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湖公園。
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6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婧/文 謝瑩/圖)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駕車沿公常路往樓村方向行駛,右轉進入華村路,經過小橋穿過新陂頭河,便可看到一處碧波蕩漾的湖泊。沿小路逐漸往裡走,還可看到兩三個大小不一的湖泊被四周的山丘環抱在懷中,好似初生的嬰兒不願被外界打擾。然而如此醉人風光卻已無法掩飾光芒,早已吸引了數隻白鷺在其中肆意飛翔。
這裡便是位於光明區北側的荔湖公園,該公園在公明、新湖兩個街道之間,地跨樓村、上村和西田三個社區,靠近龍大高速的樓村出口,南側隔新陂頭河與公常路相鄰。荔湖公園依山傍水,山水資源優勢獨特,其中水面面積46公頃,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本期《發現光明治水美景》,記者就帶你跟隨新湖街道巡河員秦戈楊、古海豐的腳步一起走進荔湖公園,暢享醉美湖光山色。
亂花漸欲迷人眼。
曲徑通幽處盡賞湖光山色
沿著羊腸小路走入荔湖公園,岸邊的樹木已經長出新枝,各色的野花點綴在綠色的水草中,地上的小草也已露出新芽,噴淋設備在草坪上有序揮灑,晶瑩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現出七彩的光芒。安靜的湖面上,不時有白鷺飛過,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湖水的寧靜,棕色木質棧道順著湖的方向延伸,不時探到湖中心的親水平臺讓遊客與在湖中棲息的水鳥來了一個親密接觸。
秦戈楊告訴記者,兩年前的荔湖公園還遠遠不是現如今的模樣。兩年前,這片區域一部分是樓村水庫,周圍全都是裸露的土路,岸上也沒有做綠化,一颳風就會吹起很大的灰塵;樓村水庫旁邊是三個私人承包的魚塘,附近有很多農民在湖邊種植荔枝,飼養家禽,對湖水水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成為了蚊蟲滋生的溫床。「就是一個土坑,裡面有點水,除了釣魚的人,基本沒有人過來。」
除了給周邊居民帶來的影響之外,該地惡劣的生態環境也給光明區整體的河流水質產生了負面影響。古海豐介紹,荔湖公園地處新陂頭河北支的上遊,湖內的水會直接流入隔壁的新陂頭河。而由於附近的居民在種植果樹、飼養家禽及魚類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就要施肥、撒農藥,受到汙染的湖水就會直接流入到河道內,造成河道汙染。
可喜的是,這種情況在2017年開始逐步得到了改善。2017年3月,荔湖公園項目開始招標,2018年1月31日正式動工,荔湖公園的建設正式提上了日程。與此同時,結合光明區近年來強力開展的治水提質工程,「公園之區」建設與水環境提升工程緊密結合,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水生態景觀逐漸變為了現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光明區得到了生動實踐。
白鷺飛過平靜的湖面。
朝氣蓬勃中暢想絢爛光明
據介紹,荔湖公園擁有獨特的山水景觀資源,總佔地面積約400公頃。該項目以蓮塘水庫水源保護區、樓村水庫濱湖遊覽區以及周邊山林遊覽區為核心景觀軸線,將樓村主入口、活力濱水、紫薇花海、湖濱棧道、上村主入口、西田主入口六個節點串聯起來,形成北邊擁山林賞樹影,南邊遊濱湖觀花海的景觀布局,並形成荔湖八景,分別為:文韻長堤、荔湖灣畔、柳岸聞鶯、野趣溪谷、浪漫花海、鏡水長廊、山林綠道、荔影疊翠,從而打造成一個具有休閒康體、濱水遊憩功能的區級城市綜合公園。
秦戈楊參加巡河工作已有兩年的時間,他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重點檢查沿河排汙口及沿河垃圾,發現問題先處理再上報,查看兩岸綠化、河道治理、河面保潔等情況,針對入河垃圾、河面漂浮物及汙水廢水偷排等影響水質的問題進行河道巡查,每次認真做好巡河記錄。
在這兩年的巡河工作中,秦戈楊對荔湖公園的變化有著最直觀的感受。「現在建起公園之後,沒有村民養家禽了,蚊蟲變少了,湖的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現在荔湖公園聘請了專人進行管理,也有專門的河道管養單位對水環境進行定期維護,而且附近路面都進行了硬底化,湖泊兩岸做了綠化,建設了親水平臺,公園的整體景觀較以往有了顯著變化。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荔湖公園位於新湖街道,這裡也是光明科學城的核心承載區,高鐵在附近高架橋上飛馳而過,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光明小鎮歡樂田園、天安雲谷等均距此地不遠,未來還將有一大批大科學裝置布局於此。未來的荔湖公園,將不再僅僅是周邊居民的日常休閒之地,而將逐漸打造成為光明區的城市新名片、深圳山水景觀新亮點、國際花城新示範。
秋日的傍晚,來到荔湖公園,天氣不再如午後般灼熱,微風迎面吹來,樹葉隨風飄動。落日的餘暉灑在水面上,魚兒不時躍出水面,湖面上蕩漾起了一圈圈金色的漣漪。天色漸暗,街燈亮起,白鷺也開始在湖邊覓食,而後倦鳥歸巢,一切都是那麼得美好、靜謐,讓人分外留戀。
美麗的荔湖公園。
荔湖公園。
草長平湖白鷺飛。
沿木質棧道賞湖光山色。
兩岸花卉爭奇鬥豔。
美麗的荔湖公園。
美麗的荔湖公園。
美麗的荔湖公園。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光明區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