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慣子如殺子」,到底啥意思?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2020-12-14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俗話之所以形成,是因為這些是前人的經驗和生活感悟,一些人在看到某種現象或者是自己經歷過某些事後,總結出這樣簡單易懂的話來告誡後人,也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些話在流傳的過程中,有些人覺得太主觀,有些人覺得沒道理,於是就慢慢失去了流傳的意義和廣度,所以消失的俗話是很多的。

而有些則得到了人們的共鳴,於是就不但被後人流傳,而且還會不斷的完善,最終形成看似簡單,但卻包含著無數人生經驗,甚至是人生哲理的話。

比如這句「慣子如殺子」就是,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這句話,我們長大後也深深明白了這句話,但有時候我們卻會根本性忽略這句話的警示意義。

為什麼會這樣?什麼叫慣子如殺子?究竟有沒有道理?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愛子慣之,是謂自私

以前的時候,村裡有個婦女特別的潑辣,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她能站在村口叉著腰罵幾個小時,罵得非常難聽,不堪入耳。

別人都不跟她一般見識,她卻覺得自己這是厲害,別人都不敢惹自己,更加的我行我素。

她這個人對別人潑辣,也苛刻,甚至是自己的丈夫。但她對自己兒子卻是百依百順,那真是要什麼給什麼,沒有就想辦法弄到手給兒子。

孩子從小在她的身邊長大,她這麼潑辣和不講理,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加上要什麼就想搞到,孩子覺得自己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換句話說,他覺得自己想要什麼,那什麼就得是自己的,就此養成了畸形的價值觀。

這孩子小時候偷別人錢,翻牆頭過去,結果被人堵在了家裡,人家還沒有說什麼呢,他媽媽已經罵上了門,那叉著腰把這家人罵了個狗血噴頭,說人家想要敗壞她們家兒子的名聲,說人家故意的,孩子這麼小,怎麼會想到偷錢呢?一定是人家把孩子叫到家裡,然後誣陷啥的。

總之就是個倒打一鈀,其實大家都知道就是孩子想要偷錢,事實上她自己也知道,但是她就是要顛倒黑白。最後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孩子長大後外出打工,在外面偷人家東西,結果被抓了,外面可沒有他媽,直接被判了刑。家裡媽媽更加潑辣了,她認為別人都看她笑話。

幾年後兒子出來,什麼也不幹,天天在家吃喝,想要什麼就逼她,她老了,上哪裡去摘星星夠月亮的?兒子又走上了老路,還是偷東西,這玩意兒你偷東西自然地被抓,現在仍然還在監獄裡。

這是愛嗎?這是媽媽對兒子的愛嗎?愛到兒子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幹,經常進監獄?

二、愛子教之,是謂無私

我們常聽到一個詞叫溺愛,說父母多麼慣著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如此溺愛,往往會成為一個悲劇,因為這其實是種。

在這樣的溺愛中,父母往往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他們在用自己的辦法塑造著孩子的三觀和人生。

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能受欺負,不管是因為什麼事。他們認為自己的物品不能被別人搶走,所以要什麼給什麼,他們覺得這是自己心愛的東西,所以容不得別人說半句不好。

他們並沒有把孩子當成孩子,而是當成了一件自己心愛的物品來養。

要知道,孩子從上是一張白紙,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這張紙上先寫下了自私和自利,然後又在用後面的方法來教孩子怎麼保持這種自私和自利,比如撒潑、比如偷盜、比如搶奪。

孩子接收到了這樣的信息,於是一直深刻於心裡,並且養成了無法無天的性格,認為有什麼事父母都給自己兜著呢。

但社會不是自己家裡,父母會慣著自己,社會不會慣著自己,最終會走上一條無法彌補的錯路。

父母這樣的愛不叫愛,只能叫自私。

無私的父母應該教孩子善良、學習、孝順、謙遜等等,告訴他們,不是自己的不拿,自己想得到就得努力,樹立好的三觀,使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因為孩子早晚都會離開父母,他得獨自面對這個社會,他得有自己的生活。

生活裡怎麼會都是父母呢?自私的父母養大的孩子,必定會遭受生活的毒打。

慣子如殺子,過去有道理,現在有道理,到未來仍然有道理。

最後:每個人都會從孩童走過,每個人也都終將成為父母有自己的孩子,任何一個孩子在兒童時候的教育都非常重要,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至關重要,不要把自私當成愛,也不要把嬌慣當成愛,他小的時候,在家的時候你可以嬌慣他,但長大後呢?走上社會後呢?誰來嬌慣他?真正的愛是無私,不把孩子當成一件自己的私人物品,而不是把孩子當成祖宗一樣寶貝著。事實上,任何人的寶貝,在別人眼裡都可能一文不值!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之中從來都不缺少俗語老話,這些流傳甚久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至。不論是關於農業天氣,還是生活之中的各種瑣事。這些俗語都有很細緻的描述。這些俗語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經驗積累而來。
  • 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到底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摘要: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啥意思?有道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雖然小寒節氣才剛過去,距離過年也還有一段時間。其實關於生老病死農民看得都是比較淡的,在農村裡就有一句和其相關的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先來看看上半句「會生生在六月」,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孩子運氣好就是在農曆六月份出生,在這個月份出生的孩子是有福氣的。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風水學問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動土建房尤為明顯。無論是陽宅,或是為逝者修建的陰宅(墓地),都非常重視風水問題,它們的選址、布局都非常講究。對於陽宅來說,好的風水應堅持「前聚、後靠、左活、右通」原則。這裡的「前聚」,是指房屋前方要能地氣聚合。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今天立春,俗語「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老農的說法啥意思?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立春,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俗語「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老農的說法啥意思?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我們有充分的自信,最終一定可以戰勝疫情、獲得勝利!今天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立春,在農村老農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老農的說法到底是啥意思?有何有道理嗎?究竟什麼是立春?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比如下面2句不知道大家小時候,在老家有沒有聽老人家說過。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說:「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堂」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裡的「羊」並不是指真正的「動物羊」!而是指人的屬相,即屬羊的人。不知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待宰的羔羊!因為「動物羊」大多都逃不過待宰的命運,所以,人們經常聯想到屬羊的人,認為屬羊的大部分人的命運也不會太好,會孤孤單單的過完半生。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 農村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耕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牛年二龍來降水,四馬齊出保太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
  •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人易笑必痴,女人易笑必賤」啥意思?有道理麼?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日常生活經驗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以精悍短煉的語言表達出通俗易懂的道理。今天我們要說的「男人易笑必痴,女人易笑必賤」這句俗語則是關於人的日常言行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農村俗語:「男人易笑必痴,女人易笑必賤」啥意思?
  • 農村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之一,對於農民來說,一座房子不僅是庇護一家人的場所,還是全家人的感情寄託,所以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有很多。在蓋房子時,從房子的位置、開工的時間、以及房屋的格局等等,都有很多說法,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布局,我們常常說左青龍、右白虎,所以青龍代表的是東方,白虎則是西方。
  • 農村俗語:「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究竟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建造房屋時會有許多講究或規矩。比如,在我們這裡,房子是不能建造在山頂上的。據老年人講,建造在山頂上的房子整天被四面八方的風吹著,縱使房屋的主人再有財富,也是會被「吹跑的」。因此,農村人都是非常忌諱將房子建造在山頂上的。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年的冬至的具體時間是在12月21日早晨6點21分就開始了,農村裡,人們一大早就告別暖和的被窩,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仿佛是在珍惜這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