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縣向塘鎮:真情救助流浪者 用愛溫暖這個冬天

2020-12-14 澎湃新聞

南昌縣向塘鎮:真情救助流浪者 用愛溫暖這個冬天

2020-12-14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了更好更及時幫助流浪者,南昌縣向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開展關愛行動,用愛溫暖流浪者的冬天。

今年年初,新街居委會工作人員發現兩位流浪者,寒冷的冬日只能蜷縮在單薄破舊的被子裡度日,食不裹腹。志願者趙秀萍看著很是心疼,立馬買來兩份盒飯,讓他們趕緊趁熱吃,填飽肚子。那時候疫情形勢比較緊張,為了不讓流浪者在外流浪,降低感染風險,趙秀萍每日堅持為兩位流浪者送飯,這一堅持就是三個多月。

為讓流浪者得到更好的照顧,趙秀萍將流浪者一事上報給了向塘鎮民政所,民政所對此事十分重視,立即聯繫南昌縣民政局,將流浪人員送入康定醫院,並為他們購置全新的棉服,棉鞋和棉褲。康定醫院醫護人員為兩位流浪人員進行治療,將幫助他們找到家、找到親人,找到回家的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合力救助為流浪者送溫暖
    進站救助:熱菜熱飯、空調取暖 不願進站:加派棉衣、棉鞋、棉被等禦寒物資本報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陳方璐)冬至已至,數九也隨之開始,我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時段,流浪乞討人員如何溫暖過冬牽動著公眾的心。
  • 北京:溫暖的「套餐A」,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個冬天不太冷
    套餐裡是一份價值22元的紅燒牛肉麵,主要面向剛畢業、沒有太多收入的大學生,流浪者、環衛工人等需要幫助的群體。一份「套餐A」既保留了尊嚴,又默默的幫助了真正有需要的人。但是,在你失去意志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一個陌生人無償的、不需任何回報地幫助你,哪怕是一碗小小的熱氣騰騰的麵條,都會讓你覺得人間自有真情在!都會激起我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就像我們在黑暗中摸索許久,有人劃燃了一根火柴,雖然只有一瞬間的微弱光芒,但是也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讓我們堅持下去。
  • 救助流浪者也應「授人以漁」
    露宿街頭的流浪者們過得怎麼樣?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市救助管理站工作如何開展?17日上午,記者跟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為流浪乞討人員送去棉衣、食物等禦寒物資,幫助他們安全、溫暖過冬。(見《梅州日報》12月19日4版)  流浪者淪落在街巷裡弄、蜷縮在城市角落,大多是一種無助和無奈,對現代社會來講,關愛弱勢群體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包容,也是城市管理者不能迴避的責任。
  • 寒夜救助裡的東莞溫度:他們街面巡查為流浪者送溫暖
    5度的東莞寒夜裡,志願者發現了蜷縮在路邊的流浪者,並為他送上溫暖。 從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8日,寒潮來襲,東莞迎大幅度降溫,東莞市救助管理站組織工作人員、社工,聯合相關鎮街社會事務局(辦)及「讓愛回家」志願者等,在全市範圍內共開展了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救助工作
  • 18小時的集結 江西南昌縣:50名突擊隊成員趕赴一線
    「向塘鎮即將迎來返崗返工返學人流高峰,疫情防控壓力大、任務重、人員緊缺,速組建一支縣直機關黨員幹部突擊隊赴向塘開展疫情防控工作。」2月12日16:30,南昌縣(小藍經開區)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黨建+聯防聯控」工作組接到指揮部指令。
  • 天冷情暖 株洲市民政局為街頭流浪者送溫暖
    易湘東為流浪者送棉衣。流浪者立即穿上棉襪和棉鞋。紅網時刻株洲1月8日訊(記者 顏洪 通訊員 劉靜)寒冬送溫暖,1月8日,株洲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易湘東,市救助站站長江廣贊一行前往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和街頭等地,為寄居在此的流浪者們送去棉被、棉鞋、食物等物資,也送去溫暖和關愛。易湘東為流浪者穿上棉衣。記者在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看見,數名流浪者或睡或躺呆在被褥裡。「大哥,天氣很寒冷,我們接你去救助站。」
  • 南昌縣檢察院微動漫在檢察「三微」評選展中獲獎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了全國檢察機關首屆未成年人檢察「三微」評選展播活動,南昌縣檢察院報送的《陪伴是最好的保護》榮獲提名獎。據了解,微動漫《陪伴是最好的保護》由南昌縣檢察院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影片中檢察官也呼籲家長們,多向孩子表達父母的關心和關愛,讓孩子認識到、感知到父母親的關愛,讓其心靈在一個溫暖的環境中成長。近年來,該院針對轄區地處城鄉接合部,部分父母外出務工導致留守兒童較多的現狀,延伸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觸角,採取有效措施關愛留守兒童,保護留守兒童合法權益。成立了由檢察長統一協調,未檢部門牽頭,刑檢、民行、政工等部門聯動的留守兒童工作小組。
  • 北京晚報評論:193名流浪者落戶天津!精準救助體現城市溫情
    今年3月,民政部等11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開展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此後,各省市紛紛作出響應。近日,河南、山東等地,也有不少流浪人員在所在城市「安家」,成為新市民。有了城市戶口,不僅宣告流浪者的合法身份,更代表這些流浪者從此能像其他市民一樣,享有一個公民應有的合法權益,不僅生活可以得到照料,生命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
  • 南昌縣這些凡人素語,哪句話最打動你?
    他們義無反顧逆風而行迎難而上他們平凡而樸素讓我們看到了太多真情今天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些樸素的話語傳遞給我們的溫暖與力量↓↓↓↓↓↓「等疫情結束後,我就回來!」▲左一為民警劉伍軍南昌縣公安局向塘派出所民警劉伍軍在完成了一天的重點人員排查工作後,為了把向塘鎮的主要街道再仔細巡一遍,他選擇了步行回所。儘管一天高強度的排查工作已讓劉伍軍疲憊不堪,但看到一位阿姨出門未做任何防護措施時,他還是不厭其煩地耐心提醒,到了家門口,他想到自己這幾天接觸了許多流動人群,便將奶粉和生活用品放在家門口。
  • 願「最帥轉身」刷屏,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公共視頻記錄的這個瞬間,讓人感動,傳遞溫暖。網友形象的稱讚為「最帥轉身」,可謂精準概括,轉身的姿勢最帥,救人的樣子最美。這是思想與情感打造的最帥,這是職業與敬業打造的轉身。「最帥轉身」讓我們這個冬天充滿溫暖,不再寒冷。<br/><br/>  無意扭頭,真意轉身。偶遇中,美德打造溫暖;偶然中,善良釋放溫馨。一位老人摔倒,外出辦事的武當山特區公安局民警李強正巧路經此地。
  • 淄博最冷的夜,他們為城市流浪者送去最暖的守護
    這樣的城市裡,由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組成的這樣一支生龍活虎的隊伍,他們一刻不停地在街邊尋找露宿人員的身影,用真情勸說他們早日返鄉。夜晚10點左右,市救助服務中心的救助車在主城區大街小巷巡查了一遍後,再次回到了位於火車站附近泰興大酒店南側的小巷子裡,市救助服務中心負責人從車上跳下,徑直朝巷尾走去。他的心中牽掛著一個人,那就是曹某濤。
  • 地方經驗丨建德市實施「指南針行動」,讓流浪者溫暖回家
    地方經驗丨建德市實施「指南針行動」,讓流浪者溫暖回家 2020-06-18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凌晨時分,這些人冒著嚴寒驅車數百裡,只為送一個流浪者回家
    2019年12月18日凌晨1點半,鹿邑縣「讓愛回家志願服務隊」隊長孫國超帶領志願者杜樹全、顧愛華、付秀萍、張正江等人,冒著嚴寒驅車前往河南省許昌市陳曹鄉雙廟村,送流浪者張炳獻回家。「是鹿邑「讓愛回家志願隊」嗎?渦北產業園區附近有一個流浪者急需救助。」
  • 傳遞真情 巾幗有愛——「壹基金」溫暖包留給孩子無限的愛
    傳遞真情 巾幗有愛——「壹基金」溫暖包留給孩子無限的愛 2020-12-29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寒冷的冬天裡,「他」帶來了溫暖!
    隨著寒流不斷侵襲,氣溫也在不斷降低,為了給山區孩子一個溫暖的冬天。12月10日,2020年中華救助愛心衣櫥溫暖廣西行活動走進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馴樂鄉山崗小學開展捐贈活動,為101名孩子送上一套集防寒、防水、防風等功能一體的保暖衝鋒衣,給山裡貧困的孩子們帶來寒冬裡的溫暖。
  • 這個冬天,願有人與你邂逅溫暖!
    倘若有一個人在這個冬天,陪伴你,與你低喃,與你邂逅溫暖,那麼滾滾紅塵,只會牽掛你一人。 冬天寒冷,風一吹,落葉們就聚在一起取暖了。我希望你的身邊也有一個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中,用他溫暖的懷抱緊緊地抱著你,看得見你的呼吸,跟你一起牽手到白頭,看盡四季繁華,春花、夏日、秋葉、冬雪。
  • 3年為415名流浪者找到家 虎門這支公益服務隊讓愛回家
    「感謝大家幫我找到兒子,感謝大家······」今天(1月9日)下午,在虎門「讓愛回家「公益服務中心成立3年的慶典大會上,一位來自四川的70多歲老伯,見到自己在外流浪多年的兒子,泣不成聲地感謝虎門「讓愛回家」的志願者為自己找到兒子鄭傑強。
  • 「單人套餐」讓愛厚重,讓冬天不冷
    然而,一個「單人套餐」徹底顛覆了這樣的「俗話」,「單人套餐」給「窮」輸入的不僅是暖暖的「問」,更是厚重的愛。人生如河,難免困厄,單人套餐,用厚重的愛溫暖難中人,讓其獲得愛的能量,走出困境,讓冬天不冷,不僅是自然的冬天,更是人生的冬天。  尊重,讓愛舒暢。愛有多種多樣,憐憫的愛,讓人難受;尊重的愛,讓人舒暢。
  • 這個冬天,能溫暖你的只有它……
    這個冬天,能溫暖你的只有它…… 2020-12-16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寧流浪者衣衫單薄,救助站送去溫暖
    1月8日下午,南國早報記者隨南寧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同上街開展巡查救助,向有需要的流浪乞討人員免費發放禦寒衣被,勸說他們進站接受救助。南寧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開展街面巡邏,勸導流浪乞討人員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對不願進站的發放禦寒衣被。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蘇華攝南寧民族大道朝陽路口的地下通道,時常會有流浪乞討人員在裡面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