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最冷的夜,他們為城市流浪者送去最暖的守護

2021-01-1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馬玉姝 通訊員 呂志遠 近日,山東局地出現70年來的最強寒潮,夜幕降臨時,寒冷的氣息更是密實而深厚。1月7日晚,淄博最低溫度下降到零下19℃到21℃之間,今年或將成為36年來淄博最冷的一個冬天。

蕭瑟的街頭,有這樣一群逆風而行的人,他們冒著嚴寒,奔走在夜色中的淄博街頭;他們走街串巷,急切的尋找著每一個流浪乞討人員和困難群眾的身影;他們拿著手電、抱著棉衣、扛著食品,低頭尋找著城市裡的每一個角落。越是陰暗背風的地方越是他們關注的重點,他們是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的夜查人員。

這一夜,這座城因為他們變得異常滾燙。

「救助人」心中有張活地圖

1月7日,小寒的第二天,夜裡,-19℃的風吹皺了城市的喧囂,吹息了人們逛街的激情。商店提早打烊,卸下往日的熙攘和繁華,偶爾見到匆匆而過的行人,也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就連計程車和私家車也比往常少了很多,路邊光禿禿的樹枝在路燈的照射下顯得尤為孤單,一切都像是被冰凍了一樣,冒著涼氣,透露著冬日的蕭瑟。

這樣的城市裡,由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組成的這樣一支生龍活虎的隊伍,他們一刻不停地在街邊尋找露宿人員的身影,用真情勸說他們早日返鄉。

夜晚10點左右,市救助服務中心的救助車在主城區大街小巷巡查了一遍後,再次回到了位於火車站附近泰興大酒店南側的小巷子裡,市救助服務中心負責人從車上跳下,徑直朝巷尾走去。

他的心中牽掛著一個人,那就是曹某濤。曹某濤老家在沂水縣道託鄉曹河村,在淄博靠打零工度日。如今的他露宿街頭,寒冷的夜裡隻身捲縮在一家銀行的屋簷下,一張簡易的床墊和幾床厚厚的被子,就是他的全部家當。

「冷嗎在這?怎麼在這睡呢?」見有人來了,剛剛睡著的曹某濤不情願地漏出半個腦袋。

簡單詢問後,曹某濤明確表示自己並不願意離開這個他眼中的「熟悉的環境」,市救助服務中心救助科科長劉亮上前遞給他一張救助聯繫卡,放下一頂棉帽和一些食物,臨走前告訴曹某濤:「剛才給你的救助聯繫卡上有我們中心的電話和地址,怎麼去也說得很明白,有什麼需要可以給我們打電話,過幾天我還會來看你,希望你能跟我們回去。」這是他們今年第6次來看望曹某濤了,每次無論工作人員如何勸說,曹某濤都不願意到救助中心求助,理由是怕耽誤打工掙錢。

每年冬天,在淄博街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嚴寒裡、風雪中,他們不分白天黑夜穿梭於主城區的大街小巷;高架下、橋洞裡,他們與流浪者並肩而坐,耐心勸說;他們24小時守候在救助一線,隨時為需要幫助的求助者依法提供服務,他們為那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流浪人員、困難群眾送去關心和溫暖。由於每天不間斷地巡查走訪,中心城區、文昌湖區、經開區、高新區範圍內,哪一條街道、哪一個橋洞、哪一片綠化帶住著哪一位流浪者,「救助人」都如數家珍,就像是在他們心裡都有一張活地圖。

把時間留給了素不相識的流浪者

夜裡9:30,大家正在忙著搜尋露宿人員的蹤跡,市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孫建霞的手機響了起來,是年僅6歲的女兒打來的視頻電話。

「媽媽!媽媽你在哪?你怎麼還不回家?我想你,媽媽!」電話裡響起了女兒委屈的哭喊聲。

「好寶貝,你先別哭,媽媽正在外面工作呢,我知道你想媽媽,媽媽也想你。媽媽在外面幫助那些沒有家的可憐人,這麼冷的天他們還睡在路邊,多危險啊,媽媽去看看他們,可不能讓他們凍壞了對不對?寶貝你乖乖睡覺,我很快就回家了,啊!可不能再給媽媽打電話了。」沒等女兒說完她就匆匆掛斷電話,她沒有絲毫的遲疑,跟隨著其他人一起往前走去。孫建霞後來說,女兒打電話的這個時間已經是她該睡覺的時間了,平時都是她哄著女兒睡覺,因為今晚參加夜查,不得不提前把女兒放在姐姐家裡。

「在電話裡聽到女兒的哭泣她也非常心疼,但作為一名救助服務一線的工作人員,在這樣的天氣裡就要以夜查工作為重,以保護服務對象為重,以完成兜底保障任務為重。」孫建霞說。

孫建霞還說,自己只是市救助服務中心的一員,中心所有工作人員都一樣,心中裝著服務對象、心中裝著集體,家庭的困難往後放、個人的安危拋兩旁,有的同事可能連續一個星期都在中心的崗位上。

面對今年的極寒天氣,他們提升晝巡夜查頻次,標記處露宿人員經常出現的地點,用腳步丈量我們城市的長度和寬度。這樣的夜晚對孫建霞而言再尋常不過,對於每一位救助工作者都是家常便飯。

救助工作沒有節假日,一年365天,他們不是在救助中心守候,就是在巡查或護送受助人員返鄉的路上,為了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這些救助對象,他們晝夜奔波在路上,他們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給了那些與自己素未謀面的救助對象,留給自己家人的時間卻很少。

寒夜裡最後的守護者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街頭露宿人員絕大多數都是不願意接受救助的「頑固分子」,王某夏就是其中的代表。當天夜裡,市救助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火車站南廣場外的廢墟裡找到了王某夏。只見他在一間自己搭建的小棚子裡蜷縮成一團。「這兒太冷了,跟我們回救助中心吧。」劉亮勸他。「去那兒幹嘛!我才不去!」王某夏堅持不走。

「現在怎麼生活?怎麼吃飯?這麼冷的天你自己在這裡太危險了。」工作人員多次勸說,王某夏始終不願離開。無奈之下,救助人員只能叮囑附近的值班保安,多多留意。「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們救助的時候,請隨時給我們打電話,我們24小時隨叫隨到。」劉亮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見證了這個淄博最冷的一天夜裡的艱難任務。從北邊的大張勞務市場到南端的山鋁廠區,從東邊的花山腳下到西邊的文昌湖邊,工作人員一寸一寸仔細搜尋著。在建工地、ATM機、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廢棄房屋……每經過一個地方他們都停車搜尋,下車兩分鐘的時間,就會感覺渾身上下都被低溫包圍著,從頭頂到腳底沒有一絲熱乎氣兒,拿手電的手凍得發抖,就連手機也凍得反應遲鈍連拍照都困難。

寒冬的夜裡,市中心的商鋪大都已早早打烊,城市褪去了繁華,卻因為有這一群救助人的存在而依舊飽滿、滾燙。

11:20夜查結束時,劉亮出發前剛充滿電的手機已經發出了電量低的提醒,他揉搓著凍僵的雙手,捂著已經失去知覺的耳朵,支撐著沉重的眼皮,拖著疲憊的身體開始返程。一路上,救助人員眼睛還是不離道路兩旁,商店門口、ATM機裡頭,再看一眼有沒有露宿人員的蹤跡,再掃一圈,以免錯過沒有發現的人員。

市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常說:「他們(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和困難群眾)有權利不接受救助,但我們有責任及時發現及時勸導。」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作為民政人,作為救助管理機構的人,我們有責任為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和困難群眾依法提供及時、周到的服務。一邊是工作人員的勸慰,另一邊卻是露宿街頭人員固執的堅持,這樣的場景我們在工作中經常遇到,我們從不放棄對流浪人員和露宿人員的關注,我們願意犧牲自己的溫度提升整個城市的溫度,希望我們的堅守能夠守護這些露宿街頭的特殊人員的安寧。」市救助服務中心負責人如是說。

凌晨0:20,參加夜查的中心工作人員唐功琛回到家,半夜到家似乎早已成為救助工作者的習慣。

為了確保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和困難群眾能夠得到及時救助,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冬季的長夜裡,救助服務中心夜查已經成為常態化工作。他們毫無怨言的投入到八小時之外的另一個八小時工作中,因為他們肩上扛著的是救助的重任,他們心中裝著的是社會最底層的弱勢群體,他們手裡握著的是露宿街頭人員生存的希望,他們就是這群城市裡逆風而行的救助人。

相關焦點

  • 救助流浪者也應「授人以漁」
    露宿街頭的流浪者們過得怎麼樣?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市救助管理站工作如何開展?17日上午,記者跟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開展寒冬送溫暖行動,為流浪乞討人員送去棉衣、食物等禦寒物資,幫助他們安全、溫暖過冬。(見《梅州日報》12月19日4版)  流浪者淪落在街巷裡弄、蜷縮在城市角落,大多是一種無助和無奈,對現代社會來講,關愛弱勢群體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包容,也是城市管理者不能迴避的責任。
  • 寒冬裡,你們守護城市,我們溫暖你!
    用「最冷造型」扮演著「最暖英雄」 由於需在列車之間的狹縫穿行,時常還得「爬車」 所以他們穿得很輕薄 在常人眼裡,這樣輕裝上陣看著都冷
  • 水晶之夏 活力重燃夜淄博
    核心提示:去年10月,市政府出臺《關於挖掘消費潛力繁榮發展夜間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豐富城市夜間經濟業態的具體措施,本報記者第一時間實地探訪,以《扮靚「夜淄博」還需加把勁》《在城市核心區打造夜經濟主陣地》《文化賦能 撬動淄博夜經濟》等為題,從不同角度推出8篇深度報導,呈現淄博夜經濟狀態,並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對淄博夜經濟發展提出建議。
  • 《奔跑吧》偶遇黃河,這是最冷冬天的最暖相遇
    原標題:丁真帶火理塘,《奔跑吧》偶遇黃河,這是最冷冬天的最暖相遇   這一年,沒出國,沒代購,卻因為很多「意外」偶遇了美好中國。   11月11日,不到10秒的視頻迅速引爆全網。
  • 天冷情暖 株洲市民政局為街頭流浪者送溫暖
    易湘東為流浪者送棉衣。流浪者立即穿上棉襪和棉鞋。紅網時刻株洲1月8日訊(記者 顏洪 通訊員 劉靜)寒冬送溫暖,1月8日,株洲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易湘東,市救助站站長江廣贊一行前往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和街頭等地,為寄居在此的流浪者們送去棉被、棉鞋、食物等物資,也送去溫暖和關愛。易湘東為流浪者穿上棉衣。記者在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看見,數名流浪者或睡或躺呆在被褥裡。「大哥,天氣很寒冷,我們接你去救助站。」
  • 守護淄博西大門!張店公安分局特警大隊用行動鑄造最堅實的迎風牆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來,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特警大隊受命在濱萊高速淄博西站口執行防疫檢查執勤任務,從該處進入淄博的每一個人、每一輛車詳細檢查,做到車、人無遺漏,確保有可能進入淄博的新型冠狀病毒被阻隔牆外。特警大隊這支鋼鐵隊伍又一次逆風而上,站到了防控疫情的最前沿,成為守護淄博西門的迎風牆,為人民群眾遮擋烈烈疾風。
  • 側記|打卡薛之謙、HAYA、白皮書樂隊同款燒烤 感受夜淄博煙火氣
    「朋友說來淄博一定要嘗嘗淄博燒烤。」「對,小餅和大蔥,昨晚吃了一頓燒烤,今天胖了2斤!」「第一次來淄博,印象最深的還是美食,燒烤。」9月19日,#淄博麥田音樂節#的話題登上了熱搜,霸屏了淄博人乃至全國網友的朋友圈。
  • 這座城市被稱為世界上最冷的城市,最低零下64度
    有的地方常年炎熱,有的地方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幾十度。正是因為這些不同,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一個地方,在寒冷的冬天,氣溫可以達到零下64度,這已經超出了人類的極限。它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冷的城市。這個城市叫雅庫茨克,這個城市位於俄羅斯,有冰城的稱號。
  • 3月中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公布 淄博最差
    2020年04月14日 16:52: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生態環境部14日公布今年3月中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顯示,淄博、棗莊、石家莊位列全國空氣品質最差城市前3位。
  • 「一杯薑茶」心漸暖
    「您好,這是我給您帶的薑茶,早上冷,您辛苦了。」她這樣告訴記者徐梓瀟因為環衛工人他們每天都要那麼早就起床工作,他們很辛苦,我們如果沒有了他們,城市就不會那麼乾淨。,心也暖了。」今年是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成後的第一年,「沒有一片紙張,沒有一個菸頭」的沿路環境折射的是每個環衛工人黎明前和午夜時的汗水。對於孩子們送來的溫暖,環衛工人們都表示很驚喜,熱氣溫暖著他們冬日裡冰涼的臉頰,孩子和家長們一身疲憊的面容上掛著笑容。「給別人送去快樂,也是給自己帶來快樂。」在總結會上,一個孩子這樣說道。
  • 海賊王:三大將:最冷的人用最暖的果實,最懶的人用了最快的果實
    原海軍三大將裡面最暖的人用最冷的果實,最冷的人用最暖的果實而最懶的人用了最快的果實。赤犬的定位是一個鐵血將領。作為指揮官,我希望自己手下都是赤犬這樣的兵。作為歸順世界政府的安分守己的P民,我希望海軍都是赤犬這樣的人。
  • 美羅板藍根攜手遼寧國大,「最暖冬季」進行中,暖冬禮免費領
    12月12日,美羅板藍根口服液攜手遼寧國大連鎖,開展了「最暖冬季關愛冬季易感人群、暖冬禮包免費發放公益活動「。
  • 最冷下雪天,最暖獻血人!島城熱血英雄用愛心溫暖寒冬
    他們提前一天在微信公眾號進行了預約,雖然天氣不好,但他們還是選擇如期赴約。請完假,接上中午放學的女兒,他們小心開著車,原本十幾分鐘的路程開了近一個小時才到。張景煒因為沒通過獻血前初篩遺憾不能獻血,但妻子鄭德麗非常勇敢,在老公的鼓勵下初次嘗試了血小板捐獻,成功捐獻1個治療量。
  • 天很冷!別怕,有他們!
    只屬於他們的暖心故事「蜀黍幫助你」「我們在市場門口執勤,一位弱視人員過來喊我『警察兄弟,你能幫我過來按一下取款機嗎?我看不清上面的字』。我進去幫他插卡,取了錢,弄完後就把錢和卡交還給他……」1月9日下午,一位在硯山城區執勤的交警給小編講述了一個暖心的小故事。他們說:「真是太感謝你了。」
  • 南寧流浪者衣衫單薄,救助站送去溫暖
    當許多市民揣著「暖寶寶」、睡著電熱毯的同時,街頭上還有一些衣衫單薄的流浪乞討人員,他們如何度過寒冷的冬日?1月8日下午,南國早報記者隨南寧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同上街開展巡查救助,向有需要的流浪乞討人員免費發放禦寒衣被,勸說他們進站接受救助。
  • 極寒之下,誰最知道我們想吃什麼? 他們吃了啥,您知道嗎?
    21世紀最冷的一周,您是怎麼度過的?反正作為記者小編的我們,這期間外出採訪,好幾次遭遇「冷斷片」——我要說什麼來著?我要去哪兒來著?很難確認,大腦中樞還能否為這個職業服務。我們不妨找一個側面說說,過去一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多冷。「比北極還冷?」「回東北避寒潮?」「出門潑水成冰?」這是一種觀察角度。
  • 「警察藍」+「天使白」,這場遲到的婚禮甜透淄博!
    為什麼全城都在為他們祝福?「520」,時尚淄博這樣定義了「我愛你」昨天是5月20日,因為「520」諧音「我愛你」,這一天也被視為全年中最適合表白的日子。2020520,諧音「愛你愛你我愛你」更難得一遇。在這一天,朋友圈裡註定有人秀恩愛,公眾號的熱點也牢牢鎖定愛人間的深情告白。
  • 冬至至冷 人心至暖
    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不管遭遇什麼,遇到什麼困難,只有抱著對未來堅定的信心不放棄、不拋棄,一直走下去,才會,也終會殊途同歸,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想到光明在前,便心生嚮往,無所畏懼!更重要的是,在你們成長的道路上,始終有我們的守護。國家和社會,也永遠不會放棄對每一個孩子的關心和愛護。
  • 實拍深圳流浪者:留不下的深圳,回不去的故鄉,他們該何去何從?
    網友實拍廣東深圳龍華公園裡的流浪者,他們已經流落街頭,不知道是找不到工作,還是不願意工作。冬天已經來了,他們依然還睡在冰冷的石板上,這種日子還能夠堅持多久?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的:留不下的深圳,回不去的故鄉,流浪者的境遇似乎完美闡釋了其中的含義。
  • 賽博朋克2077:流浪者結局劇情人物解析
    二丶流浪者遠離城市的喧囂,嚮往自由,誠實正直。星星結局對於的就是流浪者,V選擇相信流浪者,並救自己的命。並與流浪者們,還有帕南一起離開夜之城。女V攻略朱迪後,朱迪也會一起。從城市之外結局中了解到,朱迪一直想離開夜之城這是第一個結局,因為可以帶朱迪遠走高飛總結來講,就是與流浪者一起離開夜之城相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