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每一個身處社會的人來說,一個人的能力體現,全部都在人情世故中。能夠在人情世故中混跡的好,那麼他的生活也一定會過的步步高升,而人情世故中最需要的就是會說話,一個巧舌如簧的人,那就是老天爺賞飯吃,這樣的人不論到了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喜愛。
但是世間上的芸芸眾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老天爺給賞飯吃,就有一種人,他們不善於表達,被人們稱之為「笨嘴拙舌」,這樣的人在人情交往中,經常會被周圍人所忽略,以至於錯失掉一些人生的機遇,因此使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什麼好的起色。但是任何的缺點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善,對於不會溝通的人來說,只要牢記住老祖宗所說的兩句「律條」,那麼就一定會讓自己的人生非富即貴。
一、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很多人嘴笨,並不是不會說話,或者是生理上有毛病,只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人心,不知道跟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因此往往在說話上面臨一些碰壁。這樣的碰壁就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 ,久而久之就會讓一個人畏懼說話,因此我們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如何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就是地位比我們高的,一種是地位比我們低的。那麼對於地位比我們高的人,說話就要順著,不論是他們說什麼,我們只需要做一個應聲蟲就行了。
譬如單位中的領導,有時候跟你談心,他其實並不是要跟你溝通,而是需要你對他的想法做出肯定,這個時候如果你真的為了一些問題跟領導產生分歧,那麼領導就會覺得你是個不懂事的人,你的事業發展也就會莫名其妙的受挫。
而對於地位不如我們的人呢,我們就應該多和他們談利益,不要說冠冕堂皇的話,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是上位者,你說的官話套話,自然會得到他們表面的奉承,但是背後不一定被奚落成什麼樣。因此和「小人」就只需要談利益就行了。
在金庸先生寫的《鹿鼎記》中,就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了上位者對於下位者的話術。書中天地會的舵主陳近南想要拉攏韋小寶時,他一改「反清復明為了天下蒼生」的那一套說辭,而是完全從利益上來打動韋小寶為了天地會潛入皇宮做臥底,陳近南如此說道:如果能做成功的話,就有無數的銀兩跟女人,你願不願意去呀?」。
陳近南的這種「利益」談心,馬上就讓韋小寶心甘情願地冒著危險去做了臥底。如果陳近南不是這樣說,而是用什麼「家國天下」來勸說從小在妓院長大的韋小寶,那麼就算是陳濟南說的「口吐蓮花」,想必也是打動不了韋小寶的半分。因此說話也是要「看人下菜碟」的。
二、與貴者言,依於勢,與賤者言,依于謙
除了地位的高低外,社會上還有有錢人和窮人的分別。那麼我們和這兩類人打交道,也是要採取「分而不同」的方式。有錢人往往都會在心中有優越感,他們對於財富不如自己的人,往往不能夠平等的交流。
因此要和這樣的人交談,那麼就需要藉助一些「勢」,譬如不論什麼樣的有錢人,對於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他也不敢失了禮數;再或者就是將自己和他的競爭對手牽扯上關係,那麼他自然也不敢小覷,總之就好像是諸葛亮使用空城計一樣,一定不能夠讓對方低估自己,這樣才能夠做到平等的交流。
但是對於窮人,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絕對不能夠趾高氣昂,而是要放低自己的身段。很多窮人在心裡都十分的脆弱敏感,我們需要在心裡有「同理心」,不能夠以踐踏別人的尊嚴來為自己尋開心。所以能夠主動地放低自己的身段,就會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真誠,這樣也能夠得到別人的人心。
因此在生活中,只要能夠掌握跟不同的人進行說話溝通的技巧,那麼就一定能夠為自己收穫到最打的利益。想要人生得到富貴,就必須玩轉人情世故,而想要玩轉人情世故,就必須要學會說話的技巧,只要能夠牢記住老祖宗說的這兩條「律條」,那麼何愁自己的人生不會非富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