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湘鄉市分站9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譚浪 吳明惠)就業,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在如何「拔窮根」的問題上,湘鄉市月山鎮白龍村精準發力,開出「促就業、活血脈」的藥方,著力唱好就業扶貧重頭戲,讓貧困群眾就業有門路、能掙錢、真脫貧,過上穩穩的幸福生活。
「技能培訓」促進就業
「師傅,我的車子壞了,快來幫我看看」
「好的,是哪裡壞了?」
「輪胎沒氣了」
「我先看看是哪裡的問題」
……
劉太白在修理摩託車。
一大早,月山鎮白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太白的摩託車修理鋪就陸續迎來好幾名顧客,他熟練地拿起修車工具開始維修。「劉師傅的維修技術好,我們的車子有點什麼問題,總是來找他。」等待修車的顧客告訴記者。
如今生意興隆的景況,劉太白以往不敢想像。劉太白因小兒麻痺症致殘,為了謀生,他初中畢業後就跟著當地一名修車師傅學習維修摩託車,由於只學了一些初級的維修知識,再加上身有殘疾,他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成家後,其妻子也患有心臟病,一家人的生計主要靠年邁的父母維持。2017年,劉太白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了摘掉窮帽子,2018年下半年,劉太白在離家不遠的太平街上開起了摩託車修理店。開店容易守店難,由於技藝不精,劉太白只會處理一些簡單的摩託車故障,店裡的生意也一直冷冷清清。經營過程中,他還發現,經常有村民到店裡詢問家電維修的事兒,由於不懂電工技能,他只能一一回絕。劉太白意識到,要想把維修店開下去,必須提高維修技能,拓寬業務範圍。
正當劉太白為提升技術的問題一籌莫展時,白龍村駐村幫扶隊把促進就業作為扶貧「重頭戲」全面推開,根據貧困戶意願,開展「點菜」式技能培訓。在駐村幫扶隊的協調幫助下,劉太白參加了免費電工培訓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訓操作,劉太白學到了專業的電工技能,順利拿到了全國通用的電工合格證。持證上崗的劉太白掌握了家電維修的一技之長。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培訓合格後,可以放心大膽地接家用電器方面的修理業務了。
劉太白的摩託車修理店經營得有聲有色。
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勤於思考的劉太白觸類旁通,對摩託車的修理技術也有了更多的領悟。憑著過硬的修理技術和熱情的服務態度,如今,劉太白的修理鋪成了太平街人氣最旺的商鋪之一,他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信心。
「產業上崗」靈活就業
農業專家為白龍村村民進行苗木嫁接技術培訓。
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提升貧困戶勞務技能是就業扶貧的關鍵,白龍村年輕人積極學電工、學焊工、學廚師,拓寬就業出路。一些年齡偏大的村民,世代以務農為生,對農業技術情有獨鍾,白龍村依託村上的產業基地,邀請專家免費傳授苗木嫁接、田間管理技術,提升村民的種養殖能力。
時下,正是獼猴桃掛果期。一大早,貧困戶彭和平和夥伴就來到白龍村紅心獼猴桃基地幹活。他們今天的工作是將一大塊地裡的雜草清除乾淨。
彭和平一家屬於典型的因病致貧。幾年前,妻子、兒子相繼患重病,彭和平花光了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債務,落入了貧困戶行列。這些年,彭和平由於要照顧家人,不能出遠門,家庭經濟每況愈下。兩年前,村上發展獼猴桃產業,彭和平與基地籤訂了長期用工協議,有了一份穩定的經濟收入,這讓他重新燃起了致富的希望。
與彭和平家庭情況相似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彭上,因為要照顧半身癱瘓的妻子,不能出遠門。去年,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彭上與村上的君安種植合作社瓜蔞子基地籤訂用工協議,一天100多元的收入助力他順利脫了貧。
據湘鄉市君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竹軍介紹,今年基地產值可達到40多萬,請了十多個人幹活,開出去的工資就有十五六萬,每個農戶每年能夠增收1萬多元。
據悉,目前白龍村已經建立了明日見柑橘苗圃、紅心獼猴桃、瓜蔞子、紅薯粉、黑斑蛙養殖基地、水稻種植合作社等多個特色產業,3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長期在這些產業基地務工,每個月平均收入2500元左右。
「公益崗位」保障就業
幫扶良方,因人而異。白龍村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貧困勞動力,通過上門授課、田間地頭培訓、群眾「點菜」培訓等多種形式,學會1項至2項實用技能,找到了合適的就業門路。針對部分年齡偏大、技能偏低的貧困戶,白龍村就提供公益性崗位來保障就業,促進脫貧。
肖羅根在村道上撿拾垃圾。
今年45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肖羅根有一個女兒在讀初中,妻子患有腦膜炎需長年照顧,無法外出務工。針對肖羅根的特殊情況,村裡聘任他為村衛生保潔員,負責15個村民小組的村道清掃和日常保潔。他只需每天工作四個多小時,把村道兩邊打掃乾淨,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照料家庭。肖羅根說:「我不能外出打工,在村上搞衛生也輕鬆,五六千元一年的收入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和肖羅根一樣,在白龍村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的貧困勞動力還有7人。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在保障困難家庭持續穩定就業增收脫貧的同時,不斷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動了就業脫貧與基層治理「互促雙贏」。
就業是民生之本、脫貧之路、扶志之策。白龍村通過「技能培訓+產業上崗+公益崗位」的促就業模式,目前白龍村67戶71個貧困勞動力已全部實現就業,生活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託起了穩穩的幸福。
來源:紅網湘鄉市分站