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這個國王為何成了倒黴蛋諺語?羅馬這個王后為何名聲如此不堪

2020-12-14 一般明月

西方有一句諺語叫做「勒內國王的爐邊」,還有一個名字叫梅沙裡娜,後面都是津津有味的故事。

勒內國王的國王座位好像是插滿刀的,這位可憐的勒內國王怎麼也坐不上去。勒內國王是英國玫瑰戰爭時期國王亨利六世的王后瑪格麗特的父親,勒內國王出生在法國的安茹,是家中的次子,而在他十二歲的時候跟洛林王國的一個十歲的公主伊莎貝拉訂婚。

可憐的勒內國王

法國跟許多當時的歐洲國家一樣,其實說不上是一個國家,它由許多鬆散的公爵領地分成許多國家,法國國王只是一個勢力很小名稱,各領地的公爵名義上遵從他,背後到處是勾心鬥角與互相算計。

等洛林國王查理二世去世後,把洛林領地賜給了女兒伊莎貝拉。當時歐洲複雜的互相聯姻,就是因為王國可以當成嫁妝。

勒內國王剛把國王的王冠戴好,查理二世的弟弟突然起兵來奪國王的位置,而且聯絡了非常強大的勃艮第公爵,勒內國王不出意外的勇敢拼殺然後被抓,勃艮第公爵開出了很高價碼的贖身費,勒內國王回家到處借債,在無能為力後,主動回去勃艮第繼續關押。

那朵花才是國王的?

不久後,逃亡在外的伊莎貝拉與女兒瑪格麗特,聽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好消息,原來勒內國王有個兄弟是義大利西西里與它周邊一個領地的國王,這個兄弟在勒內國王十萬火急的當口掛了,而且留下遺言把國王給被人關押的勒內國王。

勒內國王面對來敲門的幸福,興高採烈的去做國王了。可是,沒幾天對於國王的歸屬有了爭議,勒內國王像灰姑娘一樣被人趕了出來,而此時他的家鄉安茹和他老婆的家鄉洛林都已經落入了英國之手。

走投無路的勒內國王四處流浪,居無定所。據說有一天,大概天氣異常寒冷,被命運捉弄的勒內國王剛好在馬賽,為了取暖,勒內國王就在馬賽大街上,跟著太陽不停的移動,好讓陽光始終可以給他驅寒。所以,歐洲的諺語「勒內國王的爐邊」,指的是生活沒有著落的人。

國王寶座在哪?

梅沙裡娜是個義大利的名字,其實,這是一個羅馬皇帝的皇后,而且是名門之後。梅沙裡娜外祖母是羅馬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姐姐的女兒,奧古斯都是凱撒的外甥。而當時的皇帝也是羅馬顯赫家世的後人克勞狄烏斯,不過這個老皇帝娶她的時候已經五十一歲,梅沙裡娜十六歲,論輩分,克勞狄烏斯是她的表舅。

梅沙裡娜之所以留名後世,是因為這個皇后有個特別的嗜好,她喜歡在夜幕降臨的時候,一個人跑到大角鬥場下面去,而大角鬥場下面是羅馬最低廉的妓女聚集處,梅沙裡娜皇后就在此地做低等的妓女,樂此不疲的放浪。所以義大利語裡的梅沙裡娜指的是可以被任何男人輕而易舉得手的女人。

勒內國王在女兒瑪格麗特王后被關押在倫敦塔後,到處借錢把女兒贖回了家鄉。

而梅沙裡娜後來又跟各路人馬有私情,皇帝知情後左右為難,皇帝的一個秘書假借皇帝名義派一個百人隊長給梅沙裡娜一柄短劍自盡,梅沙裡娜不敢動手,百人隊長奪過劍,結束了她的生命,二十三歲。

相關焦點

  • 宮女打敗髮妻成為王后,最終卻被國王拋棄,還被送上斷頭臺
    1514年,亨利八世的妹妹瑪麗公主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二,成為法國王后,安妮博林和她妹妹瑪麗博林又跟隨瑪麗公主到了法國宮廷,伺候瑪麗公主。瑪麗公主嫁給路易十二還不到三個月,路易十二就病故了,老夫娶少妻太興奮,容易歸天。路易十二的侄子兼女婿弗朗索瓦一世成為法國新王,瑪麗公主就回國改嫁了。
  • 路易十六是少有的私生活不亂的法國國王,卻因奢侈的王后而被法國人...
    法國波傍王朝末代國王路易十六,雖說在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與王后安東奈特一起上了斷頭臺,但是不論路易十六的治國能力怎麼樣,他在法國歷史上卻是少有的私生活不混亂的國王。
  • 14歲少女遠嫁法國,38歲被送上斷頭臺,瑪麗王后奢華短暫的一生
    這種夢想往往很難實現,正因如此,才有了那麼多才子佳人、愛恨情仇的故事。然而出生在奧地利的瑪麗·安吉瓦內特,卻輕而易舉就實現了這個夢想。未出嫁前,她是奧匈帝國女皇泰伊莎最受寵的女兒;從嫁給法國王儲,到成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可惜她38歲時就被法國民眾送上了斷頭臺。
  • 明朝木匠皇帝法國鎖匠國王,都不務正業為何路易十六走上斷頭臺
    不過明朝皇帝和西方國王有一個不同就是,他們有代替自己執行意志的背鍋俠那就是宦官,如果反擊太過激烈,可以拿背鍋俠去墊背,而西方的國王則沒有這個優勢,於是革命發生了。風雲激蕩的法國大革命,在歷史上被無數次書寫,大讚特贊之後,作為背景的都是倒黴的路易十六!
  • 從「項鍊事件」看瑪麗王后究竟有多冤
    眾所周知,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生活奢華無度,導致國庫空虛,國家財政緊張,並由此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推上斷頭臺,但是瑪麗的死因真的就是如此嗎?講究排場,鋪張浪費一直都是法國宮廷的風氣。從亨利二世著名的情人黛安娜開始,甚至更早,法國國王對於數不清的情人都極盡慷慨之能事,贈送珠寶首飾,乃至城堡土地,全都不在話下。但那些貴族命婦豪奢的生活留下的只是風流美名,人們對其懷著莫名的敬意,覺得可望而不可即。
  • 英國出了許多有名的女王,為何法國從來沒有女性國王?
    如果這個建議被採納,那麼法國將誕生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性國王。讓娜的外祖母是匈牙利女王,舅舅是勃艮第公爵,家族很有勢力,因此讓讓娜繼承王位的呼聲很高。可是,路易十世的弟弟腓力五世對王位虎視眈眈,他當時擔任攝政王,掌控國家大權——有人甚至懷疑是他謀殺了年幼的約翰一世。在腓力五世的支持下,法國貴族搬出了一部古老的《薩利克法典》,來證明女性沒有王位繼承權。
  • 揭秘法國凡爾賽宮:國王自戀的偉大結晶
    ▲ 凡爾賽宮全景圖路易十四為何會選擇將法國的皇宮為何會修建在凡爾賽小鎮呢?史學家相信路易斯堅持將法國政府搬到凡爾賽,首先是因為凡爾賽離巴黎的這一段十六千米的距離,這樣能夠讓他遠離巴黎中心的動蕩的同時,逼迫那些貴族們去凡爾賽皇宮拜訪時,必須寄宿其中。凡爾賽宮的修建和意義怎樣都繞不開這個自戀的國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的修建,首先是為了彰顯路易十四的至高無上的權力,滿足他作為一個獨裁者的自大。
  • 古代歐洲貴族為何對寡婦情有獨鍾?連國王都搶著娶,這是為何?
    然而,古代歐洲的貴族卻對寡婦情有獨鍾,甚至連國王都偏愛寡婦。這一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這樣呢?難道寡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有年輕姑娘給不了的感覺?今天,筆者要以布列塔尼的安娜為例,給大家說道說道。這個女人非常有智慧,有頭腦,本身是想和奧地利貴族聯姻,擺脫法蘭西的統治,從而完成獨立。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法國國王知道了她的想法後,很快破壞了她的想法,甚至出動了很多兵力攻擊布列塔尼。這兩個國家碰在一起,肯定是法國必贏。於是,戰敗後的布列塔尼被迫籤了條約,條約中的內容指出:安娜必須要嫁給法國國王,不能嫁給奧地利貴族。
  • 《國王與王后》:世界諸王小百科,一部極簡世界史
    浪花朵朵最新推出的繪本《國王與王后:50位中外帝王小百科,從漢謨拉比到伊莉莎白二世》,就從近4000年的歷史中,精心挑選了50位國王與王后,比如秦始皇、埃及豔后、路易十四、拿破崙、茜茜、睦仁等等。這些人都在屬於自己的時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文殊菩薩點化烏雞國國王,為何反被浸在河裡三天三夜?
    西遊記第三十七回,說到唐僧師徒來到烏雞國,唐僧晚上睡覺時,夢到烏雞國國王向他訴冤。原來,早在三年前,烏雞國的國師把他推到了井中,國師自己則變化成了國王。原來,國師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精,特意來為文殊菩薩報仇的。青獅精為何要為文殊菩薩報仇呢?一切還得從烏雞國國王說起。
  • 除了拿破崙,為何法國戰爭總給人感覺那麼弱?看看法國人怎麼做的
    後來被羅馬帝國統一了很長一段時間,其中心就在法國、西班牙一帶。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無數個小國,從此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美劇的讀者都知道,那個時候的歐洲有多亂。而作為羅馬中心地帶的法國,為何總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但每次又都是那麼軟蛋呢?這當然和他過去的歷史文化薰陶有關。·過早成熟的法國無論是百年戰爭、七年之戰,還是後來的二戰,法國的表現都讓人汗顏。
  • JOJO:辛紅辣椒平板5A,為何戰績如此不堪?
    在第四部中辛紅辣椒平板明明是5A,為何戰績如此不堪? JOJO中每個替身都擁有著屬性面板,可以間接的看出這個替身的強弱,而面板五A的一般不是主角就是大boss
  • 她比國王大20歲,可是卻成為國王最愛的女人,還幫助了王后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都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除了正宮皇后外,還有滿宮佳麗三千人,可是歐洲王國都是一夫一妻制,國王也不能例外。歐洲國王只能有一個妻子,就是王后。如果國王不喜歡王后怎麼辦?國王可以有情婦,但是情婦沒有名分,生出的孩子也不能繼承王位。
  • 法國最了不起的國王,不僅把教皇架空成傀儡,還暗中殺死兩位教皇
    不過法國歷史厲害的君主又何止以上幾位,現在要介紹的這位國王更加了不起,說他了不起是因為他把凌駕於國王之上的教皇架空成傀儡,還暗中殺死其中兩位教皇,這樣的法國國王簡直讓人望而生畏,他就是卡佩王朝腓力四世。
  • 王后被小三搶走丈夫和地位,王后被軟禁,小三上了斷頭臺
    英國國王結婚次數最多的就是亨利八世,亨利八世結了六次婚,兩次離婚,兩次把王后送上斷頭臺,還有兩任難產身亡。誰嫁給亨利八世,誰就倒黴。今天就先說說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凱薩琳王后。凱薩琳王后史稱阿拉貢的凱薩琳,她出身顯赫,本是西班牙的公主,她的父親是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母親是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因為阿拉貢國王和卡斯蒂利亞女王結婚,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就合併了,成了西班牙了。所以他們的兒女就被稱為西班牙的王子和公主。
  • 奧地利公主遠嫁法國成王后,因奢侈無度太敗家,結局令人感慨
    14歲來到法國凡爾賽王宮的瑪麗,面對奢華的王宮和盛大的婚禮,她一定不知道,這個國家不過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而法國宮廷,王后更多的是花瓶和傳宗接代的存在,情婦比王后的影響力大得多,而且是有實權的。 瑪麗嫁過來的時候,蓬帕杜夫人已經去世,此時國王的情婦是愛享樂的杜巴利夫人。因為瑪麗極其討厭情婦的存在,所以她利用自己討厭,只要身份高的人不開口,身份低的人就不能主動搭話的宮廷規矩,對其他人都親切交談,偏偏不跟杜巴麗夫人說話。
  • 法國政治思想中「祖傳」排斥女性,為何歷史上還有大量女性攝政?
    但是,在主流社會卻遭到了大力支持,所以女性攝政在法國機會是非常少的,但為何法國史上又有大量的女性攝政存在。一、丈夫不在,妻子上戰場女性涉足朝政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在中世紀法國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所以在王朝裡女性雖然沒有大眾居民身份那麼低,但是卻不能參與朝政。
  • 法國版「何不食肉糜」,真相是被流言纏上的法國斷頭王后?
    晉惠帝完全不能理解為何饑荒。他只是對大臣說:「沒有飯吃,為何百姓不吃肉粥呢?」這句話讓前來匯報的大臣目瞪口呆,三觀盡碎。這就是令百姓痛恨的「何不食肉糜」的歷史典故。後世帝王家常常用它來教育子孫,務必要了解民生疾苦。起碼不要做一個白痴帝王。
  • 法國王后瑪麗:14歲遠嫁法國,38歲被斬首,一生奢華短暫
    瑪麗·安託瓦內特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是奧地利最受寵愛的公主,她被稱為絕代艷后,她38歲死於法國的斷頭臺。 14歲來到法國凡爾賽王宮的瑪麗,面對奢華的王宮和盛大的婚禮,她一定不知道,這個國家不過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
  • 聖女貞德:以一己之力改寫了法國歷史,卻被處以火刑,這是為何?
    數百年前,有位預言家曾預言:法國終有一天會被一個女子毀滅,又被另一個女子拯救。法國人堅信,毀滅法國的這位女子便是伊莎貝拉王后——法國國王查理六世之妻。伊莎貝拉自1388年嫁給查理六世,成為法國王后後,一直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儘管當時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