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美國的《帝後禮佛圖》

2020-12-19 青衫憶笙棋

1931年,一位「鍾愛」中國石窟造像的美國人以「考察」的名義來到洛陽龍門石窟。他在為石窟造像「帝後佛」拍照後返回北京。

據《魏書》記載,明初,北魏宣武帝為紀念已故父親孝文帝和趙皇后,在龍門開鑿賓陽中洞。造像內容為北魏孝文帝和孝昭皇后的佛像儀式。它持續了24年。

夢想得到《帝後禮佛圖》的蒲愛倫找到了北京琉璃廠的古董商嶽斌。經過一番合謀,兩人決定由蒲愛倫出資4萬銀元,從嶽斌手中買下《帝後禮佛圖》石像。交付期為五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嶽斌選擇鋌而走險盜賣國寶。

1896年出生的嶽斌,家境貧寒。14歲那年,他從河北通縣張各莊到北京琉璃廠一家小古玩店當學徒。1917年,他開始與曾任法國駐華公使的魏武大牽線搭橋,幫助魏武大採購漆器,法國花器和景泰藍。

嶽斌在人為計算,善於搜集文物信息,從而逐漸掌握了古玩市場的內幕和行情。他還總結了各國「顧客」的喜好。美國人偏愛青銅器和鈞窯瓷器。法國人偏愛法國的花,漆器和景泰藍。日本人偏愛古玉和龍泉瓷。英國人和德國人更傾向於考古價值高的文物。

他更關心中國新出土的東西。清末,東溪永寶齋古玩店從山西大同購得七尊北魏石佛首。嶽斌了解到,日本收藏家收藏石刻和木雕,西方考古學家也非常重視中國古代造像的研究,這些被盜的北魏石質佛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肯定會贏得買家的青睞,於是嶽斌以400多元的價格將這7尊佛首全部買下,然後以800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山中一家商會。喜愛中國文物的外國古董商紛至沓來。不斷有人向嶽斌買佛首。這7尊佛首在嶽斌手中陸續變賣,一賣就是10多年。

賣了這麼多年佛頭,就是因為他託人幫他仿製了很多假石佛頭。仿製的北魏石佛首已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但假貨卻以高價賣了真貨。此後,嶽斌挖到了第一桶金,不僅靠賣假佛首發了財,還嘗到了盜賣佛教文物的甜頭。

通過苦心經營,嶽斌在琉璃廠開了一家「斌記」古玩店,店內經常擺滿各種珍稀文物。斌記也成為北京首屈一指的古玩名店。

嶽斌接到蒲愛倫的命令後,嶽斌到洛陽東關聯繫當地一個綽號「馬聾」的人,幫他偷鑿「帝後禮佛圖」。兩人最終以5000元的價格達成交易。馬聾真叫馬龍圖。馬龍圖在龍門附近一直與土匪勾結。土匪從馬龍圖處獲得2000元。土匪脅迫當地三名石匠盜鑿「帝後禮佛圖」。斷斷續續地偷鑿了兩個月後,幾箱零碎的石頭交給了嶽斌。

看到只是一堆石頭的嶽斌失望至極,蒲愛倫也趁機砍價,最終價格定在1.4萬元。為了不讓蒲愛倫再反悔,嶽斌主動提出要做合同。嶽斌請人將碎石貼了一年多後修復。精美的《帝後禮佛圖》竟然被嶽斌毀了!

之後,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分別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館。蒲愛倫也因在中國收藏文物有功,回到美國後由大都會博物館遠東館長升任博物館館長。

1953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檢舉信,詳細敘述了嶽斌勾結蒲愛倫盜賣《帝後禮佛圖》的犯罪事實。他也因此被關進了監獄。直到嶽斌被抓獲,他家地下室裡還有幾箱救災碎石。1954年4月22日,嶽斌因倒賣文物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一年後,嶽斌在獄中病逝,落得身無分文。

嶽斌雖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想要追回流失海外的《帝後禮佛圖》卻十分困難。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帝後禮佛圖》能夠回歸中國,在龍門石窟變得完美。

相關焦點

  • 流落美國《帝後禮佛圖》的辛酸往事……
    孝文帝禮佛圖《帝後禮佛圖》北段刻孝文帝頭戴冕旒,身穿袞服,在諸王、中官及手持傘蓋、羽葆、長劍、香盒的近侍宮女和御林軍的前導作為大堂後壁的裝飾,即使是後人木刻模仿的《帝後禮佛圖》,也能讓人能瞬間產生不小的震撼。進一步打聽,這麼精美的石刻位於何處,才遺憾的得知這組形制龐大的石刻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被美國人普愛倫勾結北平琉璃廠的古董奸商嶽彬盜鑿而去了。
  • 探秘海內孤品「帝後禮佛圖」
    有心人如大著膽子循聲探看,會發現漆黑洞內,幾名石匠借微弱燈光,在盜鑿洞內高浮雕「帝後禮佛圖」。 石匠盜鑿時,龍門南北兩路口,都有人持槍放哨。 5年後,精美的「孝文帝禮佛圖」和「文昭皇后禮佛圖」,在洞內消失。 與此同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出現了「孝文帝禮佛圖」;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出現了「文昭皇后禮佛圖」。
  • 經典回顧(713)宋 趙光輔 番王禮佛圖 美國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經典回顧:宋代繪畫卷,絹本,設色縱:28.6釐米,橫:103.5釐米美國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藏據北宋紹聖元年(1094)著名金石、書畫家遊師雄《題趙光輔畫壁》碑云:「雲陽(今陝西涇陽縣)孟店鎮西寺殿後畫《自在觀音》一壁,曲盡端嚴閒暇態度。
  • 白描可以如此精彩,且看宋代巨作《番王禮佛圖》
    宋 佚名 番王禮佛圖卷長卷 絹本設色縱28.6釐米 橫103.5釐米美國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藏《番王禮佛圖》畫中國周邊少數民族酋長、番王朝拜佛祖的形象。佛祖高坐蓮臺,諸番王作禮拜、貢獻之狀,服飾皆異域裝束。
  • 番王禮佛圖
    其左有外國胡王與人從焚香狀,貌極恭虔;其右有衣王者服,罄瞻禮之容,旁有銜花野獸,麋鹿虎豹各盡馴伏情狀……」雖然當年的壁畫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但從文中可知,此壁畫的主題與《番王禮佛圖》頗有些相似,都是胡人番王虔誠禮佛的場景,從這份八方來朝、唯我獨尊的構圖中,一絲盛唐威儀不禁透紙而出。
  • 莫高窟五代《龍王禮佛圖》:河西民眾心向中原的願景
    第35窟龍王禮佛圖《龍王禮佛圖》可以說是莫高窟的新穎題材,如按中原正朔,《龍王禮佛圖》出現年代是五代及宋前期,此時敦煌地區由曹議金統領的歸義軍統轄,《龍王禮佛圖》既具時代特色又有獨特區域特徵,目前所知同類內容壁畫在中原地區石窟寺中幾乎不存。
  • 聆聽藝術 | 宋 趙光輔《番王禮佛圖》
    【名稱】番王禮佛圖【年代】宋【作者】趙光輔【館藏】美國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材質】絹本
  • 春節看皇帝駕臨隆興寺上香禮佛,穿越古代,遊人直呼開眼界
    據《隆興寺志》記載: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皇帝下令撥國庫銀兩重修隆興寺後,康熙皇帝親臨瞻禮,賜親筆手書的「敕建隆興寺」匾額。隆興寺內的大悲閣前,東西兩側各有一重簷歇山頂式、金黃琉璃瓦蓋頂的碑亭,是康熙、乾隆兩位帝王駕臨駐蹕正定的見證。一座是康熙碑亭,亭內所立之碑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聖祖玄燁所書的《御製隆興寺碑》。
  • 「不禮佛 不茹素」的海派奇僧——虛谷
    初任清軍參將,後出家,名虛白字虛谷,號倦鶴、紫陽山民。以字竹,室名覺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他攜筆墨、著僧裝,「閒中寫出三千幅,行乞人間作飯錢」。出家後不茹素,不禮佛,也「從不卓錫僧寺」。他雲遊四海,清貧於世卻筆墨人間。他承古創新,另闢捷徑,風格冷峭新奇,繡雅鮮活,廣集素材,勤奮墾作,終成一代巨擘!成為「海上畫派」的傑出代表。
  • 漢宣帝,常年普通百姓生活,缺乏帝王氣度
    劉病乙國號漢宣帝,是劉徹的曾孫,當時漢武帝老年時期的時候,因為一些巫蠱之禍,讓漢宣帝劉病乙流落在百姓當中,當時大家都在找這個流落民間的孫子。當時漢宣帝也就是劉病乙已經登上了皇位,因為他從小就生長在民間,那些高官是如何殘害百姓的,所以就特別願意處理這些冤假錯案還百姓們一個公平,從一些證據上面看,漢宣帝是一個明君,當時漢武帝沒有征服的匈奴人,全部都被漢宣帝剷除。但是漢宣帝的名氣卻不如漢武帝,我想這都是因為漢宣帝缺乏帝王氣度。過度的親民會讓自己的身上沒有威嚴,而漢武帝卻具有皇帝的威嚴。
  • 佛教供佛、禮佛的真正含義——改變多數人的三觀
    在此我向朋友們介紹一下佛教中供佛和禮佛在佛教教義中的真正含義,希望對有興趣了解這方面知識的朋友有所幫助,並誠請有識之士批評指正。最後介紹一下禮佛的含義:禮佛一方面是佛教信眾視佛菩薩為導師,也就是說佛教信眾要在佛菩薩教導下修行,直至脫離輪迴,離苦得樂。孝親尊師是佛教教義中第一要遵守的,是前提基礎,因此禮佛就是尊敬老師。禮佛還有另一方面的含義是放下我慢,就是放下自高自大,用平等心尊重一切人。
  • 歷史上真實的元淳公主,從千金小姐淪為家妓,最終流落街頭!
    有一種女人叫「歷史上最可悲」,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南北朝時期最可悲的公主吧,她因美貌而兩次淪為權臣家妓,卻因命運的遺棄而流落街頭。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楚喬傳》中元淳公主的歷史原型——東魏琅琊公主元玉儀。原來元玉儀本來就沒資格被稱為公主,因為她身份不夠。所以最終得了琅琊之名,這還要感謝高澄向皇上的推薦。
  • 佛教:進寺院禮佛,有四個「禁忌」,不可不知!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很多信眾喜歡進寺院禮佛,然而對於叢林禮儀,卻不甚了解。有時,即便學佛多年的「老修行」,也難免有不合「威儀」的言行舉止。所謂威儀,源於戒律,它是每位學佛人都應當奉持的行為規範。祖師云:「威儀乃無言之教,堪發有情之信。」
  • 《遮天》中帝器大盤點,哪些才是真正的仙器?
    《遮天》中有很多帝器寶物,如:1.荒塔(殘缺仙王器)2.仙鍾(殘缺仙王器)3.成仙鼎(準仙王器)4.青銅指環、面具(紅塵仙器)5.天帝鼎(紅塵仙器)6.無始鍾(紅塵仙器)7.不死天刀(紅塵仙器)8.青銅仙殿(殘缺準仙王器)9.通天冥寶(仙器)10.青帝兵(半仙器)11.誅仙劍陣(半仙器
  • 流浪在拉薩:念珠,轉經,禮佛
    在大昭寺,被安利了一壺酥油去禮佛,並換了兩沓一毛錢。逐個佛殿舔點酥油,這種感覺很奇妙。最終,我將剩下的大半瓶酥油,高高舉過頭頂,遞給供油小師傅,幫我獻給了我最愛的釋迦牟尼。從背後繞過佛陀時,一大師傅,站在高處,用黃色哈達棒,挨個兒的錘過往的信徒,我被擊中的那一瞬間,幸福感莫名蹦了出來,怎麼回事(o)。
  • 萬古神帝:崑崙界九帝三後消失的時間線及去向推測
    九帝三後是崑崙界八百年前最強大的十二位修士,可是八百年間九帝三後紛紛消失,去向不明。今日,海皇就來盤點一下九帝三後消失的時間線和推測一下他們的去向。血後血後,本名血青引。是崑崙界八百年前聖明中央帝國的帝後,明帝之妻,也是地獄界不死血族血絕家族,血絕戰神的第十四個孩子。從小不受待見,被送往崑崙界潛伏。之後成為崑崙界三後之一,巔峰時期戰力強大無匹,明帝、青帝聯手也不是她的對手。
  • 我國最難仿製的文物,製作手法已失傳,一件流落美國,十億都不賣
    在美國博物館中有一件「鎮館之寶」,它就是代表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青銅工藝水準的雲紋銅禁,製作手法已經失傳千年,曾有人出價10億都不賣。直至現在,在咱們國家境內已經出土了3件雲紋銅禁,就屬河南出土的雲紋銅禁是最珍貴的,但是卻很不幸的遺失在美國手裡了。事件發生在20世紀初,在河南寶雞出土了一件雲紋銅禁,只不過當時並未引起重視,所以就被美國的文物販子買走,又經過了好幾次的輾轉,流落到了美國的博物館中,並且還成為了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