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秦始皇:春秋時期的女子,為啥要哭寡人的長城

2020-12-09 正史漫談

我們很容易把民間故事當成歷史事件,比如「孟姜女哭長城」,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雖然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但為了證明它的「傳說性」,我們首先還是大致梳理下梗概。話說,秦朝女子孟姜女正要和萬喜良拜堂,衙役突然衝進家門,把萬喜良抓去修長城;一年後,孟姜女去長城尋夫,卻聽說丈夫已累死;她悲痛的放聲大哭,長城由此倒塌了800裡,露出了萬喜良的屍骨。此時,秦始皇剛好路過,他見色起意,為了得到如花似玉的孟姜女,不惜答應了搭建孝棚、親自披麻戴孝、將萬喜良風光大葬等等誇張要求。不過他最終仍未能得到美人,孟姜女投水後被龍王挽救。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對秦始皇起碼有兩個直觀的印象:

其一,好色,極度好色,甚至為了得到一個寡婦,不惜為一個平民百姓披麻戴孝;要知道,古人只會對自己的父母長輩行此大禮;

其二,極度不講理,把正要結婚的書生萬喜良直接抓去當民夫。

那麼,歷史上的秦始皇真的如此不堪?

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史學界,秦始皇都是當之無愧、不可動搖的中國古代第一帝。無論後世儒生怎麼罵他焚書坑儒、勞民傷財,但在個人生活作風問題上,還真找不到什麼話柄。

秦始皇唯一與女色有關的記載,也許是下面這一段:

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衤復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鍾鼓,以充入之。

《史記》、《資治通鑑》裡都有這段話,意思是秦始皇每滅一個諸侯國,都會在鹹陽仿造該國的宮殿,把美女、鐘鼓等戰利品都安置在裡面。

在那個時代,君王的宮殿、後宮女子、鐘鼓,是諸侯國君權的重要象徵,秦始皇「山寨」宮殿,不是為了滿足COSPLAY的癖好,而是彰顯對各國的徵服。畢竟自周王朝建立以來的千百年中,這樣的偉業獨此一份。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但實際上,他的一些主張,與儒家思想高度吻合,比如在女子的貞潔觀方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會稽(浙江紹興),祭掃大禹陵墓,同時宣揚自己的功德,他命令丞相李斯撰寫了《會稽刻石》的銘文,其中有這麼一段:

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秦始皇母親的反面案例,他對這種事情如此看重,也許正是受母親的刺激)

比如當時巴郡有個著名的寡婦「清」,在丈夫去世後,作為一介女流,她不僅守住了先人的家業,還堅守節操、終身守寡。秦始皇對其大為讚賞,不僅允許她像官員一樣入朝,甚至為她修築了「女懷清臺」(類似於貞潔牌坊)。

那麼,秦始皇時期,對老百姓會肆無忌憚的抓壯丁嗎?並不會,作為一個「法制」的政權,秦朝其實是講規則的,並非蠻不講理。

比如統一六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建信宮(後改名為極廟,象徵天極星),其後建造甘泉宮前殿,在年底給全國百姓加爵一級(也許是因為勞役,也許是因為體現統一六國的功績)。

公元前219年,秦朝把三萬戶百姓遷徙到琅邪臺下,作為回報,給這些百姓免除十二年徭役的待遇。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即徵發逃犯、倒插門的女婿、商人,前去攻取南越,此後加派犯了罪應當流徙的人前往南越戍守;第二年,又把那些斷獄不公的官吏悉數派去修長城、守南越;

公元前212年,組織三萬戶移民驪邑、五萬戶去雲陽,全部給予免除十年徭役的報酬;

公元前211年,遷徙三萬家百姓到北河、榆中,回報是賜給爵位一級;

......

由上可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出於整合、強化統治的需要,開展了諸多工程,也多次移民,但是,這些舉動或者有相應的規則遵循、或者有補償的方案,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強迫「良民」當壯丁。

根據史學界的一致意見,孟姜女的原型,其實是春秋時期的一名齊國女子

據《左傳》記載,在公元前549年,齊莊公討伐衛、晉後,回師的途中突襲莒國。在這場戰鬥中,齊國將領杞梁戰死,屍首被運回臨淄。杞梁的遺孀在郊外哭迎靈柩,並且拒絕了齊莊公使者的弔唁。齊莊公自知理虧,於是親自趕到杞梁家裡弔唁,並且隆重安葬了杞梁。

但在後世,這個故事一步一步誇張演變,越來越走形,逐漸跟秦始皇扯上了關係。

《禮記·檀弓》中稱,曾子說杞梁妻「哭之哀」,給當事人腦補了表情;

戰國時期的《孟子》中,「華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變了國俗」,當事人的哭,升華為國俗;

西漢劉向的《說苑》中,莫名其妙的出現了「崩城」的情節,哭聲更威猛了;

這還不夠,到了《列女傳》這裡,杞梁妻哭完突然投淄水自殺」;

到了東漢時期,細節再度完善,比如說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並且哭崩了五丈,非常精準;

西晉時,崔豹的《古今注》越發誇張,說整個杞城「感之而頹」,哭聲的威力可比核武器;

唐代貫休的《杞梁妻》中,則實現了新的「跨越」:臨淄變成了長城,而且是秦長城,秦始皇開始躺槍;

而到了明代,故事終於達到完整:當時,明政府為了對付瓦剌,一度大修長城,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騰。為了發洩對當權者的不滿,民間改杞梁妻為「孟姜女」,改杞梁為「萬喜梁」,「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由此宣告面世。

那為什麼背鍋的是秦始皇呢?既然不能罵當朝皇帝,既然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也是眾所周知的千古一帝,如此獨一無二的IP,不黑他黑誰?

孟姜女的故事,其實定性很明確:「中國古代四大愛情傳奇之一」,說白了就是傳奇、故事。看看其它三大是哪些:《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杜撰,作為體現老百姓心中述求的載體而已。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老百姓通過孟姜女這個形象,其實並非是要控訴秦始皇,而是表達對所處時代封建統治者殘酷壓榨的不滿

相關焦點

  • 孟姜女和秦始皇的愛恨情仇,《孟姜女哭長城》的三大疑團
    在之前的幾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說過了《孟姜女哭長城》最初出自《左傳》上的「杞梁之妻」的典故。春秋時期,齊侯攻打莒國,杞梁華周做先鋒,杞梁戰死之後,其妻子城外哭泣,齊侯由此感慨,前往家裡弔唁。從最初的城外哭夫變成了哭倒城牆,而後又變成了哭倒長城屍骸乍現;男主人從杞梁「以訛傳訛」變成了範喜良;無名女主也有了孟姜女這一具體名稱。情節不斷被添加,內涵不斷被豐富,從夫妻相識到丈夫被抓修長城,孟姜女千裡送寒衣,還有了秦始皇趕山,孟姜女跳海生項羽等無數的外傳。
  • 孟姜女實有其人,不生在秦朝,卻和秦始皇長城扯上關係,真相如此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是文人炮製出來污衊秦始皇的典型冤案。《淮南子》說,秦始皇「發卒五十萬」,由蒙恬率領,修築長城,「中國內郡輓車而餉之」。於是男人不能在田間耕作,女人不能在家裡紡織,無衣無食,也得去拉車運輸。
  •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但是她不是秦朝人,哭倒長城是對秦朝的誤解
    我們熟悉秦朝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從而修建了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工程——萬裡長城。 在我們熟悉的野史中,經常聽到孟姜女尋夫的故事。她的真情哭倒長城,這段感人的事情,究竟是怎樣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真實的孟姜女。
  • 從春秋到清朝,凡人杞梁妻為何能演變為神話中的「孟姜女」?
    引言"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流傳及其廣泛,可謂是家喻戶曉,其頗為傳奇的神話色彩,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通常情況下,"孟姜女哭長城"會被認為是一個神話故事,而孟姜女必然是虛構的人物,現實中的人,任其哭得如何哀戚慘痛,也休想哭倒一塊磚,故而孟姜女哭倒長城當非人力所謂。
  • 看了動畫短片《孟姜女》之後,才發現秦始皇原來是被冤枉的
    「孟姜女哭長城」的愛情故事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一部改編自越劇《孟姜女》的音樂動畫短片,它將唯美的畫風、悽美的愛情故事與越劇的經典唱腔相結合,展現出了濃濃的中國動畫風味。也是在看了這部動畫短片之後,我才發現在《孟姜女》這個故事中,秦始皇原來是被冤枉的!
  • 自古美女孟姜女哭長城,思念丈夫萬喜良,神話故事精彩繽紛
    一眼就看中了,孟姜女她!一雙色迷迷的眼神,目不轉睛地瞪著孟姜女!從烏黑秀麗的長髮,一直看到了她那雙七竅玲瓏的小腳丫!在,秦始皇的內心深處!就認定了,孟姜女這個仙女大美人!出賣自己和孟姜女之間的愛情,哪怕就算是犧牲自己!於是,就直接拒絕了秦始皇的條件!秦始皇,他就當面拋下一句話!說道,萬喜良啊萬喜良!你,真是一個可恨之人吶。
  • 秦始皇為何讓很多歐洲人懼怕?美國學者:因為長城把他們害慘了
    在西方,人們常常把中國的秦始皇和羅馬的凱撒大帝相提並論,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可是基本保持第1,或者前3。 但歐洲人其實挺討厭秦始皇的,甚至美國教授都公開表示:秦始皇把歐洲「害慘」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要從長城說起。
  • 沒有鋼筋混泥土的古代,秦始皇給長城加了什麼?能夠2千年不倒
    曾有許多的文人騷客都揮毫寫下對長城的讚美之詞,當然也有許多詩人在感嘆長城氣勢恢宏的同時,也對秦始皇的暴虐進行譴責,對勞動人民的苦難表示深切同情。▲秦始皇畫像其實最初開始建造長城的朝代並不是秦朝,《史記》中說,「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裡,以備楚。」
  • 長城距今兩千多年,為何從不倒塌?原來秦始皇用了一個殘忍的方法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從這句詩可以看出,萬裡長城是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造的,當時嬴政主要是為了防止敵人入侵,因為萬裡長城的存在,"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 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什麼 9月1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什麼 9月1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時間:2020-09-18 07: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什麼 9月1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民間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什麼?
  • 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孟還是姓姜 9月18日周五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姓孟還是姓姜 9月18日周五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 2020年9月18日,今天是周五,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有趣
  • 為什麼長城沒有鋼筋混泥土,卻2000年不倒?加這幾樣東西變硬核
    萬裡長城由於工程浩大,特別的硬核,勞民傷財產生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文學和典故,千古傳誦,後來又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俗語」,近代,當它失去實用價值的時候,那巍峨的城牆載滿了中華上下幾千年徵戰的歷史
  • 「孟姜女」是如何變成了「白骨精」?
    《孟姜女哭長城》的神話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小時候,對它喜歡的不得了。可我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我通過賞析古詩文解開李白身世之謎中的大唐秘史的過程中,發現歷史上不僅真有「孟姜女」這個人,而且她居然和《西遊記》中的白骨精還是同一個人。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還不是尋常百姓家的普通女子,而是大唐王朝身份高貴的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女兒!
  • 姜女哭長城千裡尋夫為哪般?化作一對蝴蝶在人間看大秦帝國完蛋
    那時候,是秦始皇他統領六國!一統天下的登盛時期,在那時的秦堰村!萬喜良和孟姜女夫妻,十分的恩愛!他們之間相互吸引,引來無數的江湖風波滾滾紅塵作伴白雪皚皚!惹來了白雪公主的嫉妒心,畢竟白雪公主!就在,秦堰村那裡不經意間看到了孟姜女!他的靈魂就被,吸引住了!一雙兇神惡煞的眼神,在緊盯著孟姜女不放!幸虧,萬喜良他在身邊!為了此事,萬喜良就和秦始皇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 秦始皇究竟用了什麼辦法?讓長城屹立兩千年不倒
    《詠長城》: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裡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提起象徵中華文化的物品或者建築,我們在第一時間可能會想起故宮或者萬裡長城,也有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俗語。一些外國人對於中國的第一印象,也是那延綿千裡的長城。秦始皇修建的長城,經過歷代帝王的修繕和建造,流傳至今。
  • 民間小調《山歌好比春江水》《孟姜女哭長城》《劉三姐》《牧羊曲》《化蝶》《妹妹找哥淚花流》
    7、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見其寂;虛其中者,涼生酷暑民間小調《山歌好比春江水》《孟姜女哭長城》《劉三姐》《牧羊曲》《化蝶》《妹妹找哥淚花流》民間小調《山歌好比春江水》《孟姜女哭長城》《劉三姐》《牧羊曲》《化蝶》
  • 秦朝沒有鋼筋混凝土,秦始皇是加了什麼?讓長城2000年屹立不倒
    直到看了《長城》這首詩,我找到了形容它的合適詩句:「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一座長城就抵禦住了匈奴的千軍萬馬,用這句詩句形容恰到好處。提到長城,不得不說的就是秦始皇。作為提出修建長城的第一人,他的功績頗高。隨著後續各朝各代的出現,都或多或少地修建了長城。
  • 萬裡長城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僅僅是為了防禦外敵嗎?
    很多人都認為秦始皇修建萬裡長城其實就是希望抵抗外敵的侵擾,當外敵來攻打自己的時候,可以派遣兵將在長城上進行反抗和守衛。當然秦始皇在計劃修建長城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個因素,當時胡人一直都是秦始皇的心頭大患,而修建了長城就可以抵抗胡人的侵擾。可是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根本原因並不只為了阻擋胡人。
  • 沒有鋼筋水泥的古代,秦始皇是用了什麼辦法?讓長城能兩千年不倒
    長城的起源眾所周知,長城是在秦始皇時期修建的,但其實,長城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存在。當時只是在每個諸侯國的重要防地修建的抵禦外敵、傳遞軍事信息的防禦工程,並沒有連接起來。西周末期周幽王,為滿足愛妃褒姒而發生的「烽火戲諸侯」的著名典故就是源於此。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爭霸,相互防守,各國開始大力修築城牆防禦,讓長城修築達到第一個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