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寡婦清是《史記》中唯一一位女企業家,也是秦始皇一生中唯一大肆表彰的女性。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獲得巴清這種殊榮的普通女性,還沒有第二個。
秦始皇為何對一個寡婦給予如此高的榮譽,《史記》說「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表彰的是巴清的「貞」。不過,戰國末期,人們對婦女保持貞潔的要求,並不像宋朝以後那樣苛嚴,所以,一個「貞」字不能解釋秦始皇的動機。
那麼,秦始皇為何要對巴清待以上賓之禮,並且給她修建女懷清臺呢?
巴寡婦清的身世傳奇
巴寡婦清是戰國秦國蜀郡巴人,姓名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她姓「巴」,名「清」;一種觀點認為,「巴」僅是指巴地,名「清」;郭沫若認為,她姓「懷」,名「清」;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她夫家姓「巴」,娘家姓「清」,所以叫巴清氏。
《史記 貨殖列傳》對巴清的介紹很簡單:「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人不敢犯。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
根據這段記載,巴清是一個寡婦,其家族因為探得丹砂礦,幾代人以採丹砂變身大富豪。巴清以一女流之身,接管家業,組織起家族武裝,威震一方。
相對於《史記》的簡略,地方志及各種資料,對巴清家族的描述更加詳盡。匯總各種資料,我們做如下補充:
1.巴清無後,獨守家業
古代女子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巴清卻走向前臺,管理家業。由此看來,她很可能早年喪夫,大半生守寡。這跟秦始皇表彰其為「貞婦」對應,且所有資料都沒有關於其後人的記載。
2.巴清家族的財富帝國
巴清家族資產總量約八萬億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八千萬億人民幣。據《福布斯2020年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中國首富馬雲個人資產470億美元(約3200億人民幣),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個人資產1299億美元(約9000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巴清家族的資產是馬雲的兩萬多倍,是傑夫·貝佐斯的九千倍!真是秒殺各路富豪。傳說羅斯柴爾德家族資產資產約50萬億美元,也只有巴清家族的二十分之一!
不管這個數字有多少水分,但是巴清家族的財富,遠超國庫恐怕還是可信的。
3.巴清家族的武裝勢力
巴清家族家有童僕千人,僱傭員工萬人,武裝力量數千。其家族所在的枳縣,全部人口加起來只有五萬人,也就是說,枳縣的壯勞力,一大半服務於巴清家族。
一個家族企業,影響面這麼大,司馬遷說「人不敢犯」,此言不虛!
秦始皇表彰巴清的三大理由
在農耕社會,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政治上受到歧視,不允許出仕。那麼,秦始皇為何打破這個禁忌,給巴清如此高的尊崇呢?
1.教化目的:提倡女子「貞烈」
秦始皇表彰巴清的公開理由就是她的「貞」,終生守寡不改嫁。不過,戰國時期中國對女人相對寬容,女人改嫁其實很平常。比如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就是與夫家離婚後入宮,生了漢武帝。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原是魏王豹的妾。
古代對女人貞潔的苛嚴,始自於北宋後期,戰國時期的開化,今天看來都有點不可思議。比如秦始皇的高祖母羋八子,就與義渠王公開同居生子,秦始皇的生母趙太后,與假宦官嫪毐同居生了兩個兒子。
正是趙太后的行為,讓秦始皇產生羞辱感,尤其後來還發生了嫪毐謀反事件。秦始皇一怒之下,滅族嫪毐,活活摔死兩個同母異父弟弟,又將趙太后囚禁幽居,發誓母子終生不相見。
有人猜測,秦始皇終生不立皇后,很可能跟趙太后穢亂事件有關,導致其產生心理障礙,以及對女人的歧視。
對巴清大張旗鼓的表彰,其實也是這種心理的映射。他心目中的女人,應該是貞潔烈婦,他希望通過對巴清的表彰,彌補心中因趙太后給他帶來的心理缺憾。
2.經濟目的:渴望財團經濟援助
秒殺天下富豪的巴清,從物質上給秦始皇帶來兩個幫助:一是丹砂水銀物資的供應,二是財力的援助。
丹砂又叫硃砂,它既是一劑重要的藥材,也是煉製水銀的主要材料,還是古代的染料,作畫、墨料都離不開丹砂。
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僱傭了一大批方士,替他煉丹,需要大量的丹砂。秦皇陵寢宮注入了100噸水銀,構成地下河流,既防盜又可以當作屍體防腐材料。巴清的丹砂王國,很可能充當了秦始皇的主要供應商。
另外,秦帝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兼併六國後,又大興土木,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做保證,巴清就是秦帝國背後的重要贊助商之一。
與巴清一同被秦始皇尊為上賓的,還有一個叫烏氏倮的巨商。烏氏倮以畜牧業發家,別人家牲畜以頭為計量單位,烏氏倮以「谷」為單位,「一山谷」等於多少頭,不知道!
所以,司馬遷說:「夫倮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他認為,寡婦清和烏氏倮之所以得到尊崇,無非是一個「財」字,皇帝需要他們慷慨解囊。
3.政治目的:以豪族力量安定一方
秦國自昭襄王時期平定蜀地後,蜀地就成了大秦帝國最重要的經濟發動機,那裡繁榮的商業,和都江堰澆灌下的農業文明,一起締造了一個富庶的天府之國。
不過,蜀地在昭襄王時期,多次發生叛亂,雖及時得以彈壓,但也引起了秦帝國的重視。蜀地相對偏遠,為了彌補武裝力量的不足,以地方豪族勢力作補充,恐怕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史料顯示,戰國後期,蜀地誕生了數百上千的家族武裝,巴清家族武裝就是最強大的一支。秦始皇集中兵力,兼併六國之時,依靠這些家族武裝穩定一方的意圖很明顯。
所以,巴清受到破格尊崇,絕不單單是一個「貞」字能解釋得了的事,它還含蓋了秦始皇的經濟和政治兩大目的。
巴清的結局
六國統一後,秦始皇為了堅強關中力量,防止豪族對地方的影響力過大,強行遷徙全國十二萬富戶,移居關中,巴清就在其列。當然,名義上是對巴清的關懷,歲數大了,到京城來接受皇家供養。
巴清到達鹹陽後不久就病倒了,可能是歲數太大了,也可能是水土不服,更有可能是對家鄉的戀戀不捨,最有可能的是對家業的關注。
巴清離開家鄉後,家族企業如何處置不得而知,有一種說法是,巴清無後,將資產捐給國家了。
巴清得病後不久就去世了,秦始皇根據她本人意願,將她的靈柩送回家鄉安葬。同時給她修建陵墓,築「懷清臺」,並親筆題字。
中國古代歷來抑商,而且是越來越嚴重,像巴清這樣的巨商,永遠地消失在了帝制文化時期。後世的文人士大夫,公開批評秦始皇尊崇富商,帶壞了社會風氣,甚至指責司馬遷的《貨殖列傳》,起到了不良的宣傳導向。
能出生在戰國時期,巴清也算是走運,假如她要是看到這些評價,一定會很驚訝:我對國家和鄉民的貢獻,難道不值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