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叔攢一億日元養老,中國養老需要多少錢?

2020-12-22 騰訊網

你有養老焦慮嗎?這個話題借著今年的疫情,以及退休延遲,衝上了熱搜。

之前曾有一個報導,是說一位做司機的日本大叔,多年來一直有儲蓄習慣,最終攢了一億日元(約646萬元人民幣),用來養老。

這就引發了中國網友的思考,中國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才夠?

圖片來自網絡

算上衣食住行的花銷,還有醫療娛樂,大概需要百萬。如果通貨膨脹的話,則需要數百萬之多。

目前來看,中國的養老問題,主要在農村老人方面。

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沒有太多的經濟收入,生活在農村,各項設施都跟不上,最主要的是醫療方面很成問題。

如果進入城市生活,錢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子女也可能負擔不起,自己也不好意思給子女增添負擔。

城裡的老人狀況還是不錯的,養老金年年漲,甚至一些老年人的養老金比年輕人的工資還要高。

真正可能會出現問題的是80,90這兩代人日後可能出現的養老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的養老金已經出現了缺口,人口老齡化嚴重,生育率持續走低,導致延遲退休。

首先將男女退休都延遲到60歲,也有專家提出最終要延遲至65歲。意圖很明顯,就是需要一部分人多交幾年保險,少拿幾年養老金,來補窟窿。

延遲退休的出臺,加深了年輕人的養老焦慮。有人覺得交了的錢可能領不回來,變得不合算。更有人開始略帶戲謔的表示,依照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可能活不到退休。

在我小的時候,趙本山老師曾在春晚上貢獻了一句,經典且富有哲理的語句,「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活著,但錢沒了」。

中國人一直都以勤儉為美德,中國人的儲蓄習慣,也可以說是在世界首屈一指。

但一輩人的儲蓄,可能只需要一個房子就耗光,生了大病,更可能拖垮一個家庭、。

再加上新一代的年輕人思想觀念的轉變,據調查,年輕人中只有13%沒有負債。從前最愛儲蓄的中國人,未來手裡可能真的沒有太多積蓄,並且還有債務。

圖片來自網絡

這都會使年輕人產生焦慮,怕自己未富先老,被負債壓得喘不過氣。

日本曾有位女士,一直過著極端的節省生活,最終攢下數棟房子。讓人覺得只要勤儉節約,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可媒體在關於她的報導裡,卻從未提過,她的工資換算過來,一個月大概是將近十萬人民幣。

她能夠攢下豐厚家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還是因為她自身賺得多。

我們的養老焦慮,來源也是我們賺得並不夠多,漲工資的幅度遠低於通貨膨脹的程度。

這種焦慮,會從30歲就開始,先是「中年焦慮」,上有老下有小,怕給不了孩子好的環境,怕父母生病卻無能為力,也怕公司將三十幾歲的自己掃地出門。

「養老焦慮」則是對自己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我們所倚仗的養老金可能不在合算,當然也支撐不了我們年邁後的病痛。

城裡的年輕人,甚至開始極端的說羨慕農村有地可以養老。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隨之而來的也必定是大不如前的精力,以及病痛。

我們對未來的擔憂也是有道理。但只有擔憂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的是在能奮鬥的時候,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

做好職業規劃,步步為營,與時俱進的學習新的技能與知識。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這樣我們才可以無懼未來,擺脫焦慮。

相關焦點

  • 沒老婆沒孩子,日本大叔輕鬆攢下一億辭職養老!網友:酸了
    並不是因為職場霸凌這類原因,而是因為—— 坂口已經攢夠了一億日元(約人民幣6455000元)的存款。 這些錢完全夠他養老,只要不過分追求物質生活,下半輩子可以說不愁吃穿,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辛苦自己去外邊工作賺錢了。
  • 「養老模範生」日本危機隱現,中國又該怎麼辦
    私立養老院入住限制較少,收費也相對更高,從每月十幾萬日元到三四十萬日元都有,一般還需要一次性繳納幾十萬日元到幾百萬日元的入住費。日本有很多小型化、多功能嵌入成熟社區的便利店式養老機構。不過,有賴於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和發達的介護體系,居家養老仍是日本老人最主流的選擇。
  • 手握一億存款,瀟灑裸辭工作,日本大叔的自由生活讓千萬網友羨慕
    直到坂口大叔在接受一檔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時,才曝光了自己攢錢的經過。 當有人問起他是如何攢出一億日元的時候,他是這麼回答的—— 聽聽,
  • 日本老後破產,會是中國式養老的未來嗎? - 虎嗅APP
    作為世界老齡程度第一的國家,先行於中國3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將從日本的「健康消費、共享社會、老後破產、養老社區化、便利店服務」幾個維度,從日本來看未來的中國式養老會變成怎樣。每個月薪水只有12萬日元(約合7200元人民幣),但竟然能夠存下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00元)——原因是當地有很多阿婆,她們想要買的服裝、書籍當地都沒有,就拜託大學生幫她們從網上代購。作為回報,阿婆們送來了很多禮物,蘿蔔、柿子什麼的,還有當地海岸盛產的魚類,自己基本不需要買什麼食材,而且房租每月才3000日元(約合180元人民幣)。會覺得聽起來有些極端?
  • 日本養老觀察丨中日養老護理員培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兩個文件都指向了我國的養老護理員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00萬,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持證人員不足2萬人。養老服務護理人員缺口極大。
  • 日本大叔存款1億後辭職,普通人竟然也能完成1個億的小目標?
    拿著普通年薪,在自己51歲時攢下了1億日元的巨額存款,然後辭職。他的年薪是450萬日元左右,根據去年日本國稅廳發布的全日本平均年收數據,神奈川縣的平均年薪是442萬日元,存款的利息佔了多少,33年的通貨膨脹又該怎麼算……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叔真的存下了1億日元!
  • 佛學問答:不想多做布施,只想攢些錢將來養老算自私嗎?
    在找工作上盡力而為,能做多少做多少,心態上要依靠阿彌陀佛、結果上順其自然。養成每天早晚專稱南無阿彌陀佛108聲的習慣,無論結果如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南無阿彌陀佛。在找到自己認為適合的工作之前,也可以主動做一些能立即上崗的工作過度,比如家政服務、快遞、送外賣等服務。
  • 日媒:日本護理巨頭掘金中國養老市場 引入日本護理經驗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最大護理企業日醫學館開始在中國針對痴呆症患者提供居住型看護服務,服務對象是富裕階層。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5日報導,日醫學館將靈活利用在日本國內運營痴呆症患者集體康復之家的經驗技術,把痴呆症患者看護項目發展成在中國的主要看護業務,目標是通過集體生活使入住者的症狀得到緩解。報導稱,本月中旬,日醫學館在北京開設了一家有23個床位的看護設施,入住者每月繳納費用為40萬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本網注)以上。
  • 日本養老有哪些「他山之石」?
    正如日本電影《父親與伊藤先生》,當女主角阿雅提出「為什么爸爸不能自己住呢?」哥哥立即用言語抗議:「父親74歲心臟不好,而且母親不在,他從來沒有自己住過……」最後,父親自己提出養老方案:用賣房的錢和退休金住養老院。日本人追求彼此尊重的界限感,以及家庭和美的倫理觀念,為中國養老護理帶來了新的啟示。
  • 再婚妻子以錢養老:買一包鹽巴都需要丈夫拿錢,什麼是想要的養老
    夫妻兩人共同掙錢,錢最後到了丈夫的口袋丈夫出錢,兩人一同幹起了養豬生意,養豬所用的潲水要用鍋煮,半夜兩三點還要去工地上撿柴火煮潲水,這樣的日子兩人一起度過了6、7年,但掙來的錢全部歸了丈夫一人。原本丈夫是許諾掙錢了就給袁女士一人保管,但最後自己辛苦一場,什麼都沒有得到。
  • 直播預告|老中青三代人,養老規劃有何不同?
    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養老成為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一道思考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養老觀念。那麼我們用於養老的這筆錢到底該怎麼攢?一個家庭三代人在養老規劃上應該有哪些不同?年金險是穩妥的養老方式嗎?本次直播,我們邀請到了張莉 大都會人壽太陽系營業處經理、百萬圓桌頂級會員鄧含珠 大都會人壽太陽系營業處經理、連續7年百萬圓桌會員她們將圍繞老中青三代人,養老規劃有何不同?
  • 國人養老焦慮難平:近半年輕人對養老保障不安
    國人養老焦慮難平:近半年輕人對養老保障不安 公眾如何看待養老問題,2013年9月,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國(港澳臺除外)範圍內,隨機抽取3000位城鎮受訪者進行電話訪問,了解全國城鎮居民對養老保障的評價。  老年人對養老保障水平的評價降幅最大  「如果只滿足溫飽需求,退休金是夠花的,但只要有個小災小病,錢就捉襟見肘了。」
  • 「打工人」如何養老,小雨傘保險推出了這款產品
    從養老維度來看,普通人的人生軌跡大多是「三段式」的:受教育、工作存錢、退休養老,假如以前的人生規劃在55歲到60歲退休,靠工資攢未來養老金也就是30年左右,按一年攢5萬元計算,30年,完成150萬的積蓄,這筆錢,看起來可作為個人養老金的補充。
  • 養老服務 精準結合(他山之石)
    日本東京澀谷區的一家藥妝店內,一位老年工作者正在為顧客服務。  由於居家養老仍是主流,德國從2015年1月起推出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家中突發緊急情況,有近親需要照顧,員工可以臨時脫崗最多10個工作日,這期間的收入由政府專門的護理支持金保障;此外,如有近親在家需要護理,員工可申請連續6個月的休假或改為非全職工作。不過,護理假僅適用於擁有15名以上員工的企業。  如果需要專業護理服務,德國的居家老人可以選擇護理機構提供日間護理。
  • 日本單身老人住養老院難 加拿大養老機構分等級老兩口並無優先權
    日本養老機構要求擔保人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擔任入住者的緊急聯絡人,辦理入住手續,必要時支付入住費用,接收入住者遺體和遺物。上述比例與2013年公益組織「成年監護中心·法律援助」調查結果一致。共同社報導,日本醫療機構接收患者時同樣需要擔保人,呈現相似傾向。日本法律規定,醫療、養老機構不得以沒有擔保人為由拒絕接收病患或入住者。
  • 60歲每月可領多少錢?2020農村養老保險新規
    很多農民幾乎一輩子都是在田間勞作,農民是一項職業,農民產出的是糧食,但是糧價二三十年如一日的穩定,而隨著物價上漲,種植養殖成本增加,農民幾乎賺不到什麼錢,這使得很多農民本該步入老年生活,享受退休福利,但由於沒有職工社保,還是得為了生活而勞作。
  • 肖遠企:徹底糾正打著養老噱頭卻不具備養老功能的金融產品
    中國銀行保險報微信公號12月19日消息,「目前,居民手中並不是沒有錢,主要是缺乏養老用途和養老功能的長錢。
  • 近半數年輕人對養老保障不安心
    公眾如何看待養老問題,2013年9月,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國(港澳臺除外)範圍內,隨機抽取3000位城鎮受訪者進行電話訪問,了解全國城鎮居民對養老保障的評價。 老年人對養老保障水平的評價降幅最大 「如果只滿足溫飽需求,退休金是夠花的,但只要有個小災小病,錢就捉襟見肘了。」
  • 日本央行首超政府養老投資基金 成日股最大持有者
    據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股票策略師Shingo Ide估計,11月日本央行對日股的持倉總規模達到45.1萬億日元(合4340億美元)。這是日本央行所持日股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
  • 多數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錢,怎樣才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你怎麼看?
    中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的社會,到2025年前後就有20%以上的人口達到60歲以上。所以,未來農村養老是一個大問題,非常的關鍵。因為農村的老人他們沒有退休金,晚年生活只能依靠自己和家庭。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收入,晚年的生活保障是一個很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