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規:小學生每周需要進行勞動,家長:幫做家務最有必要

2020-12-16 書航學長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群體日益成熟,和以往不同之處,現在的小學生物質條件更加優越,有了許多可玩之物,手機等電子產品成為了小學生熱愛之物。除此之外,家長會給孩子報名各式各類培訓機構,增加孩子的綜合素質能力,至於其他比如家務勞動都是由家長進行包辦處理,卻忽視了小學生自己的勞動。

教育部新規:小學生每周需要進行勞動

針對於小學生勞動時長不足的現象,早在2015年就提出過加強小學生勞動時長,而在最近教育部再次引發了通知,文件當中要求,大中小學都要設立勞動周,小學以校內為主,規定小學1-2年級每周課外活動或者家庭生活勞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初高中,大學可以兼顧校內外的勞動,同時時間可以定在學年內或者寒暑假期間。

開展勞動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向德智體美勞發展,也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大方向,而現在大多數學校將學習抓得過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認為學習好了,什麼都好了,這也是許多家長的慣性思維,開展這樣的勞動周是否有用,我們先看看網友的評論。

有網友認為,開設勞動課形同虛設,並沒有實際的意義,具體落到點的時候,會被其他科任老師佔用,這就像是體育課一樣,還有家長說到了上勞動課需要,拍照,感想,宣傳,審核等等,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反而勞動課逐漸成為了一個形式主義。不過開設勞動周自然有它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掙錢的不容易,體會勞動換來的成果,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書航個人認為這樣的勞動周開設在寒暑假期間更為合適,學期之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安排,大多數學生都會受到學業壓力的影響,如果安排勞動多多少少會影響一些部分同學的學習,當然真正會學習的學生並不會因為開設勞動而影響成績,而是大多數學生對於時間的規劃和管理還不到位,因此開設在寒暑假,可以讓學生抽出打遊戲的時間進行勞動學習,體驗生活。

不管是校外勞動也好還是在家做家務,在家長看來,在家做家務勞動最為實在,我們就那今年大學生舉例,漫長的「寒假」待在家中除了上網課,好像並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這必然會引起家長的嫌棄,如果我們在家中勞動,不要那麼懶散,也可以讓家長感到欣慰,而校外的勞動能不能養成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還是個未知數,不如讓其在家中勞動更好,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得到了對應的勞動,這樣的做法豈不美哉?

如果光靠教育部的通知,或者學校的通知就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愛勞動的習慣這顯然不太可能,養成這一習慣還需要家長的配合。

一,鼓勵孩子進行勞動

鼓勵能夠起到很好的督促和激勵作用,學生更希望得到老師或者家長的認可,當他們得到認可會更有動力和信心來勞動,同時勞動也是學習的一個部分,能夠鍛鍊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在勞動當中不會避免的也會犯錯,犯錯之後不能懲罰,不然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而是引導吸取教訓。

二,注重勞動興趣的培養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勞動沒有興趣,那麼讓他勞動會讓他覺得是一件煩心事情,接下來的勞動也不會認真對待,所以家長或者老師對於學生的勞動成果要給予肯定和支持,可以組織相關的勞動比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三,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由於小學生由於年齡階段的特徵模仿能力較強,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眼裡,對小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需以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意識來規範學生的行為,通過觀念的培養和 習慣 的養成來給孩子提供 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氛圍。 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應該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寫在最後:勞動教育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學校開展教育工作 不可忽視的一環 ,也是培養當代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之一 ,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 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共同努力 ,加強合作共同 ,建立聯動 機制 ,為學生的勞動教育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相關焦點

  • 提倡小學生參加家務勞動非常重要
    有誰見過「小皇帝」長大以後能夠成才?更不用說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了。我認為小學生做家務勞動,不但能夠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還能通過家務勞動,學習一些社會知識,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學會感恩,培養勤勞堅強的性格,樹立勞動光榮的價值觀,珍惜勞動果實,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 小學生家務勞動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二、家務勞動目標通過家務勞動,學生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強化責任擔當,切切實實地感受、體認到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勞動價值,進而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崇尚勞動。三、家務勞動基本內容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確定相應的家務勞動內容。
  • 娃該不該參與家務?不用他才是害了他,附兒童不同年齡家務參照表
    孩子在不同年齡適當的做家務是很有必要的。 最讓人關注的是1-2年級的孩子,每周都規定課外活動或者家中勞動時間不能少於2小時。
  • 有必要讓孩子做家務嗎?3大好處顯而易見,愛勞動的孩子值得肯定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自從孩子來到父母身邊,家裡就充滿了歡聲笑語,特別是當孩子年齡大一些的時候,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讓父母感到非常省心。孩子年齡小,做事不靠譜是情有可原的,雖然沒有順利的完成媽媽交給的任務,但孩子能夠幫父母做事的行為值得表揚。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幫父母做家務?
  • 不同年齡孩子家務活清單,勞動從娃抓起好處多,家長們開始分配吧
    3~4歲這個階段的小寶寶可以做一些最簡單的家務,像是擦灰、扔垃圾這種沒有難度的家務,現在很多小朋友已經開始學習垃圾分類了,家長們可以從基礎清潔讓孩子入手。培養孩子做家務的4項標準1)以身作則家長們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首先自己也要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責任出力。不要家長們一邊讓孩子熱愛勞動,另一邊自己不作為,讓孩子感到困惑,為什么爸爸不幹活之類的想法。
  • 勞動教育就是「幹家務」?教育部:應體驗到新形態的勞動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2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針對勞動教育就是「幹家務」,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表示,家政屬於勞動內容,特別是像小學階段,隨著年級的升高,應開展有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封面新聞記者粟裕申繼亮表示,第一階段是以家務勞動內容為主,因為很多孩子能從事的勞動主要是發生在家庭裡。
  • 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居然這麼大!2歲後,一定帶著...
    今年7月份,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定中小學生每周勞動至少2至3小時! 孩子幹家務,沒必要! 孩子的雙手與積極性往往都止步在這幾句話上了。 就像很多寶媽說的: 「做完了,二次返工不說,有時候還是災難現場,並且還得時刻擔心出簍子,最後反而增加了媽媽的勞動時間啊。」 不過,這只是一方面。
  • 小學生在家應該怎樣做家務,才不虛度這個假期,附各年級詳細列表
    針對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特制訂《寒假家務勞動指導方案》,倡議同學們在疫情期間要取消聚會,安靜地待在家裡看看書、練練字、充充電,並參與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附:一年級家務勞動清單1.學洗襪子。2.學習用掃把掃地。
  • 這些學校把做家務列入家庭作業
    學生:喜歡做家務且不耽誤學習蚌山小學學生金俊熙告訴記者,他很喜歡老師為他們布置家務勞動作業,因為勞動給他帶來了快樂,另外,從中也體會到父母的不易,讓他更加知道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他還表示,「我覺得做家務和學習並不矛盾,反而會培養出許多好習慣,對學習會有促進和幫助的作用,如果經過在學校一天的學習,頭腦和身體都會很疲勞,做些家務放鬆下,之後再進行學習效率更高。」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長大後差別太大,家長要知道
    結果顯示: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有出息!其中,愛做家務的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則為1:10。除此之外,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和心理疾病患病率都較低。可見,做家務能給孩子的一生帶來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那麼在現階段,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
  • 鼓勵孩子自己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孩子做家務好處有哪些
    您是否會讓孩子幫忙做些家務呢?家裡的孩子是不是明顯對做家務感覺到沒興趣呢?即使做了也拖拖拉拉、馬馬虎虎,根本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 誠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可能不得不忍受許多孩子無法忍受的行為。鼓勵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保持家庭整潔。為什麼要鼓勵孩子做家務?
  • 居家勞動好處多,孩子也能做家務,這些培養方法,值得父母學習
    於是,從家務活開始,父母帶領佳佳一起給家中的花草澆水、打掃衛生。慢慢地佳佳學會了起床後疊被子、收拾自己的小書桌,吃完飯後還會主動地幫媽媽收拾碗筷,並與家人一起分享勞動的快樂,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看著孩子的變化,父母高興極了。
  • 天津出臺首個《中小學生居家勞動指南》你家孩子什麼最拿手?
    ■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機會、勞動內容、勞動技能的掌握情況和勞動感受等。■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受調查學生會做,也喜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且認為做家務並不影響學習,但是做家務的主動性還有所欠缺。學生最常做的家務活是整理房間,最擅長的技能是煮麵條。
  • 3個步驟讓孩子愛做家務
    一、不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變得懶散的原因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父母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
  • 餵羊、鬆土、做家務,這些大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楚天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尹若冰 高楊)「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連日來,武漢科技大學學生在各種群裡分享居家防疫期間,主動參與勞動的體驗,在勞動中鍛鍊成長。姐姐帶著弟弟一起做家務來自武科大文法學院社會1801班的秦天慧,在疫情期間,為父母分擔家務,幫媽媽做飯,給弟弟輔導作業。白天,父母外出工作,只有秦天慧和弟弟在家。弟弟上幼兒園,學習任務不算太重,秦天慧每天督促弟弟背誦《弟子規》。不僅利用《弟子規》教弟弟簡單的做人道理,還教弟弟從中認識很多字。
  • 勞動課不再是做家務 教育部點讚青島勞動教育改革
    所謂「勞」,即意味著勞動。眾所周知,勞動的「五育」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近段時間,「勞動教育」卻一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以往關於勞動,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好似有一道分水嶺,大家不約而同地將學科知識與學校對應,把勞動體驗歸於家庭。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才害了他,父母要有所了解
    眾所周知,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們會效仿父母的行為,所以如果父母常常偷懶不做家務,孩子不愛做也是很正常的;在某個階段孩子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做家務,會導致孩子對家務更加牴觸;孩子不喜歡做家務,也許是因為家長總是在孩子做得不夠好時罵他們,時間一長,孩子會非常不耐煩,又怎麼會喜歡做家務呢?
  • 寒假,3-7歲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家長可以借鑑學習
    有些爸媽非常寵愛孩子,總是事無巨細地為孩子包辦一切,捨不得讓孩子做一點點家務。事實上,讓孩子適當地參與家務勞動是有很多好處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讓爸媽們更好地了解什麼年齡的孩子該做哪些家務。
  • 教育部新規:學前班全部取消,另一個壞消息讓家長始料不及
    在孩子的教育上,每個父母都會特別重視,生怕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無法考上滿意的大學,在社會中很難能有太大的競爭力,找工作可能會處處碰壁。因此不少父母在孩子很小時就特別重視他們的教育,花上大筆錢送孩子去輔導班。
  • 做家務比學區房更重要?9個月就開始?13歲以下兒童家務清單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我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中進行的調查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美國超級豪門洛克菲勒家族】六代精英,沒出過敗家子。家族世代承襲家規,從小讓孩子記帳、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