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怎麼形容長城,這是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直到看了《長城》這首詩,我找到了形容它的合適詩句:「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一座長城就抵禦住了匈奴的千軍萬馬,用這句詩句形容恰到好處。
提到長城,不得不說的就是秦始皇。作為提出修建長城的第一人,他的功績頗高。隨著後續各朝各代的出現,都或多或少地修建了長城。
想必大家都有一個疑問,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用了什麼?沒有鋼筋混凝土怎麼能保證長城2000年不倒呢?
長城這個叫法最早開始於春秋時期,最早是在秦始皇時期修築。從秦始皇時期到清代,長城先後有20多個諸侯國和王朝參與修建。其中秦朝、漢朝和明朝修築的裡程最多,都超過了一萬公裡。之所以都參與建設,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
02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最開始還派兵攻打過匈奴,成績也比較好,但是後來為了徹底阻斷匈奴的進犯,有了修建長城的想法。
修築了長城之後,匈奴再也不敢過臨洮。
當時鋼筋和混凝土在秦朝都不會出現,鋼筋在世界上最早出現是在1865年,混凝土是在19世紀才出現。那麼長城的青石磚是怎麼堆砌起來的呢?如果單純用泥土堆砌,那麼根本抵禦不住戰爭。
查閱資料了解到,原來當時用的加固材料是糯米汁。如果看過現如今城牆修復工程施工的人應該都知道,糯米汁是必備的材料。
當然了,糯米汁不適用於所有的地方,像玉門關那樣的地帶,黃土都稀缺,更別說是糯米汁了。玉門關那樣的地方也是有相對應的辦法的。在那裡可以利用蘆葦和沙礫交錯的方式來達到加固的目的。如果你仔細研究過這些東西的成分你會知道,蘆葦和沙礫能夠起到鹽鹼反應,從而達到加固的目的。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能夠看出一件事,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
03
長城的建立從現如今來看是非常明智的,因為他將眾多的地區連接在了一起,促進了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如果是站在最初修建時的角度來說,建立長城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一件事,有多少人因為修建長城永遠地倒下了。所以說,在現如今人們感嘆建築偉大之時,不要忘記為此付出的大眾勞苦百姓。是他們的建設換來了現如今的長城,沒有他們就沒有長城。
現如今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叫做「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早早的就已經對外開放了,登上長城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氣魄。
如果是你有足夠多的時間,並且沒有去過長城,建議你去看一看,或許你會有很大的收穫。
縱觀整個歷史,是秦始皇開了一個好頭,讓歷朝歷代跟著建造了起來。各個朝代建立的加起來才有了現如今的萬裡長城。
現如今的長城雖然在軍事實力上有些減弱,但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絕對還是不減當年。隨著歷史的演變,長城更多地呈現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意志。
04往期精彩文章
母親妻子先後遭敵人侮辱,成吉思汗頒布一命令,蒙古姑娘從此得救
楊貴妃香消玉殞,遺體葬在何處?日本:楊貴妃搬到日本,後人尚在
年輕乾隆太狂妄,認為史上合格的皇帝僅3人,父親雍正不在其中
史上最能生的皇后,15年生下12個孩子,31歲被皇帝含淚賜死
她是梁山上最美的女漢子,手下敗將無數,可惜被宋江羞辱一生
05參考資料
《長城》、《史記》等
題/秦朝沒有鋼筋混凝土,秦始皇是加了什麼?讓長城2000年屹立不倒文/尋歷史真相-宥乾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