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奧斯卡頒獎季,獲獎的電影總是璀璨奪目,像火了大半年的金棕櫚獎得主《計生蟲》,叫好又叫座的《小丑》,馬丁-斯科塞斯九年磨一劍的《愛爾蘭人》,細膩溫柔的黑馬選手《婚姻故事》...但有一部電影,絕對是今年奧斯卡最被忽視的影片。
《黑水》
本片講述由馬克-魯弗洛主演的律師羅伯-比洛特,對化工巨頭杜邦公司提起了環境訴訟,這場官司一直延續到現在,揭露了幾十年來杜邦公司化學汙染的歷史。
說起「特氟龍」,大家應該很陌生,這是這部電影的「主角」,那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特氟龍是一個商標,英文叫Teflon,是美國杜邦公司註冊的。它的化學名叫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英文縮寫為PTFE,俗稱「塑料王,哈拉」,用它做成的材料,300℃才能分解,400℃才能水解,抗酸抗鹼抗各種溶劑,連王水都溶解不了,再加上耐高溫、摩擦係數低,廣泛應用於原子能、國防、航天、電子、電氣、化工、機械、儀器、儀表、建築等領域。民用領域也和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最常見的如不粘鍋、雨衣雨具和衣服等。
說白了,「特氟龍」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吃衣住行都離不開它,但就是這樣一個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毒害了我們人類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羅伯-比洛特對杜邦集團的起訴,才讓這個「特氟龍」的真面目漸漸浮出水面。
羅伯-比洛特是一名企業律師,某天,農民威爾伯-坦納特找到了他,說自己農場的牛不明死亡,死因可能是跟杜邦公司在當地開設的化工廠有關。他將一盒錄影帶交給比洛特,要求他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事實上,羅伯剛剛成為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自己也是為企業做辯護律師,本沒有必要去做這些事情,但是介於農民是他外婆介紹來的,礙於情面和尊重,羅伯還是去參觀了坦納特的農場,得知過去幾年間,農場裡的190頭牛大部分都因為患腫瘤相繼死亡,活著的牛也具有很強的攻擊性,甚至當場想攻擊羅伯,最後被農場主一槍擊斃。
羅伯得知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在一場宴會上把問題反映給了杜邦公司的律師菲爾-唐納利,菲爾稱自己不清楚事情的細節,但是會儘可能的幫助羅伯特。
再後來的調查中,羅伯了解到毒害坦納特家奶牛的化學品可能根本不受環境保護局的監管,於是,他迫使杜邦交出所有關於化工廠的信息,為了掩蓋事實,杜邦公司向羅伯寄去了幾百箱文件,想讓他崩潰打消念頭,但是羅伯經過數月的整理,從中發現了一種化學物質「PFOA」,而這種物質並沒有被環境監管局列入違規產品中去,於是羅伯針對PFOA,繼續展開了數年的研究。
為了這次的起訴,羅伯花費了自己近20年的時間,把自己的健康和精力全部搭在裡面,他缺席了和家裡人一起相處的美好時光,被同事疏遠,自己準備幫助的人都認為杜邦是好公司,斥責他沒有等到任何結果。甚至每天都提心弔膽的過日子,連發動自己的車,手都抖動的不行,生怕自己出現什麼意外。就在這種精神壓力下,他終於病倒了。
妻子薩拉在醫院急救室告訴湯姆,羅伯長大的時候搬了10次家,直到他來到了塔夫特,塔夫特對他來說遠遠不只是一個律所,而是他安頓下來的家庭。
Sarah說:」他願意犧牲他的工作和家庭,只為了一個陌生人。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但這絕不是失敗。
羅伯就像一個孤膽英雄,一個人奮鬥在前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前行,他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對手有多強大,在最後得知杜邦公司公然違背在法庭上達成的協議,卻沒有人來制裁時,他非常憤怒地說
整個體制都被操控著,任何人都不可信,國家不可信,政府不可信,體制不可信。
像《黑水》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國外是很常見的,《焦點》也是一部不錯的現實題材電影,有機會我會寫一篇相關的影評。但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國內是很少見的,最近一部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改編的太多,並不能完全屬於體現現實主義,真正好的現實題材電影是需要製作者從骨子裡堅持現實主義,我們這裡可能有現實題材,但目前來看還是缺乏現實主義。
《黑水》這部電影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不為別的,對於我來說,看完電影之後,我對「特氟龍」這種人工合成化合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且能意識到它就在我們身邊。
就像轉基因,地溝油,瘦肉精,這些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危害,留給我們的陰影還是很深刻的,「特氟龍」只是它們有一個代名詞而已(歐美國家已經禁止使用,我們國家質檢總局2019年才開始討論特氟龍是否危害人體健康,這是否有點為時已晚?)
意識很重要,有意識才能防範於未然。希望在遇到PFOA、PFOS、C-8這些時,大家能多一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