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企書寫群眾滿意的「扶貧答卷」

2020-12-22 南寧政務信息網

12月18日,地處大石山區的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溫和村,寒風凜冽。秦澤明帶領幾名扶貧隊員,給溫和村的小學生們送去一批鞋帽、被子等禦寒物資。

秦澤明是廣西一家民營企業集團的員工,被集團任命為桂西區域扶貧負責人,具體負責百色市田陽區、田東縣,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地幾個貧困村的幫扶工作。目前全區54個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但秦澤明帶領10名專職扶貧隊員仍在村裡堅守。「我們將善始善終,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中繼續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持續發展。」

這是廣西民營企業參與脫貧攻堅行動的一個縮影。

作為最早參與「萬企幫萬村」活動的省區,廣西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系列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各級工商聯的資源優勢和廣大民營企業的產業優勢,在創新引導、服務民營企業參與「萬企幫萬村」,助力廣西脫貧攻堅事業上大膽探索、奮發有為。截至今年12月16日,進入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臺帳管理的廣西民營企業有18315家,精準幫扶10659個村,其中全覆蓋幫扶537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民企參與幫扶數居全國第一。廣大民營企業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讓群眾滿意的「扶貧答卷」。

因地制宜,推進產業扶貧

百色市凌雲縣、西林縣有不少種植茶葉的傳統村,之前茶農常常因為茶葉銷路不好而發愁。如今,廣西天昌投資有限公司在百色平果市投資年產3萬噸茶酒項目,並在凌雲縣、西林縣配套建設6萬畝的茶葉原料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直接帶動茶農1.8萬人脫貧致富。

「給每隻雞都綁上了二維碼腳環,消費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這隻雞的一切信息,包括身份編碼、養殖環境、養殖過程、防疫情況……」這是廣西華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給養殖戶出的點子。集團在隆安縣丁當鎮定坤村、隆林縣德峨鎮水井村等貧困村發放扶貧雞苗,按照「企業帶動+訂單養殖+產品回購」方式,解決銷售渠道,幫助187名貧困村民增收。集團還進行扶貧產品的線上銷售,讓貧困村增收165.38萬元。

多家民營企業進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發展種桑養蠶、「貸牛還牛」扶貧產業,助力毛南族於今年5月實現整族脫貧。吉利、華立、新奧等知名民企因地制宜在民族地區大力發展新型鋁、邊貿、健康旅遊等特色產業,助力民族貧困地區提升「造血」能力。福達、平鋁等企業建設扶貧車間,讓貧困人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為了更好地推進產業扶貧,我區各級工商聯積極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對參與幫扶的民營企業爭取金融性支持。今年10月,自治區工商聯聯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區分行共同舉辦2020年廣西「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產業扶貧項目金融支持供需對接活動,農發行廣西區分行與29家民營企業現場籤署授信協議,涉及40個項目;組織籌辦民企入桂助力鄉村振興政金企座談會,聯合農發行廣西區分行、廣西投資集團、廣西融資擔保集團、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金融部門搭建為民營企業服務的供需對接平臺,引導金融扶貧資源聚焦民營企業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項目。

齊頭並進,多種模式幫扶

近年來,我區工商聯推動各級執常委企業牽頭,探索多種幫扶模式,形成「定向式」消費扶貧、「造血式」就業扶貧、「嵌入式」旅遊扶貧、「參與式」搬遷扶貧、「車間式」就業扶貧、「分紅式」金融扶貧等典型模式。

賀州市平桂區土瑤片區,是廣西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廣西萬升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萬傳先後13次到土瑤村調研,走遍了所有土瑤村屯,發動特色種植,制定消費幫扶方案。他親自聯繫銷售,讓村民有得收就有人買、賣得出。「去年我們公司帶頭認購義賣土瑤貧困村高山茶,現場共銷售1萬多公斤、銷售額200多萬元。公司積極參與消費扶貧行動,每年定向收購貧困地區的果蔬和農副產品幾十萬元。」

防城港市港口區王府街道白沙村的小鍾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通過就業幫扶,將小鍾和他妻子招進公司工作。如今,兩人工資加起來每月近8000元。多年來,公司收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000餘人,並建立幫扶制度,積極幫助員工脫貧。

每到種植甘蔗和田間管理季節,廣西崇左市湘桂糖業有限公司都會組織技術宣講服務組,到田間地頭推廣甘蔗優良品種和科學種蔗技術,實行科技扶貧。每年組織深入村屯培訓10—15場次,每人每次補貼蔗農培訓誤工費50元,培訓活動普及蔗區3萬多名蔗農,農戶受訓率達90%以上,蔗農運用新技術種植甘蔗面積達80%以上,單產提高1.5噸/畝,人年均增收2300元。

自治區工商聯主要領導上門對接推動,一批知名民企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廣西精準扶貧行動。泛海控股集團連續3年每年無償資助1萬名貧困大學生;碧桂園在廣西實施4+X扶貧模式,組織專職扶貧隊員駐村,啟動實施項目21個,惠及143個貧困村6307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新奧集團的紅水河健康養生之旅項目已經運營,2017—2019年共資助天峨、東蘭、大化等三縣普通高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人數11819人次,資助金額達1200萬元;吉利控股集團開展「教育+就業」扶貧,同百色、河池8所高中職院校合作舉辦「吉利班」等。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副會長企業、全國知名民營企業,通過自治區工商聯管理的廣西和合濟困助學基金會捐資建設「和合班」,共同助力教育扶貧,截至今年10月底已資助貧困學生近萬人。

持續發展,探尋共贏之道

我區54個貧困縣已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廣西成功攻克最後貧困堡壘,民營企業功不可沒。當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依然艱巨,對民營企業的幫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園區促進產業聚集、產業推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通過龍頭企業帶頭示範以點帶面發展產業扶貧大力推進造血式扶貧,不僅能實現穩固脫貧、鞏固脫貧成效,又能提高產業覆蓋率、振興產業經濟,為貧困人口提供穩定的就業增收渠道,實現村企發展雙贏。」廣西寶塔投資集團總裁陳柯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該集團積極參與隆安縣示範性貧困縣農民工創業園項目建設,構建農民工創業就業平臺。目前創業園已建成標準廠房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22家企業入駐,其中16家被認定為「隆安縣扶貧車間」,吸納1500餘人就業,農民工從業人員佔86%以上,間接帶動就業2500多人,其中約650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們堅持走可持續的『雙贏』扶貧之路,發展甘蔗循環產業鏈,推動就業扶貧。」廣西東糖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偉民介紹,2004年以來,集團帶動農業訂單區12萬農戶、40多萬農民脫貧增收。集團積極推進以甘蔗為中心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已建成從甘蔗製糖到造紙、生物工程等行業較為完整、科技含量高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公司通過擴大產能,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吸納2000多名蔗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用生命書寫扶貧答卷——追記河北蔚縣文聯駐下宮村鄉留家莊北堡村...
    直至去世之日,趙奇偉在扶貧一線已堅守5個年頭,在5年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趙奇偉同志沉下身子、挑起擔子,頂風冒雨、披星戴月,忘我工作、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電腦桌旁,始終心繫群眾,踏踏實實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扶貧幹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擔當,用生命代價書寫一份莊嚴的扶貧答卷。
  • 「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有愛,才能交給群眾一份滿意的答卷丨劍河縣...
    群眾工作無小事,群眾工作要有耐心,貧困戶邱榮家於2019年6月接了位福建兒媳婦,一直沒有交合醫,而兒媳婦已有身孕,預產期就在8月底,看到此情此景,我心急如焚。為此,我不厭其煩的向他們宣傳醫保知識,終於,通過我的勸導,他們家在7月18日交上了合醫,兒媳婦也於8月18日生下了個大胖兒子。
  • 廣西欽南:「扶貧車間」助力群眾就業脫貧
    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廣西欽州市欽南區積極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建設,吸納貧困勞動力,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入駐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就業,為穩定就業、穩定收入創造了有利條件。
  • 河南理工大學:奮力書寫高質量組織工作體系滿意答卷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關鍵在黨,關鍵在以更高政治站位提升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湖南書寫了怎樣的「答卷」?
    「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書寫了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湖南答卷」。在模式機制上,組織開展扶貧再貸款示範點、金融扶貧示範區創建工作。以帶動脫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點,貧困縣為面,點面結合樹立典型樣板,帶動全省金融扶貧工作提質增效。全省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451億元,撬動涉農貸款投放超2000億元。
  • ...人到做群眾的貼心人丨天柱縣甕洞鎮甕洞村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龍井
    龍井為貧困戶送衣服為了能給老伯一個滿意的答覆,我找到了承包人,詳細地了解了他們租用土地的用途、群眾的收益等情況。最後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幫助老伯和承包人籤訂了土地租用合同。因為在駐村之前一直在審理室工作,對文字要求比較嚴格,但寫土地租用合同還是第一次。
  • 河南理工大學高質量組織工作體系建設書寫滿意答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徐春浩 鄭偉12月4日,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鄒友峰在接受採訪時說,「學校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聚焦『六個過硬、五個到位、七個有力』標準,充分發揮學校黨委領導核心作用、二級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推動全校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以高質量黨建帶領學校奮力書寫新時代滿意答卷
  • 一張滿意答卷的背後:記脫貧攻堅大考中的廣東中行
    廣東中行黨委每年召開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統籌了解各扶貧點的難點痛點,認真「審題作答」,對症制定《金融扶貧工作計劃》《定點扶貧工作方案》等文件;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多次赴定點扶貧村開展調研慰問,為全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方向;制定行內結對扶貧幫扶計劃,兩年來共開展了60多場結對幫扶活動,投入幫扶物資近20萬元,為定點扶貧工作匯聚更廣泛的力量。
  • 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原標題:廣西積極穩就業保民生: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原標題:託舉起群眾的幸福感 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廣西各地各部門主動作為,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使命擔當,用更精準的政策落實、更有效的工作舉措、更有力的服務保障,全力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有效確保了全區就業的良好局面。
  • 濟南歷城區小辛小學校長崔金順:書寫教育精準扶貧的湘西答卷
    兩赴湘西做一件記憶一生的事從2018年至今,濟南市歷城區共組織97人次分三批遠赴保靖縣支教,並利用「線上+線下」的形式織就了一張扶貧「網」,搭起了一座支教連心「橋」,將知識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了保靖縣的學子,克服空間距離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 以三「心」為「綱」書寫汛情答卷
    面對這場汛情「大考」,他們以三「心」為「綱」書寫答卷。 守初心,書寫「紅色堤壩」。「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在參與防汛救災的過程中,陵陽鎮黨員幹部堅持以身作則、不畏風險,主動到災情最嚴重、搶險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 自然資源政策扶貧的「廣西路徑」
    【原標題】自然資源政策扶貧的「廣西路徑」  日前,在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裡湖安置小區,28歲的白褲瑤移民何文兵正組織50名村民接受新一期農村實用職業技能培訓。  搬遷入住兩年多,何文兵由一名長年外出務工的農村貧困青年,變成農村電商的經營者、群眾致富的帶頭人。
  • 【2020遴選議論文寫作】書寫無悔的青春答卷
    【2020遴選議論文寫作】書寫無悔的青春答卷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北京遴選,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建始舉行2020年在外民企代表新春聯誼會
    1月20日,由縣委、縣政府主辦的以「同心築夢 · 助力建始」為主題的建始籍在外民企代表新春聯誼會在茨泉賓館五樓大會議室舉行。縣領導向紅林、張淵平、胡永康、姚永紅、米敦文、周愛華、孫玉斌、劉書華出席活動。各鄉鎮黨委書記、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及縣內外民企代表參加活動。
  • 「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十三五」的四川答卷(一)
    十一月十三日午後,涼山州美姑縣龍門鄉塔哈村,三十多名群眾歡聚在新居前。去年九月,塔哈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部建成,村民搬入花園式的兩層小樓。川人攜手,穿越貧困;蜀地奔康,書寫傳奇!使命千鈞重,「繡花」功夫深雅安市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位於懸崖之上,腳下是老昌溝峽谷。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古奇崛險」的特色旅遊。本月,遊客接待中心封頂,古村落打造項目通過驗收,遊客遊覽體驗進一步得到提升。
  • 廣西北投集團三年認購環江貧困群眾大米15萬公斤
    群眾把打包好了的大米運送到村委集中點。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仲 攝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仲 攝廣西新聞網環江11月15日訊(通訊員 蒙宏譙 黃松濤 黃仲)連日來,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相堯、豹山、才帛三個村的群眾忙著把今年剛剛收穫的大米打包,等著前來採購的卡車。「我今天出售1000斤大米,後援幫扶單位來收購的時候高於市場價1.2元,讓我增收1200元。」
  • 「十三五」的四川答卷(一):「川」越貧困 「蜀」寫傳奇
    川人攜手,穿越貧困;蜀地奔康,書寫傳奇!  使命千鈞重,「繡花」功夫深  雅安市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位於懸崖之上,腳下是老昌溝峽谷。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古奇崛險」的特色旅遊。本月,遊客接待中心封頂,古村落打造項目通過驗收,遊客遊覽體驗進一步得到提升。  「總書記的話,堅定了我們發展旅遊的信心!」
  • 決戰衝刺 決勝脫貧┃滿滿幸福感 蘭坪縣易地扶貧搬遷各族群眾心裡話
    蘭坪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最後衝刺階段,即將迎來「迎大考、交答卷、交總帳」的歷史時刻。當前,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經從搬遷入住逐步向後續扶持轉移階段過渡發展,從「搬得出」逐步向「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轉變。
  • 「我的扶貧故事」情系雄武,書寫我與中心村的緣分丨興義市雄武鄉...
    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17年3月的一天說起,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工作要求,我成為了興義市雄武鄉中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當我接到通知時,竟不知所措,為接下來是否能勝任這一工作擔憂,懷著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雄武鄉,就此和中心村結下了緣分。
  • 中國氣象報述評:不負深情厚望,書寫實幹答卷!
    一年來,廣大氣象幹部職工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託、真抓實幹,把點滴進步匯入時代大潮——氣象守護生命安全、服務生產發展、促進生活富裕、保障生態良好湧現新成效,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更加牢靠,氣象科技創新工作捷報頻傳,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再上新高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位領航下,從70載積澱中再出發,氣象人奮力書寫的這張新時代氣象事業發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