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覲見,隱然有帝王相,眾臣疑懼,命他摘下帽子,忽必烈笑了

2021-01-12 蘭臺夜讀

他是趙匡胤裔孫,卻受忽必烈器重,仕元36年,為何還受後世景仰?

引語

說起中國古代的書法大家,趙孟的名字是不能被遺漏的。趙孟的書法與繪畫成就,是史有定論的。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書法創作上,篆、隸、真、行、草書,趙孟無一不精,而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取得如此藝術成就的趙孟,還有一個令人羨慕的身世背景:他是趙宋皇族子孫,為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秦王趙德芳之後,系趙匡胤的十一世孫。趙孟自幼聰敏,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但是,趙孟11歲時,他的父親趙與訔因病去世,趙家的生活便大不如前。好在是皇族子孫,所以,趙孟14歲時,因其家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並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戶參軍。

然而,當時的南宋,正在遭受大蒙古國的攻擊,南宋已是搖搖欲墜。果然,南宋德祐二年(大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2月4日,元軍攻入臨安,宋恭帝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南宋滅亡。南宋滅亡後,趙孟一度蟄居在家埋頭苦讀,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

正當趙孟想安心地做個前朝遺民時,一件事情改變了他的人生進程——本是趙宋皇族的遺民,卻做了元朝36年的顯官。

救命的尖腦袋

元朝統治者,作為外來民族入主中原,出於政治需要,他們選擇通過安撫江南士子來收買人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奉元世祖忽必烈之詔,到江南搜訪隱居的南宋遺臣。程鉅夫遍訪江南,尋得20多個可用之人,其中,趙孟因其才學、名望名列榜首。程鉅夫應該是趙孟的鐵粉,所以,對趙孟非常敬重。

趙孟一行被帶到大都(元朝的首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後,程鉅夫還專門安排趙孟進宮,覲見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見趙孟丰姿如玉,照映左右,以為他有帝王之相,心中頓生疑慮,不知他作為宋朝皇帝的後代,是不是真心歸順我吶?

想到這兒,忽必烈就讓他摘了帽子。趙孟把帽子一摘,露出了個尖腦袋。忽必烈一看,哈哈笑了,說:「不過是個漂亮書生。」於是才打消了疑慮,重新打量起眼前這個名聞江南的大才子來。

此時的趙孟 ,在忽必烈眼中又是另番模樣:才氣豪邁,神採煥發,如同神仙中人,非常高興,讓他位坐右丞葉李之上。這樣的排位,足見忽必烈對趙孟的喜愛,這也是對趙孟的一種褒獎。

名震江南的趙子昂

趙孟不僅字寫得漂亮,文思也很敏捷,比如吟詩作對之事,他都可信手拈來。關於他的巧思佳對,有個流傳較廣的故事,就是發生在他北上大都的途中。

揚州有個姓趙的富商,在瘦西湖畔建了「迎月樓」。新樓落成那天,主人大宴賓客。入席時,客人都互相謙讓,不肯坐上面首席。原來,當時有個習慣,坐在上首的客人,要為主人的新居題聯作對。正在你推我讓之時,忽然門外來了一位外鄉客人。他彬彬有禮地向各位打招呼,大家便順水推舟,把他讓到首席坐下。

酒過三巡,主人果然請客人題寫楹聯。大家異口同聲地請上座客人代筆。誰知這客人毫不推辭,提起筆來稍加思索,就龍飛鳳舞地寫道:

春風閬苑三千客;

明月揚州第一樓。

大家一看這聯,不但聯意極佳,而且書寫甚妙,不禁個個拍案叫絕,稱讚不已。於是主人再三請他署名,客人乃在聯旁寫下「趙子昂」三字。眾人這才知道,此人原來就是名震江南的趙孟(趙孟,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

趙孟的投名狀

忽必烈並不一定知道趙孟給趙姓富商寫對聯的故事,但是,他對趙孟的才情是深信不疑問的,所以,在禮遇趙孟之後,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給他這樣大元皇帝寫副對聯。

忽必烈給予趙孟的,正是展示才藝與表達忠心的好機會,趙孟並不推辭,並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機會,他就提筆當場寫了一副有名的對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

這副對聯並不是趙孟的原創,而是出自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為頌揚隋文帝楊堅所寫的《入隋侍宴應詔詩》。

陳叔寶是南朝陳的最後一位皇帝。陳後主在位期間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嬪、文臣遊宴,製作豔詞。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為然。最終,隋軍入建康,陳叔寶被俘。被俘後的陳叔寶,開始了仰服楊堅、低調做人的亡國生涯。

開皇十四年(594)十二月,隋文帝楊堅東巡,陳叔寶隨行。登芒(邙) 山,陳叔寶侍宴,應詔賦此詩。其詩曰: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

用日月以喻皇帝,這在幾千年來的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其詩妙就妙在陳叔寶以降王的身份,竟把昔年群臣阿諛自己的詞彙一古腦兒搬來阿諛楊堅,這才讓詩句有了巨大的衝擊力。

趙孟引用陳後主的詩句為聯,也是猛誇元世祖的德性,跟太陽和月亮似的那麼明亮;他住的元大都也建造得特別壯麗,給王朝的江山增加了光彩。忽必烈一看趙孟的字確實漂亮,寫的話也都是捧自己的,高興極了,於是,力排眾議,特授趙孟為兵部郎中。

仕元36年卻能獨善其身

成為元世祖的近臣之後,趙孟並沒隨波逐流,而是活出了自我。在朝中,趙孟公心諫言。有一次,大臣王虎臣揭發平江路總管趙全的違法事實,朝廷命王虎臣去查處。御史中丞葉李堅持奏請不可派王虎臣,忽必烈不聽。最終,還是趙孟的一番話,敲醒了忽必烈:「趙全違法確實應該問罪,但王虎臣以前在平江也常常強買民田,縱令下屬臣僚奸詐營利。趙全曾多次與他爭鬥,王虎臣懷恨在心。如今派王虎臣去,他必然陷害趙全;縱然查出趙全不法事實,人們也不能不有所懷疑。」忽必烈這才明白過來,改派他人去處理。

在地方,趙孟細心理政。忽必烈有意讓趙孟參與中書省政事,趙孟堅持不肯。他認為久在君王身邊,必受人嫉妒,故極力請求到外地任職。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趙孟外出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當地有個叫元掀兒的人,在鹽場服役,因不勝艱苦而逃走。他的父親誣告是同服勞役的人將掀兒殺害。趙孟懷疑其中有冤情,不立即判決。一個月後,掀兒自己回歸鹽場。郡中人都稱讚趙孟料事如神。

於朋友,趙孟不忘舊情。他原是因程鉅夫的舉薦而以兵部郎中入仕元朝的。後來程鉅夫任翰林學士承旨時辭官歸家,朝廷命趙孟接替他任職。趙孟就任後,先去拜謁程鉅夫,然後再入翰林院視事,此事被當時傳為士大夫的佳話。

結語

趙孟的人生後36年,受到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逝世,享年69歲。趙孟病逝後,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趙孟: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裡,他是元明清三朝書畫的一代宗師
    ——至元二十三年,元朝的統治者忽必烈,忽然有天想起了那些前朝的遺士,便派行臺侍御史程鉅夫到江南搜尋,並拿回了一份名單。在這份二十多人的摺子裡,寫在第一的名字,叫趙孟,字子昂,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子孫,真正的前朝皇室血脈。
  • 黃日華版喬峰為何總戴著帽子?摘下帽子後,我笑出眼淚
    黃日華版喬峰為何總戴著帽子?摘下帽子後,我笑出眼淚說起黃日版《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大家都不陌生了,當時與34家省級電視臺同時播出,這部《天龍八部》收視連續第一,列入經典神作之後被無數次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漫畫以及遊戲。
  • 當他摘下帽子,網友:原諒我笑出聲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不斷有導演對這一作品進行翻拍,而在這眾多版本中,可能很多人也有著自己的評判。而要說起來,可能很多人都會97年黃日華版的喬峰產生一個疑問,為何只有他總戴著帽子?這樣的話,很容易給觀眾帶來錯覺,讓觀眾容易調戲,喬峰帶上帽子的話就很容易區分出來。而且從現場的一張照片中可以看出,摘下帽子的黃日華形象似乎不敢恭維,難怪網友看到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 當黃日華摘下帽子後,網友:笑出豬叫
    大家在追劇的同時難免會出現一個疑問:喬峰走路,吃飯,喝酒,打架為什麼會帶著帽子?而且帽子從未摘下,這兒畫一個大大的問號。有網友一下點題,喬峰帽子符合其性格特徵,符合其環境特徵。隨著電視劇越來越多的翻拍,不同電視劇呈現不同的主題環境,不同版本環境,帽子也恰好匹配版本的變化。人物特徵符合了也很好地對電視劇的版本做了區分。
  • 楊麗萍10年不摘下帽子,本以為是裝飾,摘下帽子後讓人難以置信
    中國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他們的表演,但是很多藝術家都有自己的怪癖,他們的思維總是在跳躍,這讓很多普通人無法理解他們的思維。例如楊麗萍是一個有怪癖的藝術家。當她出現在公眾視線中時,她總是戴著一頂帽子作為裝飾,但在過去的10年裡,她從未見過楊麗萍摘下她的帽子,這引起了許多觀眾的好奇心。直到後來楊麗萍揭示了一些東西。
  • 黃日華摘下帽子後,網友:笑出豬叫
    雖然這部劇有許多的版本,但是黃日華飾演的97版卻成為了大眾最為認可版本。 不過,網友們在聽完他的回道之後,卻紛紛表示:「笑出豬叫」。
  • 趙孟最得意的兩幅畫,你覺得水平如何?
    其中搜羅南方有影響和有才學的文人士大夫來北方做官就是一著妙招。趙孟作為趙宋皇族、文人領袖、藝術精英被強徵。——嗯,嚴格說來,算是半推半就吧。反正表面上忽必烈很重視他,對於趙孟的意見也聽得進去,還一度想讓他參與中書省政事——那可是元朝行政中樞啊!這事兒因為元朝貴族們不服被壓下來了,但趙孟很感動,頗有種「得遇明主」的感覺。於是,趙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畫了很多幅關於馬的畫,以自喻自己這匹千裡馬終於遇到伯樂了。
  • 黃日華版喬峰為何總戴著帽子?當他摘下帽子後,網友:原諒我笑了
    但卻有一個不尋常的地方,其他版本的喬峰都沒有戴帽子,金庸先生書中的描寫也沒有提帽子,但是黃日華版喬峰卻總戴著帽子,這是為什麼呢?01.1961年,黃日華出生於廣東省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異,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 安南,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地,忽必烈兩徵安南都是什麼結果?
    翌年,忽必烈又下詔封陳光昺為安南國王,規定三年進貢一次,貢品包括儒士、醫人、陰陽卜筮、工匠各三人,貢品有金、銀、蘇合油、光香、沉香、檀香、犀角、象牙等,還派出訥速丁為該國達魯花赤(管理者)。安南知道蒙古帝國不好惹,派出使者來覲見,進貢了貢品,對索要儒士等婉轉地拒絕了。
  • 為何黃日華版喬峰一直戴著帽子?摘下帽子的那一刻,原諒我笑了!
    近日TVB老戲骨黃日華的生活被其女兒曝光,自從妻子梁潔華去世後,他對妻子的思念是每日劇增,疫情期間更是整理了上萬張妻子的照片,沒想到硬漢的人設下居然是這樣的柔情的男人。
  • 當黃日華摘下帽子後,網友:笑出了眼淚
    不管你是什麼年齡段,你一定會聽說過金庸,他可以說是武俠作品的鼻祖了,他的作品不僅數量很多,而且個個都是精品,甚至很多作品在拍成影視劇之後,也很受人們的歡迎。其實人們除了對拍成影視劇的作品情節在意,也對那些大俠的出演者很在意,畢竟演員是影視劇的靈魂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作為《天龍八部》中最厲害的人,喬峰無論是做什麼都戴著帽子,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名偵探柯南:三個不摘帽子的男人,「地中海」你是認真的嗎?
    你們喊話的服部平次相比較下面這幾位,戴帽子還不是很經常哦,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是來自黑衣組織中的琴酒,作為一個出場次數比較多,把一頭金髮熬成了白髮的男人。相信你們都不會忘記他的,從出場開始,除了頭髮變了,臉更帥了,幾乎都沒有什麼變化,帥氣修長的風衣造型,還有萬年都戴著的黑色禮帽。似乎從來都沒有摘下過?他摘了嗎?
  • 名偵探柯南:當赤井秀一摘下帽子,露出他的髮型,這個造型似曾相識!
    名偵探柯南:當赤井秀一摘下帽子,露出他的髮型,這個造型似曾相識!《名偵探柯南》從開播至今已經有二十四年了,轉眼間觀眾們都已經長大,但是動畫中的人物還是當年的樣子。不知道大家最喜歡的是哪一個角色,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其中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角色,那就是赤井秀一。
  • 水果冰淇淋:帽子先生摘下一顆星星,用針線加工,縫成了一頂帽子
    水果冰淇淋:帽子先生摘下一顆星星,用針線加工,縫成了一頂帽子 2020-09-05
  • 趙孟書法為什麼能被稱為「元書第一」?
    對於趙孟這樣的人才,「世祖顧之喜」,仁宗「眷之甚厚眾多文人追隨其左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趙孟的社會地位有利於他藝術才能的展示與推廣,更推動了他藝術成就的接受與傳播。趙孟「博學多聞,旁通佛、老之旨」「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在文章、經濟、書畫等方面表現出超人的才華,這樣的綜合才能既為趙孟在書法方面的成功提供養分,又為趙孟書法的廣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趙孟不僅是書畫家,更是書畫理論家。他的書畫創作與書畫理念高度統一,書畫理論指導書畫創作,書畫創作印證書畫理論。
  • 當他摘下帽子,網友:抱歉我笑了
    金庸老師是武俠小說寫作家,他寫了有好幾部經典小說,都被翻拍成了影視劇的形式,其中就有《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等,劇情中的兒女情長,江湖恩怨跌巖起伏,所以才致使這麼多人喜歡看。再過來就是蕭峰,他在劇中飾演一個丐幫幫主,給人一種浩然正氣,每次出場都是自帶bgm的男人,在戰鬥力上也很強,就是他每次出場的模樣讓人想笑,至於飾演者就是黃日華,對於他所塑造的這個形象相當成功,簡直就是將這個角色給演活了,所以他的這個角色,在之後的飾演者裡邊,都沒有一個是能超越他。
  • 楊麗萍10年不摘帽子,本以為是裝飾,摘下帽子後讓人感慨良多
    有這樣一位舞蹈家,她對舞蹈的喜愛超過了所有的事物,可以為了自己的舞蹈事業放棄當母親的權利。對於很多網友對她的質疑,她只是回應,「只要自己認為自己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謝謝理解和愛!」說到這裡大家都他已經知道今天我們來說的是誰了,她就是——楊麗萍,為了自己的舞蹈事業,楊麗萍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練舞,給觀眾們呈現最好的形態。
  • 摘下帽子的那一瞬間,我被自己的頭髮醜哭了……
    帽子,是冬日裡的一抹色,而今年暖乎乎的羊羔毛漁夫帽已經被安排上了,毛絨絨的簡直就是冬日裡的標配,就連楊冪、泫雅都愛上了,還有誰看了不愛的?貝雷帽也是我們愛的大熱款,不僅是俏皮可愛,還可以是復古女郎,不同的氣質戴出不一樣的感覺~毛線帽,幾乎每年都是熱銷款,每一款都是百搭型,都是保暖的利器,時髦感up up~好看是好看,但是冬日裡戴帽子容易出現尷尬的瞬間,戴上容易摘下難。
  • 忽必烈遺詔傳位給鐵穆耳?疑點有二
    按常理,中書省右丞相是完澤,論朝廷官爵地位,完澤品級最高,當他得知自己沒有列入受遺詔的顧命大臣,甚至忽必烈病重期間,他到紫檀殿探望,都被禁止入內,內心自然老大不平。於是,完澤曾問三位受遺詔的大臣:「我年位俱在不忽木上,國有大議而不預,何耶?」我各方面都比這個不忽木更有資格,為什麼他卻成了顧命大臣?
  • 黃日華摘下帽子後,網友笑出豬叫聲
    還有這三個版本的喬峰,只有黃日華是帶著帽子的,那麼這頂帽子到底有什麼玄機呢?01在1983年,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還有湯鎮業成立了「無線五虎將」。別看如今的劉德華和梁朝偉在娛樂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