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軍中將已接到回國命令,走之前,他做了件傻事,被我軍擊斃

2020-12-07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服部曉太郎,日本兵庫縣人。1912年5月28日,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4期工兵科;1936年3月7 日,服部累升至工兵大佐,任日軍關東軍第12師團工兵第18聯隊的聯隊長。1938年2月14日,服部受參謀本部派遣隨第7師團入侵中國東北,被編入關東軍戰鬥序列。數日後,服部隨師團一起開赴東北地區。翌年1月30日,調任參謀本部工兵總監部部附;3月9日,晉升為陸軍少將。1940年10月1日,服部出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第2野戰鐵道隊司令官。次年9月19日,調任中國派遣軍第二鐵道總監;10月15日,晉升為陸軍中將。1942年1月10日,服部被任命為南方軍鐵道隊司令官,立即趕赴太平洋戰場。

1944年3月1日,服部被調至關東軍第3方面軍(司令官後宮淳大將)第4軍(司令官西原貫治中將)第1師團任師團長。駐守在齊齊哈爾、北安、孫吳、黑河地區,擔負該地區以及對正北面蘇聯方面的警戒、作戰任務。同年8月3日,服部被任命為日本陸軍省教育總監部部附(相當於副部長),服部在接到調回國內任職的命令後,並沒有急於啟程,而是打電話給軍司令官西原貫治中將,說:「閣下,請允許我再去看望一下我的部下,然後再回國。」

西原貫治問:「有這個必要嗎?」

「我真的不願意離開他們。」

「那麼,我還需要向後宮淳司令官請示一下。」

「好,我等待司令官閣下的批准。」

在得到方面軍司令官批准後,他帶著一個警衛排就出發了。這一天是1944年8月12日,天氣特別冷,大雨從凌晨2點多一直到下午6點才停。早上6點多,東北抗日聯軍第四支隊副連長金哲人披著鬥篷在連隊駐所的最高處嘹望,隱約中他似乎發現了什麼情況。正在這時,四支隊的偵察員楊民滿頭大汗地跑過來,向金哲人匯報了偵察到的情況:日軍一輛吉普車和一輛卡車,正朝南陽崗方向駛來。金哲人立刻把情況向支隊連長李樹驊匯報。李樹驊一聽,這是好事啊,送到嘴的肥肉,不打白不打,於是李樹驊派出全連的兵力,埋伏在南陽崗距黑河通往孫吳最近的路上。

10時許,服部曉太郎帶領的兩輛汽車進入伏擊圈,李樹驊一聲令下,70多隻槍枝一起射擊,手榴彈不停地在汽車附近爆炸,還有一顆手榴彈準確地投到了卡車上。戰鬥僅僅進行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就以極小的傷亡,全殲了這股日軍。對於服部的死,後宮淳大將和西原貫治中將都負有一定的責任。他們商量不能把真實的情況上報,必須編造一個合適的死因,以此矇混過關,免於上司追究責任。於是,他們向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將報告:

服部曉太郎於8月12日上午猝死,原因不明。

而關東軍,日軍陸軍省乃至日本大本營對這個報告竟然都沒有產生任何懷疑,非常荒唐。

相關焦點

  • 二戰時被我軍擊斃的五位日軍高級將領,其中一位死因最搞笑!
    我軍迫擊炮在初期,阿部規秀的戰法卻是讓我軍吃了不少苦頭。王亞樵在著名的一二八事變中,白川義則被天皇欽點為日軍進攻上海軍隊的總司令,正是他下令日軍空軍對上海進行無差別轟炸,造成了我軍民的大量傷亡,犯下了累累罪行。當然,最終,飽受日軍蹂躪的東亞人民們也沒饒了他。
  • 楊成武:繳獲一把日軍刀,推測馬上有惡仗打,擊斃日軍中將
    」阿部規秀中將於11月7日華北太行山討伐共軍作戰中壯烈陣亡,武將戰死在沙場前線之事例,在我軍戰史上尚屬罕見。」日本《朝日新聞》1939年11月22日這是日軍中將阿部規秀陣亡後,日媒體所發的悼念文章,連續三天頭版頭條。阿部規秀也是抗日戰爭中在中國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軍官。
  • 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黃土嶺戰鬥是很多人都難以忘記的一場戰鬥,這一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大家會印象深刻,因為在這一場戰鬥當中,我軍擊斃了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表面上看起來我軍似乎破天荒的擊斃了敵軍中將很厲害,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初這一場戰役讓聶榮臻很生氣,那麼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聶榮臻會火急火燎的呢?
  • 八路軍團長擊斃阿部規秀,日軍記載:傷已致命,戰場之花凋謝
    開國中將陳正湘 陳正湘是我軍的一位優秀指揮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39年10月,日軍糾集重兵對晉察冀邊區開展「大掃蕩」。11月1日,陳正湘接到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的命令:盤踞在淶源縣城的日軍會分三路襲擊馬關、吉河的八路軍,軍區命令陳正湘一團和當地遊擊隊密切配合,誘敵深入,在三岔口、雁宿崖、張家墳峽谷地帶殲滅日軍。
  • 52歲的阿部規秀,號稱日本的「名將之花」,卻被我軍25歲小將擊斃
    在此戰中,600多名「掃蕩」日軍全軍覆沒,深深戳痛並激怒了時任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他立即下令出動日軍的精銳部隊獨立混成2旅團及所屬各部約1500餘人緊急馳援淶源,企圖對我軍進行報復。
  • 曾擊斃日本中將,日軍遇見此炮便匆忙迴避
    這場勝利來自於中國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的手筆,作戰英勇,戰鬥素養極高,給了日軍沉痛一擊,導致該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怒不可遏,企圖進行反撲。這位日軍中將被稱為「名將之花」,他之所以敢囂張的帶兵對我軍進行反撲,因為他確實具備山地作戰的豐富經驗,加之日軍軍械優於我軍,助漲了他的囂張氣焰。
  • 死有餘辜,細數在抗戰時期,被我軍民擊斃的日軍高級將領
    在中國戰場上,被我軍民擊斃的日軍將領中軍職最高的就是海軍大臣大角岑生,他曾是裕仁天皇的好友,1941年2月5日,搭乘日本海軍的大型運輸機「微風號」,率高級幕僚從廣州飛往海南島,在那裡組織南譴艦隊為進攻香港和東南亞做準備。但座機在途經伶仃洋上空時,引擎失靈又遇上大霧,迷路後闖入中山縣中國軍隊的陣地上空。被國軍隊地面擊落而死。
  • 全面抗戰日軍在華被中國軍隊擊斃61將軍名單。3大將,22中將,36少將
    另事故亡10人,因諾門坎戰役死亡6人,中國領域內被美軍擊斃4人,全面抗戰時期日軍合計在華死亡81個將軍。注:網絡上說的日軍在華死亡120多個是從中日甲午戰爭算起的,且還包含了1945年8月15日後因自殺及被處決的26個將軍。
  • 二戰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擊斃的
    1939年11月7日,日軍被我軍伏擊之後,日軍方的中將阿部規秀,親自帶領著日本陸軍精英旅團向河北淶源進發,打算繼續進行掃蕩計劃,並且要對我軍展開報復。 一路上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燒毀了諸多的村莊,掠奪了許多的物資,但是始終都沒能和我軍正面交手,最後一步步進入了伏擊圈,被迫擊炮擊斃。
  • 被中國擊斃的日軍最高銜級軍官,不是阿部規秀是他
    1943年,為了適應戰爭需要,做了比較大的調整,但整體架構還是沒有變化。另外,日本設最高的軍事諮詢機關元帥府,元帥府配備元帥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陸海軍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元帥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實質性軍銜最高的還是陸、海軍大將。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他預感到尋殲一分區主力的企圖難以實現,為避免自己被殲,他忍氣吞聲於7日凌晨作出收兵返營的決定。然而,為時已晚。11月7日上午,天空飄著密密的雨簾,山谷瀰漫著濃濃的霧氣,潛伏的八路軍與群峰都消逝在細雨迷霧之中。雖然東進的日軍高度警惕,行進速度很慢,但始終沒有發現我軍伏兵。
  • 日軍180人戰地觀摩團,被王近山全殲,網友質疑擊斃日軍少將不實
    原來,這次伏擊戰,王近山竟陰差陽錯的指揮部隊消滅了日軍的一個觀摩團,就連日軍的少將旅團長也被我軍擊斃,而這些戰果,直到戰後王近山才得知。負責指揮侵略太嶽軍區的日軍指揮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岡村寧次,當時此人正擔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的總司令,在韓略村戰役前,他就已經命令三萬多日軍侵入太嶽軍區。
  • 日軍中將阿部規秀不可一世,為何卻被我軍一個小兵輕易炸死
    1939年10月2日,在山下奉文的關照下,阿部規秀再次晉升為中將,同時他還得到了「名將之花」的榮譽。 這份調令讓阿部規秀激動萬分,他決定在回日本赴任之前,一定要立下戰功,以報天皇對他的恩德。 於是,阿部規秀以旅團長的身份,率領隊部參與了從冀中平原到北嶽山區對八路軍進行大掃蕩。 在追擊八路軍的過程中,阿部規秀在修整軍隊的時候,制定了由西向東追擊八路軍的作戰計劃。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司令員率部突圍,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前言:1939年10月,日軍橫掃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黃土嶺之戰是一場很多人難以忘記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會讓大家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
  • 抗戰時,中國人擊斃的第一個日本大將大角岑生是被誰擊斃的?
    (中為大角)大角岑生是日本海軍大臣,生於明治維新時期,海軍大學畢業,作為重點軍事人才被送到德國學習,回國後任日本海軍第一艦隊隊長。明治天皇死時,他36歲,已官至中佐,海軍省軍事參議副官。大正天皇死時,他升至中將,海軍省次官,相當於「副海相」。而在1941年死時,他已是10年的老牌大將了,當過犬養毅、齋藤實、岡田啟介3個內閣的海相,是輔佐明治、大正、昭和的3朝元老,名副其實的海軍重臣。
  • 軍閥範紹增:娶40房太太,擊斃日軍中將,起義後成師長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軍閥就是抗日英雄中的一位,為了紀念他的突出貢獻,後來人們甚至還翻拍了他的影視。而這個軍閥的一生也是十分傳奇,不僅在抵禦日寇方面有著出色的戰績,他的感情生活也十分豐富,娶了有40個姨太太,他就是範紹增。成為大軍閥範紹增出生在一個鄉紳世家,綽號「範哈兒」。
  • 中日大戰黃土嶺,八路軍雖然擊斃阿部規秀,但打得並不好
    1939年10月,晉升中將。他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擊斃的最高級別日軍將領。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中朝抗日誌士合作在上海炸死日酋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但是這是暗殺。1942年,中國高炮部隊在安徽上空擊落了乘機返回漢口的日軍11軍司令官冢田攻大將,但是冢田攻的大將銜系死後追晉,生前還是中將,而且他的死也有一定意外因素,不同於真正意義戰場擊斃。
  • 投降日軍拖大炮,全副武裝回國!陳毅一封電文,日軍三次繳械
    他是來談判的,要求日軍交出重武器,否則不能前進。海野愣住了:不是說得很清楚嗎?已經留下一部分武器了,怎麼又交武器? 窪田身材瘦高,五十出頭,配著少將軍銜,一臉精明,他手扶指揮刀,快步走到馮少白面前,拿出昨天封振武籤字的文件晃動著,怒氣衝衝質問:你們不講信用,昨天剛剛達成協議,今天就變了?已經給了你們一次東西,怎麼還來包圍我們?這種做法是違反國際法的。
  • 我軍幹部打獵改善夥食,抓到鴿子與眾不同,就此殲滅日軍一個中隊
    抗戰期間,由於日軍經常深入我根據地掃蕩和清鄉,出於保密和日軍缺乏無線電通訊能力的現實情況,日軍大量使用了軍鴿傳送情報,但日軍軍用鴿子畢竟膘肥體壯,有時不免淪為缺乏食物的我軍的獵物,而這時軍鴿傳遞的信息就難免落入我軍之手,使我軍獲得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