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呆爸
1
今天看到一個「家委會名單」。
這份名單來自於江蘇鎮江丹陽一家小學。因為名單上的家長都挺有來頭的。要麼在政府機關任職,要麼是企業高管。
許多網友看了,認為這份家委會名單是「非富即貴」。質疑這樣的家委會不能代表家長,學校在搞歧視,潛規則。
這兩天事情炒熱了,校長出來回應了。
他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名單的真實性,解釋了一番:這份家委會的名單是幾年前的,成員也是按照規則選出來的。
他還說:家長的社會名望高,做事會比較容易。
是真沒想到,這句話刺痛了不少人,有不少網友跟帖說這個校長三觀不正。
還有許多這樣氣憤的話:這是向社會不良風氣妥協。這是拼爹合法時代來了。不混個一官半職,不好意思把小孩往學校送。等等。
說實話,這樣的反應有點玻璃心了。
名望高,有資源,辦事比較容易,這是社會現實啊。大家都是成年人,沒必要掩耳盜鈴。
2
我看到丹陽這份家委會名單的時候,想起了另一份「藏龍臥虎」的名單。
北京有一個小學叫「中關村第一小學」。大概四五年前,網上流出過這個小學「開學第一課」邀請嘉賓的名單。
當時,那份名單曾經震驚過很多人,因為陣容太豪華了。
我們家的小學,搞開學典禮,上開學第一課,最多也就是集體升國旗,看看安全教育視頻。如果能請到一兩個大學教授做個報告,就算不錯了。
但是中關村小學呢?他們都請到了什麼人?開學典禮上就有4名院士出席。
比如,第一堂課請的是院士潘建偉講《科學的價值》。潘建偉是量子通信領域的大佬,現在任中科大常務副校長。
他們還請過航天員景海鵬講航天夢想、數學院士林群講數學思維、計算機專家徐志偉講超級計算機
類似這樣的資源,絕對不是有錢就能請到的。大多數時候,還是因為家裡有孩子、有親戚,所以才能辦到。
家委會裡這樣藏龍臥虎,非富即貴之上還有一個牛字了。
想一想,也能理解。
假如你是一個晶片領域的上市公司CEO,那平時一定是忙得腳不停地,一般的飯局應酬、論壇會議,肯定都是能推就推。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女兒跑來說:爸爸,我們學校邀請你進家委會,去給我們上一課《科技是什麼》。
你會拒絕嗎?
我估計100個爸爸裡,有一半人會立即打電話給校長說沒問題。剩下的一半,則立即安排秘書做PPT了。
3
家委會是個什麼樣的組織?許多人把它想得太神秘了。
對學校來說,是希望通過一個組織,在學校和家長之間起中介作用,協助學校做一些雜事。
比如學校要收班費了,要組織春遊了,要搞校慶了,或者學生反映安全、食堂衛生、老師教學水平了,等等。
學校的私心肯定是希望推選「有名望有資源」的家長。
因為這樣,將來發動捐款了,拉贊助了,開運動會了,師生家長聯誼了,哪一項事業都需要錢,需要人。
學校也是個江湖,也有利益考量,豈能放著有「非富即貴」的學生家長不用?
對家長來說,家委會的工作是純義務的(最起碼錶面上看起來如此)。
現實裡,往往因為事情煩,費時間,又沒有看得見的好處,很少有家長會毛遂自薦,主動攬這個事。
即使參加了,私心也不過是希望通過參加家委會工作,能多了解孩子動態,如果老師能對自己的孩子高看一眼,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家委會成員,一般在任內都會非常客氣,任勞任怨,認真配合老師完成工作,聯絡家長感情。
很少有人會藉此搞事,沒有那個權力,也沒有那個機會,去謀多大私利。
至於許多人說的通過家委會結交人脈,進而交換資源、談項目合作,那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是電視劇的橋段。
4
我是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才接觸到「家委會」的。
以我的認知,大多數學校的家委會其實是有名無實的花瓶。
它的推選程序一般都是在開學之初,微信群裡班主任說一下,大家客氣幾句,推舉一下就完事了,有些甚至是班主任直接就指定了。
這樣的推選要說杜絕貓膩,那也完全不可能。
有不少普通家長,非富非貴,但也有一顆熱情參與的心,願意為了學校、家長付出精力時間。
不讓他們參與,於情也許可以理解,但於法一定不合。考慮周全的學校,這一環不能缺。
所幸的是,按照校長的回應,丹陽這家小學「非富即貴」的家委會是按照規定選出來的。在我看來,那就是沒毛病。
於法有據,於情有失,雖然有遺憾,也應尊重。
最後想說一句,這份名單我仔細看了,有:
舜天集團總經理、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所所長、攝影家協會主席、中學總務主任、人事局副局長、電視臺副臺長、規劃局副局長,等等。
實事求是的說,在鎮江丹陽,他們的社會地位、收入在當地肯定算中上層了。
但要用「非富即貴」來形容,那恐怕還差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