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份特殊,經常直言,所以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先生,通常被認為是橫跨政學兩界的人物。昨天他在財新論壇上的一席發言,因為涉及「寬鬆退出」這個敏感話題,而頃刻引來四面八方的巨大反響。
提示下,寬鬆退出與各位的資產關係太密切了,每一輪寬鬆,就像春水注入希望的田野,每一輪退出,田野裡只剩下秋收後的斷根殘草。
有人說,吸了多年寬鬆鴉片的人,總會說這是最後一口,但是戒掉何其困難。
有人說,歐美日大家都寬鬆,你一家關龍頭,不太可能。
看看究竟說了啥
樓繼偉說,中國已經到了研究寬鬆貨幣政策有序退出的時候了,但不是馬上退,財政政策可能還要維持,明年的擴張力度可能小一點。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各國都採取了相對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樓繼偉說,比較艱難的是債務率高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空間在縮小,擴張的力度要把握好。今年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是沒有辦法的,要更多用於保民生,保中小企業,還要防止企業和居民槓桿率抬高過多,金融業務要繼續降槓桿。
樓繼偉還說,目前全球債務周期和經濟周期錯位,債務在累積,經濟遠談不上復甦,資產價格卻在高位。一旦復甦,過多的流動性要收回,有債務破滅的風險。退出的節奏要掌握好,不能讓經濟復甦,對應債務危機。
敏感講演三個意思
考慮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退出不是短期內可以掉頭的,貨幣政策也需要事先給信號以季度、月度的方式慢慢作業,也考慮到樓繼偉的特殊角色,這份講話的三個意思,是值得所有人關注的。
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是沒有辦法的事。明年的擴張力度小於今年。主觀上想不松不緊,執行的時候,碰到百年不遇的各種變局,只好鬆了一點。但是油門沒有一踩到底。利率還算在正常區間,財政政策也未用到極致,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需要研究掉頭的問題了。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那種極度寬鬆的情況,就不要指望了。幾十天以後即將到來的2021,不要指望擴張力度到今年的水平。
防止企業和居民槓桿率抬高過多。一句樸素的直言,代表了一種擔心,就是在相對寬鬆的周期裡,企業、個人借的鈔票多了,導致「寬鬆退出」的時候碰到問題。
過去20年,中國加槓桿最多的地方,一是地方政府+國企,二是居民。看看各位的家庭資產表,房貸的數字都不少吧,這些數字在20年前都屬於天文數字。
銀行借出去那麼多錢,所以金融業務還要降槓桿。像螞蟻這樣的準金融機構,也要從嚴監管降低槓桿率。
資產價格在高位。這可是樓繼偉說的,雖然指向的是全球。中國目前的資產價格是不是在高位?這個問題太敏感了。但是全球很多資產,都被這輪寬鬆推到令人咂舌的高度。典型的就是美國股市。
信用債市場大震蕩
過去的幾天,是信用債市場大動蕩的幾天。因為河南一家國營煤企AAA級10億企業債無法兌付,導致信用債市場失去坐標,引發企業債、城投債大跳水。
不知道是不是有銀行買了這樣的債券,又打包在理財產品裡。以為河南的煤企與自己沒半毛錢關係,實際上還是有關係。
據說股市到了關鍵位置又衰了,也與此相關。投資基金今年買的人多達幾千萬吧。
觀察了一下,樓繼偉先生現在似乎經常透一點研究的底,吹吹風的前衛程度是不錯的。馬雲先生應當感到後悔沒有及時關注到樓先生的吹風,要不然也許就沒有陸家嘴金融論壇那21分鐘發言了。
昨天這個「研究寬鬆退出」的發言,相信不僅學界有漣漪,國際有漣漪,商界很快也會有漣漪。如果在地產行業混,這樣的信息都沒有關注到,那就要很認真研究提高層次了。
點「在看」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