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沒有鋼筋混凝土,秦始皇是加了什麼?讓長城2000年屹立不倒

2020-12-22 尋歷史真相

01

怎麼形容長城,這是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直到看了《長城》這首詩,我找到了形容它的合適詩句:「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一座長城就抵禦住了匈奴的千軍萬馬,用這句詩句形容恰到好處。

提到長城,不得不說的就是秦始皇。作為提出修建長城的第一人,他的功績頗高。隨著後續各朝各代的出現,都或多或少地修建了長城。

想必大家都有一個疑問,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用了什麼?沒有鋼筋混凝土怎麼能保證長城2000年不倒呢?

長城這個叫法最早開始於春秋時期,最早是在秦始皇時期修築。從秦始皇時期到清代,長城先後有20多個諸侯國和王朝參與修建。其中秦朝、漢朝和明朝修築的裡程最多,都超過了一萬公裡。之所以都參與建設,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

02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最開始還派兵攻打過匈奴,成績也比較好,但是後來為了徹底阻斷匈奴的進犯,有了修建長城的想法。

修築了長城之後,匈奴再也不敢過臨洮。

當時鋼筋和混凝土在秦朝都不會出現,鋼筋在世界上最早出現是在1865年,混凝土是在19世紀才出現。那麼長城的青石磚是怎麼堆砌起來的呢?如果單純用泥土堆砌,那麼根本抵禦不住戰爭。

查閱資料了解到,原來當時用的加固材料是糯米汁。如果看過現如今城牆修復工程施工的人應該都知道,糯米汁是必備的材料。

當然了,糯米汁不適用於所有的地方,像玉門關那樣的地帶,黃土都稀缺,更別說是糯米汁了。玉門關那樣的地方也是有相對應的辦法的。在那裡可以利用蘆葦和沙礫交錯的方式來達到加固的目的。如果你仔細研究過這些東西的成分你會知道,蘆葦和沙礫能夠起到鹽鹼反應,從而達到加固的目的。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能夠看出一件事,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

03

長城的建立從現如今來看是非常明智的,因為他將眾多的地區連接在了一起,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如果是站在最初修建時的角度來說,建立長城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一件事,有多少人因為修建長城永遠地倒下了。所以說,在現如今人們感嘆建築偉大之時,不要忘記為此付出的大眾勞苦百姓。是他們的建設換來了現如今的長城,沒有他們就沒有長城。

現如今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叫做「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早早的就已經對外開放了,登上長城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氣魄。

如果是你有足夠多的時間,並且沒有去過長城,建議你去看一看,或許你會有很大的收穫。

縱觀整個歷史,是秦始皇開了一個好頭,讓歷朝歷代跟著建造了起來。各個朝代建立的加起來才有了現如今的萬裡長城。

現如今的長城雖然在軍事實力上有些減弱,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絕對還是不減當年。隨著歷史的演變,長城更多地呈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意志。

04往期精彩文章

母親妻子先後遭敵人侮辱,成吉思汗頒布一命令,蒙古姑娘從此得救

楊貴妃香消玉殞,遺體葬在何處?日本:楊貴妃搬到日本,後人尚在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史上最能生的皇后,15年生下12個孩子,31歲被皇帝含淚賜死

她是梁山上最美的女漢子,手下敗將無數,可惜被宋江羞辱一生

05參考資料

《長城》、《史記》等

題/秦朝沒有鋼筋混凝土,秦始皇是加了什麼?讓長城2000年屹立不倒文/尋歷史真相-宥乾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長城沒有鋼筋混泥土,卻2000年不倒?加這幾樣東西變硬核
    總體來看,歷朝歷代長城遺址,基本沿今天內蒙古自治區南界和陰山東西一線上下擺動。 然而在長城幾千年屹立不倒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導致中國幾千年來的領土完好,防止外地入侵,風吹雨打都不動呢?
  • 沒有鋼筋混泥土的古代,秦始皇給長城加了什麼?能夠2千年不倒
    長城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宏大的建築之一,這堅固無比的萬裡長城曾經有效地抵禦外族入侵,為保護神州大地不受侵犯發揮重要作用,長城在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都有著無可撼動的重要地位。01作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萬裡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文明的驕傲。
  • 秦始皇究竟用了什麼辦法?讓長城屹立兩千年不倒
    秦始皇也被人稱為千古一帝,因為他使得當時紛亂的政局得以統一,使得國家可以快速發展。我們也聽過一句歌詞,就是萬裡長城永不倒。秦始皇究竟用了什麼辦法?讓長城屹立兩千年不倒? 長城真的像那些所謂的專家說的那樣,沒有什麼功效嗎?其實並不是的,長城的確為了保護中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如果沒有長城的話,匈奴可能早已侵犯中原,使得中原發展受阻礙。
  • 沒有鋼筋水泥的古代,秦始皇是用了什麼辦法?讓長城能兩千年不倒
    ——王維《燕支行》長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長城高際天,三十萬人守。一日詔書來,扶蘇先授首」陸遊曾在《古築城曲》中這樣描寫長城的壯觀。它是我國建造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個工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勞力,經歷了多次朝代的變更,歷史的變遷,經受幾千年歲月的洗禮,依然偉岸的存在著。
  • 秦始皇修了7個世界級工程,2000年仍屹立不倒,如今仍在造福國人
    嬴政四十九年的人生中,除了上述功績,他還修建過七個世界級的工程,兩千年後依然有五個屹立不倒。首先便是長城,長城不是秦始皇一個人修的,卻是他將所有的長城連在了一起。秦始皇長城西起甘肅岷縣,終止於朝鮮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處,也是從秦開始,才有了萬裡長城。
  • 孟姜女實有其人,不生在秦朝,卻和秦始皇長城扯上關係,真相如此
    他是嚴謹的,知道的說出來,不知道的不亂講。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已被證實絕對屬於文學創作。孟姜女實有其人,但不生在秦朝,也跟秦始皇長城沒有任何關係。《左傳》記載說,齊國南下攻莒,一個名叫杞梁的人戰死了。杞梁是貴族,不是小人,他的妻子按照當時的禮法規定,堅持要求齊莊公來家裡弔唁。到了漢代,故事有所變化。
  • 秦朝的高速公路,沒有混凝土卻兩千年不長草,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公路的建造自然是離不開混凝土的。其實,在我國的秦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高速公路了。當時沒有混凝土,而是用純土壤修築的。然而兩千多年過去了,至今那條路都寸草不生。 秦始皇對這條路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寬闊平坦之外,還要下雨天不能變軟,永遠不能長草。剛開始的時候,負責建造的工匠很為難,畢竟當時沒有混凝土。
  • 長城距今兩千多年,為何從不倒塌?原來秦始皇用了一個殘忍的方法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從這句詩可以看出,萬裡長城是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造的,當時嬴政主要是為了防止敵人入侵,因為萬裡長城的存在,"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 大聖說史:沒有鋼筋混凝土,秦始皇陵或許也是地下的一座金字塔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紛爭動亂局面,中華大地進入了「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的大一統時代。生是千古一帝,死亦要成為幽冥大帝,雄心勃勃的嬴政前後發動了幾十萬工匠營造自己的地下宮殿——秦始皇陵。
  • 秦始皇為何讓很多歐洲人懼怕?美國學者:因為長城把他們害慘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國2000多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開創者,關於他,人們歷來褒貶不一,討厭他的人說他冷血無情、焚書坑儒、勞民傷財修建長城;讚賞他的人覺得他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的皇帝,才讓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
  • 為什麼混凝土都那麼堅固,還需要在裡面加鋼筋呢?有啥用呢?
    導語:為什麼混凝土都那麼堅固,還需要在裡面加鋼筋呢?有啥用呢?年的,所以從理論的角度上來看的話,只要不發生一些人為的破壞或者是很嚴重的自然災害的話,那麼房子的壽命都是可以達到100年的。所以說對於我們在建造房子的時候都是會選擇在混凝土當中加入鋼筋來提升抗拉性能的,尤其是對於結構承重部分和梁的部分,必須要植入鋼筋的,不然對於這一個建造的安全性能就會大大大減少了,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那些高樓大廈,其實大部分都是採用了框架剪力牆放結構,那麼這種結構有什麼好處呢?
  • 秦始皇當年修的路,為何過了2000年都不長草?草:不敢露頭!
    秦直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和甘肅省內,它是秦朝時期修建的交通主幹道,全長800多公裡的秦直道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我們都知道高速公路不長草,因為它使用的是高溫混凝土,是機器碾壓的,每天有很多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所以根本沒有草,但是已經修建了2000多年的秦直道,沒有車輛,也沒長草。
  • 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兩千多年為何仍不長草?
    他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摧毀了漢,趙,魏,楚,顏,齊這六個國家,完成了中國統一大業,建立了統一,集中,多民族的國家秦朝。因此,應徵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個君主,稱其為「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世界後,取消了對子圈圈制的廢除,並更換了縣制;同時,這本書是用相同的文字寫的,汽車在同一條軌道上。向北襲擊匈奴,向南徵服百越,建造長城;建立與長江和珠江水系溝通的靈渠。
  • 秦始皇修了條2000年都不長草的路,是怎麼做到的?你看原材料是啥
    有人說:「我不相信秦始皇是暴君,不然怎麼會給兒子取出扶蘇這樣的名字。」可以說扶蘇是秦始皇最疼愛的兒子,並且希望把自己的衣缽傳承給他。但是扶蘇還是因為勸阻秦始皇鎮壓儒生,被派去監督蒙恬將軍修直道,但是就連秦始皇也沒有想到的是,他自己死後,趙高和李斯偽造詔書,讓扶蘇自殺,並擁立胡亥為皇帝。
  • 孟姜女哭長城?秦始皇:春秋時期的女子,為啥要哭寡人的長城
    我們很容易把民間故事當成歷史事件,比如「孟姜女哭長城」,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雖然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但為了證明它的「傳說性」,我們首先還是大致梳理下梗概。話說,秦朝女子孟姜女正要和萬喜良拜堂,衙役突然衝進家門,把萬喜良抓去修長城;一年後,孟姜女去長城尋夫,卻聽說丈夫已累死;她悲痛的放聲大哭,長城由此倒塌了800裡,露出了萬喜良的屍骨。此時,秦始皇剛好路過,他見色起意,為了得到如花似玉的孟姜女,不惜答應了搭建孝棚、親自披麻戴孝、將萬喜良風光大葬等等誇張要求。不過他最終仍未能得到美人,孟姜女投水後被龍王挽救。
  • 秦始皇多活十幾年,能否避免秦朝的覆滅?
    秦始皇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年,享年49歲。而在秦始皇死後的第三年,強大一時的秦朝土崩瓦解,成為歷史的塵埃。世人在感嘆秦朝的覆滅之時,也會設想假如秦始皇活著的話,能否力挽狂瀾,挽救秦朝的命運。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天下,嬴政自稱始皇帝,開始真正的君臨天下。
  • 為什麼秦朝未能如秦始皇所願,長遠傳世下去?
    儘管如此,如果秦朝保持強大的軍隊,天下也難以被顛覆。但秦朝軍隊的主力一部分由蒙恬率領在北方防範匈奴,修築長城,另一部分鎮守在嶺南。而且,秦始皇聽取趙陀等人的建議,把關中50萬秦人遷移到嶺南。要知道關中是秦朝的老巢,秦軍的主要兵源地,如此舉動對秦軍影響較大。
  • 秦朝滅亡時,還有50萬大軍卻按兵不動,因為秦始皇下了一道死命令
    直到現在秦始皇陵墓都沒有被完整的發掘出來,但是從這樣的陵墓規模和建造陵墓的高超技藝,我們不難看出當時建造這座陵墓的時候,秦朝的匠人們花費了多少的經歷,同時也足以見得秦朝當時有多麼的強大。    秦朝是自春秋時期開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橫掃六合之後,可以說是真正的擁兵百萬,真正具有號令天下的天子之能,那麼為何短短數年的時間之中,秦朝就成為了一個歷史呢?
  • 秦始皇2000多年前修的路,為何至今路面上都沒什麼雜草?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近5000年的歷史文化,那麼中國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封建時代呢?那必然會說是從秦始皇時期,確實,秦始皇嬴政不僅僅有統一六國的偉大功績,還統一了全國貨幣,度量衡等等。但估計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秦始皇還是一個「基建人才」,長城、靈渠都是秦始皇在位期間修建,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百姓灌溉,也能夠抵禦外族入侵。
  •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但是她不是秦朝人,哭倒長城是對秦朝的誤解
    我們熟悉秦朝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從而修建了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工程——萬裡長城。 她的真情哭倒長城,這段感人的事情,究竟是怎樣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真實的孟姜女。 孟姜女的傳說,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 《左傳》記述這個故事是想褒揚杞梁妻(也就是後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際,仍能以禮處事,神志不亂,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