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24日消息:首次執導電影的謝霆鋒,前日出席電影《戀愛起義》宣傳活動,吸引不少Fans捧場,場面熱鬧。
初次執導的電影《戀愛起義》,成為「第廿五屆香港國際節」的推介電影,霆鋒說:「我覺得這次機會很難得,多謝電影公司給我機會。」
有人指他的拍攝風格似王家衛,問他是否想做新一代的少年王家衛,他說:「不會吧,我從來都沒想過。」他謙稱自己的導演功力仍未夠格,亦不會因拍了一部電影而放棄音樂工作。
革命無罪《起義》有理
分為三段式的電影《戀愛起義》在公映後終於得到的好評,這對幾位新導演及香港影壇是可賀的,特別有人指謝霆鋒導演風格似王家衛,這是句能引起我們興趣的話,相似處在哪裡:王與謝都以同一個女人有關係;王與謝都標榜自己的前衛作風;王與謝都引發香港影壇的革命……但正如劍在手,王已無形勝有形,與謝霆鋒真正的無形相比,只有貌似,骨子裡怕相去甚遠。
香港影壇一直嚷著要新,尤其是今日已嚴重感覺到影壇的老化時,如果期望香港電影可以往前走,就必須依靠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所以香港電影界需要一次革命,一場史無前例,估計亦後無來者的一場「起義」。
謝霆鋒、馮德倫訪談——新人類在港「起義」
日前,《戀愛起義》作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特供影片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了首映式,該片的主創人員全體出席,而謝霆鋒和馮德倫則成為最耀眼的「雙子星座」。首映式後,二人接受了新聞媒體的採訪,與周潤發、郭富城等前輩相比,謝霆鋒和馮德倫確實顯得稚嫩了一些,缺乏一種大家風度,尤其是謝霆鋒更是表情嚴肅,不苟言笑,遠不及周潤發、郭富城的風趣幽默,看來二人雖然名氣不小,但尚需要進一步的鍛鍊,不過談起自己的導演處女作來,二人倒還是滔滔不絕。
記者:你們這次出於什麼原因合作導演這部影片?
馮德倫:這次促成我們二人合作,全是因為平常我們都愛玩DV機,經常拍來拍去,沒想到這次我們卻認真地幹了一回。
謝霆鋒:我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沒有這一次的開頭就不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記者:你們如何來理解這個「槍迷」的故事?
謝霆鋒:我們不希望講一個人與人之間的故事,男同女的戀愛故事已經很普通,同性戀的故事也有好多,其實人與物也有一種微妙的緣分,每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往往都要涉及車、槍、吉他等東西。
記者:在拍戲過程中你們有沒有分工?第一次當導演有什麼感受?
謝霆鋒:我們沒有刻意分工,只靠大家的信念、默契和信心,第一次當導演我始終有點吃力,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責任感,馮德倫比我做得要好,因為我時間上不夠充裕。
馮德倫:幸虧這是一部短片,如果一開始便要拍長片,壓力就會太大了,講賺錢,這次絕對不及做演員多,雖然責任大,但過程很開心。
記者:你們覺得做導演需要什麼條件?
馮德倫:耐性最重要,拍六天戲放在銀幕上只有半小時,有時還要用耐性應付不開工的時間。
謝霆鋒:我耐性比較差,喜歡即興,真真正正做導演,對我來說是一件好遙遠的事,重要的是還要有個好幫手。
記者:在導演方面未來有什麼抱負?
謝霆鋒:沒有抱負,我始終會以音樂方面為主,暫時我不想兩頭顧不到岸,在電影方面,多數會做演員,就算與德倫再做一次導演,也是因為好玩。
馮德倫:拍MTV啦,沒有時間,幻想空間大又沒有什麼壓力。
單位一:《非走不可》
起義代表:夏永康
少女Joe每天到父親經營的鞋店看鋪,一個漂亮的女孩時常經過Joe的鞋店,Joe深深地愛上女孩,她的一舉一動都記錄在日記內。父親北上,女孩又經過鞋店,Joe把她擄進鞋店的閣樓,她要向女孩表達愛意,但女孩已有男友,Joe換上妖豔的打扮,她要向女孩引證世上沒有好男人。
夏永康見到公司的一個同事每天都鍥而不捨的跟女友電話傳情,感覺如膠似漆,他疑惑同事何以如此關心她的女伴,她的全情投入感動了夏永康,而且觸動他的創作靈感。同事是一位同性戀者,藉此他認識了同事的朋友,得以了解同性戀者對愛情的看法,從中發現她們的世界原來可以很有趣,夏永康忽發奇想,如果愛得太瘋狂,她們會否做出綁架的舉動,就是這樣引發《非走不可》。
電影包括的東西繁多,因為自己是設計和攝影出身,所以對美術方面比較敏感,在故事處理上可能需要下更大的苦功。
單位二:《愛得槍狂》
起義代表:謝霆鋒、馮德倫
性格深沉的羅賓愛槍如命,愛槍「搶救」無效後,他像是自此喪失生存支柱,形同行屍走肉。一天羅賓在一家模型店內發現跟「亡槍」一模一樣的手槍,他於是不顧一切立即辭去薄餅店的工作,耗盡整副身家把愛槍買回來,豈料愛槍竟直斥羅賓毫無大志,羅賓為求爭一口氣,帶著愛槍打劫薄餅店。
霆鋒和馮德倫對愛情的看法相似,愛情不但沒有年齡、性別、種族的局限,甚至超越人與人的層面,人和死物也可以愛得死去活來,好像他們熱愛吉他、熱愛音樂。
沒有當導演的經驗,心理上自然承受頗大的壓力。霆鋒表示拍攝場地裡不少都是資深的電影工作者,例如攝影的柯星沛亦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演,之前曾演出其執導的《漫畫風雲》,所以霆鋒覺得在他面前執起導演筒形同班門弄斧。經此一役後,霆鋒坦言幾年內也不想再當導演,這個崗位比做演員辛苦百倍,導演要最早到達拍攝場地,最後離開的亦是導演。很多細碎的事情也要關顧,譬如工作人員的膳食問題亦需要考慮。
單位三:《不得了》
起義代表:芝See菇Bi
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愛情點滴。Icq是近年快速冒起的交友渠道,十六歲的Charlene通過Icq認識了十九歲的Lawrence,兩人很快愛得火熱,一起逛街,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百無聊賴地度過下午,一起歡笑,然後一起冷戰,一起吵架,然後未知結局如何,不過無論如何,大家也曾經有過快樂甜蜜的日子。
電影公司方面希望芝See菇Bi拍攝一個關於年輕人的愛情故事,阿芝笑言自己也只是二十來歲,想出來的東西也不會過分深奧玄妙。阿芝一向對影像媒體興趣濃厚,她把電影這個媒介比作一扇門,你心知肚明門後的東西會更豐富多彩,但如果不通過這塊木板,一切也只是流於想像;有勇氣打開那扇門,所有東西也會變得具體。
儘管曾經導演舞臺劇,執導電影仍屬初試啼聲。芝See菇Bi坦言開工前幾晚已經開始失眠,就是構想如何說「Cut」也令她徹夜難以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