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規秀被日本譽為名將之花,1886年出生的阿部規秀是軍事院校科班出身,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這個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類似於中國的黃埔軍校,是培養優秀軍官的學校,而且何應欽、湯恩伯也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其中湯恩伯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按理湯恩伯是阿部規秀的學長。
阿部規秀
1939年,53歲的阿部規秀已經晉升為陸軍中將,他從黑龍江率部追擊八路軍,孤軍深入到了晉察冀根據地腹地河北淶源,沒有想到被八路軍在黃土嶺打了一個伏擊,當場斃命。其實阿部規秀戰死,倒是其次,在黃土嶺戰役中,有500多日軍被殲滅,提振了我軍的士氣。阿部規秀的陣亡,其實有一定的偶然性。
當時,被包圍的日軍反擊,由於我軍的裝備短缺和落後,被日軍撕開一個大口子。情急之下,我軍找來炮手——李二喜。
炮彈不多了,只有四發,而且射程不夠。李二喜說。
日軍在制高點有機槍手,必須給打掉。八路軍獨立一師師長楊成武和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正湘為此很著急,結果陳正湘在無意中用望遠鏡觀察敵情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個日軍指揮所,聚集了大量日本軍官。
這就是有名的黃土嶺戰役,當時阿部規秀有1500多人,以當時我軍的實力,尚不具備殲滅1500多人。為此,楊成武、陳正湘令作戰科長曾雍雅少將(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人)制定作戰任務,要求將這股敵人引誘到黃土嶺,方便對其實施殲滅。阿部規秀號稱山地專家,見到八路軍的裝備不先進,而且瞄準度不高,於是就長驅直入,進入了黃土嶺,當時有500多人。
即便是500多人,以日軍優良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作戰經驗,依然難對付。
當時八路軍山炮的射程不夠:對方能打得到我們,我們很難與敵人靠近。這就是抗戰的艱難所在,於是我軍調入重重兵,八路軍獨立一師和陳正湘的第一支隊出動了6個團和一個炮兵連,總計有5000千-6000人,在我軍的攻勢下,日軍被壓縮到黃土嶺一處高山上負隅頑抗,敵人居高臨下,殲滅敵人有一定的難度。
陳正湘找來炮兵連長:對面上山能打到嗎?
連長找來炮手李二喜問:司令員問,這個有沒有問題?
報告,山嶺上打不到,不過山嶺下一間簡易房子,可能是敵人指揮所。
陳正湘和楊成武商議後,再次拿起望遠鏡,這時候他喜出望外。
也許是我軍的山炮和兵力對敵軍形成了威懾,山嶺上目標大,而且範圍狹窄,山嶺上的軍官躲到了距山嶺不遠的木房子裡,而且不時有士兵進出。
李二喜:命令你炸毀木房子,這可能是敵人的臨時指揮所,不得有誤。
保證完成任務。
阿部規秀估計也沒想到,八路軍的山炮能打到800米開外的山嶺。山炮的反作用力大,完全靠眼力瞄準,李二喜打一發,又調整了一下炮位,四發炮彈打完,陳正湘發現:小木房子周圍有了動靜,對方上跳下竄,並抬出受傷的軍官逃竄。
打中了,敵人沒有了炮火聲,我軍乘勝追擊。
後來,楊成武、陳正湘、曾雍雅才得知,在黃土嶺被炸死的是日本陸軍中將阿部規秀。阿部規秀是日軍「名將之花」,所以陳正湘一夜成名,成為了全國皆知的英雄人物,蔣介石還親自發來了賀電。
如今,在河北淶源黃土嶺村的黃土嶺戰鬥遺址入選了中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指揮黃土嶺戰役的八路軍軍官楊成武被授予上將軍銜;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正湘被授予中將軍銜,作戰科科長曾雍雅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