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變成一門生意,人性中的醜陋也就隨之而來,電影《壞教育》

2020-12-03 碟碟不休的Kevin

經歷了魔都史上第一次小升初搖號洗禮的預備班家長們,無不對「教育」這件事情有了嶄新的認知。無論學校和家長是否承認,現在的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一門「生意」,既然是一門生意,那麼人性中的醜陋自然也就隨之而來。2020年HBO播出的一部電影《壞教育》大獲成功,電影獲得了當年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獎,而人們更為關心的是這部電影所揭露出來的教育產業化帶來的後果。

可憐天下父母心,當魔都的家長們眼睛盯著「四校八大」時,美國孩子的父母也是將孩子的人生目標鎖定在著名的「常春藤」名校。電影《壞教育》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紐約長島富人區的一所中學在整個紐約地區名列前茅,創造這個奇蹟的正是休·傑克曼所扮演的男主角弗蘭克·塔索內。

作為學校負責人的弗蘭克·塔索內將這所默默無名的公立學校帶到了全州排名第4的位置,「藤校」預科錄取率也屢創佳績。與國內一樣的是,這所成績優秀公立學校自然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學區房」效應,各地有錢人家為了將孩子送入這所學校而不斷地湧進附近社區購置房產,當地房地產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一所王牌中學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於是一時間學校負責人弗蘭克成為了眾人追捧的明星人物。

然而這位終日為人師表的校區學監背地裡卻幹著不可告人的勾當,他將每年學校的大筆經費支出轉移到自己虛構的公司名下,使得這位公立學校的負責人能夠在紐約曼哈頓擁有一套豪華公寓。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弗蘭克·塔索內利用學校信用卡支付個人的大筆費用,包括豪華旅遊、臉部整形等奢侈支出,用於乾洗衣物的支出就高達數萬美元。

電影頗為發人深省的是,在東窗事發之後男主角振振有詞地面對質問自己的學校董事會,恬不知恥地認為自己為當地社區所帶來的財富遠遠大於貪汙公款的金額。正是當地學生家長們對於升學率的狂熱追求,以及隨之而來的學區房房價飆升所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使得董事會對於學校負責人的貪汙行為長年保持漠視態度,並且持續不斷地提供給學校大筆的預算支出。直到這樣的醜行被一名學生記者在校報上公之於眾才引起當地輿論的關注,隨後的FBI介入調查發現弗蘭克·塔索內和他的搭檔貪汙金額高達千萬美元,這也成為了美國教育系統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貪汙案件。電影給出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這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體系所能帶來的只能是利益交換,即使電影中這所王牌中學一次又一次地創造了名牌大學錄取的記錄,也無法掩蓋這樣的「壞教育」給社會帶來的惡劣影響。

如今越來越複雜的教育體系和升學制度,必然導致普通家庭對孩子的學習附加更加沉重的壓力,只有過硬的學習成績才能應付千變萬化的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這屆魔都首次搖號入學的預備班學生經過半學期的大浪淘沙,幾乎每個學校名列前茅的依舊是那些牛蛙,而這些牛蛙們背後則是一個又一個不知疲倦的家庭。教育無所謂好壞,只是參與其中的人添加了太多的功利主義,也許搖號政策的本意正是想讓教育回歸「傳道、授業、解惑」的本質。四年之後的中考,以及將來的高考,成功的孩子必將屬於那些認認真真培養孩子讀書的家庭。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教育產業化只是一個過渡期間的暫時現象,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需要一個強大而又公平的教育體系來配套。而對於莘莘學子來說,學海無捷徑,唯有用功努力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附:

一個上海小升初家長的2020年,堪比一部勵志大片

相關焦點

  • 《壞教育》影評:校園就是整個社會的真實縮影
    《壞教育》電影評價好看嗎?然而在這片欣欣向榮、人們對未來充滿美好願景與期待的景象之下,《壞教育》也在一次為了裝修私人別墅的採購中,揭開在羅斯林高中表面完美形象背後的真實醜陋面,從學生周報的記者瑞秋對於校園空中走廊建造案的追查,還有業務主管帕梅拉刷公務用信用卡來滿足私人需求所引發的貪汙風波作為開端,讓校園裡長達十多年的盜用公款貪汙案件浮出臺面。
  • 「慢生意」迎來新機遇,一起教育科技即將赴美IPO
    「慢生意」迎來新機遇,一起教育科技即將赴美IPO當在線教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資本向頭部企業集中,如何把一門「慢生意」做大、做好是擺在一起教育科技面前的一道思考題。11月14日凌晨,國內K12教育公司一起教育科技向美國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
  • 印度大片《嗝嗝老師》,一部直擊教育痛點的電影!
    《嗝嗝老師》這部電影備受青睞的主要原因,或許是追夢不放棄,或許是真的「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或許是折射出了一個真正摯愛做老師的人,散發出的師性。 其實,我們都明白,教育即學習知識,知識改變命運。老師教我們什麼?對我們起到什麼作用?
  • 人性到底有多醜陋
    這是我每天寫一篇原創文章的第855天 人性,的確是要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得多,也醜陋得多。最近杭州的女子失蹤案終於被警方查出了真相,罪犯真是毫無人性,畜生都不如。我長這麼大,也是第一次在現實中看到這麼沒人性的人,以前只覺得這樣的人只會在電影裡出現。
  • STEAM教育是什麼,與STEM教育的區別
    STEAM教育是什麼,與STEM教育的區別優勢什麼呢?格物斯坦機器人的小坦克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者的區別。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STEAM教育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那麼,什麼又是STEM教育呢?來跟小坦克一起了解一下。
  • 明碼標價的代畫比賽作品:別讓作弊成了一門生意
    據澎湃新聞報導,這條可一對一定製繪畫等比賽作品的「生意」鏈條,覆蓋了青少年至大學生群體的各類重要賽事。有賣家向記者展示了其畫室代畫的部分獲獎作品,聊天截圖顯示,一客戶報喜稱其代畫的一幅科幻畫獲得了某地的特等獎。這些「專業人士代工」活躍在各大電商平臺,根據報價,一個「原創定製作品」最低只需幾百元就可買到。
  • 李海林:人性向善也趨惡,這份不確定給教育帶來了什麼?|頭條
    看似平常,其實我們做這些事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對人性的假設。我們認為人性是怎樣的,就會做怎樣的事,或者會以怎樣的方式去做事。這就是人性在教育裡的含義,是教育的人性假設。 美國教師樂於表揚學生,理由很簡單,他們認為人性本惡,小孩子都是壞蛋,但這個孩子今天壞得還不那麼厲害,可以表揚。
  • 電影《釜山行》,這部電影,揭露了人性的醜陋與美
    電影《釜山行》,起初是抱著看恐怖片的目的去看的這部影片,但是這部電影所揭露的人性的醜陋與美,成了這部劇的最大的亮點幾點感觸,第一,每個看上去惡毒的人心裡都有一片溫柔留給最愛的人。電影中的那個穿著西裝強烈要求去釜山的男士,不顧他人的安危 ,煽動火車上其它乘客對病毒的恐懼,將死裡逃生的男主一行人關在安全區域之外,在列車長捨棄逃生機會救他後,為了逃生又將列車長親手推向喪屍,經歷了很多很多逃亡後,最終上了救生列車。
  • 豆瓣8.8,這部極具教育意義的影片告訴你人性的真相是什麼
    大家好啊,今天,程程想和大家推薦的是極具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九色鹿》。《九色鹿》是1981年上映的動畫片,距今已有39年的歷史。該片是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改編,由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是我小時候在眾多動畫片中(《叮噹貓》《聖少女》《美少女戰士》《邋遢大王》《黑貓警長》《舒克貝塔》等),印象最為深刻的。
  • 替中國人取英文名,竟然變成一門暴利生意
    當起個英文名逐漸變成一門生意,不少中國人也規避了無意間成了Cinderella(灰姑娘)或者Gandalf(甘道夫)的尷尬。倫敦政經學院社會人類學專業大學生波·傑薩普(Beau Jessup)正在放暑假,但她依然忙得不可開交。她每天要花幾個小時回覆郵件,為自己辦的一個專門給中國人起英文名的網站做售後客服。
  • 以品質贏青睞 閒學教育培訓引領軟體學習新方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設計越來越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無論是我們每天看到的圖片,還是電影、電視劇、動漫等視頻,亦或是任何一款使用的產品,其背後都有設計的支撐。設計已經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力因素,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對設計人才的旺盛需求,人們對設計能力學習的上漲熱情,學會一門或多門軟體技能,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開啟自己的第二職業,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然而要快速學會一門軟體,不是靠自己獨自摸索就能精通的,還需要選擇合適的培訓機構,系統化、專業化的學習,才能擁有專業的設計能力。
  • 《起跑線》一個關於教育問題的寫實電影,碰觸了最堅硬的社會現實
    印度電影《起跑線》,這是一個關於教育問題的寫實電影,碰觸了最堅硬的社會現實。影片講述的是一對印度中產階級夫婦拉吉、米塔為了讓孩子皮婭融入上流社會,絞盡腦汁想盡辦法想把她送到好的私立學校中去,既「上天」去私立學校附近的高檔小區生活,以求融入上流社會。又「下地」去偏遠的貧民窟受苦以獲得貧困學生入學的名額,歷經的各種各樣啼笑皆非又辛酸的故事。
  • 《告白》:犯罪心理的背後,是人性與教育的探討
    《告白》是一部2010年日本電影,根據同名小說《告白》改編而成。電影講述了某一天森口悠子發現其愛女被殺害在學校的遊泳池中。儘管該起事件被斷定為意外死亡,但森口卻向學生們宣告犯人就在班中,並展開了自己的復仇。
  • 中西電影教育的差異
    相應地,美國電影教育,特別是本科階段,在中國通常被稱為「美國模式」,其特點是電影專業教育紮根於綜合性大學(University)或文理學院(LiberalArts)在滿足高校「通識教育」要求的基礎上,培養電影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重視學生的素質和批判能力綜合。
  • 「澳籍跑步女」後續:疫情之下,一個人的人性可以多醜陋
    有一句話形容得很貼切:這場疫情就像是一個放大鏡,善良的人是真善良,有本事的人是真有本事,壞的人是真壞,蠢的人是真蠢,愛的人是真愛,離開的人是真離開,生活有剝奪有饋贈,深呼吸,且悲喜。 有的人總喜歡把事情給搞複雜化,原本是一件頗為簡單的事,可他就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 精彩電影《恐怖直播》,人性的醜陋和自私,一覽無餘
    這是一部在國內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的電影,甚至可能是禁片,但卻最真實地反映了人性,也反襯了政府。一位社會最底層的民工樸魯圭為政府打工修建大橋,僅僅為了多掙點錢,從事維修大橋的高危工作,不料意外突發,包括樸魯圭在內的幾位民工不慎掉入了洶湧的大河中。由於救援不及時溺水而亡,樸魯圭的兒子為了為同他父親一樣的民工討回公道,不惜策劃恐怖爆炸,以引爆大橋為開端,要求總統直播道歉。劇情一幕幕揭開,人性的醜陋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 疫情爆發出的醜陋人性:看完這些私照,才明白有些人壞到了骨子裡
    在這種流行病下,他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暴露在每個人面前。「月圓六便士」有句俗語:災難不幸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使人變得心胸狹窄,更加復仇。人性的醜陋在於:我不好,你不想好。這種流行病就像一面鏡子,用來顯示那些對骨頭有害的人的原始形狀。
  • 韓國災難電影裡程碑!豆瓣高達8.5,扒開最醜陋的人性!
    今天我們將為您介紹的是在2016年上映的一部韓國喪屍電影《釜山行》,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韓國著名的動畫導演延相昊,他因這部電影成功轉型為電影導演,而《釜山行》也成為當年韓國電影的票房冠軍。在列車上被感染的少女突然暈倒,乘務員在救助的過程中突然被少女咬傷,病毒迅速擴散到全身也變成了喪屍,列車突然亂作一團,不一會就有數名乘客被感染。
  • ...人性光輝——政協黨支部四史學習教育電影黨課集體創作影評出爐記
    近期,政協四史學習教育上了一堂電影黨課,全體黨員看完《八佰》後,感慨萬千。政協機關支部提議:把個人感受化為集體創作的文字,接力撰寫電影評論。電影或許已經落幕,但是給機關黨員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還在腦海中久久震蕩。就像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祝學軍同志結尾所說,「這是一頁通(痛)史,一頁慘絕人寰、悲傷屈辱的痛史;這也是一首史詩,一首民族抗爭、保家衛國的史詩。在四史學習教育的今天,這更是一段史話,一段真正的中國人的史話!」
  • 別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帆果教育】
    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教育觀點,值得所有家長好好品讀! 今天文章中的這位父親是一名教師,在他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學習成績糟糕的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長時間愣神,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因此,他常呵斥甚至打罵孩子。然而,打罵之後往往伴隨著無奈和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