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每年的高考對於有考生的家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今年,似乎更勝往年。
疫情的延期影響了正常的課業進度,高考政策又在緊鑼密鼓地調整,如何上一所心儀的大學,除了要努力考個好成績外,不少家長瞄上了高考志願填報班,期待孩子的分數不要浪費一分。
除了學校發的人手一冊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新潮」的高考志願填報班可以用大數據進行學校、專業匹配,幾百元的低價吸引了不少的考生和家長。
高考志願填報服務並不算是新生業務,卻在今年尤為被關注,市場上對於行業都抱有哪些期待?這個行業發展到現在都面臨哪些問題?
1
疫情+政策催熱家長需求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志願填報業務逐漸走向一個細分產業。企查查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939家相關企業,其中46.43%的企業成立時間尚不足一年。
顯然,新成立的企業多半衝著今年特殊時期的大量需求而來。
京師通聯合創始人張玉梅對鯨媒體表示,受疫情影響,加上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家長和考生的需求變得迫切,諮詢量比往年多了不少,行業內其他企業的諮詢量也都在同步增長。
京師通目前志願填報選擇收費在幾千到兩萬元不等,服務內容從簡單的志願填報到一對一個性化服務,90%的家長和考生選擇了價格更高的高考志願個性化服務。
張玉梅說:「這次疫情和政策變化給家長和考生帶來不確定性的感受更強,他們向市場上尋求幫助的願望比較迫切,這個行業會感知到家長的需求就是市場的需求,新成立的高考志願填報企業就是例證。」
花幾百塊在填報志願類軟體上預測一下自己可以報哪些學校、哪些專業成了考生的新潮流。不過,為了提高命中率,捨得花錢購買一對一服務的家長也不在少數,京師通今年在北京的一對一諮詢量為50組家長和考生。
立思辰旗下百年英才高考志願填報業務主打標準化,客單價在1萬左右,主要服務內容包括學業規劃與評估、志願填報、大學學業指導。而對於一對一的專家個性化服務,均價在2萬左右,佔比較低。
從需求來看,選擇此類業務的考生和家長更多看中除了高考志願填報之外的附加服務,比如孩子由於身體原因,報考哪類學校命中率比較高,他們更信賴綜合性質諮詢。
高需求帶來了行業新變化,行業整體嘗試了更多線上的形式,從早期的宣傳招生到後期做諮詢,高考後都在嘗試線上方式引流。
百年英才CEO姜百祥表示,今年疫情開始後,百年英才做了近300場線上直播,除了講授專業課,也邀請了大學招生辦老師做講座,甚至還請高校老師進行針對考生和家長的心理講座,總體來講線上講座在宣傳上和引流上都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高考志願填報吸引考生和家長的另外一點是,這往往不是考生一個人的事情,更多是全家人的一個合力導向。考生和家長的意見出現相左時,高考志願填報業務似乎是更能平衡考生和家長的綜合選擇。
不過,線上大數據匹配可以進行規模化服務,但是考生情況千差萬別,諮詢師進行個性化服務又十分有限,兩者出現了一個需要平衡的需求點。
2
行業發展需要競爭壁壘
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31萬,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如何把學生科學合理地匹配到大學裡,很多機構看中了考生志願填報這個剛需。
眾多小企業迅速入場,預示著這個領域的門檻並不高,不少機構去市場購買一套線上填報系統就可以招生,並且招生的門檻也不高,線下甚至不需要設門店,行業分散性高。
藍象資本副總裁邱彥峰對鯨媒體表示,高考志願填報產品主要解決考生和家長填報高考志願時信息不對稱問題。產品特性導致高考結束後一個月內,企業業務短期爆發,出現極高的峰值,而剩餘時間則長期處於淡季。因而,如何實現全年常態運營成了這類企業需要思考的難題。
高考志願填報,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拿手菜」,但是行業至今卻未有明確的行業規範,各家企業也在「各自為政」。
現在,不少有實力的機構自己成立研究團隊,如百年英才成立了200人的研究團隊,京師通直接背靠北京師範大學學科規劃研究中心,主要諮詢師來自北師大學業規劃師系統培養,還有不少機構依賴於諮詢老師的從業年限進行背書。
沒有標準的行業規範,高考志願填報產品只是「一家之言」,如果產品線不夠豐富,僅僅依賴高考志願填報一項業務,企業無法撐過行業存在的淡季。
百年英才目前分三類業務:綜合評價錄取、高考志願填報、港澳院校招生,其中高考志願填報佔公司業務量的1/3。除了高考後直接報名高考志願填報培訓班的考生,更多家長選擇從高一到高三的綜合評價錄取類課程,除了涵蓋高考志願填報,更注重從高一直到高三的整體學業規劃,從高一開始準備制定方案,高二逐漸豐富方案,高三時可以針對大學招生進行適時調整。
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是高考志願填報企業豐富產品線的方向,各家企業也都在發力。
2018年成立的京師通在一開始便從三個業務模塊著手布局:一是學業規劃師,二是中學生預測評系統,三是中學生學業規劃諮詢與課程。其中,高考志願填報是中學生學習規劃資詢與課程業務的一個分支,佔整個業務量的1/3。
京師通把高考志願填報這項時間高度集中的業務拉長到學生的整個高中生涯,從高一開始培養學業規劃。隨著高考改革,不少新高考地區面臨選科問題,從高一開始做選科規劃指導成為京師通新的業務延伸。
邱彥峰說,從市場規模來講,高考志願填報確實有很強的用戶需求。從入場的企業來看,大量的非標企業在提供服務,目前沒有看到一個非常好的產品形態,行業出現的問題沒有進行實質性解決,現在來看,它還是個分散的市場。
不過,高考志願填報行業生存路徑隨著高考改革以後會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比如說綜合素質評價、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學生進入高中以後便需要開始提前做規劃。「志願填報行業會逐漸發展為一個能提供更多價值的學業規划行業。」張玉梅說。
據不完全統計,現有高考志願填報市場滲透率不足10%,仍有90%的市場有待開發。現在,資本已經開始有所行動。高考志願填報產品在2015年左右已獲得相關投資的企業並不在少數,其中,填報導航服務平臺優志願於今年5月20日獲得千萬級B輪投資,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以及市場拓展。據悉,優志願已累計完成4輪融資,成立6年,優志願APP下載量超過1000萬。
優志願此次融資可以說提振了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信心,這雖是個集中爆發的行業,不過入場的企業已經在開始打造長線業務,提升壁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