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2020-12-24 文史天下觀

推薦語:曾經我們以為自己所生活的這一方土地理所當然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可是當我們慢慢長大之後,才了解了歷史的曲折,是英雄烈士們奮不顧身的一腔熱血才成全了我們現如今的美好生活。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信念,為自己的信念不斷的堅持,即便道路艱險也會有奮不顧身的勇氣,即便失望了還是會不斷的前行。

黃土嶺戰鬥是很多人都難以忘記的一場戰鬥,這一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大家會印象深刻,因為在這一場戰鬥當中,我軍擊斃了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表面上看起來我軍似乎破天荒的擊斃了敵軍中將很厲害,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初這一場戰役讓聶榮臻很生氣,那麼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聶榮臻會火急火燎的呢?

1.為什麼說黃土嶺戰役得不償失呢?

關於黃土嶺戰鬥大家早就已經耳熟能詳了,在當時敵軍的兵力加起來有5000人左右,阿部規秀作為敵軍的中將,所制定的是肅正作戰的計劃,當時阿部規秀派出了第一大隊和第四大隊,分別作為左路討伐軍和右路討伐軍,向我軍逼近。聶榮臻在獲知敵軍的套路之後,下令讓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指揮自己下屬的老一團和新三團,以及第三軍分區二團集中去攻打左路的日軍第一大隊,斬斷這隻臂膀,這個部署在當下看來是非常正確的。

從1937年年底開始,115師分兵之後,聶榮臻率領部隊迅速創建了晉察冀根據地,部隊發展的勢頭也是非常的迅速,然而物極必反,當時因為新組建的部隊缺乏戰鬥骨幹以及作戰經驗,老部隊也因為補充的新兵數量太多,所以戰鬥力出現了下降的現象。這次聶榮臻調集了老一團,新三團以及第三分區第二團,這當中老一團是絕對的主力,新三團隊伍裡面雖然有老紅軍加持,可是整支隊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薄弱的,第三分區第二團的在兩者之間。聶榮臻之所以會做這樣的戰略部署,就是希望派出這樣一支上中下相結合的戰隊,有著老一團的加持,部隊能夠戰勝敵軍,新三團以及第三分區第二團可以在這一次戰役當中累積經驗,但是事實證明,聶榮臻的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

當時這三個團和敵軍在雁宿崖進行了一天的激戰,我軍部隊大獲全勝,值得一提的是戰利品頗豐。雁宿崖戰鬥,我軍表現的非常的乾淨利落,雖然說在整個戰鬥過程當中新三團出力不多,可是臨近戰鬥結束的時候,搶奪兄弟部隊的戰利品,他們卻非常的起勁。八路軍都是很團結的,出於對新部隊的愛護,老一團的指戰員們非常的愛護,所以並沒有上報這件事情。但是後來不知怎的,這件事情還是傳到了聶榮臻的耳朵裡面,聶榮臻知道這個情況之後,立馬把新三團團長的職務給停掉了,以正軍紀。

2. 阿部規秀調集隊伍發起進攻,黃土嶺戰役正式打響

11月3日下午,阿部規秀在得知第一大隊陷入絕境之後,立馬下令第二大隊,第三大隊,第五大隊發起進攻,當時除了一部分兵力留下守備據點之外,其他主力部隊立刻向淶源集結。與此同時,阿部規秀還命令處於運動當中的第四大隊,立刻向銀坊搜索前進。面對這個情況,聶榮臻決心要打一個規模更大的殲滅戰,為此聶榮臻將遊擊第3支隊和25團兩個營調撥給了楊成武進行指揮。

當時賀龍聽完這個消息之後,也主動派了120師特務團參戰。看起來這一次八路軍所投入的兵力相比較於雁宿崖戰鬥增加了整整一倍,可是實際上遊擊第3支隊根本就沒有辦法擔任攻堅的重任,25團剛從遊擊隊升編不久,整個戰鬥力和遊擊第三支隊屬於同一個檔次。120師特務團的戰鬥力雖然不俗,可是並非是在自己的主戰場,對於當地的地形並不熟悉,加上部署的地點離戰區比較遠,難以及時趕到戰場。

那個時候在戰場上面我軍的裝備是很滯後的,就連電臺也是屈指可數。可是在戰場上各部隊都是要進行聯繫的,為了能夠及時準確的掌握情況,我軍團級部隊間主要是靠人力通訊進行聯絡的。在當時楊成武所指揮的位置,離實際發生戰鬥的黃土嶺很遠。本身就因為通訊的關係,造成了資訊的滯後,再加上部隊長期分散打遊擊,根本就沒有團隊作戰的概念,突然間讓大家團結,進行正規集體作戰是很難不出現問題的。

3.因為各支隊的各行其是,聶榮臻明白部隊的劣勢,因為擊斃阿部規秀避免了大動幹戈

當時我軍和日軍進行了激戰,到11月8日的時候,黃土嶺戰場上,我軍只剩下了老一團和120師特務團。面對日軍空投的彈藥和空投的指揮官,八路軍想要與其正面硬槓,在力量上明顯是不佔優勢的。無奈之下,120師特務團和老一團只能夠進行交替掩護,退出了這一次戰鬥。

聶榮臻在知道整個情況之後非常的生氣,他本來想要藉此機會,打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可是就是因為隊伍當中一些指揮官自行其是,沒有遵守軍令,才導致了這場戰役變得這麼的難看。不過當時因為戰鬥當中阿部規秀被打死了,阿部規秀是日軍中將,在敵後抗日武裝擊斃這樣一個軍銜的日軍高級將領,在當時還是破天荒的頭一遭,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也是基於這樣的緣由,聶榮臻才打消了處理幹部的念頭。

當然雖然並沒有進行嚴厲的處分,可是這一次也讓聶榮臻明白了整個部隊所存在的劣勢。後來他下定決心將部隊以團為單位進行了整軍運動,在經過嚴格的整訓之後,整個部隊的面貌還有,八路軍的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總結:吃一塹長一智,人只有在經歷了失敗之後,才會明白自己所欠缺的到底是什麼。在八路軍建軍初期,整支隊伍真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為人員武器的雜亂無章,加上老兵的急缺,所以部隊裡面出現這些問題都是正常的,而大家也是一起在戰鬥當中學習經驗,一步一步才踏出了如今的盛世,對此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黃土嶺戰役》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司令員率部突圍,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前言:1939年10月,日軍橫掃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黃土嶺之戰是一場很多人難以忘記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會讓大家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
  • 中日大戰黃土嶺,八路軍雖然擊斃阿部規秀,但打得並不好
    一、「名將之花」光環 所謂「名將の花」,指的是時任侵華日軍獨立第2混成旅團長的阿部規秀中將。此人於1939年11月率部進犯中共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在淶源縣(時屬察哈爾省,民國行政區劃,大致包括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東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建國後撤銷,今屬河北省保定市)黃土嶺地區,被我八路軍擊斃。
  • 幹掉阿部規秀,讓日本舉國震驚的18歲炮兵李二喜,後來怎麼樣?
    阿部規秀被日本人稱為「名將之花」,曾參與日本侵華戰爭,1939年11月在黃土嶺戰役中被我軍炮兵擊斃,是截止至當時我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的將領。 在晉升為中將的當年,也就是1939年11月,阿部規秀便在侵華戰場,被八路軍擊斃,結束他罪惡的一生。
  • 日軍中將阿部規秀不可一世,為何卻被我軍一個小兵輕易炸死
    1939年10月2日,在山下奉文的關照下,阿部規秀再次晉升為中將,同時他還得到了「名將之花」的榮譽。 這份調令讓阿部規秀激動萬分,他決定在回日本赴任之前,一定要立下戰功,以報天皇對他的恩德。 於是,阿部規秀以旅團長的身份,率領隊部參與了從冀中平原到北嶽山區對八路軍進行大掃蕩。 在追擊八路軍的過程中,阿部規秀在修整軍隊的時候,制定了由西向東追擊八路軍的作戰計劃。
  • 擊斃阿部規秀的「功臣迫擊炮」的出身之謎
    有人說,它是八路軍首個兵工廠出品,「根正苗紅」,也有人說,它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戰利品;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常見的82毫米口徑,也有人說它是稀有的75毫米口徑;有人將它稱為與駁殼槍、地雷齊名的遊擊抗日「三大神器」,也有人說它堪稱專瞄日寇將領的「斬首利器」…… 這件國寶級文物為何引發了人們諸多猜想?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雖然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屬於正規部隊,但是兵力只有三個師,在人數與國軍相差甚遠。當時,依靠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頑強鬥爭,八路軍也殲滅了敵軍幾十萬。其中,還創造了擊斃五位日軍高級將領的輝煌戰績,包括三位日軍中將和兩位日軍少將。
  • 52歲的阿部規秀,號稱日本的「名將之花」,卻被我軍25歲小將擊斃
    在此戰中,600多名「掃蕩」日軍全軍覆沒,深深戳痛並激怒了時任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他立即下令出動日軍的精銳部隊獨立混成2旅團及所屬各部約1500餘人緊急馳援淶源,企圖對我軍進行報復。
  • 八路軍團長擊斃阿部規秀,日軍記載:傷已致命,戰場之花凋謝
    在所有戰鬥中,他最引以為豪的是黃土嶺戰鬥。此戰,陳正湘親自指揮炮手,炸死日軍名將阿部規秀,震驚日本,連蔣氏也刮目相看,稱其「不可小視」。1939年10月,日軍糾集重兵對晉察冀邊區開展「大掃蕩」。11月1日,陳正湘接到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的命令:盤踞在淶源縣城的日軍會分三路襲擊馬關、吉河的八路軍,軍區命令陳正湘一團和當地遊擊隊密切配合,誘敵深入,在三岔口、雁宿崖、張家墳峽谷地帶殲滅日軍。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據張子申介紹,這本書中的研究成果,是兩位作者反覆研究日方戰史資料、「日軍將領名錄」,反覆對比八路軍戰史和國民黨戰史,並結合抗戰實地考察而成。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名將之花」殞命太行山上【人物簡介】阿部規秀,日軍「山地戰專家」,「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
  • 檔案春秋︱阿部規秀之死詳探
    1939年,有個叫阿部規秀的侵華日軍中將,在河北淶源黃土嶺命喪黃泉,成為抗戰中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軍官。黃土嶺是晉察冀軍區轄區,參戰的八路軍是晉察冀一、三分區和120師特務團。起初八路軍不知道打死了日軍中將,對擊斃阿部的時間地點,都是日本媒體報導後推測而來。而個人回憶有時前後不一,有時彼此不同,給歷史蒙上了一層紗。
  • 二戰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擊斃的
    1939年11月7日,日軍被我軍伏擊之後,日軍方的中將阿部規秀,親自帶領著日本陸軍精英旅團向河北淶源進發,打算繼續進行掃蕩計劃,並且要對我軍展開報復。 一路上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燒毀了諸多的村莊,掠奪了許多的物資,但是始終都沒能和我軍正面交手,最後一步步進入了伏擊圈,被迫擊炮擊斃。
  • 八路軍僅剩四發炮彈,射程不夠,結果炸死日本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阿部規秀 1939年,53歲的阿部規秀已經晉升為陸軍中將,他從黑龍江率部追擊八路軍,孤軍深入到了晉察冀根據地腹地河北淶源,沒有想到被八路軍在黃土嶺打了一個伏擊
  • 楊成武:繳獲一把日軍刀,推測馬上有惡仗打,擊斃日軍中將
    」阿部規秀中將於11月7日華北太行山討伐共軍作戰中壯烈陣亡,武將戰死在沙場前線之事例,在我軍戰史上尚屬罕見。」日本《朝日新聞》1939年11月22日這是日軍中將阿部規秀陣亡後,日媒體所發的悼念文章,連續三天頭版頭條。阿部規秀也是抗日戰爭中在中國被擊斃的軍銜最高的軍官。
  • 誰說八路軍「遊而不擊」?看看這四位日軍名將怎麼死的?
    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中究竟是怎樣戰鬥的,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在這裡擺事實,講道理。這裡要講的事實就是:抗戰期間,我軍曾經成功擊斃四個日軍高級將領,這些高級將領都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眼中的「名將」、「精英」,而在中國人的眼中,他們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 八路軍炮兵連長楊九坪一顆炮彈創造了歷史,炸死了日本中將,提氣
    當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炮兵連連長楊九坪一發炮彈打到800米農家院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這發炮彈竟然創造了歷史,炸死了一位日本陸軍中將-日本山地作戰專家、日本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日軍駐蒙軍獨立混成旅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這是日本侵華陣亡的最高職位的軍人。
  • 八路軍發現一小院有問題,果斷連射4枚炮彈後,結果怎樣?
    抗日戰爭,從1931年開始,到1945年結束,它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在長達14年的抗戰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抗日名將,他們不懼生死,與敵人鬥智鬥勇,為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 「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吃兩次虧後想要報復,楊成武:來了就留下吧
    1939年11月18日,日本駐蒙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上報了一份極秘報告,報告中部分內容這樣寫道:「阿部中將授勳年限已到,當前迫切期望特別商議關於授勳之事,但似乎由於戰死,暫時停止。」報告中的關鍵信息就是,阿部中將已經到了定期授勳的年限。而這個阿部中將,就是當時在日軍中很有名的阿部規秀。從日軍報告意圖看來,他們似乎並不願意承認這位阿部規秀的死亡。
  •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19世紀後期,日本的侵略擴張思想空前膨脹,加上後來又打敗了沙皇俄國,這更加刺激了他們的野心。 阿部規秀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效忠天皇的武士。
  • 軍階最高者是何人?
    軍銜最高的又是誰? 國民黨軍隊擊斃了3個大將:大角岑生、冢田攻、山縣正鄉,其中冢田攻是為在抗戰期間被擊斃的日軍陸軍最高指揮官;16個中將:小笠原數夫、田路朝一、中村正雄、木谷資俊、水川伊夫、前田治、藤堂高英、大冢彪雄、須賀彥次郎、山縣業一、酒井直次、下川義忠、橫山武彥、木村千代太、志摩源吉,楠木實隆,至於少將就更多了。
  • 解放軍「三楊」之一的楊成武將軍,擊斃日軍阿部規秀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成武將軍擔任獨立團的團長,率部參加樂樂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在後來的黃土嶺戰鬥中,楊成武碰上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的率領的日軍部隊,在戰鬥中,通過和日軍的激烈戰鬥,直接擊斃了日軍名將阿部規秀,大大鼓舞了八路軍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