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要 | 哈立德·阿納尼:埃及考古與近期項目

2021-01-16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2019年11月28日下午,埃及古物部部長哈立德·阿納尼博士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舉行題為《埃及考古與近期項目》的講座。講座由張海副院長主持,考古文博學院書記、院長雷興山教授向哈立德部長致歡迎詞並贈送禮物,考古文博學院、外國語學院等院系的諸多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之後,哈立德部長熱情地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哈立德部長在講座中介紹目前共有來自25個國家的340支考古隊在埃及各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其中包括一支在卡爾納克神廟遺址工作的中國考古隊。北京大學已經向埃及遞交了考古發掘申請,很快就會成為第二支在埃及進行發掘的中國隊伍。中國與埃及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埃及方面希望今後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考古隊到埃及來進行發掘和研究。

    近年來,埃及考古研究取得了很大發展,不斷有舉世矚目的考古發現問世。例如,2017年4月,一支埃及考古隊在盧克索地區發現了一座十八王朝的官員墓葬,其棺槨與木乃伊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同年5月,又有埃及考古隊發現了希臘羅馬時期的一座墓葬,其中埋葬的木乃伊有17具之多。2018年2月,埃及考古隊在吉薩地區發現了一座第五王朝時期的墓葬,這座墓葬距今已有四千餘年,但其墓室壁畫保存十分完好。同年11月,在與吉薩臨近的薩卡拉地區,埃及考古隊還發現了聖甲蟲(蜣螂)的木乃伊,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發現此類木乃伊。同年12月,埃及考古隊又在薩卡拉地區發現了一位名叫瓦提的古代官員的陵墓,墓室中的雕像十分精美,這是2018年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同一年,埃及-德國聯合考古隊在薩卡拉地區發現了一座木乃伊工坊,這一發現被評為2018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今年4月,埃及考古隊在薩卡拉地區發現了一座第五王朝時期的墓葬,這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屬於一名叫做胡伊的官員。與此同時,在上埃及盧克索地區工作的埃及考古學家則打開了一座十八王朝的大型巖刻墓。10月,埃及考古學家在盧克索所發現了一座後期的墓穴,並出土了30具彩色木棺。這是繼1898年以來,首次在盧克索地區發現數目如此龐大的木棺。封印完好的木棺打開時,棺內的狀況與三千年前入葬時並無二致,其良好的保存狀況令在場的專家學者驚嘆不已。

    就在今年11月23日哈立德部長來訪前夕,埃及考古學家在薩卡拉地區發現了動物墓葬,其中包括幼獅的木乃伊,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發現幼獅的木乃伊。

    這些考古工作絕大部分都是由埃及本土的學者完成的。從前只有外國考古隊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埃及本土的學者也能參與主導,埃及的考古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同時,埃及學者希望能與世界各國熱愛考古的研究者一同工作,正是有基層的考古工作者不斷努力,才能取得這些偉大的成就。

    哈立德部長認為,中國和埃及都面臨著文物流失與追回問題。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豐富文化遺產,然而不少文物都流散於世界各地,通過非法途徑流入了文物市場。與中國一樣,埃及也在積極的追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在過去的三年中,埃及從15個國家追回了超過一千件文物。文明古國之間應相互溝通協作,共同面對文物流失與追回的問題。

    為了推動文化交流與學術研究,埃及定期將文物送往世界各地進行展覽,其中包括2015年至2017年在日本舉辦的「金字塔建造者的黃金年代」展,在美國、法國、英國等地舉辦的圖坦卡蒙系列展覽等。埃及也將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行相關展覽。

    在過去的三年中,埃及各地有許多遺址與博物館第一次或重新對遊人開放。2017年,第五王朝法老烏納斯的金字塔重新開放。麥地那工匠村墓室經過修繕後第一次對遊客開放。亞斯文博物館在象島的分館自2011年關閉以來,於2017年重新開放。同一年,孟菲斯地區遺址管理工程完工,迪爾·艾爾-巴哈裡的阿蒙-拉神廟也重新開放。2018年9月,塔尼斯遺址開發工程第一階段完工。埃及各地的遺址保護工程也相繼展開。例如,今年4月,阿拜多斯的奧賽裡斯宮地下水位工程順利完工,這項工程可以更好保護遺址免受地下水位上漲所帶來的侵害。同年6月,法尤姆地區的艾爾-拉胡恩金字塔也重新對遊人開放。在過去的三年中,許多在恐怖襲擊中遭到破壞的遺址與博物館也經過整修重新開放。埃及文物部還在各地展開修復工作,修復受損的古蹟。

    目前在埃及,還有很多在建項目。吉薩金字塔高地的遺址開發項目首次與埃及本土的私人企業合作,後者負責遺址景區內的服務與設施建設。大埃及博物館將於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49187件展品將送往新館,室內展廳面積超過四萬平方米。新館的落成將是埃及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所做的最大貢獻。

  

【END】


相關焦點

  • 埃及考古學家又發現大量2500年前石棺,位於古埃及王國首都所在地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0日報導,埃及一名考古學家在塞加拉(Saqqara)發現了另外一大批未開封的棺木,此前曾在這個古墓地發現近60具棺木。 儘管細節尚未公布,但埃及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經出土了「大量」木質棺材。
  • 埃及出土百具彩繪木棺 有助了解2500年前木乃伊製作技術
    新華社訊 (記者吳丹妮 艾哈邁德·沙菲克)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11月14日宣布,在吉薩省塞加拉地區出土100具距今約2500年的彩繪木棺,這是埃及本年度最大的考古發現。阿納尼在考古現場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木棺保存良好,同時出土的還有面具、雕像等40件文物。挖掘工作仍在繼續,出土的文物將陸續在埃及文明博物館、大埃及博物館等地展出。 考古專家在現場打開一具木棺,並對其中的木乃伊進行X光掃描。初步檢查結果顯示,該木乃伊為男性,年齡在40至45歲之間,身高165至175釐米,雙手交疊在胸前。
  • 埃及27具千年古棺 這些木棺保存完好依照古埃及傳統製作成人形
    埃及27具千年古棺 這些木棺保存完好依照古埃及傳統製作成人形時間:2020-09-23 11: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埃及27具千年古棺 這些木棺保存完好依照古埃及傳統製作成人形 英國廣播公司20日援引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消息報導,考古工作者9月初先出土13具木棺,
  • 埃及向中國返還31枚中國古錢幣 最早為西漢時期
    人民網開羅11月18日電 (記者景玥)當地時間11月17日,埃及旅遊與文化部在埃及國家博物館舉辦文物返還交接儀式,向中國駐埃及大使館返還了2019年在當地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此次返還的31枚古錢幣中,有20多枚經中國國家文物局鑑定為國家文物
  • 埃及新出土27具千年古棺,至少被埋葬2500年,棺材上繪有神秘圖案
    當地時間9月20日,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宣布在塞加拉地區一墓地新挖掘出14具石棺,這些棺材和上周在該地出土的13具木棺一樣,至少被埋葬2500年,且棺材上的彩繪仍保存完好。專家稱,此次發現是同類研究中最大的發現之一。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代錢幣,這些錢幣最早可追溯至西漢甚至戰國時期
    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埃及政府此次交還的文物還包括沙特和印度兩國的部分走私文物。這批走私文物包括中國漢唐、清朝以及民國時期的錢幣,最早可追溯至中國西漢甚至更早的戰國時期。此前,中國國家文物局專家已經確認其中20多枚古錢幣為國家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 埃及出土動物木乃伊,貓木乃伊有5條腿、3條尾巴,暫時沒法解釋
    大家根據考古學科學研究,就會有很有可能掌握到歷史時間。談起埃及,堅信大伙兒最先會想起金字塔式,想起木乃伊。沒有錯,這種的確是埃及古時期的遺址,可是在其中存有很多使我們疑惑的疑團,一直沒有解除。現在有考古工作者在埃及那邊找到一批動物的木乃伊。談起木乃伊,大伙兒很有可能會想到到埃及埃及法老王。
  • 美媒:埃及展出新發現動物木乃伊 含罕見幼獅木乃伊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 美媒稱,埃及文物部當地時間11月23日公開了有關最近發現的動物木乃伊的細節,稱其中包括兩頭幼獅以及多具鱷魚、鳥和貓的木乃伊。據美聯社11月23日報導,新發現的文物是在位於開羅以南塞加拉著名的朱塞爾階梯式金字塔的一個臨時展覽上展出的。此處距離發現木乃伊和其他文物的龐大墓地不遠。
  • 埃及文物部長親手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埃及政府此次交還的文物還包括沙特和印度兩國的部分走私文物。這批走私文物包括中國漢唐、清朝以及民國時期的錢幣,最早可追溯至中國西漢甚至更早的戰國時期。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 這是一份促進中埃關係的禮物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 這是一份促進中埃關係的禮物時間:2020-11-19 00:51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 這是一份促進中埃關係的禮物 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
  • 埃及向中國移交海關查獲的中國古錢幣
    新華社開羅11月17日電(記者李碧念)埃及旅遊和文物部17日晚在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向中國移交了埃及海關查獲的一批中國古錢幣。在當晚舉行的儀式上,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代表中方從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手中接收了這批古錢幣,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參贊石嶽文代表中方在移交證書上簽字。廖力強致辭說,中方感謝埃方積極履行雙方2010年籤署的關於保護和返還從原屬國非法販運被盜文化財產的協定,這一協定為兩國共同打擊非法販運文物奠定了堅實基礎,中方讚賞埃及為全球打擊非法販運文物作出的突出貢獻。
  • 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由於眾多國家實施「居家隔離」和關閉邊境,埃及旅遊業損失慘重。國際旅遊協會3月預計,埃及旅遊收入在今後10個月內每月至少損失10億美元。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日前表示,旅遊業為超過100萬個埃及家庭提供就業機會,疫情發生後,埃及旅遊業已完全停滯,部分家庭失去經濟來源。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代錢幣 其中20多枚為國家文物
    來源:央視原標題: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代錢幣 其中20多枚為國家文物 當地時間17日晚,古錢幣交接儀式在首都開羅國家博物館舉行,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親手向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移交了2018年初在埃查獲的31枚中國古錢幣。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怎麼回事 什麼是古錢幣有哪些特點?
    而近期,我國收到了一份大禮,據說是31枚古錢幣。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贏家財富網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埃及   原標題: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怎麼回事 什麼是古錢幣有哪些特點?   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不僅僅看重禮儀更注重文化的涵養,而古文物就代表了古代的一種文明!
  •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新華社開羅5月13日電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新華社記者閆婧  截至12日,埃及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一萬。疫情造成的經濟衝擊日益凸顯,旅遊業等主要支柱產業受到重創,埃及近年來逐步向好的經濟發展勢頭遇挫。
  • 外媒關注:埃及接受首批中國新冠疫苗
    這是2020年3月28日在埃及盧克索拍攝的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發掘出土的文物。2019年12月17日,在埃及盧克索,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成員在現場工作。 新華社發2019年12月28日,在埃及盧克索,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成員在現場工作。新華社發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錢幣,為何網友嘲諷起韓國了呢?
    因為韓國巴不得把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及產物都納入他們囊中,還大言不慚地說是他們的,這與埃及主動歸還國家文物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了,所以埃及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啊。埃及國家明白這些文物是屬於非法販運過來的,並不是他們國家本來就擁有的文物,所以他們覺得屬於哪個國家的文物就應該物歸原主,這才是文明國家該有的做法。這與韓國形成了一個強烈對比,我們在感嘆埃及是文明古國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去踩韓國一腳,因為韓國在很多地方的確是「蠻不要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