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導言
肯德基是眾所周知的西式快餐品牌,在國內的地位甚至超過了麥當勞。要知道,站在全球的角度來看,麥當勞是要比肯德基知名,且做得更好的。
為什麼中國市場肯德基更勝一籌?這就要從肯德基的產品來說。
肯德基經常推出新品,根據不同的季節、節日會推出相關的新品。比如青團、塔可、嫩牛五方、豆漿、油條等等,我們發現在肯德基的產品當中,很多是「中式快餐」,就像是一家國產餐廳。肯德基的本土化可謂是更新速度快,深入人心的範圍廣。
01
肯德基產品的本土化
在過去,去吃一頓肯德基可能是父母對於孩子的一種獎勵,但現在,肯德基已經成為國內青少年經常出入的場所,因為肯德基通過市場調研及認真分析後,推出了一系列迎合國內年輕消費者口味的新產品,並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不斷改良研發一些獨具地域特色的產品,比如肯德基推出的繽紛全家桶、錦繡漢堡、安心油條等,讓一些曾經流落於街頭的中華傳統美食也走進了高檔大氣的「洋快餐」餐廳,成功的利用了消費者求新的消費心理,吸引了一大批消費者前去購買嘗鮮。
肯德基的這些產品本土化策略都是為了更好的融入國內市場,它不斷在嘗鮮,既迎合了國內消費者的傳統飲食習慣,又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了滿意舒心的服務,同時肯德基還邀請了國內多位知名的食品營養專家,成立了肯德基健康食品協會,致力於研究國內消費者的飲食習慣,開發出更多符合國內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02
肯德基服務的本土化
服務作為產品與客戶之間的一個橋梁,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肯德基對客戶的服務質量也非常看重,作為一名消費者,一旦你邁進肯德基餐廳,立馬就會有熱情洋溢的服務生與你打招呼,引導您點餐,指引您就座,為您提供全方位的就餐服務。同時為了給攜帶小朋友的家庭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用餐體驗,在每個肯德基餐廳基本上都會配備兒童座椅和兒童遊泳區,加強肯德基在兒童心目中的形象及地位,也是為了方便吸引家長的頻繁光顧。
優質的服務來源於員工的高素質水平,肯德基在人事管理方面要求非常嚴格,針對在職員工經常開展一系列的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的素質水平。使得員工在服務意識以及服務水平上得到不斷的提高,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舒心的服務,才使肯德基在國內市場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03
肯德基廣告的本土化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把控是肯德基廣告本土化的一大特點,在世界範圍內,廣告中經常運用到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實就是企業本土化的一種策略。一般跨國公司在國外尋求的是市場,傳播的是信息,銷售的是產品,不過目標消費群體確是處在與本國文化大相逕庭的另一個國家的文化氛圍中,所以大多跨國企業會採用本地化的廣告營銷策略。
之所以稱為傳統文化那是經歷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變遷、融合了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等文化特點而傳承下來的歷久彌新的文化精粹。它既有物化形式留存於今,也更具有深度的思想哲學傳承於世。而且,這種傳統文化隨著經年累月的發展,已深深的額烙印在每個國人消費者的心目中,融入到了社會、經濟、生活當中。
也正是這些傳統文化基因使得我們能夠從與之相似的產品廣告中得到共鳴。肯德基的本土化廣告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大膽借力中國傳統文化,從石窟壁畫到國粹戲劇,再到一系列的中國龍等,每一個廣告都能使國人消費者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傳統韻味。
肯德基廣告本土化具體表現在廣告中不斷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如場景、代言人、語言等方面。尤其是代言人方面,肯德基更傾向於選擇國內普通的大眾人物作為代言人,而在場景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活場景,比如過年期間一家人團聚的場景、親朋好友一起玩樂的場景等。
最後在語言及形象等方面肯德基也都進行了很好的融匯應用,比如一些方言、具有中國特色的龍袍、燈籠、春聯等,都是為了更好的迎合國內消費者的習慣。
04
肯德基場景的本土化
家庭在國內消費者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所以肯德基在環境營造方面也都進行了一系列的設計,為家庭單位提供舒適的用餐體驗、比如在餐廳內開闢了兒童用餐專區,節慶節日還準備各種小禮品、玩具,同樣的,該區域也可以為兒童舉辦生日party,同時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品味,店內環境一般設計的比較輕快簡約。肯德基希望通過在場景的打造,營造一種家人聚餐的歡樂氛圍,以此影響所有年齡段的消費者。
1987年11月,肯德基來到中國,選中前門大街的一棟三層小樓作為第一家店,營業面積多達1500平米,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家連鎖店。開業當天,當時的美國駐中國大使和北京市政府領導也到場了。
很難想像這是一家西式炸雞店開業了,因為當時的慶祝方式是,身穿紅襖的十多個女孩子在開業的大紅條幅前用力揮舞紅綢帶,跳著民族舞,現場洋溢著中式的喜慶氣氛。
那時候的肯德基叫「美國肯德基家鄉雞」,菜單上只售賣8種產品:吮指原味雞、菜絲沙拉、雞汁土豆泥、麵包和可樂、美年達等3款飲料,考慮到中國的酒文化,菜單上還有聽裝的北京五星啤酒,是當時盛極一時的啤酒品牌。後來,五星也被青島啤酒收購,成了青島啤酒的子品牌。
在人民日報1989年刊發的《肯德基吃什麼?》一文中,吃肯德基被等同吃「美國文化」。對80年代末的中國人而言,西式生活的神秘感足夠有吸引力,北京前門店一天最多接待了8000人,賣出2300隻炸雞。該店還一度被當作旅遊景點,前來和山德士上校合影的遊客絡繹不絕,甚至有人包下二三樓,舉行婚禮。 創造業績神話的洋快餐很快遭遇了挑戰,由於油炸食物和碳酸飲料的高熱量,肯德基成為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
2000年,為了擺脫不健康的負面形象,肯德基邀請中國40多位食品營養專家,成立了食品健康委員會。又過了4年,《中國肯德基食品健康政策白皮書》面世。在分析了快餐導致的肥胖等健康問題後,白皮書明確了未來的方向——開發適合中國人口味、品種多樣的新產品。
首先得補短:炸雞太油膩,烹飪方法換成烤,奧爾良烤翅由此誕生。原來的菜單蔬菜供應不足,那就在雞肉裡加入胡蘿蔔、青豆和玉米,推出了適合孩子的田園脆雞堡和玉米沙拉。
補短之後,肯德基借鑑中式飲食,從中餐裡取長:走北京烤鴨走過的路,在餅皮裡裹上黃瓜條、京蔥和甜麵醬,唯一的不同之處是把卷內主角換成炸雞。按照中國人的三餐習慣,肯德基一早又開始售賣油條、茶葉蛋、粥等早點,中午供應不同菜色的米飯和芙蓉鮮蔬湯,深夜還有串串、滷味作為夜宵。 在《中國經營者》2006年的一期訪談裡,原百勝中國CEO蘇敬軾談及肯德基「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的本土化策略,「我一直努力針對中國人的需求來打造新的快餐模式。讓快餐保有中國人喜愛的優點,比如方便、標準化。但(肯德基)想在菜品上給予更多的選擇,可以吃西式的,也可以吃中式的,這樣營養就均衡了。」
這種本土化策略延續到了不同的國度。在咖喱大國印度,肯德基推出了咖喱奶酪漢堡和裝有咖喱飯、炸雞的酥皮碗;泰國肯德基的菜單上,有魚蝦製成的海鮮甜甜圈;和中國肯德基推出月餅、粽子過傳統節日的思路相同,日本肯德基打出「聖誕節就是要有肯德基」的口號,將聖誕節和肯德基捆綁,日劇《一吻定情》裡,就有男女主角吃肯德基炸雞桶過聖誕夜的情節。
這些國家的本土化嘗試,遠不及肯德基在中國做的努力。在其他國家,肯德基新研發的當地產品佔比20%,傳統長線產品佔比80%,而在中國,新品比例超過了40%,這意味著全球沒有比中國產品線更豐富的肯德基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肯德基在其他各國市場遜色於麥當勞,卻在體量龐大的中國市場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百勝全球餐飲集團總裁David Novak說,「中國市場是(肯德基)全球第一個打敗麥當勞的市場。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證明了本土化策略的正確。」
本土化已然成為了餐飲品牌「走出去」的必經之路。在國內,你能看到星巴克不再執著於咖啡、蛋糕,另闢蹊徑做起了粽子,透明外皮包裹彩色內餡的星冰粽因高顏值收穫了一眾粉絲,其中一位女士說,「每年端午必須買星冰粽,擺在盤子裡拍照好看,是最上鏡的粽子。」這種策略也發生在中國品牌身上,10平米的街頭食堂沙縣小吃,以「Sha Village」的外國名片走進法國巴黎,菜單上就添加了法國人愛吃的雞肉餡扁肉。
如此看來,肯德基正是在頻頻出新中化身為中國人熟悉的生活場景——上海弄堂裡包油條粢飯的早點店、廣州路邊不起眼的砂鍋粥店、天津居民區裡藏著的煎餅果子攤,在一步步了解中國胃的同時,融入了中國生活。
總的來說,肯德基在實現本土化中使用了太多的辦法,注重了很多細節,是很多餐企都不可及的,這也就是肯德基在中國如此成功的背後因素。看過本文之後,你是否覺得肯德基更像是一個中國品牌呢?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
編輯: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