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王牌營遭志願軍殲滅,被俘上尉後晉升上將,贊中國士兵優秀

2020-12-22 溫度歷史

1951年3月,穩住陣線的「聯合國軍」策劃從志願軍側背登陸,配合正面進攻將戰線推進到三八線北部。覺察到這一動向的彭老總決定先發制人,集結大軍主動向「聯合國軍」發起進攻,志願軍要面臨的第一道防線就是臨津江。

臨津江發源於朝鮮東部的太白山脈,江面寬一百餘米,水深一米左右,漲潮時海水倒灌,江面寬度會達到300餘米,南岸多淺灘,再往後便是陡峭的山峰,這是一道易守難攻的天險。不過志願軍對這裡並不陌生,在第三次戰役中,39軍116師僅用10餘分鐘便從這裡突破南朝鮮軍的防線。

但這次「聯合國軍」顯然吸取了教訓,在臨津江防線布下了重兵。包括美軍第3師、英軍第20旅、南朝鮮軍第1師等4萬餘人,各式火炮1800餘門,坦克400多輛。還依託地形修築了各式戰壕、地堡配備了鐵絲網等。

4月22日黃昏,戰鬥全線打響。負責突破臨津江後從右翼迂迴的第一梯隊63軍,以188師從麻田裡正面強攻,軍長傅崇碧親率187師在石湖、新貸一帶偷渡。晚上21時,187師兩個營成功渡河後,敵軍才發現。不過為時已晚,187師剩餘部隊頂著敵人猛烈炮火強行渡江,並向敵縱深發展。

在臨江將南岸約4公裡處有一個叫雪馬裡的小村莊,村莊北有235、314高地為屏障,南有414、647高地為依託,通往後方的道路也經過這裡,是敵軍陣地的一個重要據點。駐守這裡的是英軍第29旅格羅斯特營及炮兵45團7連、哈薩斯騎兵8連、重型坦克連等1000多人及42門火炮。

值得一說的是格羅斯特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是英軍的王牌營。該營的前身是第28步兵團,曾於1801年3月21日在英國遠徵埃及的亞歷山大戰役中,在被敵人腹背夾擊的情況下,英勇作戰將敵軍擊退。因此獲得了英國女王特別獎賞的帽徽,別的士兵都只有一枚帽徽,而該營士兵卻佩戴兩枚帽徽,號稱「皇家陸軍雙徽營」。據後來的俘虜交代,該營是英軍中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

187師兵分三路對該出敵人發起進攻。以561團迂迴到雪馬裡側後,截斷敵軍退路,佔領295.4高地;以560團1營穿插奔襲英軍陣地後到295.4高地與561團匯合;24日清晨,560團主力強攻雪馬裡正面高地,英軍的抵抗非常激烈。560團6連經過5次衝鋒才攻下西部的無名高地,3排排長犧牲、副排長重傷。戰士沙德喜在連續擊倒幾個敵人後不幸中倒下,弟弟沙德廣抱起一箱手榴彈衝到離敵人陣地還有20多米的地方,投出20多枚手榴彈後遭飛機掃射,壯烈犧牲。

5連也在友軍配合下經過9次衝擊終於攻下314高地。時光輪迴,這支部隊在一次遭遇前後夾擊的命令,只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上回那樣的好運。企圖趁著大霧南逃的英軍在295.4高地附近遭我軍阻擊,被俘60餘人後又串回雪馬裡。在志願軍的強大攻勢下,他們最終放棄控制的公路,被壓縮在235高地,營長卡恩命令構築環形工事堅守陣地。

接下來根據美、英方面的資料,從他們的視角來還原一下對於該事的處理。

23日下午14時左右,英29旅旅長布羅迪在得知格羅斯特營被攻擊後並未在意,認為他們能穩住防線,相反他擔心自己的側翼被穿插,向美軍要了菲律賓營做預備隊。直到第二天接到格羅斯特營被包圍的消息後,他才派出第10營級特遣隊(包括菲律賓營和重坦克團的一個中隊)前去營救。但該營在接近高地時立即被志願軍阻擊,開在最前面的菲律賓營輕坦克被擊毀。營長與英軍溝通,讓其重坦克(百夫長式)開路,志願軍的反坦克武器對其沒有威脅。但英中隊長遜邱倫認為路面太窄重坦克無法發揮火力,萬一被擊毀會堵塞交通。就這樣,雙方在離目的地4英裡左右的地方打了一會兒各自撤退了。

事實上,美國人比英軍自己還操心。上一次也是英軍29旅下屬的皇家奧斯特來復槍營遭志願軍圍殲,英國方面對此意見頗多,影響了盟友之間的關係。因此24日下午15時左右,美3第師師長索爾通知29旅旅長布羅迪,他將組織一個特遣隊於25日早上去營救,並問該營現在情況如何。布羅迪含糊地回答說:「有點難辦。」這個詞在英語中並沒有非常急迫的含義,因此索爾也就沒有太上心,畢竟其他各線還在遭受志願軍攻擊。

接著,新任「聯合和國軍」司令李奇微和美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美第1軍軍長米爾本到索爾的師部視察,並詢問了為何還未派特遣隊去營救英國營。索爾表示特遣隊還未集結,先下令讓該營堅守不動,或許能拖住敵人的進攻,對整個陣線的穩固是有利的。美軍緊急向該營空投了彈藥,營長卡恩接到這個命令後非常絕望,他表示:「我的部隊已經不再是一支有效的作戰力量了。」當時他們有許多傷員。

格羅斯特營士兵

25日晨,美軍集結特遣隊,包括65團兩個營及配屬第64坦克營和第10野戰炮兵營,以20輛坦克開路,並以8架飛機配合,企圖靠近格羅斯特。遭到志願軍阻擊以後,美軍坦克圍城一圈,四處掃射,慢慢移動。志願軍戰士從側面的小溝地靠近坦克群,用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炸毀了不少坦克,美軍始終無法靠近該營最終只能退去。

與此同時,美第1軍一個坦克連與南朝鮮第1師12團,企圖從西側向格羅斯特營靠近。志願軍187師559團9連的戰士早已埋伏在這裡,僅僅打了10多分鐘,南朝鮮軍就傷亡100餘人,5輛坦克被擊毀,南朝鮮軍見無法突破防線,立即潰去。

多次嘗試無功而返,29旅旅長絕望地通知格羅斯特營長卡恩自行突圍,但此時該營已經被死死地圍在高地上。帶著傷員自然無法突圍,營長卡恩下令所有傷亡留在陣地上,能夠作戰的人分成小組突圍。這些突圍的人當中只有極少數人衝出包圍圈,大多被殲滅,營長卡恩和副官霍克利都被俘虜。

卡恩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法弄清楚當年卡恩營長下令傷亡留守陣地,自己率部突圍是基於何種考慮了。韓戰結束以後,卡恩被釋放回國,英國頒發給他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美國陸軍頒發給他優異服務十字勳章,戰後韓國將該營被殲滅的高地命名為格羅斯特山。曾有人對卡恩的行為提出過質疑,但心灰意冷的卡恩也無意於回應這些質疑,他選擇了退役隱居,於1986年去世。

倒是被俘虜的上尉副官霍克利的經歷比較傳奇。這位老兄在戰俘營內先後6次逃跑,不過都以失敗告終。他回到國內後,故事被傳開,受到英雄般的待遇。此後他的人生迎來了拐點,在仕途上節節高升,加上幾次參與英國軍事行動立下戰功,到1979年走上人生巔峰,他被任命為北約北歐方面軍總司令,授予上將軍銜,並於1982年退役。

退役後的霍克利閒著沒事做,寫了一本叫《The British Part in the Korean War 》的書,書中他寫道:「我當了一輩子兵,同德國兵、中國兵打過仗,也看過美國兵、蘇聯兵打仗。中國兵比他們都優秀,我很讚賞他們。」很顯然霍克利被志願軍的表現所折服,不論是戰鬥力還是對俘虜的優待。在英語詞彙當中「優秀」這個詞更多是對素質和品德等方面的讚美。當年中國軍隊缺乏重武器,很難說在戰鬥力上處於世界一流,不過中國士兵在服從命令、組織嚴密、執行力等方面的表現卻是其他國家的部隊難以企及的,而這正是戰鬥力的基本保障。

霍克利

相關焦點

  • 三支王牌被滅,英軍又把黑衛團派上了戰場,志願軍:還沒被揍夠?
    皇家來復槍團和皇家重坦克營都是英軍中的王牌,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戰前來復槍團的團長奧斯特曾狂妄地叫囂稱:「來復槍團的戰鬥力,打敗中國一個師或者一個軍都不是問題!」然而戰鬥打響後,來復槍團狂攻一天也沒能突破446團的包圍圈,最終大部被殲,奧斯特帶著殘部僥倖逃脫。戰後被俘的英軍士兵不解地說:「我們天上有飛機,地上有重炮,為何就是砸不開一條生路呢?」
  • 英國格洛斯特營覆滅記,150年榮光灰飛煙滅志願軍之手
    韓戰開始後,英國不甘沉淪,立即響應美國號召,先是向南朝鮮派遣英軍第27、28旅參加釜山防禦戰,後又徵調在英國本土的第29步兵旅前往朝鮮,其中格羅斯特郡團第1營跟隨該旅到韓戰參戰。也許在當時,大部分英國士兵出徵時並沒有放在心上,印象中無論是朝鮮還是中國,全都不堪一擊。
  • 志願軍王牌對決美軍王牌,一場「人海戰術」,被日本寫入軍事教材
    隨著志願軍入朝作戰,中美王牌部隊之間的對決也如期上演。 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先頭部隊在兩水洞遭遇了南朝鮮軍,並殲滅其1個營和炮兵中隊,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戰。由於隱蔽得當,美軍雖然得知中國軍隊已經入朝的消息,但仍然認為是小規模的邊防軍,繼續向鴨綠江邊推進。彭總決定繼續集中優勢兵力,先殲滅分散冒進的南朝鮮軍一部,其中39軍負責在雲山一帶殲滅南朝鮮軍第1師。
  • 韓戰中的澳大利亞營,擅長拼刺刀,與志願軍交手後營長被撤職
    由於無家可歸,大量難民湧入英軍旅部,有些有同情心的士兵把自己的口糧分給了他們。英27旅10月22日的《陣中日記》中寫道:這些平民中的一些人將長期記得英軍給予的幫助。澳大利亞營先頭部隊C連,在繼續向北尋找187空降團時路過一片很大的蘋果園,突然遭到射擊。
  • 內蒙古籍戰士劉光子: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
    韓戰爆發後,英國政府追隨美國出兵入侵朝鮮,第29旅作為首批參戰部隊於1950年11月到達朝鮮戰場。在志願軍的第三次戰役中,美第8集團軍遭受志願軍的沉衝打擊,被迫向三七線地區撤退。英29旅負責殿後掩護,結果在佛彌地被志願軍第50軍截斷退路,所屬皇家尤爾斯特來復槍團第1營大部及1個坦克中隊被殲滅。經過補充之後,英29旅衝上前線,向志願軍部隊展開反撲。
  • 志願軍回國之際,我軍僅用40分鐘全殲英軍黑衛士兵團,靠的是什麼
    美國為了維護他們在世界的霸主地位,在朝鮮發動戰爭,而當時的英國為了彰顯自己的軍隊力量,在這場戰爭中派出的兵力僅次於美國,我軍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派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抗美援朝。其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軍曾經率先派出了三支王牌部隊,只是這三支王牌部隊都被我軍全部殲滅,這就讓英軍更加痛恨我軍。為了對我軍實行瘋狂的報復,英國又派出了比前三支王牌軍隊。更為有名的黑衛士兵團。黑衛士兵團早在1725年成立,曾參加過許多戰爭,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當黑衛士兵團來到朝鮮戰場時,我軍已經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得節節敗退。
  • 美軍研究志願軍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法,把英軍送入虎口自己逃跑
    部隊過於瞻前顧後,這裡看不到一支信心十足、決心取勝的軍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特有的熱情、活力和朝氣。我沿途遇到了一些士兵,與他們進行了交談,聽取了他們的不滿意見。從他們的身上我也深深感到,這是一支張皇失措的軍隊,對自己、對領導都喪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幹什麼,老是盼望著能早日乘船回國。
  • 志願軍五十軍與英軍精銳「狹路相逢」之後
    1951年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五十軍連戰連捷,並迅速穿插滲透,斷敵退路,將英軍第二十九旅精銳部隊包圍、殲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戰鬥中,五十軍一四九師一舉殲滅英軍「皇家重坦克營」,取得了一場以步兵輕武器殲滅敵坦克部隊的輝煌勝利。
  •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63軍全殲英軍王牌格羅斯特營,180師遭遇嚴重損失
    西線反擊:雪馬裡全殲英軍「皇家格羅斯特營」 4月21日,中朝「聯司」下達第五次戰役作戰命令,決心集中志願軍主力於西線實施主要突擊,以殲滅北漢江以西美軍3個師(欠1個團)、英軍與土耳其軍3個旅、南朝鮮軍2個師為目的,首先集中力量殲滅南朝鮮第6、第1、第5師、美第3師主力,英第27、29旅和土耳其旅
  • 志願軍裝甲兵有多強?11輛T34重拳出擊,騎1師兩營人馬被殲
    由於志願軍工事早就已經修好,美軍的這些攻擊只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一天下來,堅守馬良山主峰的兩個連隊擊退了敵軍的10餘衝鋒,並且斃傷敵軍百餘名;而堅守西南方216.8高地的志願軍連隊更是了不得,一天之內以傷亡26人的代價,打退了敵人21次衝鋒,殲滅敵軍700多人。
  • 韓戰英雄蔡正國,殲滅英軍重裝甲營、衝鋒向前的身影永映心中
    1949年7月蔡正國升任第40軍副軍長,1950年帶領部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結束後不久,蔡正國受命到志願軍第50軍任副軍長。不久後,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第三次戰役打響了。1950年12月31日,志願軍集結6個軍在朝鮮人民軍3個軍團的配合下,分左右兩路向在三八線設防的聯合國軍發起了全面進攻。
  • 志願軍「丟盔卸甲」,麥克阿瑟得意洋洋放心追擊,被殲滅3.6萬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中國的報紙對此戰也沒有進行消息報導,只是讓新華社發布了一條簡短消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參加下,朝鮮人民軍獲得了重大勝利,一天殲敵六千,收復廣大地區。」在這篇短社論中,有意將志願軍描繪為朝鮮人民軍的附屬。但實際在第一次戰役中,志願軍扮演的是主力角色。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首戰兩水洞,志願軍不到兩個小時,殲滅南朝鮮1個營又1個炮兵中隊。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6天後,同樣的厄運又落在了美軍頭上。 南朝鮮軍被圍殲的消息傳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大吃一驚,急令美騎一師從平壤往雲山方向火速增援。
  • 德國王牌U型潛艇指揮官克雷齊默爾上尉潛航獵殺擊沉英軍四艘戰艦
    ,他之前服役過的潛艇是U-35這個數字存在著歷史巧合,也註定了奧託·克雷齊默爾上尉將會在後來的戰鬥中,成為二戰德國潛艇擊沉噸位數的最高保持者,因為他是首批參加1940年的大西洋圍獵的潛艇指揮官之一,在第一批潛艇指揮官中,也前後出現三位世界級王牌潛艇艦長,奧託·克雷齊默爾上尉就是其中一位。
  • 志願軍39軍:意外遭遇美軍王牌,我們打的就是精銳
    儘管直到總攻發起後,39軍各部攻入敵陣,才發現交戰的是美軍,而且還是美軍王牌騎1師部隊。但這次作戰可謂是摟草打兔子,在和美軍的第一次遭遇中就有了意外之喜。 「王牌步兵」與「王牌騎兵」的狹路相逢 當時,將志願軍叫作王牌步兵可能很多人不服,因為美國人在和志願軍交鋒前,一直認為志願軍justsoso,並聲稱鴨綠江並不是朝鮮的邊界,麥克阿瑟更是揚言要將戰火引到中國本土。但是志願軍在陸軍裡面絕對是輕裝上陣。很少的給養,以輕武器為主要作戰武器,沒有大的輜重設備,也不依靠卡車等開拔。
  • 五百志願軍遭包圍,澳大利亞營臨夜撤退:衝鋒的中國兵根本不帶槍
    駐守加平河谷的是英軍第27旅,包括加拿大營、澳大利亞營、米德爾塞克斯營,美軍第72坦克營A連、第213炮兵營1個連、重迫擊炮兵1個連,化學迫擊炮第2營,紐西蘭第16炮兵團,各部已經分別搶佔有利高地建立防線。由於南朝鮮第6師的潰退,此時澳大利亞營頂在了最前沿。此營是一支作風強悍的部隊。我們此前曾有文章介紹過。
  • 血戰長津湖: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團,團旗還在軍事博物館
    然而奇怪的是,當猝不及防的美軍慌亂躲避伏擊時,這些已經完全做好戰鬥準備的志願軍戰士,卻並沒有絲毫動靜,更沒有向他們開火,這令美國士兵十分疑惑。宋時輪上將 也就是說,冰雕連的戰士們在死亡的那一刻,仍牢記殲滅敵人的使命,因此,他們被稱為冰雕時,依然呈戰鬥隊形。
  • 美國人如何評價志願軍?美國陸軍上將:他們是最文明的敵人
    1950年11月28日,在朝鮮北部,美軍將我軍被俘人員藍成英、趙來元等40餘人全部殺害。1950年12月1日下午4時許,美軍第二師所屬部隊在平安南道价川郡中西裡撤退時,以機槍將我被俘人員31名全部殺害,被殺害者胸前都掛有「戰爭俘虜」紙片。1951年5月21日上午11時左右,在洪川以東地區一個山上,美軍槍殺志願軍被俘傷員等30多人。
  • 打前不知是敵王牌師,一個連猛攻敵營,美軍回憶:剛睡醒就成俘虜
    1950年10月上旬,由於美軍越過三八線以後,威脅到我國邊境,志願軍為了保家衛國,於10月19日開始鴨綠江,由於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由於未能意識到志願軍已經入朝參戰,各部均呈現突出態勢,已經靠近了志願軍預設的防禦陣地,為志願軍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此志願軍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