《火星救援》設定的就是這一年前後。各位要不等到《火星救援》上映15周年時,檢驗一下勇敢的人類有沒有真的實現目標?

《火星任務》劇照

相比較《火星救援》,中國觀眾顯然對《火星任務》熟悉程度要低一些,一方面當年國內沒有引進,另一方面影片20年前上映,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就都不如意。影片投資1億美元,北美票房為6000萬,全球票房也不過1.2億。

《火星任務》20年前的口碑慘案如何發生的,這部影片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這20年裡,人類在影視劇和現實中火星探險做了哪些嘗試。2030年,人類真的可以登陸火星嗎?

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心很早就有,1918年就有關於這個紅色星球的電影。雖然火星類電影是科幻電影重要分支,但影史上火星電影精品並不多,一方面早期人類對這顆星球幾乎一無所知,於是很多火星電影就像是憑空捏造出的神話故事,甚至2012年的《異星戰場》也是。

2000年火星電影迎來第一個高潮,在這一年有兩部火星電影問世:《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和《紅色星球》(Red Planet)。兩部作品在當時都算是大製作:前者耗資1億美金,後者也貼進了8000萬美金。

《火星任務》盤算著:即使沒法向《2001:太空漫遊》叫板,也要和《阿波羅13號》扳扳手腕,但問題似乎就出在這個野心上。

天有不測風雲,《火星任務》北美的票房為6000萬美金,全球票房也不過1.2億美金。《紅色星球》比《火星任務》晚八個月上映,商業成績比前者更慘,北美的票房僅為1700萬美金,全球票房還不到3400萬美金。

雜糅《阿波羅13號》《2001太空漫遊》被媒體痛批

《火星任務》票房慘澹,口碑更是災難級。

爛番茄新鮮度25%,MTC評分34,IMDb評分5.7,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爛片。在中文網際網路該片口碑好很多,時光網7.5、豆瓣也有7.6,算是優良作品。

20年後回看這部影片,越來越多影迷認為該片被低估。在NASA專家的全程參與下,《火星任務》真實呈現了火星和世界空間站等各種細節,也是《火星救援》之前在這一點上完成的最好的電影。

而影片對有關地球生命起源的大膽假設在眾多太空電影中也非常少見。當然,影片結尾的這個設置一部分影迷看來,是比較違和的。

話說回來,《火星任務》預計人類在2020年登上火星,這倒是明顯高估了人類。

近年來影片在IMDb上的評分從最初的4.8分攀升到現在的5.7,那最初的口碑災難是怎麼來的呢,北美影評人當初為何如此「痛恨」這部影片,問題就出在前文所說的,《火星任務》將《2001太空漫遊》和《阿波羅13號》融合起來的想法被識破了。

史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影史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大部分的觀眾第一次觀看很難弄懂影片要表達什麼。

很多人是接觸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才醍醐灌頂:電影中啟發人類文明演進的「鋪路石」來自於未知的外星文明。片尾戴夫進入未知空間那段嗑藥一般的視覺奇觀,以及最後年老的戴夫醒來的那個房間,都是外星文明的指引。

更好玩的是,2015年獲得高口碑的《火星救援》的核心故事線和《火星任務》幾乎一樣:一隊人馬去營救孤獨地困在火星的隊友,只不過《火星任務》的末尾更為「異想天開」。

所以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科幻電影中橋段的使用和借鑑是很常見的事,20年前的影評人對德·帕爾瑪如此嚴格要求,有點苛刻。

現實中,人類到底哪一年會登陸火星?

為什麼1969年就登陸月球,人類在50年之後都沒完成登陸火星?

這個問題上說法很多,首先地球到火星的距離遠遠大於到月球的距離。到月球才38萬公裡,1969年人類來回一趟大概是7天。地球與火星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裡。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可以讓飛船在8個月左右到達火星。

關鍵的是,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大約每15年出現一次,因此人類必須選擇好最佳窗口,不然就會浪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

其二,太空人需要在密閉的飛船裡呆8個月,長期的低重力的環境、長期處於昏暗環境下的物理影響,遠離地球、缺乏與地球社會間的聯繫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還有船艙內醫療設備缺乏……

其三,現在的科技是可以支持飛船去火星,但從火星返回卻沒有把握。一項到火星旅行的航天計劃,來回的行程需要三個地球年,其中裡面還包括在火星上停留449個地球天。

由於太空人從火星地表返回地球是任務中最困難的環節,科學家曾在1998年國際太空發展會議中提出單程載人火星任務 ,也就是太空人到達火星後建立基地,不再返回地球。阿波羅11號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巴斯光年原型)就支持人類在火星上居住的這個想法。

其四,目前人類製造的探測器,可以完成很大一部分工作,了解火星的信息可以通過這些機器人來完成,機器人完不成的,可以返回樣品來地球上研究。這樣的話,就沒必要著急把人類送上去,等重返研究好火星後,有著成熟的技術,送人上去也不知,畢竟風險大得很啊。

文章來源:時光網

愛上電影,

愛上生活,

從星輝電影公園開始。

2020

3月30日

宜:

看電影

忌:

電視劇

點擊在看證明你還愛我

相關焦點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人類已經掌握了航天技術,但為什麼登陸火星還是這麼難?
    火星作為同與地球存在於太陽系宜居帶內的一顆行星,自從它的表面被科學界證實曾經存在過大量水源時,它就被大多數人賦予了未來人類移居首選星球的重望,可是因為技術的限制,對於登陸火星來說真的不容易!人類的「思想」早已經到達了火星,可惜「科技」是「硬傷」目前為止,還未曾有哪個國家已經有了太空人登陸到了火星表面,踏足最多的就屬於NASA的幾個探測器,當然,2020年中國的火星探測器也將踏足火星。人類對想要讓人登陸火星這件事是迫不及待的,可惜「科技」是「硬傷」。現在就連讓太空人登陸月球就很難實現,何談登陸火星呢?
  • 科幻大師布拉德伯裡:登陸火星是人類未來的坦途?
    但寫完後,當時沒有一家美國雜誌肯買下這個故事。民權運動尚未興起,冷戰已經開始,國會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正在帕內爾· 託馬斯的主持下召開聽證會,約瑟夫· 麥卡錫遲些才會登場。在這樣的氛圍中,沒有哪個編輯願意與雷·布拉德伯裡的黑人移民一起登陸火星。上面這個故事被收錄在上海譯文社最近推出的雷·布拉德伯裡的經典短篇小說集《圖案人》中。
  • 人類火星探測史:從1960年的蘇聯,到2020年中國天問一號
    我國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的著陸巡視,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天問一號就長這樣。我國邁出了探索火星的偉大步伐,然而實際上我們依然是跟隨者。因為在航天領域,美國和前蘇聯依然是我們的前輩。1964年,美國也先後向火星發射了兩枚探測器:水手3號和水手4號。水手3號失敗。水手4號於1965年7月14日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過火星,向地球發回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來自火星的21張照片。與此同時,美國人成功登陸了月球。(但現在很多人懷疑美國在造假)1971年,美國再次向火星發射了兩枚探測器,嘗試進入火星軌道,環繞火星飛行,以獲取火星的高清晰照片。
  • 2020年的新冠疫情和火星男孩的預言有沒有關聯?
    火星男孩名叫波力斯卡,1996年出生在俄羅斯的沃爾茲斯基鎮,現今已有24歲左右,顯然已經長成了大小夥,目前應該稱其為火星男人。波力斯卡目前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傳聞說其被俄羅斯政府保護起來,現在任何外人接觸不到,也有人說他和他的母親隱居在特別偏僻的鄉村,現已經結婚生子。不過具體的細節沒人知曉。
  • 外國電影裡的疫情
    電影作為人類生活的反映,很多時候,一些作品內容會走在現實生活的前面。美國《亞洲讀者彙刊》2020年2月號刊發的《電影中暴發的流行病疫情》,歷數電影史上表現人類社會流行病疫情的影片,很切時下熱點。本期摘譯編發,以饗讀者。疾病暴發或疫情大流行的消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好萊塢對可怕疾病症狀、政府管制和大規模死亡的幻想。
  • 科幻電影中的2020年,預言實現了多少?
    1984年《終結者》(The Terminator)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主演:阿諾·施瓦辛格 / 麥可·比恩 / 琳達·漢密爾頓在卡梅隆的這部成名作裡,2020年的人類已經快被機器人趕盡殺絕了。這部科幻片雖然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大規模特效,卻用一系列驚悚而扣人心弦的故事,使它成為那個時代裡最讓人難忘的電影之一。不過,比電影本身更令人恐懼的是,當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成熟時,電影裡預測的未來,會真的出現嗎?
  • 「鋼鐵人」馬斯克坦承:擔心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人類登陸火星!
    馬斯克透露對於人類登陸火星計劃的擔憂,認為自己恐無法親眼見證人類登陸火星的瞬間。(網絡圖片)美國太空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野心勃勃的人類火星登陸計劃遲遲未有突破性進展,馬斯克在一場會議上坦承,除非目前的創新步伐加快,否則他將在人類到達火星之前就會死去了。
  • 火星上發現「廢墟」?科學家:人類登陸火星可能遇到變異生命形式
    據2020年7月3日的報導,我們國家將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根據目前的計劃,「天問一號」火星任務計劃於本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升空,前往5500萬公裡外的火星。
  • 來看科幻電影中的2020年 預言都實現了嗎?
    但你可知道,對電影來說,這一年也是一個神奇的年份,因為許多科幻片都愛以它作為一個時間設定。有人統計,至少有90部科幻片的故事是發生在2020年,包括不少經典之作。科幻片裡的2020年是什麼樣子?影片是準確的先知還是離譜的奇想呢?
  • 科幻電影裡的2020真的來了嗎?這些神預言讓人不得不服!
    這部電影上映於1982年,它的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則出版於1968年。 而電影裡出現的許多場景,已經在今天得到驗證。 但2019年年末,他公開宣布已經將自己改造成完全的機器合成人,並稱其為彼得2.0。 除了人類自身的處境外,科幻片還會想像宇宙星辰。 2000年上映的《火星任務》中,時間同樣設定在了2020年。人類首次向火星進軍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遭遇了神秘的災難性事故,一支太空救援隊出發前往調查事故的原因。
  • 2020年了,人類竟然還沒有學會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也是動漫人物孫悟空的看家本領)2020年人類可以不吃飯了?你有沒有想過,未來不用再吃飯這種事...2004年,知名未來學家雷伊·庫茨韋爾曾預測,2020年人類無需再吃多餘的東西,因為可以用納米機器人進食。
  • 2020年,我們終於踏入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
    在科幻世界裡,2020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在這一年,人類早已能夠輕鬆地上天入地、遨遊太空,享受著高度的科技文明。據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那些科幻小說裡遙不可及的很久以後,轉眼就到了,2020已成為現在。
  • 科幻電影裡關於2020年的那些腦洞,它們都實現了嗎?
    在 2020 年這個節點,科幻作品的目標出奇統一:火星!《火星救援》劇照2015 年上映的《火星救援》,又名 " 火星土豆種植技術 ",它的時間設定在 2029 年,與原本現實中 NASA 登陸火星的時間表一致。美國人後來延期了。《火星救援》劇照。主角在火星種土豆。
  • 火星男孩預言,2020年或將誕生地球保護神,你怎麼看?
    2020年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是不太友好的一年,規模較大的疫情、大規模的林火、兩個極地的罕見高溫紀錄、地震火山爆發以及洪災等等,這些給了我們提醒,和自然和諧友好的相處才能更好的發展。實際上,2020年發生的這些災難或者說變故,除了疫情之外,其它所有的都是每年出現的常客。尤其是地震,大家可以去地震網關注一下,地球上每天都有地震發生,只不過有的時候地震級數較小,同時發生在無人區沒有被關注而已。
  • NASA科學家在火星發現深洞,很不尋常,火星男孩所說都是真的嗎?
    當然現在火星男孩已經長大了快要奔三了,也很久沒有出現他的消息。但不可否認的是火星男孩的確紅火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在當時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相關的漫畫、書籍、動畫等等「周邊」,讓某些人撈了一大筆。火星男孩曾經瘋狂的進行預言,面對記者的提問:你怎麼看待2012世界末日?
  • 火星疑似發現「廢墟」?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如果無法返回怎麼辦
    現在已經是2020年7月中旬,意味著今年的火星發射窗口即將到來,在今年7、8月,將會有3個探測器擇機發射升空,開「奔火」之旅。在沒意外的情況下,火星將會在明年迎來這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奔火」的飛行時間長達半年多,主要是因為火星離我們地球的距離比較遠。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九天之際,安放安屬?」一首《天問》,表達了華夏兒女千年來對自然宇宙和真理的追問和求索。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之際,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正式公布。
  • 盤點幾部關於2020年的科幻電影,最後一部神預測!
    還是沒有實現……下面up主來盤點幾部關於2020年的科幻電影看看電影中想像的「未來」有沒有實現吧第一部電影《史前行星之旅》沒錯,這部1965年的電影中的未來就是2020年,故事背景是2020年月球已經被殖民化了,人類開始探索金星,主角們在金星上遭到了史前動物的襲擊……距今55年的一部老電影,即使現在沒有實現,但也是濃墨重彩的一個奇妙想像。
  • 2020年被預言中了?火星男孩留下的幾大預言,正慢慢實現?
    說起世界上最神秘的預言家,相信很多人會想到2004年的火星男孩,雖然當時的他只有7歲,但是他的一席話卻震驚了世人。他當時對人類說了什麼呢?火星男孩的超能力在2004年的時候,有一家俄羅斯的媒體對火星男孩進行了專題報導,這名小男孩叫做波利斯卡。他聲稱自己來自火星,於是才有了火星男孩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