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於豔彬 見習記者 李英超 實習生 付昭陽/文 圖 視頻
「我宣布,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工程正式開工!」11月23日上午,殷墟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安陽隆重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宣布建設工程開工。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新華、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張磊、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賈連敏及安陽市有關領導出席奠基儀式。儀式由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家健主持。
「物」盡其用 讓珍貴文物走出「深閨」
據了解,建國後,殷墟出土文物數量多達上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已達50000餘件,由於安陽殷墟現有的文物展示區陳展面積不足1500平方米,展出文物僅500餘件,大量文物長期存於庫房,起不到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應有作用,特別是車馬坑、鑄銅、制骨、建築基址等重要遺蹟更是無法展示。
新建的殷墟遺址博物館佔地面積268畝,建築規模5.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殷墟考古發掘史展廳、出土遺蹟廳、殷商社會生活史展廳、甲骨文廳、玉器廳、青銅器廳及精細考古實驗室等,將全面展示殷墟文明重要價值和殷墟考古發現重要成果,發揮殷墟大量珍貴文物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積極作用,讓更多文物保護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一號工程」 列入安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殷墟是中國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殷墟保護利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批示要求加快推進殷墟保護研究利用工作。安陽市委、市政府以建設世界級殷墟遺址博物館為目標,將其列為「一號工程」並列入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安陽市委書記李公樂表示,安陽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的故鄉,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把做好殷墟甲骨文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安陽將以此次項目開工為契機,加快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步伐,加強甲骨文研究保護利用,為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作出積極貢獻。
「鼎」形設計 打造國家文化地標
據介紹,殷墟遺址博物館項目建築方案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主持設計,以中華文明的國之重器——「鼎」為設計意向,通過對「鼎」元素的抽象、演變,四方為形,內含橫縱兩軸,在洹河之畔破土而出,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內涵和考古學意義的「四方之極」。
據悉,殷墟遺址博物館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0.6億元,計劃2022年底建成開館。建成後的殷墟遺址博物館將全方位展示輝煌燦爛的殷商文明,努力打造成為國際先進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和文物保護基地,國際先進的文物展示中心及中華文化國際交流傳播平臺,國際先進的文化產業創新平臺,成為國家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