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是個亂世,也因此有了演出的舞臺和機會,湧現出許多英勇的武將。由此而來的,便是後來者所寫的小說《隋唐演義》,講述的就是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歷史。這兩位武將中,秦瓊是個很有名的人物。但他以義氣而非武力而著稱。說到底,在《隋唐演義》中,秦瓊的實力排名只有13位,還是和尉遲恭並列。
所以秦瓊面對那些名不見經傳的武將,就會顯得十分勇猛,基本上都能輕鬆戰勝敵人。但面對那些實力更強的名將,秦瓊似乎弱小了許多,被那些名將打得不可開交。那使許多人對秦瓊產生了輕視之心,認為他不過是個有過人之處的人。
可後來能成為世界上最強的猛將,還是因為前排的武將都死光了,這一次才輪到他出頭,否則也不會出現秦瓊在中原似乎是無敵的局面。其後秦瓊北徵,表現得更是讓許多人無語,仿佛一到北國他就沒有一個能與之抗衡的人。因此,很多人更加鄙視秦瓊,認為他不夠優秀。
但這畢竟是小說中的情節,並不能完全按照歷史的實情去描寫。要是正史上的秦瓊知道了,肯定會放個屁。正史裡的他可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猛將,哪裡會像小說裡那樣,裝腔作勢,裝腔作勢,中看不中用。
正史中的秦瓊卻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自己的實力,在還是個小官的時候,就受到了上司的賞識,以護兒。那時母親去世了,平常根本不去下屬家裡弔唁的來護兒,破天荒去秦瓊家弔唁。很多人對這一點都很困惑,來護兒卻說秦瓊此人異常彪悍勇猛,又是一位有胸襟的人,日後一定能奪得大財,怎能將他視為卑賤之人?
此後,秦瓊也果然如來護兒所料,秦瓊跟隨隋朝名將張須陀一起出徵。那時候張須陀率領的軍隊數量很少,叛軍只有他的十倍。所以張須陀兵出招了,想組敢死隊在他們假裝撤退的時候襲擊叛軍軍營。張須陀問士兵們誰敢去,最後只有秦瓊和羅士信二人站了出來。
秦瓊和羅士信不負眾望,一鼓作氣,燒毀了敵人三十多個營寨,為勝利奠定了基礎。此後秦瓊更是風度翩翩,與各路大將無一敗績,他也基本上是保持著統帥的地位,不是單純的武力猛將。
而宇文成都等人並非真正的歷史人物,所以當時秦瓊是真的厲害,南徵北戰沒有什麼不能比擬的情況,能比擬的只有尉遲恭和羅士信。這個人是真正的秦瓊,可以和關公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