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值得夏侯淵被殺,這一消息被劉備知道劉備特別的開心,於是劉備在開心之下立即封黃忠為將軍。這個時候,劉備得到了消息,曹操已經率20萬兵馬,並且張郃已經將曹操的糧草進行了轉移。這個時期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認為曹操此次帶這麼多兵前來,肯定會擔心糧草方面的問題,所以必然不敢輕易冒犯。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如果能夠將曹操軍隊當中的糧草進行燒毀,一定會給曹操一個巨大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之下,黃忠主動前去對付曹操,並且劉備還安排趙雲和黃忠一同前往。本來這是一件好的事情,但黃忠和趙雲在接近曹操的糧草位置時,兩個人卻因為誰前去燒曹操的糧草而產生了爭議。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之下,兩個人決定用抓鬮的方式,另外兩個人還約定,如果中午黃忠還沒有能夠及時回來,那麼趙雲就主動出去迎兵。
《續後漢書》:雲忠繾綣禦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雲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輒中幾會。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黃忠當時決定去燒曹操軍隊的糧草,但卻沒能夠及時脫身,於是趙雲將他救了回來。但在真實的歷史記載當中,黃忠當時的行蹤卻是個謎。這是因為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趙雲在發現黃忠沒有及時回來之後,於是帶著十幾名騎兵去尋找,但是在尋找的過程中卻遇到了曹操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之下,趙雲只得先回到自己的隊伍當中。在趙雲回到自己的隊伍裡面,將部隊裡面的張郃進行了營救,並沒有及時營救黃忠。
在這種情況之下有很多三國時期的支持者都認為小說當中的記載與真實歷史是不符合的。例如在當時的時期,張郃徐晃被殺。在三國志當中並沒有出現黃忠被張郃徐晃圍住,並且在後來的時期,趙雲現身,從而將張郃、徐晃嚇走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質疑趙雲救下五虎將之一,並且下退五子良將之二的情節。
這種情況的原因也特別簡單,那就是同為五虎上將之一的作者,對趙雲特別的重視。在作者的筆下,黃忠就是一個勇者,而趙雲卻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並且當時三國時期曹操所在的山是北山,北山在當時的時期位置特別重要,很多人都想要在北三擁有一席之地。所以結合這種情況,可想而知,趙雲並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
參考文獻:《三國志》、 《舊唐書》、 《續後漢書》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傅瀟年年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